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治疗应补充足够的铁剂
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
6 ・ 8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第 1 卷 4
佳。
体 内储存铁及 可利 用铁 的水平 。贫血指标 主要为 HB和 HC T。为 了保 证 体 内铁 储备 充 足 , 首先 应 该使 T A S T≥ 2 % ,S 0 F≥ 1 0 n / 。 此 外 , 0 g mL
两组 患 者 均 每 周 血 液 净 化 ( 析 或 滤 过 ) 透 3
( P 治疗 , E O) 同时补 充 铁剂 。作 者选 取 了本 院 6 0
例维持 性血液 透 析 患 者 , 别 口服 铁 剂 和静 脉补 分
铁, 观察 肾性 贫血 和铁 储备 改善 的情 况 。
1 对 象 与 方 法
补铁最方便 和最 简单 的方 法 是 口服 补 铁 , 但 因其 吸 收差 、 物 利 用 度 低 、 以达 到 理 想 的效 生 难
果 。美 国 N 2 D QI KF K/ O 指南推 荐慢 性 肾脏 病贫 血 治疗应 有足 够 的铁 剂 以达 到并 保 持 Hb在 10 1 10g L, c 3 2 / , H t %~3 % , 数血液透 析 患者 3 6 多 需静脉 补 充 铁 剂[ 。静 脉 铁 剂 较 口服 铁 剂 能 快
次, 常规 应用 促 红素 (益 比奥 300u欣 , 0 3次/
周 ) 口服 组 给 予 琥 珀 酸 亚 铁 3 0 mg d 静 脉组 , 0 / , 给予沈 阳三 生 公 司 生 产 的 蔗糖 铁 5mL , 倜 于血 透后输 入 , 次使 用前 均 给予小 剂量 输 入 , 首 观察有
,
。
.
儿 终末期 肾病 患 者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肾 性 贫 血 存 在 , 用重组 人 红 细 胞 生 成 素 ( P 大 大 改 善 了 使 E O) 肾性贫 血 的治 疗 效 果 。但 E O应 用 也 带 来 了新 P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01背景概述为规范中国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管理,针对以往肾性贫血专家共识存在的问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于2021年编写发布了《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称为《指南》)。
新版《指南》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
本文就肾性贫血中常见的铁缺乏作重点解读。
02肾性贫血流行病学肾性贫血不仅是肾脏疾病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合并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CK D)患病率已达到10.8%,其中非透析CKD患者总体贫血患病率为28.5%~72.0%,且随着CK D进展而增加。
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更是高达91.6%~98.2%。
肾性贫血不仅会影响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促进肾脏病的发展,增加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的发生率。
因此,规范诊疗肾性贫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肾性贫血发病机制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通常当男性血红蛋白(H b)<130 g/L,非妊娠女性H b<120 g/L,妊娠女性H b<110 g/L,可诊断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一类复杂的临床问题,其发病机制为: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及活性降低;2.铁缺乏及代谢障碍,另外患者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炎症、尿毒症毒素、失血等也有可能引发。
因此,需要系统规范的检查,进行排他性诊断评估。
其流程为:1.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贫血;2.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包括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对于合并其他贫血的CK D患者,首先需要对因治疗;3.诊断肾性贫血后,还应进一步纠正铁缺乏、炎症等危险因素,再给予药物治疗。
两种不同途径补铁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比较

蛋 白( D和转铁蛋 白饱和度 (S T 情况 。结果 T TA )
TA S T差 异均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0 ) 均 . 。结 论 5 安 全地 纠 正 贫 血 。 【 关键 词 】 。 析 ; 血 , 铁 性 ; 铁 肾透 贫 缺 补
d i 0 9 9 .s . 7 —802 1.1 4 o: . 6 /i n1 10 0 . 1 . 5 13 js 6 0 00
治疗后静脉组贫血改善情况较 口服组好, c、 b s、 F T 及 H tH 、 Is 、 f
在使 用 促 红 细胞 生 成 素 的 同时 , 脉补 铁 较 口服 补 铁 能 更有 效 静
【 中图 分 类 号 】 R563 【 5. 文献 标 志 码 】 A
【 章编 号 】 17 —8 02 1)109 —2 文 6 10 0 (0 10.0 20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两
滴注,以后每 次透析结束前 1h静脉输 组 治 疗 前 Hb H t R C差异 均 无 统计 、 c及 B
选 择 2 0 年 1月 至 注 右 旋 糖 酐 铁 l 0mg 连 续 1 07 0 , 0次 , 总 学意义 ( P> O 5 , 均 . ) 治疗后静脉补铁 0
的疗 效 , 铁 缺 乏 在 该类 患者 中普 遍存 岁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效 例 数 + 效 例 数 )总 例 数 ] o %。 但 有 / /o 1 在 , 铁可 使 肾性 贫 血 患 者对 E O治疗 ( P > O0 ) 具 有可 比性 。 缺 P 均 .5 , 反应 性 降低 。 口服 补 充铁 剂常 常 不 能 纠 1 方 法 . 2 T A = 清铁 / 铁 结合 力 。 sT 血 总 采 用 S S 1 统 计软 P S 1. 0 静脉组 2 0例 , 右 旋 糖 酐 1 统 计 方法 将 . 4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作者:关毅标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09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68例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中38例加用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30例加用口服右旋糖酐铁片治疗,以上两组同时观察3个月。
结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两组患者贫血均改善,但多糖铁复合物组起效较快,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少,且副作用少,与右旋糖酐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血液透析;多糖铁复合物;促红细胞生成素【中图分类号】 R97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35-01Polysaccharide-iron complex oral capsule treatment of renal anemiaGuan Yi Biao (The Nanhai People's Hospital, Foshan,Guangdong Province,China 5282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capsule polysaccharide-iron complex with erythropoieti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renal anemia. Method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on hemodialysis 68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by erythropoietin therapy, which was added 38 cases of oral capsule polysaccharide-iron complex treatment, 30 cases of Canadian iron dextran tablets by oral treatment, more tha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3 months. Results of erythropoietin, the anemia in both groups improved, but the group of polysaccharide-iron complex onset faster, erythropoietin use less, and less side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e iron dextran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Key Words】 anemia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hemodialysis polysaccharide-iron complex erythropoietin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并发症,尤其血液透析(HD)患者。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40例临床观察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 40例临床观察摘要:探究目的:进一步分析观察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在肾性贫血中应用的实际效果。
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2020年度慢性肾衰竭并发的肾性贫血患者40例。
给予这40例患者国产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
探究结果:分析4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还有治疗之后的具体对比,相对来说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要比治疗前的临床症状有所优化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也相对来说有了一定的好转,食欲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整个化验指标相对于治疗之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探究结论: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肾衰竭并发肾性贫血,临床效果相对来说要比较好,能够更加明显的优化、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使得患者的整体化验指标有所升高,从临床角度来说,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在治疗肾性贫血中,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肾性贫血;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引言:现如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社会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这也使得社会大众对医疗技术、医疗水平有了更高的需求。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成人的CKD发病率为10.8%,CKD患者贫血的发病率为40%-60%,透析患者为70%-90%,约98.91%准备进入透析的患者发生贫血。
贫血是影响CKD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并发症。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自从国产的重组人促红素进入市场之后,已经逐渐取代了输血治疗方式,而因此也成为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第一选择药品。
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接下来我们选择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2020年度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患者4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分析(一)一般临床资料40例患有慢性肾衰竭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他们的诊断全部都符合相关的评定标准。
【精选】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主讲人:雷清凤主任医师地点:肾内二区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肾内二区全体医护人员讲课时间:2013年12月18日贫血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发病率高,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纠正 CKD患者的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及国际组织都曾发布过肾性贫血治疗的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对肾性贫血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近年来,肾性贫血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在逐步完善,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肾性贫血的临床诊治得到不断的改善。
为了适应我国临床诊疗的发展变化,规范肾性贫血管理,根据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指南,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 CKD患者的肾性贫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很有必要。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于 2012 年 12月启动了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制订工作,旨在为我国 CKD患者贫血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CKD 贫血的定义和评估贫血的诊断标准:按照 WHO 推荐,海平面水平地区,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130 g/L,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妊娠女性<110 g/L,可诊断贫血。
在诊断 CKD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2.评估贫血的频率:(1)凡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血红蛋白。
(2)对无贫血病史、未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CKD l~3 期,每 6 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 1 次; CKD 4~5 期,未开始接受透析治疗者,每 3~6 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 1 次;CKD 5 期和透析患者,每 1~3 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 1次。
(3)有贫血病史、接受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或维持性透析治疗的初始阶段应增加测量频率;CKD 3~5期接受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未接受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每 3 个月至少检测 1 次;CKD 5 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至少每月检测 1 次。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疗效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摘要:目的:探究观察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中重度肾性贫血(血色素<100g/L)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静脉推注蔗糖铁)与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每组20例。
两组均同时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静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推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增强EPO效应,较口服琥珀酸亚铁疗效更明显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肾性贫血是指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的贫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存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尤其常见[1-2]。
贫血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3]。
造成肾性贫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缺乏红细胞生成素( EPO),慢性失血、红细胞寿命缩短、营养缺乏、铁和叶酸不足、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是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而其中EPO缺乏是肾性贫血的首要原因[4-5]。
应用EPO治疗肾性贫血,如果患者存在铁缺乏,往往很难使血红蛋白达到预期目标,而补充铁剂可以提高EPO 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6]。
相关研究表明,应用静脉补铁,铁利用度高,胃肠道反应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既可增加可利用铁,也可提高铁储存水平,能较好的改善肾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7]。
本文通过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不错。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中重度肾性贫血(血色素<100g/L)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静脉推注蔗糖铁)与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
2014年肾性贫血治疗

专家共识
诱导治疗:
每2-4周监测HGB
维持治疗:
每1-2月监测HGB
HGB增长速度每月10-20g/L,4个 月达目标值
如每月增长<10g/L,除外其他 贫血原因,增加rHuEPO剂量25%
每月增大>20g/L,减少rHuEPO 剂量25%-50%,但不得停用
剂量为诱导治疗的2/3
若HGB每月改变>10g/L,酌情减 少或增加RPO剂量的25%-50%
优点 缺点 应用
药效动力学差
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 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
血透患者减少疼痛,增加 疼痛感增加 依从性
血透
非血透患者优先选择皮下; rHuEPO诱导治疗期,建议皮下 14 给药,减少不良反应
专家共识
目标值
HGB≥110g/L,HCT>33% 不推荐HGB>130g/L 伴有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
有全身活动性感染时,禁用静脉铁剂治疗。
9
口服补铁量
口服补铁量为200 mg/d元素铁,1-3个月后再次评 价铁状态
如果铁状态、HGB没有达到目标值(每周rHuEPO1 00-150iu/kg治疗条件下),或口服铁剂不能耐受 者,推荐改用静脉途径补铁。
静脉途径铁剂维持性治疗:给予的剂量和时间间 隔应根据患者对铁剂的反应、铁状态、HGB、rH uEPO用量及反应及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
46% 但每粒按元素 150mg 铁150mg计
肾内科:
口服铁
琥珀酸亚铁:200mg tid, 每天600*35%=210mg
多糖铁复合物:每粒按元 素铁150mg计(300mg qd)
静脉铁:
蔗糖铁注射液
100mg qod ivg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铁注射液在NDD-CKD的应用
• 目的:
– 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对照研究 – 评价蔗糖铁注射与口服铁剂在治疗NDD-CKD(有/无EPO治疗)肾性 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方法:
– 分组前维持EPO治疗8周 – 188例NDD-CKD,TFS≤25%,SF≤300ng/mL,Hb≤11.0g/dL – 随机分成两组:
• 人种包括:白人、黑人、亚洲人等
• 48%患者之前接受过口服铁剂治疗 • 方法:
– 根据公式计算所需总铁量
– 根据透析日程,每次透析开始后1h给予100mg蔗糖铁注射液,一周2-3次
– 27%在入组时接受EPO治疗者继续原治疗 – 分别于W2、W4观察基线变化
蔗糖铁注射液显著、持续 改善HDD-CKD患者肾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在PDD-CKD的应用
• 目的:
– 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 – 比较PDD-CKD患者接受EPO基础上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疗效
• 方法:
– 126例PDD-CKD患者,分组前EPO维持治疗8周, , TSAT≤25%,SF≤500ng/mL,H组(46例):单独接受EPO治疗 • 蔗糖铁注射液组(75例):300mg溶于250ml0.9%NaCl,输注1.5h (分别于D1、D15给药);D29400mg溶于250ml0.9%NaCl,输注
2.5h • 两组年龄、人种等基线水平均一致
• 88例完成研究
– 观察:
• D15、29、43、57及71观察血液血指标
– 接受EPO治疗的非透析依赖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NDD-CKD) – 不接受EPO治疗的NDD-CKD患者
– 接受EPO治疗的血液透析依赖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HDD-CKD
– 接受EPO治疗的腹膜透析依赖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PDD-CKD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 肾性贫血的用法用量
• 蔗糖铁注射液可以静脉推注、输注或直接注入透析器静脉端 – HDD-CKD:
指南建议
– 血液透析病人试用口服铁剂治疗是可以的,但很难 保持转铁蛋白饱和度>20%,血清铁蛋白> 100ng/ml和HGB/Hct在11-12g/dl/33-36%
– 多数血透患者需给予静脉铁剂治疗贫血
– 常规使用小剂量静脉铁剂比口服能更好的预防铁缺
乏和促进红细胞生成,特别是对于血液透析的病人
肾性贫血需首选静脉铁剂
– PDD-CKD:
• 总给药量1000mgFe,分3次,Iv • 为期28天的治疗中,分别于D1、D15,300mg溶于250ml0.9%NaCl,输注 1.5h • D28,400mg溶于250ml0.9%NaCl,输注2.5h
NKF治疗指南建议在治疗达标后 仍需维持静注铁剂治疗
NKF治疗指南建议在治疗达标后 仍需维持静注铁剂治疗
体外补铁剂量公式
•补铁剂量(mg)
=体重(kg)×[Hb目标值-患者血红蛋白(g/L)]×0.24+贮藏铁量(mg)
•体重≤35kg:Hb目标值=130g/l •体重>35kg:Hb目标值=150g/l
贮存铁量=15mg/kg体重 贮存铁量=500mg
理想的铁剂治疗,不但血红蛋白要恢复到正常,而
蔗糖铁注射液显著 改善PDD-CKD贫血的治疗
• 蔗糖铁注射液组Hb最高增长值显著优于单用EPO
组(1.3g/dl:0.6g/dl,p<0.01) • 蔗糖铁注射液组Hb增加≥1g/dL患者比例显著高于 口服组(59.1%:33.3% ,P<0.05)
蔗糖铁注射液在肾内科的应用
• 蔗糖铁注射液临床用于: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HDD-CKD肾性缺铁患者,各项铁代谢
指标均显著改善:
– Hb显著增加(+1.7g/dL,p<0.0001) – HCT显著增加(+5%,p<0.0001) – SF显著增加(+434.6ng/mL,p<0.0001) – TFS显著增加(+14%,p<0.0001)
• HDD-CKD肾性缺铁持续改善:
肾性贫血的治疗 应补充足够的铁剂
• NKF-K/DOQI建议
– 慢性肾脏病病人应有足够的铁以达到并保持
HGB/Hct在11-12g/dl/33-36%
– 为了达到并保持HGB/Hct目标值,应补充足够的铁
剂使转铁蛋白饱和度≥20%及血清铁蛋白≥100ng/ml
肾性贫血的治疗 必需静脉铁剂
• 美国NKF K/DOQI关于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的
• 口服治疗组(平均年龄64岁,21-86岁):325mg硫酸亚铁,tid,56d • 蔗糖铁注射液组(平均年龄61.6岁,25-86岁):14天内200mg(静推, 每次2-5min ,共5次 )或500mgIV(分别于D1、D14,持续3.5-4h)
– 182例患者坚持治疗(包括各种人种) – 分别于D14、D28、D56评估疗效
11.5
12 13 13.5 14.5 15 16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80
22.5
19.5
16.5
13.5
• 每次透析周期总给药量1000mgFe • 不经稀释直接推注(100mg,2-5min) • 或稀释后输注(100mg溶于100ml0.9%NaCl,输注,持续15min)
– NDD-CKD:
• 总给药量1000mgFe,不经稀释直接注射 • 为期14天的治疗中,200mg,静推2-5min
• 或于D1、14分两次,500mg溶于250ml0.9%NaCl,输注(持续3.5-4h)
• 注射铁剂治疗(Parenteral iron therapy)
蔗糖铁注射液在HDD-CKD的应用
• 一项多中心、开放、两期(治疗期及观察期)研究 • 130例Hb<10g/dl,STS</=20%,SF200ng/ml慢性血透患者(每周接受 透析2-3次) • 平均年龄41岁(16-70岁,68(52%)男性,62(48%) 女性
蔗糖铁注射液显著、持续 改善NDD-CKD肾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改善NDD-CKD患者肾性贫血显著优于口服组
– 研究中Hb增加≥1g/dL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口服组
– 年龄≥65岁患者中Hb增加≥1g/dL比例显著高于口服组
– 年龄< 65岁患者中Hb增加≥1g/dL比例显著高于口服组
– 研究中Hb增加≥1g/dL且SF≥160 ng/mL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口服组
且还应补充贮存铁量
体外补铁与蔗糖铁注射液 用量简明对应表
体重 (kg)
40 给予本品安瓿的总支数(支) Hb 60g/l 13.5 Hb75g/l Hb 90g/l 12 11 Hb 105g/l 9.5
45
50 55 60 65 70 75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14 15 16 16.5 17.5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