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计算
橡胶止水带成本价格测算表

管理费
1、生产管理
块
0.88
0.88
2、财务费用
块
1.10
1.10
3、技术管理
块
0.59
0.59
管理成本合计
块
2.57
六
利税
1、税利
块
4.31
5.33
2、利润
块
5.54
7.04
出厂单价
块
65.70
七
费用
1、销售差族费
块
1.48
1.48
2、装卸、运输费
块
1.20
1.20
3、包装费
块
0.37
0.37
4、检测费
橡胶止水带成本价格测算表
(2009年度)
本表以300×8规格为例:3.80kg/米 单位: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金额
备注
一
材料费
1、天然胶
米
32.90
2、硬脂酸
米
2.26
3、促进剂DM
米
3.23
4、促进剂CZ
米
2.72
5、防老4010NA
米
2.34
6、防老甲
米
2.34
7、氧化锌
米
2.38
8、轧胶油
米
0.96
米
67.41
五
管理费
1、生产管理
米
0.87
2、财务费用
米
0.68
3、技术管理
米
0.40
管理成本合计
米
1.95
六
利税
1、税收
米
7.06
2、税后利润
米
橡胶产品价格计算单价重量

大于5%。
输入尺寸,点击计算,即可获取产品单价、重量。
站点介绍:材料选择工业橡胶,优质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丁青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聚氨酯,尼龙,pp,塑料形状选择圆型,方形,挤出尺寸输入单位mm圆形:外径,内径,高度方形:长度,宽度,厚度挤出截面:宽度,高度数量输入计算方案:密度、单价(实时变动)点击得出结果:多少元点击得出重量:多少公斤橡胶分类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
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
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
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
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如果沾水或不同的温度的话,有可能变成导体。
导电是关于物质内部分子或离子的电子的传导容易情况。
按原材料来源与方法:橡胶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其中天然橡胶的消耗量占1/3,合成橡胶的消耗量占2/3。
按橡胶的外观形态:橡胶可分为固态橡胶(又称干胶)、乳状橡胶(简称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四大类。
根据橡胶的性能和用途:除天然橡胶外,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半通用合成橡胶、专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
根据橡胶的物理形态:橡胶可分为硬胶和软胶,生胶和混炼胶等。
按性能和用途分: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
1900年-1910年化学家C.D.哈里斯(Harris)测定了天然橡胶的结构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这就为人工合成橡胶开辟了途径。
1910年俄国化学家SV列别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属钠为引发剂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钠橡胶,以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合成橡胶品种,如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等。
金融危机对海南国营橡胶生产成本的影响调查——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岭分公司为例

费用 。按经济 用途标准对有 关成本项 目进行 总体
护等 ( 许能锐 、傅 国华 ,2 0 0 7)。
金融危机对国营橡胶生产成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2 0 年9 0 8 月爆 发的金融危机重创 全球经济 ,全球生产需
分类 ,可将它们分别称作生产成本和期问成本 。 在 制 造成 本 法 核 算 下 ,海 南 国营天 然 橡胶 形成 一套较为完整 的生产成本核算 体系 。参 照相
以海南农 垦为代表 的国营橡胶约2 .万公 顷 ,占全省 总 67
量的6 %,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一支 主力军 。 1
算 ,即包括计人产品对 象的生产成本和从 当期损益 中扣
除的非生产性耗费 ( 柯佑鹏 、过建春 ,2 0 0 3)。海南农
中国已连续6 年成为世界第 一大橡胶消费 国和天 然
橡胶进 口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 %以上 ,自 0
垦按经济用途标 准分类 ,将天然橡胶产 品综合成本分为 两大块 ,其 内容反映为天然橡胶生产耗 费和非生产性 的
期 间 补偿 成本 。按 照 成 本 核 算 的规 范释 义 ,直橡胶产业安全形势严 峻。 0
2 0 年底爆发 的金融危机更是严重打击 了我国的天然橡 08 胶产业 ,出现橡胶价格与成本倒挂 的现象 。为了调查海 南 国营橡胶生产成本 的具体情况及基本构成 ,进而研究
常指生产 成本 中直接材料 、直接人 工等直接计人费用 ,
间接成本主要指 生产成本 中以间接方式分配计入的制造
种形式 ,大力宣传普及热作新科技知识 。推广 “ 老师主 讲 ,学员能者为师 ,田间交流 ,注重效果”的农 民田问 学校 的培训方法 ,提高广大基层领导干部 、技术人员和 广大农 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 能。
如何从红橡出材率计算材料实际成本?

如何从红橡出材率计算材料实际成本?易先生是一个资深木工爱好者,前几天买了红橡净材,打算自己加工一次,看看到底浪费多少原材料。
之前做家具的时候尽量挑了合适的料使用,来提高出材率,但是具体出材率是多少,从来没有认真计算过,所以趁这次机会,他要好好算算出材率和成本价!他打算在阳台上做个储物柜,柜体用指接板做,因为柜体的两侧都靠墙。
我们一起跟着他从三个方面来看制作成本吧。
1、原材料进货价:红橡FAS级的原材料进货价(包括运费)现市场价一般为5700—6300元每立方米,我们取平均值6000元每立方米。
2、生产过程中的出材率:手稿来自拓远木业庞总宽度上主要进行修直边还得考虑锯路,总损耗约为17.6%,长度上损耗约为4%,厚度上损耗约为17.4%,材料品质上损耗包括开裂、节疤、內裂等约为4%。
所以总损耗率为43%,出材率为57%。
所以材料成本价为10500元每立方米。
3、加工费:加工费包括人工工资、房租全年费用、水电费、胶水费、机器设备、管理成本等,并且在生产安全事故为零,资金成本不计,在上海这个地域内最低的制作成本为2000元每立方米。
所以总的成本费为12500元每立方米!总的来说,自己买木材,自己制作,以57%的出材率来算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但是即使这样下来,红橡制作成本费也还是高达到了万元每立方米。
如果从自己加工卖净材的方式来赚钱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既提高出材率,也能降低生产成本呢?从生产方面来讲的话,前期的原料和后期的打磨这两个环节都会影响出材率,从而导致制作成本。
今天我们就单从前期原料的选择这一块来讲讲怎么提高出材率,降低生产成本?熟悉红橡的各位读者都知道,红橡采用的板材分等规则是由新组建的全美硬木板材协会(NHLA)的前身制定的,而NHLA分等规则是针对美国市场的。
但是这套规则一直都是北美硬木工业的标准,并且成为了出口板材的分等基础,因为它不是以木材本身包含树节及其他缺陷的大小或者多少为主要分等依据,而是根据客户产品的用料、出材率为原则,来确定每一块板材的等级。
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比较分析

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比较分析橡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因为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建筑、医疗、电子、运动等等。
橡胶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橡胶,另一种则是合成橡胶。
这两种橡胶的性质和用途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的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材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聚合物,而这种聚合物主要是由异戊二烯构成的。
天然橡胶的物理性质非常好,它非常弹性且非常耐磨。
因此,天然橡胶广泛应用于轮胎、管道、防水产品、橡胶鞋、手套等等领域。
天然橡胶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它的环保性。
因为它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比起合成橡胶来说,砍伐森林和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都要少得多。
同时,天然橡胶在生产和处理上也比合成橡胶的成本要低得多。
然而,天然橡胶也有着它的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可塑性非常差,很难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下保持其原有的性能。
其次,天然橡胶的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其质量下降,因此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非常仔细的处理。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一种由石油和天然气等化学原料制成的材料。
它的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与天然橡胶相比,它的环保性和成本都略逊一筹。
然而,合成橡胶的可塑性非常好,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和用途,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轮胎、地毯、电缆、密封件、塑料制品等等领域。
合成橡胶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的性能稳定性非常好。
即使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下,它的性能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合成橡胶可以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和湿度下保持着各种性能。
然而,合成橡胶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能源和化学原料,对于环境的危害比天然橡胶更大。
其次,合成橡胶的价格更高,因为其制造成本也更高。
比较分析综合比较两种橡胶材料的优缺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在环保性方面,天然橡胶更优,因为它来源于植物,处理和生产成本都更低。
2. 在物理性能方面,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基本相当,但是其可塑性不如合成橡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全乳胶可交割量25万余吨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园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农垦等集团系统胶园,如海南橡胶、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中化国际等;二是民营中等规模胶园,规模一般在几百亩至数千亩;三是小微胶园,以家庭种植为主。
其中,农垦集团和民营中等规模胶园需要雇佣工人割胶,并采取割胶分成的雇佣模式。
据统计,2013年国产全乳胶产量为46万吨,占国内天然橡胶总产量的55%。
其中,海南农垦全乳胶产量为15万吨,海南民营全乳胶产量为8万吨,云南农垦全乳胶产量为10万吨,云南民营全乳胶产量为12万吨,广东农垦和中化国际全乳胶产量分别为0.8万吨和0.5万吨。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国产全乳胶可交割品牌有海南农垦的“宝岛”、“美联”、“五指山”,云南农垦的“云象”、“东风”、“金凤”以及中化国际的“中化橡胶”,共计7个注册品牌。
以此计算,2013年可供交割的数量有25.5万吨。
从国内天然橡胶种植情况看,每亩胶林种植33—37株橡胶树,单产在60—120公斤/亩不等。
其中,海南亩产偏低,在65—85公斤/亩,而云南单产较高,可到100—110公斤/亩。
割胶方面,国内基本是三天一刀,行情好的时候也可能两天一刀。
一般来讲,一个胶工可以负责700—1000株橡胶树,收入基本是五五分成或六四分成(卖胶收入的六成分给割胶工人)。
割胶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较大比重天然橡胶生产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橡胶种植成本;二是割胶人工成本;三是加工运输成本。
由于种植相关成本和割胶人工成本的浮动性和区域差异性较大,这里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比例。
种植成本天然橡胶种植及相关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土地、苗木分摊、化肥农药、工具、人工管理等费用。
根据前期对海南产区调研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橡胶种植生产过程中相关投入费用进行估算(因地区和生产主体差异,土地成本及相关科目投入会略有不同)。
橡胶园种植成本估算由上表可知,每年橡胶树的平均种植成本为425元/亩。
对于一些民营胶园来讲,考虑到贷款资金的利息因素,其生产成本会略高一些,而胶农自有家庭式小胶园的土地及相关投入成本会相对低一些,最低甚至可到300元/亩以下。
天然橡胶种植成本换算值得注意的是,橡胶树是多年生树种,其成本构成弹性极大,比如,肥料和农药可以不施或少施,胶园护理等投入也可以减少。
此外,由于单产的地区性差异比较明显,投入产出比不尽相同。
海南胶园平均单产不足80公斤/亩,而云南胶园平均单产可达105公斤/亩。
考虑到各地实际产出情况,基于单位重量换算的生产成本差异也较大。
假设海南、云南年均投入成本均为425元/亩,产出分别为75公斤/亩和105公斤/亩,由此换算的海南天然橡胶种植成本为5667元/吨,云南天然橡胶种植成本为4048元/吨。
我们将每亩天然橡胶的种植成本投入与相应单产所换算出的单位重量生产成本做成了矩阵表,如上。
割胶人工成本割胶人工成本占据了橡胶成本的大半部分。
除一些家庭式小微胶园由胶农自主割胶外,中等规模以上的胶园一般都采取雇佣工人割胶的模式,一般割胶分成比例是五五和六四。
由于这部分成本和胶水价格直接挂钩,所以割胶人工成本的浮动性较高。
以当前12元/公斤的胶水折干胶价格来计算,每吨干胶中分给割胶工人的成本在6000—7200元/吨。
加工运输费用新鲜胶水收割后,会加氨保存,以防止凝固。
之后,经过胶水收购点(二盘商)送往橡胶加工厂。
原料胶水被送到加工厂以后,要经过凝固、压皱、造粒、干燥、称重打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不同胶种生产工艺有所不同)。
考虑到工厂设备、电力、人工、管理、财务等成本,再加上部分运输费用,这部分成本约在1500元/吨。
海南或率先出现弃割弃种现象熟话说,“谷贱伤农”,对于天然橡胶来说,也是如此。
天然橡胶产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当胶价低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降低种植和割胶意愿。
种植意愿分析以目前产区12元/公斤的胶水折干胶价格13500元/吨来计算,割胶的人工成本在6000—7200元/吨,这里取最大数值7200元/吨。
假设海南、云南种植成本均为425元/亩,那么种植收益情况分别为:海南种植收益=5667+7200+1500=14367(元/吨),14367元/吨>13500元/吨,说明其种植是亏损的。
云南种植收益=4048+7200+1500=12748(元/吨),12748元/吨<13500元/吨,说明其种植仍有部分利润。
理论上来说,当胶水收入-人工成本<种植投入等前期成本时,种植亏损,胶农或胶园主种植意愿将会降低。
但橡胶树是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和生产周期较长,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一般不会因为短期胶价过低而轻易弃割或砍伐胶林,特别是对于中等规模胶园和农垦集团来说,更是如此。
种植效益不佳的时候,胶园主往往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其一,降低种植上的成本投入。
其二,降低割胶频率。
其三,惜售。
他们会将原料转为库存,储存一段时间。
但是,储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产品质量,储存过后的原料胶只能做成标二胶,其售价较全乳胶略低。
其四,翻种或改种。
这主要是针对胶龄较大或新种的橡胶树,一般胶龄在35年以上和3年以下,而对于正值高产阶段的橡胶树,是不会轻易砍伐的。
此外,橡胶树多种植在山坡和荒地,可替代种植的作物较少,改种短期内对胶水供应量的影响有限。
不过,如果持续长时间亏损,或者亏损局面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当胶水收入不足以弥补割胶成本时,那么主动弃割或砍伐胶林的情况就会大面积发生。
粗略估计,这一价格水平可能要在10000元/吨以下。
工人割胶意愿分析割胶成本在橡胶成本中占据大半部分,因此当胶价大幅下挫时,割胶人工资首先受到影响。
当胶价低于一定水平,割胶工人收入缩水,割胶意愿急剧下降。
此时,产业转移或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增大。
根据目前的胶价水平,我们可以估算出割胶工人的收入情况。
以云南为例,每亩33株橡胶树,单产平均105公斤/亩,每个工人负责750株,三天一刀,一个割胶工人一年的割胶总量为2.39吨,而割胶分成比例一般在五五和六四,这里按六四分成,胶水折干胶价以12元/公斤来计算,其可得收入为12×1000×2.39×60%=17208(元/年),折1434元/月。
考虑到一年割胶时间为8个月,因此割胶期内的平均收入为2151元/月。
以海南为例,每亩33株橡胶树,单产平均75公斤/亩,每个工人负责1000株,三天一刀,一个割胶工人一年的割胶总量为2.27吨,割胶分成比例也按六四分成,胶水折干胶价以12元/公斤来计算,其胶农可得收入为12×1000×2.27×60%=16344(元/年),折1362元/月。
同样,一年割胶时间按8个月计,割胶期内的平均收入为2043元/月。
以12元/公斤胶水价格计算的割胶工人收入情况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海南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为157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343元。
2014年上半年云南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为6674元,以此推算,2013年全年大致在13348元。
另有数据显示,云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41元。
从上表看,以12元/公斤胶水价格计算的割胶工人收入仍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水平,而且全年仅有8个月的割胶时间。
在此环境下,割胶工人弃割转业意愿似乎并不明显。
参考海南、云南两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可以倒算出其收入水平所对应的天然橡胶成本,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胶价跌至13081元/吨以下时,海南割胶工人年收入将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水平,弃割转业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云南的这一边际价格在10808元/吨附近。
需注意的是,这一边际价格会随着人均工资水平的增长而抬升。
以人均收入为参考倒算成本点位(割胶分成比例按六四计算)对于自有胶园的胶农来说,胶水销售收入全部为己所有,且由于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相同割胶量的情况下,其弃割转业的临界点较低。
假设胶农种植成本为300元/亩,海南、云南亩产分别为75公斤/亩和105公斤/亩,那么单位重量种植成本分别为4000元/吨和2857元/吨。
假设胶农自有胶林面积与一般割胶工人负责割胶面积(工作量)相同,即海南30.3亩折1000株,云南22.73亩折750株,那么以海南、云南两地平均工资性收入水平计算的割胶成本分别为6948元/吨和5585元/吨。
两项成本再加上1500元/吨的加工费用后,胶农弃割转业的临界成本为分别为海南12448元/吨、云南9942元/吨。
自有胶园胶农弃割临界成本除了自有胶园生产成本较低外,胶农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轻易选择弃割。
一方面,胶园大多处于偏远山区,胶水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只要割胶就会有收入,不割就没有收入,所以基本不会停割。
另一方面,弃割打工的话,胶农需要考虑找工作的容易程度、家庭问题、生活成本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胶农弃割意愿。
胶价“熊”转“牛”道路漫长综合前期调研情况及以上分析,我们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橡胶种植成本大约为425元/亩。
假设海南、云南产量分别为75元/亩和105元/亩,其对应单位重量生产成本分别为5667元/吨和4048元/吨。
以12元/吨的胶水折干胶价格和六四的割胶分成比例来计算割胶人工成本,再加1500元/吨的加工费用等,海南地区天然橡胶成本为14367元/吨,高于13500元/吨的新胶价格,种植亏损;云南地区天然橡胶种植成本为12748元/吨,种植仍略有利润。
第二,参考海南、云南两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以及相应割胶量,倒算其对应的天然橡胶边际价格分别为海南13081元/吨、云南10808元/吨。
考虑自有胶园胶农生产成本较低,以300元/亩种植成本换算的弃割转业临界点为海南12448元/吨、云南9942元/吨。
第三,考虑到海南单产偏低、人工平均成本偏高,我们认为海南会率先出现弃割弃种现象。
后期市场表现可能会是海南橡胶价格较云南橡胶价格略高一些。
第四,橡胶供需结构改变周期较长。
虽然由于当前胶价较低、胶农割胶意愿下降,天胶产量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是橡胶树潜在的产能仍然存在,当胶价回升或反弹到一定水平时,割胶意愿又会增强,潜在产能就会转化为产量,供给快速回升又将再次打压价格。
只有当胶价低到一定程度,出现大面积弃种砍伐胶林的现象时,供需结构才有望彻底转变,胶价才能真正由“熊”转“牛”。
否则,只能等待终端需求的跟进,以此来促使供需结构由过剩向平衡转变。
不过,这个周期较为漫长,或在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