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班模拟卷(选拔)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卷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项是正确的。
把正确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两块固连在一起的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 a和m b,放在水平的光滑桌面上。
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 a和拉力F b,已知F a>F b,则a对b的作用力A. 必为推力B. 必为拉力C. 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 可能为零2. 用光照射处在基态的氢原子,有可能使氢原子电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光的光强足够大,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B. 只要光的频率足够高,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C. 只要光子的能量足够大,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D. 只要光照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可以使氢原子电离3. 如图所示,一U形光滑导轨串有一电阻R,放置在匀强的外磁场中,导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一电阻可忽略不计但有一定质量的金属杆ab跨接在导轨上,可沿导轨方向平移。
现从静止开始对ab杆施以向右的恒力F,若忽略杆和U 形导轨的自感,则在杆运动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外磁场对载流杆ab的作用力对ab杆做功,但外磁场的能量是不变的B. 外力F的功总是等于电阻R上消耗的功C. 外磁场对载流杆ab作用力的功率与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两者的大小是相等的D. 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存在最大值4. 如图所示,放置在升降机地板上的盛有水的容器中,插有两根相对容器的位置是固定的玻璃管a和b,管的上端都是封闭的,下端都是开口的。
管内被水各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平衡时,a管内的水面比管外低,b管内的水面比管外高。
现令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加速下降,已知在此过程中管内气体仍被封闭在管内,且经历的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则在此过程中A. a中气体内能将增加,b中气体内能将减少B. a中气体内能将减少,b中气体内能将增加C. a、b中气体内能都将增加D. a、b中气体内能都将减少5. 图示为由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弯曲成的“双U形管”,a、b、c、d为其四段竖直的部分,其中a、d上端是开口的,处在大气中。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竞赛选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A. 1:3:5B. 1:2:3C. 1:3:6D. 1:4:9答案:B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A. √(2gh(1-μ))B. √(2gh(1+μ))C. √(2gh(1-μ/2))D. √(2gh(1+μ/2))答案:C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A. θ = arctan(2gt/v0)B. θ = arctan(gt/v0)C. θ = arctan(v0/gt)D. θ = arctan(2v0/gt)答案:B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大小为:A. v = v0 + gtB. v = v0 - gtC. v = √(v0² + (gt)²)D. v = √(v0² - (gt)²)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7.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水平位移为:A. x = v0tB. x = v0t - 1/2gt²C. x = v0t + 1/2gt²D. x = v0t - gt²答案:A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9.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其竖直位移为:A. y = 1/2gt²B. y = v0t - 1/2gt²C. y = v0t + 1/2gt²D. y = v0t - gt²答案:A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 mghB. mg(h-1/2h)C. mg(h-1/2hcosθ)D. mg(h-1/2hcos²θ)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3:5,那么第4s内、第5s内、第6s内位移之比为________。
第30届-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在玻璃表面处发生折射现象,这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有关B.白纸上有两个非常靠近的小黑斑,实际上是分开的,没有重叠部分.但通过某一显微镜所成的象却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没有分开的光斑,这与光的衍射现象有关C.雨后虹的形成与光的全反射现象有关D.老年人眼睛常变为远视眼,这时近处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瞳孔与视网膜之间),故看不清2.图中A、B是两块金属板,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点电荷自贴近A板处静止释放(不计重力作用).已知当A、B两板平行、两板的面积很大且两板间的距离较小时,它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为u0,在下列情况下以u表示点电荷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A.若A、B两板不平行,则u<u0B.若A板面积很小,B板面积很大,则u<u0C.若A、B两板间的距离很大,则u<u0D.不论A、B两板是否平行、两板面积大小及两板间距离多少,u都等于u03.α粒子和β粒子都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同一均匀磁场中,发现这两种粒子沿相同半径的圆轨道运动.若α粒子的质量是m1,β粒子的质量是m2,则α粒子与β粒子的动能之比是A.m2m1B.m1m2C.m14m2D.4m2m14.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有可能A.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减少B.发射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势能增加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势能减少5.图示两条虚线之间为一光学元件所在处,AB为其主光轴.P是一点光源,其傍轴光线通过此光学元件成像于Q点.该光学元件可能是A.薄凸透镜B.薄凹透镜C.凸球面镜D.凹球面镜二、填空题和作图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把图画在题中指定的地方。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答案:1.C 2.C 3.BC 4.A 5.D评分标准: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二、填空题答案与评分标准:6.2.5m ( 6分)7.35s (10 分) 8.2lk C ke E E - ( 6分) 2.0×10-9 (2分) 9.9 ( 10 分)10.i .如图所示.( 8分)(图错不给分,图不准确酌情评分.)ii .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 0=2.3V (2分),通过电阻1的电流I 10=1.2A (3分),通过电阻2的电流I 20= 2.2A ( 3分)(读数第一位必须正确,第二位与答案不同,可酌情评分.)iii .2.5 W ( 2 分), 4 .9W ( 2 分)11.参考解答:i .设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H, 因为同步卫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以及题意有323200)()R H T R H T +=+( (1) 即 2/300()()T H R H R T =+- (2) 代人数据得 H= 376km (3)卫星的高度 h =H 一l =356km (4)卫星在细绳的拉力 F 和地球引力作用下跟随空间站一起绕地球作周期为 T 的圆周运动,有222()()()Mm G F m R h R h Tπ-=++ (5) 式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 M 为地球质量.空间站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作周期为 T 的圆周运动故有 222()()()Mm G m R h R h Tπ''=++ (6) 式中m ’为空间站的质量.由(5)、(6)两式得2222()()()[1]()R H F m R h T R h π+=+-+ (7) 将(3)、(4)式及其他有关数据代人(7)式得 F=38.2N (8)ii .细绳脱落后,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为一椭圆.在脱落的瞬间,卫星的速度垂直于卫星与地心的连线,所以脱落点必是远地点(或近地点),由( 4)式可知,此点到地面的高度h =356km (9) 设卫星在近地点(或远地点)的高度为h ',速度为v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有22()()R h v R h T π''+=+ (10)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22112()()22Mm Mm mv G m R h G R h T R hπ'-=+-'++ (11) 联立(10)、(11)两式并利用(6)式得433()2()()R h h R H R h +'=+-+ (12) 代人有关数据有 h ' = 238km(13 ) 由(9)、(13)两式可知,远地点到地面的高度为356km ,近地点到地面的高度为238km .设卫星的周期为T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卫星的周期3/22()22R h h T T R H'++'=+ (14) 代人数据T '= 90 . 4min (15) 评分标准:本题 17 分.第i 小题9分. ( l )式2分, ( 5)式3分, ( 6)式2分, (8)式2分.第ii 小题8分. (9)、(10)式各l 分, (11)式 2 分, (12)、(13)、(14)、(15)式各1分.12.参考解答:解法一因为下坡时自行车匀速行驶,可知阻力大小f=mgsinθ (1)由题意,自行车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时,轮盘的角速度2N tπω= (2) 设轮盘边缘的线速度为v 1,由线速度的定义有v 1=ωR 1 (3) 设飞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2,后车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3,因为轮盘与飞轮之间用链条连结,它们边缘上的线速度相同,即v 1=v 2 (4)因飞轮与后车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故有2233v R v R = (5) 因车轮与坡面接触处无滑动,在车后轮绕其中心轴转动一周的时间T 内,车后轮中心轴前进的路程32s R π∆= (6 )而 332R T v π= (7) 车后轮的中心轴前进的速度即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大小s V T∆= (8)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1322NR R V R tπ= (9) 人骑自行车上坡的功率为克服阻力f 的功率加上克服重力沿斜面分力的功率,即P=fV+mgVsin θ (10) 由(l )、(9)、(10)式得1324sin mg NR R P R tπθ= (11) 评分标准:本题 17 分.( l )式 3 分,求得(9 式共 8 分, (10)式5分, (11)式1分.解法二因下坡时自行车匀速行驶,若自行车出发点的高度为h ,则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f 等于势能的减少,有W f =mgh (1) 用s 表示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有h =s sin θ (2 )自行车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时,骑车者所做的功W ,等于克服阻力的功W f 与势能增量mgh 之和,即W=W f +mgh (3) 设骑车者蹬踩踏板N 圈到达下坡时的出发点,因踏板转N 圈可使后轮转NR 1/R 2圈,所以自行车行驶的距离s 为122NR s R R π=⋅ (4) 由(1)到(4)式,得1324sin NR R W mg R tπθ=⋅ (5) 上式除以所用时间t ,即得骑车者功率 1324sin mg NR R W P t R t πθ== (6) 评分标准:本题17分.( I )式3分, ( 2)式l 分, (3)式4分, (4)式6分, (5)式 l 分, (6)式 2 分.13.参考解答:当环的角速度到达ω0时,环的动能201()2k E m R ω= ( l ) 若在时刻t ,环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环上电荷所形成的等效电流 22qq I R R ωωππ== (2) 感应电动势 I k t tφε∆∆==∆∆ (3) 由(2)、(3)式得 2q k t ωεπ∆=∆ (4) 环加速转动时,要克服感应电动势做功,功率为P 1=εI (5) 因为是匀加速转动,所以ω和I 都随时间t 线性增加.若角速度从零开始增加到ω0经历的时间为t 0,则有00t tωω∆=∆ (6) 若与ω0对应的等效电流为I 0,则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感到电动势做的总功10012W I t ε= (7)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220128q W k ωπ= (8) 外力所做的总功22201021()82k q W W E k m R ωωπ=+=+ (9) 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3分,(2)式4分,(3)式2分,(5)式3分, (6)式2分, (7)式3分,(8) 式l 分,(9)式2 分14.参考解答:i .由于子弹射人摆球至停留在球内经历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在这过程中摆球仅获得速度但无位移.设摆球(包括停留在球内的子弹)向前(指垂直于图面向里)的速度为u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u (l)摆球以速度u 开始向前摆动,木块亦发生运动.当摆球上升至最高时,摆球相对木块静止,设此时木块的速度为V ,摆球上升的高度为h ,因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有 2mu =(2m +M)V (2)221(2)22mu m M V mgh =++ (3) 解(l )、(2)、(3)三式得208(2)Mv h g m m =+ (4) ii .摆球升到最高后相对木块要反向摆动.因为在摆球从开始运动到摆线返回到竖直位置前的整个过程中,摆线作用于支架的拉力始终向斜前方,它使木块向前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摆线经过竖直位置后,直到摆线再次回到竖直位置前,摆线作用于支架的拉力将向斜后方,它使木块速度减小,所以在摆线(第一次)返回到竖直位置的那一时刻,木块的速度最大,方向向前以V ’表示摆线位于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率,u ’表示此时摆球的速度(相对桌面),当u' >0,表示其方向水平向前,反之,则水平向后.因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故有22mu mu MV ''=+ (5)22212mu mu MV ''=+ (6) 解(1)、(5)、(6)三式可得摆线位于竖直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0V '= (7)022mv V m M'=+ (8) (7)式对应于子弹刚射人摆球但木块尚未运动时木块的速度,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后向前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而题中要求的木块的最大速率为(8)式,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的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前向后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iii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每当摆线处于竖直位置时,小球便位于最低处.当子弹刚射人摆球时,摆球位于最低处,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 ,由(l )式得 012u v = (9) 方向水平向前.当摆球第一次回到最低处时,木块速度最大,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由 (l )、(5)、(6)三式和(8)式可得0122m M u v M m-'=+ (10)其方向向后.当摆球第二次回到最低处时,由(7)式木块速度减至0,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 由(l )、(5)、(6)式可得u''=012u v = (11) 方向向前,开始重复初始的运动.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i 小题 8 分.(1) 式 1 分,(2)、(3)式各3分, (4)式l 分第ii 小题 7 分.(5)、(6)式各3分,(8)式 l 分第iii 小题 5 分. ( 9 )式l 分, (10)式3.分, (11)式l 分.15.参考解答:先设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xy 平面向里,且无边界.考察从粒子源发出的速率为v 、方向与x轴夹角为θ的粒子,在磁场的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圆轨道经过坐标原点O ,且与速度方向相切,若圆轨道的半径为R ,有2v qvB mR= (1) 得 mv R qB= (2) 圆轨道的圆心O ’在过坐标原点O 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至原点的距离为R ,如图1所示.通过圆心 O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圆轨道交于P 点,粒子运动到P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是沿x 轴正方向,故P 点就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对于不同人射方向的粒子,对应的P 点的位置不同,所有这些P 点的连线就是所求磁场区域的边界线.P 点的坐标为x =—Rsin θ (3 )y =一R + Rcos θ (4)这就是磁场区域边界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θ,得x 2 +(y+R)2=R 2 (5)由(2)、(5)式得222222()mv m v x y qB q B ++= (6) 这是半径为R 圆心 O ’’的坐标为(0,一R ) 的圆,作为题所要求的磁场区域的边界线,应是如图 2 所示的半个圆周,故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222222()mv m v x y qB q B ++= 0x ≤0y ≤ (7)若磁场方向垂直于xy 面向外,则磁场的边界线为如图3示的半圆,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x 2 +(y —R)2=R 2 0x ≥ 0y ≥ (8 )或 222222()mv m v x y qB q B +-= 0x ≥ 0y ≥ (9) 证明同前评分标准:本题20分.( l )或(2)式 2 分, (3)、(4)式各 4 分, (7)式 3 分,图(图 2 ) 2分(只要半圆的位置正确就给2分), (9)式3分,图(图 3 ) 2 分(只要半圆的位置正确就给2分)16.参考解答:以t =0时刻船A 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 ,作如图1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O xy ,x 轴指向正东,y 轴指向正北.可以把船C 的速度分解成沿正东方向的分速度v x 和沿正北方向的分速度v y 两个分量.根据题意有v x =v y =2u (1)在t 时刻,三船的位置如图1所示.B 、C 二船在y 方向位移相等,两船的连线BC 与x 轴平行,两船间的距离2BC a ut =+ (2)BC 的中点到B 点的距离为12a ut +.中点M 的坐标分别为 1322M x a a ut a ut =++=+ (3) 2M y ut = (4)可见M 点沿x 方向的速度为u ,沿y 方向的速度为2u ,在t = 0时刻BC 的中点在x 轴上,其x 坐标为3a /2.在与M 点固连的参考系中考察,并建立以M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M x 'y' , x '轴与x 轴平行,y'轴与y 轴平行,则相对M ,船A 的速度只有沿负y'方向的分量,有u AM =u AM y'=—2u (5)在时刻t ,船A 在坐标系M x 'y'的坐标为32A x a '=- (6) A AM y u t '= (7)可以把A 船的速度分解为沿连线MA 方向的分量u AM1 和垂直于连线 MA 方向的分量u AM2两个分量,u AM1使连线MA 的长度增大,u AM2使连线 MA 的方向改变,如图2所示.若用R 表示t 时刻连线MA 的长度,则连线MA 绕M 点转动的角速度2AM u Rω= (8) 若MA 与x '轴的夹角为θ,则有2cos AM AM u u θ= (9) 而 cos A x Rθ'= (10)R =(11) 由(5)到(10)各式得22212916aua u t ω=+(12) 评分标准:本题20分.求得(5)式共6分, ( 6)、(7)式各l 分, (8)式6分, (9)式2分,(10)、 (11)式各l 分,( 12 ) 式2分。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参考解答、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1)在地面附近,沙尘扬起要能悬浮在空中,则空气阻力至少应与重力平衡,即201Av mg αρ= ① 式中m 为沙尘颗粒的质量,而2A r π= ②3s 43m r πρ= ③得 1v =④ 代入数据得 11 4.0m s v =⋅- ⑤(2)用h ρ、h 分别表达19.0m s v =⋅-时扬沙到达的最高处的空气密度和高度,则有0h (1)Ch ρρ=- ⑥此时式①应为2h Av mg αρ= ⑦由②、③、⑥、⑦可解得20s 4113r g h C v ραρ⎛⎫=- ⎪⎝⎭⑧ 代入数据得 36.810m h =⨯ ⑨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 第一小题8分。
其中①式3分,②式1分,③式1分,④式2分,⑤式1分。
2. 第二小题7分。
其中⑥式1分,⑦式1分,⑧式3分,⑨式2分。
二、参考解答(1)212C E ,0 (2)214C E ,212C E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10分。
其中每个空5分。
(2)10分。
其中每个空5分。
三、参考解答(1)神舟3号(2)设飞船飞行时间为t ,绕地球飞行的圈数为N ,周期为T ,飞船的质量为m ,离地面的平均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则有t T N= ① 222()()mM G m R h T R h π⎛⎫=+ ⎪+⎝⎭② 2Mm Gmg R =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1/322224gR t h R N π⎛⎫=- ⎪⎝⎭ ④由题给数据可知55.853610s t =⨯,代入t 及其它有关数据得52.910m h =⨯ ⑤评分标准:本题20分(1)4分(2)16分。
其中①、②、③、④式各3分,⑤式4分(答案在52.710m ⨯~53.110m ⨯之间均给这4分)四、参考解答根据题设的条件,可知:开始时A 中氦气的质量3He 4.00310kg m -=⨯,B 中氪气的质量3Kr 83.810kg m -=⨯,C 中氙气的质量3Xe 131.310kg m -=⨯。
高中物理竞赛模拟卷(选拔).

物理竞赛模拟卷(选拔)学号: 学校: 姓名:(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60分)一、(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凸透镜曲面半径均为R ,在空气中的焦距为f 。
现将其中一个凸透镜A 的平面镀银,将另一个凸透镜B 的曲面镀银,光都从未镀银的一面射入。
试求此时平凸透镜A 、B 的焦距。
二、(25分)一根绳子跨过相距2L 等高的两个小轴承,绳的两端各系一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绳上位于两轴的中点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C ,如图所示。
体系物体A 、B 、C 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物体C 将竖直向下运动,忽略轴承的质量及摩擦。
(1) 当连接C 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60°时,C的速度达到最大,求M m 的值,以及C 的最大速度(2) 若取1M m =,试求当α=60°时物体C 的加速度三、(25分)如图所示,气缸(Ⅰ)(Ⅱ)都是绝热的,底面积均为S ,高度分别为L 2和L 。
气缸中有一绝热轻质薄活塞,可气缸无摩擦的上下滑动。
活塞通过一根劲度系数k 为自然长度为L 的轻弹簧与气缸(Ⅰ)顶部相连.两气缸通过一根很细的截面积为A 的绝热管道相连。
管道中靠近气缸(Ⅱ)处有一个小木塞B 堵住管道,它与管道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 。
R 是电阻丝,可以通电发热。
C 是压强传感器,当它工作时能控制电阻丝R 的产热速率,使气缸(Ⅰ)上部压强维持在它开始工作时一瞬间的数值。
它的开关在K 处,一旦木塞B 不能维持平衡,就将很快射出而撞击K ,使C 开始工作(图中未画出)。
现在在气缸(Ⅰ)的上、下部分各充入适量理想气体氦气,使它们的压强均为1P ,温度均为1T ,弹簧处于原长;气缸(Ⅱ)中抽成真空。
然后接通电源,缓缓加热。
求最终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和此时气缸(Ⅱ)中气体温度。
题中已知数据如下:20.100m ,S =0.500m,L =43.3010N/m,k =⨯ 622.0010m ,A -=⨯0.635N,f =51 1.0010Pa,P =⨯1300K.T=四、(20分)惯性系'S 相对于惯性系S 以速度v 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在0'==t t 时两系的坐标原点重合。
物理竞赛试题-原创模拟题第四套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
8
地上的人看到的月亮的角宽度为 ,则青蛙看到的月亮的角宽度为 ' 满足: 'n ' 3 (3 分)
n4 故青蛙看到的月亮与地面人看到月亮的张角之比为 3 : 4 (2 分)
i
γ h
R
②设井半径为 R ,则可得井深 h 满足: sin i nsin r
R
7
1 n
h R
h2 R2
回水中,否则气泡进一步长大,形成 CO2 集中快速逸出,对人畜构成危险,计算出 CO2 快出逸出的最
大深度 h ' (假设你算出的 0 h' H ) ③某人插了一根管子到水底,不断向内鼓气,解决了杀人湖的问题,解释这个原理。 【解】:
① P0 gh C0 (5 分)
h C0 P0 (2 分) g
ω v
a r
【解】:
(1)易知此时滑轮的速度方向与 AB 垂直, vB 2r 以滑轮为系,上段绳子的延绳速度为 v ,因此下段绳子的沿绳速度也为 v 。
所以 2r v 2v (5 分)
2r
v
B
B' A
(2)球心的速度为 v0 2r ,球心加速度为 a0 ,B 相对于 A 的加速度由向心加速度和加速转动加速 度组成。记下段绳子为 n 方向,上段绳子为 方向。轮子的角加速度为 a0 / r
向投影得到
aout 2
2r aB
2
32 2
r
(3 分)
由于绳子长度不变,所以 ain aout
a0
2 2r
2 =2 3 2 r
2
2
(1 分)
解得
a0 =22r
v2 r
(4 分) 只要答案正确,方法没有明显错误给全分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纯word版)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0℃时密度最大B.一个绝热容器中盛有气体,假设把气体中分子速率很大的如v的分子全部取走,则气体的温度会下降,此后气体中大于Av的分子.不再存在速率大于AC.杜瓦瓶的器壁是由两层玻璃制成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抽成真空的主要作用是既可降低热传导,又可降低热辐射.D.图示为一绝热容器,中间有一隔板,隔板左边盛有温度为T的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现抽掉隔板,则气体的最终温度仍为T.答案:D2.如图,一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带电金属球,球心位置O固定,为球外一点.几位同学在讨论P点的场强时,有下列一些说法,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若P点无限靠近球表面,因为球表面带电,根据库仑定律可推知,P点的场强趋于无穷大.B.因为在球内场强处处为0,若P点无限靠近球表面,则P点的场强趋于0C.若Q不变,P点的位置也不变,而令R变小,则P点的场强不变.D.若保持Q不变,而令R变大,同时始终保持P点极靠近球表面处,则P点的场强不变.答案:C3.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答案:B4.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一小物块,小物块放在摩擦系数为μ的水平面上,弹簧处在自然状态,小物块位于O处.现用手将小物块向右移到a处,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物块,发现小物块开始向左移动.A.小物块可能停在O点.B.小物块停止以后所受的摩擦力必不为0C.小物块无论停在O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停前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停后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两者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D .小物块在通过O 点后向右运动直到最远处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总是减小;小物块在由右边最远处回到O 点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总是增大.答案:AC 5.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锥面,轴线OO’是竖直的,顶点O 在下方,锥角为2α,若有两个相同的小珠(均视为质点)在圆锥的内壁上沿不同的圆轨道运动,则有:A .它们的动能相同.B .它们运动的周期相同.C .锥壁对它们的支撑力相同.D .它们的动能与势能之比相同,设O 点为势能零点. 答案:CD 二、填空题和作图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把图画在题中指定的地方.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过程. 6.(6分)铀238(92 U )是放射性元素,若衰变时依次放出α,β,β,α,α,α,α,α,β,β,α,β,β,α粒子,最终形成稳定的核Pb YX ,则其中 X = , Y = .答案:82,206(各3分) 7.(10分)在寒冷地区,为了防止汽车挡风玻璃窗结霜,可用通电电阻加热.图示为10根阻值皆为3Ω的电阻条,和一个内阻为0.5Ω的直流电源,现在要使整个电路中电阻条上消耗的功率最大,i .应选用_________根电阻条. ii .在图中画出电路连线.答案:i .当外电路与内电路电阻值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电阻条上消耗的功率也最大,因此需用6根电阻条并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尖教育2014年学科奥赛·自主招生特训夏令营物理竞赛班模拟卷(选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平凸透镜在空气中焦距为f ,由薄透镜成像公式 ()12111111n u f R R ⎛⎫+==-- ⎪⎝⎭v 1R R =,2R =∞ 1Rn f∴=+ ① (1)对平凸透镜A :光线先经球面折射成像,再经平面反射成像最后再经凹面折射成像。
凸面折射成像:11n n u R -+=v ∞→u ∴ 1nRn =-v 平面镜实物成虚像 凹面折射成像111n n nR R n -+=--v ()21Rn ∴=-v ∴()1212A R f f n ===-v ②(2)对平凸透镜B :平行光线先经凹面反射成像,再经平面折射成像凹面反射成像: 1112u f R +=='v ∞→u ∴12R =v 再经平面折射成像,由视深公式得:2Rn '=v ∴()22B R Rf f n R f '==+v = ③ 【评分标准】:①4分,②③各8分.二、(1)从释放到绳与竖直线成α角,C 下降高度为H ,C 、A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v ,2v . cot H L α= ① A,B 上升高度sin Lh L α=- ② 112222MgH mgh M m -=+⋅2212v v ③ 根据关联速度得:cos α=21v v ④ 由①②③④式得1v⑤C 物体速度最大时有:0=C a 对C : 2T αcos =Mg ⑥对A 、B : T -mg =A ma ⑦ ==A Cn a a ()ααsin /sin 21L v =231sin Lαv⑧ 由⑤⑥⑦⑧式得: 4(m M )2-5mM +(10-63)=0m M =85926.55± 舍去负根 m M =1.324 代入⑤得: max =v ○9(2)若mM =1 则 1=v ○10④式两边求导得:(或由加速度间关系得) 231sin cos A C a a Lαα=+v ○11 径向: αααcos 2cos cos C ma T T mg =-- ○12对A 、B : T -mg =A m a ○13 对C: 2T αcos -mg =C ma ○14 由○10○11○12○13○14得:C a =(132-)g=0.155g ○15 方向竖直向上 【评分标准】:第一问共12分:③④⑥⑦⑧⑨式每式2分.第二问共13分:○10○11○12○13○14○15式每式2分, 方向1分.三、木塞B 维持平衡时两侧压强的最大差距 P ∆53.17510Pa fA==⨯ ① 第一阶段:(I )下部气体压强1P <P ∆,故B 暂不会被射出。
接通电源后,(I )上部气体吸热膨胀,活塞下移.当(I )下部气体压强达到=2P ∆53.17510Pa P =⨯时,B 即被射出。
此时活塞距缸底2L ,由绝热过程方程()()γγ221SL P SL P = ② 得到:11220.50000.2500m rP L L L P ⎛⎫=⋅==⎪⎝⎭③ 设(I )上,下部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n : 11nRT SL P = ④ ∴ 2.006mol n = ⑤则下部气体温度为:222476.3K P SL T nR== ⑥ 上部气体压强:()2532 4.00010Pa k L L P P S-=+=⨯ ⑦ 第二阶段:由于B 撞击K ,使C 开始工作,故此后(I )下部及(Ⅱ)中气体连通,(I )上部压强恒为3P ,设最终稳定时活塞距缸底x ,(I )下部及(Ⅱ)中气体温度为4T ,压强为4P ,先假设0x >,即活塞未碰底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4nRT L x S P =+ ⑧由热学第一定律: =+Q W ∆u○9 绝热故0=Q ,W 由(I )上部气体做功1W ,弹簧做功2W 组成: ()x L S P W -=231-=2W ∆()()2221122P E k L L k L x =---()()()22123221122W W W P S L x k L L k L x ∴=+=-+--- ○10 理想气体内能增量 ∆V nC u =∆T ()2423T T nR -= ○11 故○9式化为: ()()()()2422223232121T T nR x L k L L k x L S P -=---+- ○12由活塞受力平衡可得出压强关系 ()34P Sx L k P =-+ ○13 把⑧○13代入○12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3332542322222332=--+--+-+SL P kL kLL nRT kL SL P x kL S P kx解之得:0.0141m x =(负根舍去),代入○13得:54 2.39710Pa P =⨯ 代入⑧得:4739K T =由于0x >故假设成立, 所以最终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 0.0141m x = ○14 最终气缸(Ⅱ)中气体温度4739K T = ○15【评分标准】:①②④⑥⑦⑧⑨○10○11○13○15式每式2分, ○14式3分. 四、(1)利用洛伦兹变换公式:2t x t ''+v① 当0='x 时有:t = ② (2)O 处实验者要能看到这一信号,还必须等光从O '传至0S 系测得O '处实验者发射光信号时,O '与O 相距t v ,光走过这段距离需要tcv 的时间,故O 处实验者看到信号时,对应S 系的时刻1T t t t c c ⎛⎫=+=+ ⎪⎝⎭v v ③ 由②③式得:T '=④(3)在④式两边取增量有:∆T =∆t ' ⑤ 若令△t '表示O '处实验者连续发射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则△T 表若令O 处实验者连续接收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因此光源发光的频率0υ和接收者测得的频率υ分别为:01t υ='∆ 1Tυ=∆ ⑥ 由⑤⑥式得: 0υ=⑦ 这就是光源远离观察者时,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式每式3分,⑤⑦式每式4分. 五、根据静电中衡平衡态叠加原理,导体球外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可以把导体球等效看作两个像电荷:一个像电荷带电q '-,距球心距离为x ,并在点电荷q 与球心连线上,使q 与q '-共同作用下,导体球电势为零;另一个像电荷带电q Q '+,处在导体球球心处。
求q '和x :在q ,q '-作用下,导体球上各点电势为0,则0==B A ϕϕ由0A ϕ=得:0kq kq R R x '-=- ① 由0B ϕ=得: 03kq kq R k x'-=+ ② 由①②式得:12q q '=,R x 21= ③ 导体球外点电荷q 受静电力F ,令吸引时F 为负值 ()()()2222R qq Q k x R q kq F '++-'-= ④点电荷q 被吸引,则0F < ⑤ 由③④⑤式解得:718Q q < ⑥ 【评分标准】:①②④⑥式每式5分.六、开始时,M 、m 沿相反方向滑动,设绳拉力为F ,相对加速度为r a . 以地面为参考系,对M 有:M M FF Mg Ma a g Mμμ-=∴=- 以M 为参考系,对m 有:M r F ma mg ma μ+-=mgμMg2r M mF mg ma Mμ+∴-= ① 令0=r a 时,绳伸长量为o x ,则0F kx = mg kx MmM μ20=+ ② 021()()3Mmg x b a M m k μ∴==-+再伸长x ∆则:0()2r M m k x x mg ma M μ++∆-= r M mma k x M+∴=∆ ③ 又r a 的方向与x ∆方向相反,故m 相对于M 做简谐运动.圆频率ω== 振幅)(32)(2a b k m M Mmg a b A -=+--=μ相对速度sin )A t b a ωω==-r v 利用参考圆得:21)(32)(31cos -=---=a b a b t ω 23t ωπ∴=从开始到绳拉力0F =经历时间gab T t μπ63231-== ④ 绳拉力0F =时相对速度'r b a =-=v ⑤ 令绳拉力0F =时,M 速度大小为M v ,m 速度大小为m v ,质心速度大小为c v . 在地面参考系中,从开始到绳拉力0F =过程中,利用质点系动量定理得:()()c M m gt M m μ-=+v ⑥()c M m M mμ-∴=+v 根据质心速度公式m Mc m M M m-=+v v v ⑦ 相对速度r m M =v v +v ⑧由⑥⑦⑧式得:=M v 将ππ393+=M m 代入得:0M =v ⑨ 则此时m速度m v ○10 然后m 向M 做匀减速运动,222m ga μ=-v v ○11两物块碰撞前m 对地速度=v故两物块碰撞前的相对速度为:=v (2)b a > ○12 若2b a ≤,则M 与m 不会相碰。
【评分标准】:③④⑥⑦⑧⑨○11式每式3分,○12式4分.七、(1)先求圆盘的电阴R ,取半径为r ,宽为dr 的小球带h drrh dr dR πρπρ220== ∴⎰==a ha dR R 002πρ ①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产生电动势ε 221a B t ωϕε=∆∆= ② 稳定时磁力矩B M ,电流0I . 由①②式得:000ρωπεha B RI ==③⎰=⋅=aB a BI rdr BI M 020021④ 稳定时M M B = ⑤ 由①③④⑤式得:022MI Ba =⑥ ha B M 32002πρω= ⑦ (2)撤去外力矩,角速度为ω时电流为i ,电动势221a B ωε= ⑧ 对回路:iR dtdi L=-ε ⑨ 由转动定律:221122d Bia J ma dt ωβ-== ○10d B i dt m ω∴=- 由⑧⑨式得:212diB a L iR dtω-= ○11 22212d d i di Ba L R dt dt dt ω∴-= 由○10○11式得:222202d i di B a L R i dt dt m++= ○12 故撤去外力矩后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方程为:22202022a d i di B a L i dt h dt mρπ++=【评分标准】:第一问共12分:①②④⑤⑥式每式2分,⑦式3分.第二问共12分:○9○10○11○12式每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