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升g小调波兰舞曲 作品 6polonaise in g-sharp minor, b6 (chopin, frédéric)
浅谈肖邦和他的《波兰舞曲》(Op.26-Nr.1)

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替及指尖的爆发力有机组合并完美呈现,对充分体现肖邦的《波兰 舞曲》(Op.26-Nr.1)的音乐风格至关重要。
离他之前舞曲创作的常规,是一首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 谱例1
主部的引子从低音区进入(如谱例1),用干脆利落的快板进 行,双手通过反附点节奏所特有的音乐推动力,形象地揭示了波兰 人民誓死保卫祖国,反抗沙俄残酷欺凌的坚定意志和斗争精神。引 子虽然篇幅短小,但足以让人心情激动,充满振奋,给人带来一种 强烈的震撼力。之后用连续的强音将音乐推向主和弦,并自然地导 引出全曲的主题乐段。主题乐段由弱起开始,配合以右手的级进上 行,音乐不但旋律性强,而且形象也显得温暖美好,仿佛肖邦是在 描绘波兰和平时期人们美好的生活状态。柱式和弦轻声进入后,经 过几次重复,停留在属和弦后引出一段新的音乐材料,好像又一次 用触击心灵般的肺腑语言对故土倾诉和抒发自己心中深藏已久的怀 念之情,这种创作手法很明显地体现出肖邦擅长于对不同类型装饰 音的灵活运用,整首乐曲的灵动性也因此得到加强。
在这首波兰舞曲中,肖邦将浪漫主义色彩与民族兴亡的感触紧 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其在演奏上多了一些随心和缥缈的感觉,在音 色与力度方面也给予了演奏者细腻而又丰富的演绎空间。最为关键 的演奏手法当属手腕力度的弧形运用,它在烘托音色和调整力度的 微妙变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温情而又富于内涵的 艺术效果。引子部分的弹奏需要在放松腕部的同时增加指尖的爆发 力,以突出肖邦在听到波兰民族起义失败后的激愤心情,演奏者应 深切体会这种来自心灵的感受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二度创作的 演奏中。手腕的弧形运动使抒情部分的乐句划分更加明晰,从而为 准确地表达肖邦远离故土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眷念提供了技术保证。 手腕的弧形运动和手指在琴键上的迅速跑动使乐句之间的节奏衔接 更为紧凑,旋律线条更具有律动性,情感表达更加充分。手指灵活 运动也良好诠释这首作品的关键之处,这一基础性的技术铺垫与手 腕的弧线运动、力度的合理运用、音色的倏忽多变、节奏的缓急交
论肖邦晚期波罗乃兹舞曲的音乐特点

论肖邦晚期波罗乃兹舞曲的音乐特点作者:朱筱敏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7期琴作品中主要乐曲题材之一,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在继承古波兰舞曲基本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有意义的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将从肖邦自身的创作上,对肖邦晚期代表作《降A大调波罗乃兹幻想曲》(op.61)做分析与研究,力争总结出肖邦晚期波罗乃兹舞曲的音乐特点,从而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肖邦;钢琴;波罗乃兹舞曲;波兰引言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出生于华沙市郊。
他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波兰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肖邦幼年时期就开始对波兰的民间音乐感兴趣,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6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就已出名。
肖邦对钢琴情有独钟,所有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可到后来,波兰王国面临灭亡,他逃亡到国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时刻心系祖国,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曲,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op.23)、《降A 大调波兰舞曲》(op.53);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op.35);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降A大调波罗乃兹幻想曲》(op.61)等。
他晚年生活非常孤寂,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
①一、作品的创作背景波罗乃兹舞曲又叫波兰舞曲,最初始于16世纪波兰民间歌舞,中庸速度、三拍子,17世纪后期逐渐成为乡村绅士们喜爱的舞曲,而后被贵族们整理修改为具有持续、威武节奏的器乐曲形式,很快传遍整个欧洲,在18世纪中叶被冠以法文名“polonaise”并沿用至今。
但真正将波罗乃兹铸成艺术经典并传遍全世界的,还是终生远离故乡的肖邦,肖邦之于波罗乃兹,代表着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沧桑。
肖邦的所有作品集列表

•肖邦全部作品列表(按作品编号)Published during Chopin's lifetime •Op.1, 回旋曲Rondo in C minor (1825)•Op.2, 《根据莫扎特“唐璜”主题变奏曲“请伸出你的玉手”》Variations on "La ci darem la mano" from Mozart's opera Don Giovanni, in B-flat major,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827)•Op.3, 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 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ante in C major for cello and piano (1829)•Op.5, 玛祖卡舞曲型回旋曲Rondo à la mazur in F major (1826)•Op.6,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0)o No.1 in F-sharp minoro No.2 in C-sharp minoro No.3 in E majoro No.4 in E-flat minor•Op.7, 5首玛祖卡舞曲5 Mazurkas (1830–1831)o No.1 in B-flat majoro No.2 in A minoro No.3 in F minoro No.4 in A-flat majoro No.5 in C major•Op.8, 钢琴三重奏Trio for Violin,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1829)•Op.9, 3首夜曲3 Nocturnes (1830–1831)o No.1 in B-flat minoro No.2 in E-flat majoro No.3 in B major•Op.10, 12首练习曲12 Études (1829–1832)o No.1 in C major (1830)o No.2 in A minor (1830)o No.3 in E major ("Tristesse") (1832)o No.4 in C-sharp minor (1832)o No.5 in G-flat major ("Black Key") (1830)o No.6 in E-flat minor (1830)o No.7 in C major (1832)o No.8 in F major (1829)o No.9 in F minor (1829)o No.10 in A-flat major (1829)o No.11 in E-flat major (1829)o No.12 in C minor ("Revolutionary") (1831)•Op.11, 第一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1 in E minor (1830)•Op.12, 华丽变奏曲Variations brillantes on "Je vends des Scapulaires" from Hérold's Ludovic, in B-flat major (1833)•Op.13, 华丽的波兰民歌幻想曲Grande fantaisie sur des airs polonais in A major (1828)•Op.14, 克拉科维克音乐会用大回旋曲Rondo à la Krakowiak in F major (1828)•Op.15, 3首夜曲3 Nocturnes (1830–1833)o No.1 in F major (1830–1831)o No.2 in F-sharp major (1830–1831)o No.3 in G minor (1833)•Op.16, 回旋曲Rondo in E-flat major (1832)•Op.17,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2–1833)o No.1 in B-flat majoro No.2 in E minoro No.3 in A-flat majoro No.4 in A minor•Op.18, 华丽辉煌圆舞曲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1831)•Op.19, 波莱罗舞曲Bolero (1833)•Op.20, 第一谐谑曲Scherzo No.1 in B minor (1831)•Op.21, 第二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2 in F minor (1829–1830)•Op.22, 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the polonaise section orchestrated 1830-31; piano solo 1834)•Op.23, 第一叙事曲Ballade No.1 in G minor (1831–1835)•Op.24,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4–1835)o No.1 in G minoro No.2 in C majoro No.3 in A-flat majoro No.4 in B-flat minor•Op.25, 12首练习曲12 Études (1832–1836)o No.1 in A flat major ("Aeolian Harp") (1836)o No.2 in F minor (1836)o No.3 in F major (1836)o No.4 in A minor (1832–1834)o No.5 in E minor (1832–1834)o No.6 in G-sharp minor (1832–1834)o No.7 in C-sharp minor (1836)o No.8 in D-flat major (1832–1834)o No.9 in G-flat major ("Butterfly") (1832–1834)o No.10 in B minor (1832–1834)o No.11 in A minor ("Winter Wind") (1834)o No.12 in C minor ("Ocean") (1836)•Op.26, 2 Polonaises (1834–1835)o升c小调波兰舞曲No.1 in C-sharp minoro降e小调波兰舞曲No.2 in E-flat minor•Op.27, 两首夜曲2 Nocturnes (1835)o No.1 in C-sharp minoro No.2 in D-flat major•Op.28, 24首前奏曲24 Preludes (1836–1839)o No.1 in C major (1839)o No.2 in A minor (1838)o No.3 in G major (1838–1839)o No.4 in E minor (1838)o No.5 in D major (1838–1839)o No.6 in B minor (1838–1839)o No.7 in A major (1836)o No.8 in F-sharp minor (1838–1839)o No.9 in E major (1838–1839)o No.10 in C-sharp minor (1838–1839)o No.11 in B major (1838–1839)o No.12 in G-sharp minor (1838–1839)o No.13 in F-sharp major (1838–1839)o No.14 in E-flat minor (1838–1839)o No.15 in D-flat major ("Raindrop") (1838–1839)o No.16 in B-flat minor (1838–1839)o No.17 in A-flat major (1836)o No.18 in F minor (1838–1839)o No.19 in E-flat major (1838–1839)o No.20 in C minor ("Chord" or "Funeral March") (1838–1839) o No.21 in B-flat major (1838–1839)o No.22 in G minor (1836–1839)o No.23 in F major (1838–1839)o No.24 in D minor (1838–1839)•Op.29, 第一即兴曲Impromptu No.1 in A flat major (1837)•Op.30,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6–1837)o No.1 in C minoro No.2 in B minoro No.3 in D-flat majoro No.4 in C-sharp minor•Op.31, 第二谐谑曲Scherzo No.2 in B-flat minor (1837)•Op.32, 两首夜曲2 Nocturnes (1836–1837)o No.1 in B major (1836–1837)o No.2 in A-flat major (1836–1837)•Op.33,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7–1838)o No.1 in G-sharp minoro No.2 in D majoro No.3 in C majoro No.4 in B minor•Op.34, 3 Waltzes (1831–1838)o华丽圆舞曲No.1 in A-flat major (1835)o华丽圆舞曲No.2 in A minor (1831)o华丽圆舞曲No.3 in F major (1838)•Op.35, 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Funeral March") (1839) •Op.36, 第二即兴曲Impromptu No.2 in F-sharp major (1839)•Op.37, 两首夜曲2 Nocturnes (1838–1839)o No.1 in G minor (1838)o No.2 in G major (1839)•Op.38, 第二叙事曲Ballade No.2 in F major (1836–1839)•Op.39, 第三谐谑曲Scherzo No.3 in C-sharp minor (1839)•Op.40, 两首波兰舞曲2 Polonaises (1838–1839)o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No.1 in A major ("Military") (1838)o c小调波兰舞曲No.2 in C minor (1838–1839)•Op.41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8–1839)o No.1 in E minor (1839)o No.2 in B major (1838)o No.3 in A-flat major (1839)o No.4 in C-sharp minor (1839)•Op.42, 华丽圆舞曲Waltz in A-flat major (1840)•Op.43, Tarantelle in A-flat major (1841)•Op.44, 升f小调波兰舞曲Polonaise in F-sharp minor (1841)•Op.45, 升c小调前奏曲Prelude in C-sharp minor (1841)•Op.46, 音乐会快板Allegro de concert in A major (1832–1841)•Op.47, 第三叙事曲Ballade No.3 in A-flat major (1840–1841)•Op.48, 两首夜曲2 Nocturnes (1841)o No.1 in C minoro No.2 in F-sharp minor•Op.49, 幻想曲Fantaisie in F minor (1841)•Op.50, 3首玛祖卡舞曲3 Mazurkas (1841–1842)o No.1 in G majoro No.2 in A-flat majoro No.3 in C-sharp minor•Op.51, 第三即兴曲Impromptu No.3 in G-flat major (1842)•Op.52, 第四叙事曲Ballade No.4 in F minor (1842)•Op.53,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Heroic" or "Drum") (1842) •Op.54, 第四谐谑曲Scherzo No.4 in E major (1842)•Op.55, 两首夜曲2 Nocturnes (1843)o No.1 in F minoro No.2 in E-flat major•Op.56, 3首玛祖卡舞曲3 Mazurkas (1843)o No.1 in B majoro No.2 in C majoro No.3 in C minor•Op.57, 摇篮曲Berceuse in D-flat major (1843)•Op.58, 第三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3 in B minor (1844)•Op.59, 3首玛祖卡舞曲3 Mazurkas (1845)o No.1 in A minoro No.2 in A-flat majoro No.3 in F-sharp minor•Op.60, 船歌Barcarole in F-sharp major (1845–1846)•Op.61, 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Polonaise-Fantaisie in A-flat major (1845–1846) •Op.62, 二首夜曲2 Nocturnes (1846)o No.1 in B majoro No.2 in E major•Op.63, 3首玛祖卡舞曲3 Mazurkas (1846)o No.1 in B majoro No.2 in F minoro No.3 in C-sharp minor•Op.64, 3 Waltzes (1846–1847)o舞曲“小狗” No.1 in D-flat major ("Minute Waltz")o圆舞曲No.2 in C-sharp minoro圆舞曲No.3 in A-flat major (c. 1840)•Op.65, 大提琴奏鸣曲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1845–1846)•Op.posth. 4, 第一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 in C minor (1828) •Op.posth. 66, 第四幻想即兴曲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1835) •Op.posth. 67,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35–1849)o No.1 in G major (1835)o No.2 in G minor (1849)o No.3 in C major (1835)o No.4 in A minor (1846)•Op.posth. 68, 4首玛祖卡舞曲4 Mazurkas (1827–1849)o No.1 in C major (1829)o No.2 in A minor (1827)o No.3 in F major (1829)o No.4 in F minor (1849) (Last Composition)•Op.posth. 69, 2 Waltzes (1829–1835)o圆舞曲“告别” No.1 in A-flat major, Valse de l'adieu (1835)o圆舞曲No.2 in B minor (1829)•Op.posth. 70, 3首圆舞曲3 Waltzes (1829–1841)o No.1 in G-flat major (1833)o No.2 in F minor (1841)o No.3 in D-flat major (1829)•Op.posth. 71, 3首波兰舞曲3 Polonaises (1825–1828)o No.1 in D minor (1825)o No.2 in B-flat major (1828)o No.3 in F minor (1828)•Op.posth. 72, (1826–1827)o No.1 夜曲Nocturne in E minor (1827)o No.2 c小调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 in C minor (1827)o No.3 3首埃科塞斯舞曲3 Écossaises (1826)▪No.3a in D major▪No.3b in G major▪No.3c in D-flat major•Op.posth. 73, 双钢琴回旋曲Rondo in C major (versions for solo piano and two pianos) (1828)•Op.posth. 74, 17首波兰歌曲17 Polish Songs (1829–1847)o No.1 The Wish (Życzenie) (1829)o No.2 Spring (Wiosna) (1838)o No.3 The Sad River (Smutna Rzeka) (1831)o No.4 Merrymaking (Hulanka) (1830)o No.5 What She Likes (Gdzie lubi) (1829)o No.6 Out of My Sight (Precz z moich oczu) (1830)o No.7 The Messenger (Poseł) (1830)o No.8 Handsome Lad (Śliczny chłopiec) (1841)o No.9 Melody (Melodia) (1847)o No.10 The Warrior (Wojak) (1830)o No.11 The Double-End (Dwojaki koniec) (1845)o No.12 My Darling (Moja pieszczotka) (1837)o No.13 I Want What I Have Not (Nie ma czego trzeba) (1845)o No.14 The Ring (Pierścień) (1836)o No.15 The Bridegroom (Narzeczony) (1831)o No.16 Lithuanian Song (Piosnka litewska) (1831)o No.17 Leaves are Falling, Hymn from the Tomb (Śpiew z mogiłki) (1836)•第20首升c小调夜曲Nocturne in c sharp miner op.poth.(1830)•c小调的这首夜曲Nocturne No.21 in C-Minor Op.Posth. (1847-1848)•玛祖卡集(无编号) Op.posth•圆舞曲集(无编号) Op.posth•3首新练习曲(1839)•波兰舞曲集(无编号)(1839)•无编号降A大调前奏曲(遗作)Op.posth。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浅谈肖邦《升c 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吴玻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摘要: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波兰舞曲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裁之一。
肖邦的波兰舞曲不仅有如歌的旋律,还有丰富的和声,因此他的艺术成就远远高于同时期的音乐c小调波兰舞曲》进行了曲式、节奏、旋律的分析以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04-02家。
本文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和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对《升 及演奏解析,从而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肖邦波兰舞曲创作特点演奏中图分类号J 605 文献标识码:A肖邦一生都在为钢琴创作,作品的体裁更是丰富多 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波兰舞曲有二十首。
在这些作品 中,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而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 对祖国革命命运的关切,对敌对侵略势力的愤怒,渴望祖 国自由并独立的美好向往。
肖邦所有的波兰舞曲就像是 祝福、歌颂祖国的钢琴类诗篇,他的不平凡命运给他带来 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的不平凡经历给他带来了不断的灵 感,让他拥有如此高的评价。
一、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波兰舞曲”又名“波罗乃兹舞曲”,是波兰民间的一 种音乐歌舞形式,肖邦的波兰舞曲在他所有创作的作品 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因为肖邦从小深受波兰民 间音乐的影响,7岁时便写了第一首波兰舞曲《g 小调波 兰舞曲》。
他早年创作的波兰舞曲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 族精神和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代替了那种注重外在华丽 效果的倾向。
肖邦从开始创作到结束创作,都没有放弃过 波兰舞曲,波兰舞曲是他离开故乡之后感情世界的真情 流露,也是他展现艺术才华的重要体裁。
由于波兰起义, 肖邦离开故乡,在他一次次知道波兰起义失败后,他创作 出了被敌人霸占祖国的仇恨与愤怒,对波兰强盛、自由、 独立的向往的后期作品,这些作品也是波兰舞曲中最为 优秀、成熟的。
我们仔细聆听波兰舞曲,听出的是肖邦内 心的呐喊,是他知道起义失败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 民族兴亡的感触。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 No.1民族特征与演奏技巧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Op26 No.1民族特征与演奏技巧于明婵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8
【摘要】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曲一般在钢琴领域,在创作上、体裁上、演奏技术上都做出了创新。
肖邦的波兰舞曲,既有波兰民间音乐的因素,也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性。
本文以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为例子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对肖邦、波兰舞曲分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对乐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声处理、创作风格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论述了本曲的民族特征及演奏技巧,从民族特征上分了三个方面:节奏特征、旋律风格、速度对比上进行分析,其次从演奏技巧方面分别从八度力度及方法、和声层及旋律层、力度变化及触键变化、主题变化、声部更换及旋律织体的变换、踏板的运用上分析本曲所含的演奏技巧。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于明婵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2.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3.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4.试析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音乐特征及演奏风格
5.肖邦《升f小调波兰舞曲》(作品44号)结构与演奏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探析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探析作者:***来源:《群文天地》2021年第06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波兰有一位世界著名的人物,他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就是弗里德里克·肖邦。
他的作品——《英雄波兰舞曲》,一首充满了战斗力与英雄气概的舞曲,在波澜壮阔中一气呵成,完美地诠释了骠骑兵捍卫祖国领土的壮烈。
1842年,肖邦把它献给了自己的国家。
一、肖邦的生平和著作(一)生平概述1810年,弗里德里克·肖邦出生于波兰。
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钢琴教师沃伊切赫先生学习钢琴。
1817年,他首次谱写了B大调和g小调的波兰舞曲。
1818年在Radziwi家庭宫殿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首次亮相,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的作品。
1826年高中毕业后,继续在华沙音乐学院跟随约瑟夫学习钢琴和作曲。
1829年,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在欧洲巡演。
1830年,离开波兰前往巴黎,在那里开始演奏、教学和作曲。
1837年,肖邦拒绝了“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了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他的一生经常为国外同胞募捐演出,但他不愿意为贵族效力。
舒曼将他的音乐形容为“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告诉全世界:“波兰不会亡”。
在生命的后期,他过得非常孤寂,痛苦地宣称自己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临终前告诉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二)主要作品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首作品,他的主要作品包括21首夜曲、17首华尔兹、25首玛祖卡舞曲、16首波洛奈兹舞曲、27首练习曲、24首前奏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钢琴奏鸣曲、2首钢琴协奏曲、4首钢琴三重奏、4首民谣、3首埃塞克斯舞曲,以及17首歌曲。
【人文素养】钢琴曲《英雄波兰舞曲》赏析

【⼈⽂素养】钢琴曲《英雄波兰舞曲》赏析⽢肃教师学苑昨天钢琴曲《英雄波兰舞曲》赏析波兰作曲家肖邦(1810—849)作于1842年,钢琴曲,为所作⼗六⾸波兰舞曲之⼀。
据说本曲以奔马节奏写成的对⽐性中段,描写了1683年英勇抗击⼊侵者的波兰国王约翰﹒索⽐埃斯基的骑兵队,故⼜名《膘骑兵波兰舞曲》。
波兰舞曲,即波罗乃兹,是⼀种庄重缓慢,具有贵族⽓息的三拍⼦舞曲,源于波兰民间。
乐曲采⽤复三部曲式。
在情绪激烈,充满戏剧性的短⼩序奏之后,乐曲呈现以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部分主题A,这⼀刚劲有⼒的节奏和壮丽雄浑的乐句,充满了波涛般奔腾的⽓势,表现了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
以两个⼋分⾳符为⼀组的伴奏⾳型,使这⾸三拍⼦舞曲带有进⾏曲的特点。
开头三⼩节不断反复的从属⾳到主⾳的四度⾳调伴奏⾳型多次出现,融合在⼀起形成⼀种战⽃的号⾓性⾳响,使⾳乐更富有浓厚的战⽃⽓氛。
在第⼀部分的B段,英雄风格继续发展,后半部分出现的典型的波兰舞曲伴奏⾳型,使乐曲⾊彩更为华丽庄重,经过再现主题A,乐曲以六个强有⼒的琶⾳进⼊了三声部对⽐中段,⾸先在低声部奏出连贯的马蹄声的固定伴奏⾳型。
造成了万马奔腾、排⼭倒海的战场⽓氛,在这⼀⾳型的烘托下,乐曲在低⾳区呈⽰中间部主题,其坚定⽽嘹亮的号⾓性曲调,犹如情绪激昂的进军号声。
⽓势越来越⼤,形成了千军万马、波澜壮阔的战⽃图景,乐曲再现第⼀部分主题,在雄壮的⽓氛中结束全曲。
[艺术视窗] (⾳乐)刘秉忠刘秉忠(公元1216年-公元1274年),字仲晦,法名⼦聪,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
刘秉忠原是官宦⼈家⼦弟。
⼗七岁时,他被任命为邢台节度府令史。
由于⼯作不顺⼼,刘秉忠没⼲多久就辞职了。
不久⼜遁⼊空门,成了和尚,法名⼦聪。
刘秉忠虽然⾝披袈裟,⼼却在经世致⽤。
他利⽤当和尚的清静时间,博览群书、云游四⽅、实地考察。
有⼀次,忽必烈召见海云禅师。
海云禅师听说⼦聪和尚博学多艺,就私邀⼦聪⼀同去见忽必烈。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创作风格之我见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创作风格之我见作者:郭晓娜来源:《参花·下半月》2017年第08期摘要:肖邦的音乐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经典的钢琴曲目。
肖邦以传统的钢琴曲风格为基础,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成果后,运用独具一格的创造能力将钢琴曲的艺术境界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其钢琴曲兼备华丽与抒情,反映了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肖邦以这种方式作为真情流露的媒介。
当前国内大部分对肖邦钢琴曲的研究,都是感性地认识其作品,注重实践,缺少探讨。
极少数研究理论的成果,也是针对个别曲目,没有形成体系化。
本文从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整体演奏艺术风格入手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个人观点,以期为肖邦钢琴曲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肖邦《英雄波兰舞曲》创作风格一、肖邦简介1816年,幼年的肖邦已经开始展现其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和音乐天赋。
肖邦在4岁时便开始学习钢琴。
举世闻名的《g小调波洛涅兹舞曲》,是肖邦在8岁的时候为了在慈善音乐会上的义演而创作的,“音乐神童”的名号由此而来。
当时,华沙的首都贵族音乐沙龙也因此对肖邦青睐有加。
肖邦15岁获得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所赐的钻戒,也在这一年,《c小调回旋曲》开始出版。
可以说,肖邦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后,在华沙音乐学院得到院长的指导,使他更深地走进艺术的世界。
毕业后去巴黎深造,诸多文学艺术上的好友为肖邦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注入了更多的新动力,为这个年轻音乐家的丰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肖邦的一生是浪漫的,是诗情画意的,从接触艺术,到创作艺术,再到引领艺术,直到留下丰富的艺术作品而离世。
这是伟大的一生,是与艺术相伴的一生,更是让后辈艺术家仰望的一生。
二、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创作风格(一)肖邦《英雄波兰舞曲》的艺术风格《英雄波兰舞曲》的艺术风格最主要的就是旋律和和声的艺术特色,肖邦作为世界级的钢琴大师也不例外。
肖邦用钢琴曲起伏、飘渺而又优雅的旋律,完美的、复杂的和声,展示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