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申论考试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申论考试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技巧

申论试题,有如下三种基本题型:

一、概括主题

申论考试第一道题,一般是要求概括材料的主题。

概括主要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分析过程,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一)概括中心。概括中心的顺序:1、段意;2、层意;3、中心思想。

(二)按照字数要求,落笔成文。

二、提出对策

申论考试的第二道题,一般是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就必须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如何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呢?

要找到针对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注意材料中的相关字眼。

三、论证表述

申论考试的第三道题,多数是要求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证,这是申论考试中最核心的内容,它能全面考核和衡量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近年申论考试的论证表述考查有两个趋势:一是重视议论文的写作,二是公文式的申论文章,更加贴近公务员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阅读理解的程式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基本方式,是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向考生提出问题,材料是申论考试的基础。因此,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是解答试题的基础性环节。在申论考试中,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没有固定的方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进行,但我们认为,为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分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

一、通读

所谓通读,是指把试卷给出的几千字或上万字的资料,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遍。

二、精读

所谓精读,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根据申论试题的要求,带着问题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资料,找出解答试题的某些线索。一般来说,要按照试题的内容,从阅读的材料中找出重点段、关键句和核心词,并按照自己的习惯圈点画线,加深印象。在挑选重点段、关键句和核心词时,要注意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首先,要注意重点段;其次,要注意各段的首句和末句;再次,要注意核心词。

(二)发生问题的原因。在历年申论试卷中,发生问题的原因是比较隐秘的,在材料中不多见,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某些段落,也会发现蛛丝马迹,为答题提供线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措施。虽然这是通过试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但为现场作答方便起见,在试卷的材料中,也有意识地为考生提供了答题的线索。如果考生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句、核心词和重点段,不难从中提炼出对策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概括要点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第一节“三段式”模型

一、概括主要问题

(一)挖掘主要问题的方法

所谓“概括主要问题”,指的不是从字面上通常所理解的概括材料本身提出的“主要事实”或“主要矛盾和问题”,而是指的是“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这就是说,它要求揭示给定资料背后的“主要问题”,即揭示资料提供的主要事实、主要矛盾的本质。而本质即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要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必须从资料提供的基本事实出发,顺蔓摸瓜,首先找出表面原因,然后追溯深层原因,最后挖掘出根本原因。

(二)概括主要问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我们以2000年申论试题为例。该题“要求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种阻力,很难加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将不断激化,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

该“参考答案”,首先揭示了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即由于“城市布局不合理”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但是,作为对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概括,仅仅提出主要问题是什么,还是很不够的,还应对这一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或涉及主要问题的相关问题。本“参考答案”的第二个要点,提出了主要问题造成的后果:“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第三个要点指出了问题的趋势:“这种影响”“很难加以消除”,“社会矛盾将不断激化”。

我们把上述“参考答案”加以抽象化,便提炼出关于概括主要问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二、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与概括材料中某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它要求以整个材料的中心问题为线索,涵盖材料所涉及的这一中心问题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如基本事实、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

(一)问题、影响、对策的“三段式”

2001年申论试题第一题要求:“有条理地概述这些资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该材料反映了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接受该局顾问委员会建议,将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强烈反应。各国都很重视,但态度不同,有的表现理智,有的表现出一些恐慌。在我国也有不少人产生迷惑。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要暂停使用和销售此类药品,并研究进一步的处理意见。专家对服用此类药品作了慎重考虑。

从对“参考答案”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事件(问题),即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将含PPA的药物列为禁药;二是影响,即引发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强烈反应;三是对策,即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暂停使用和销售此类药品的应对措施。

由此,我们提炼出此类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二)问题、原因、对策的“三段式”

2006年申论试题(材料见附录)第一题要求:“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D部长的讲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D部长的讲话围绕“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这个中心展开,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方面的缺陷,如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原因:(1)政府是有组织的力量,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2)是为了有效应对海啸、地震、飓风等重大自然灾害;(3)是为了有效应对日趋增多的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是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1)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提高政府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3)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常态性预防机制;(4)鼓励非政府的民间机构的积极参与;(5)加强对群众的有关常识的宣传教育;(6)搞好商业保险;(7)必要的物资储备;(8)建立健全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等。

我们从该“参考答案”中,抽象出此类试题答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

第二节“二重式”模型

所谓“二重式”模型,即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该内容包含的矛盾的两重性,即事物正面与负面相反相成的“正反结构”。

一、概括“影响”

2002年试卷第一题:“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参考答案]

互联网是20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对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对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