(完整版)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读后笔记及有感

圭峰中学舒婧

我认真阅读了由余文森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读后收获真的很多很多。首先说说我收获到的理论知识

有效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没有这种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教学只能如“风中的蒲公英”,随意游走,没有着陆的根。

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一个教师教学的基点,也是日常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树立结构思想,了解一节课在教材这个单元的作用,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明晰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特别是要强化单位知识的结构意识,站高一点看教材,“眼高手低”,自上而下地设计好每一节课,是“读”好教材的一个重要维度。

一、怎样研读课程标准呢?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4.读“附录”,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一)解读文本,充分与作者、编者对话。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内化教材的精神,充分与作者、编者对话,走进作者和编者的心灵。

我们认为,至少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这就是余文森教授一再强调的“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要义。

(二) 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研读教材: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

1、理清脉络,用好教材资源。

2、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3、联系实际,用活教材资源。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

4、合理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5、适度开发,创生教材资源。

三、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材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怎样了解、分析学生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2、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

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二)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

1、从心理中了解。

2、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

3、从预习反馈中了解。

4、就课题提出问题。

5、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内容了解。

(三)为“学困生”提供特殊服务。

一问学生学习作螺旋式上升的根基是什么?在哪儿实现迁移、促进生长?学生是否已经遗忘?如果遗忘,又该如何唤醒它?课前的复习是一法,课中的引导更为重要,使得学生在新知识与已有经验间主动架设起跨越的桥梁,顺利地建构起新的认知。

二问学生刚学的知识经验有哪些?在这些刚学的经验中,哪些是为本课的学习服务的,哪些又对新知的学习产生干扰?这些干扰在教学中又如何通过巧妙引导予以回避、或辨析、或顺应、或同化的?学生的现实起点,恰恰是新知着陆的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从心理学中了解;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从预习反馈中了解(预习笔记)。

新课程的练习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要使习题的知识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三者并重。

练习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变重复练习为灵活多样的练习,变静态练习为动态练习,变封闭练习为开放的练习,变练习素材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练习。

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更

丰富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心中的资源库,犹如一眼泉。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前者是显性备课,后者是隐性备课;前者是备课于书,后者是备课于心。

新型教案应该写在书上而不是写在本上。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方便教学。

备课时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的,不是学生必须怎样回答,而是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进而设想教师应该怎样相应地给予肯定、补充、或纠正、启发。至于把这些设想写进或不写进教案,则是次要的。

理清教学思路,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肯定理清教学思路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考虑教学细节的必要性。

撰写教案的要点:

(一)正确认识备课与教案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如果把教案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则“备课”基本等同“教案”。“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备课的部分内容,付诸文字,写与教案本上。“有形教案”应该简单实用。“无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说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工作作风、基本功等地综合体现。“无形教案”要“丰而深”,即丰富、丰厚、广博、深刻,包括读书。

(二)教案内容

一般来说,以下几项内容是教案必须写的。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2.基本的教学程序

必须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特点,安排一节课的先后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需要在教案中提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教案设计的重头戏。

3.问题设计

4.练习设计

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它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理论支撑的分析、比较、判断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后的改进、提升、完善、记录的行动过程。

集体备课

我们认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中,同伴互助是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集体备课是“同伴互助”的一种,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坦荡荡”的君子,而非“长戚戚”的小人。

集体备课的实施要点

1.建设“新的教研文化”

2.个人备课,张扬个性

3.集体研讨,和而不同

4.实践反思,完善丰富

四、上课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从“复杂”方面说,上课面的是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的、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做人的工作是最复杂的,更何况是未成年人。从“核心”方面说,老师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上课服务、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课而做。所以,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益、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就像追求幸福生活一样,应孜孜不倦,没有直止境。

1.教师要有出众的口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