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发展及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的发展与前景

前言:漫步古陶瓷王国,我们会为王国的绚丽多姿和博大精深而目眩神迷.数千件的作品被积累下来,而每一件都似乎向你述说着古老而悠久的故事.从古老的陶艺中我们可以窥探祖先的生活片段,它们代表着一部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史.我们目之所及,心之所感,几乎被粲然的愉悦充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瓷器都一概可以用粲然来形容,有的因为时间久远显得斑驳褐色,有的今天看来也许在技法上略显拙稚。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正因为积累,才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现在是过去的传承,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没有传统,现在和未来注定是苍白的。我们要想为当代陶艺寻找出路,想要使陶艺的未来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就应该从分理解传统,正确看待传统,并再创造性地融入传统。

关键词:陶瓷艺术发展前景

摘要:从远古陶瓷开始,陶瓷经历了开始、发展、繁荣,并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特具的风韵。代表了这个时期陶瓷的发展趋势,并引导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也不断思索着未来的发展路途,在思考中发展,并在发展中展望。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对未来前景进行探索。人类在不断努力,不断思索着陶艺的前景。也期望着陶艺有有更美好的前景。

一、陶艺的发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早在新时期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发展史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了实用主义,出现了只作为装饰功用的产品。殷商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初具雏形。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瓷器是青瓷。与比陶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而且表面涂上了一层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算是进步。

东汉时,浙江的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

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兴起,并在青瓷的强大统治下顽强地生根发芽。经过岁月的洗礼,唐朝时已经和青瓷分庭抗礼。两者各领风骚,有“南青北白”之说。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唐三彩的马。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

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残缺。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制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但非常适合佛像,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

二、陶艺的前景

陶艺所存在的问题

1、陶艺的唯一性

2、世界陶艺发展存在距离性

3、陶艺自身语言的边缘化要有一定的界限性

现代陶艺的问题

1,现代陶艺学术位置的确立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重视不是一种简单的协会组织的确立,而是应该在主流整体文化框架体系中的位置确立。目前对于现代陶艺文化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薄弱阶段,对于现代陶艺文化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不仅在导入西方陶艺文化的研究上缺乏一定的学术针对性,也在国内陶艺文化发展的梳理工作上缺乏应有的战略。加大该学科的建设力度与研究力度,是目前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传统陶瓷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对待现代陶艺的研究应该多角度、多学科、多形式的大力开展,对于当代生活状态下的陶艺文化发展,应积极倡导、实施新陶艺文化发展理念。

2,展览机制缺乏应有的机动性。

目前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均有全世界较有影响的大型陶艺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而中国在十余年的陶艺文化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却没有借鉴、开展此类性质的策划展览和学术活动,严重影响了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速度,也无法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直接与国际陶艺家组织建立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合作机遇。这样看来,当前与国外著名陶艺策展人的合作就显得非常迫切。

3,陶艺评选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目前陶艺发展方向的迷失与紊乱。

目前全国陶艺评比由于介入展览的资金及其机构的多种原因,策展人的独立性得到诸多的限制,没有独立的学术策展空间,导致展览评选上存在很大的弊病。奖项的评选缺乏一定的客观依据,缺乏一定的学术导向,直接导致了评委、评选机构、组织结构、协办机构、陶艺家群体的盲目聘选、评选、组织、创作、参展以及懈怠的种种情绪。学术上的展览一定要在学术层面上加大公平力度,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该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奖项背后可能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优秀文化的推广,一种学术上的最高标准的规定与规范,一种正确的文化发展导向。加之其他协会对于陶艺作品的评比接受,策划缺乏主题的针对性,展览多、作品杂、评选乱使得创作者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大为降低。陶艺展览逐步沦为一种证书、奖项的认可与堆砌,评选的政治性倾向远远高于学术性。地方陶艺协会更广泛的开展各种陶艺学术活动,将陶艺文化更具体的介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