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压无功补偿的选择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和分析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和分析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当前做好无功补偿工作是当务之急。
做好无功补偿工作不但可以起到扩大现有输变电设备供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缓解供电能力不足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运行在0.4KV级的物供部装置,由于其补偿点多、分布面广、专业技术管理力度相对薄弱、除了扩大容量之外,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不失为解决电力供应紧张问题的有效途径。
(1)补偿电容器容量的相关因数●供电变压器的空载无功补偿。
一般选变压器总容量3%并联电容器作为固定补偿,以补偿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
●确定多路补偿的容量梯度。
了解用电负荷最大值、最小值、负荷的波动情况,以确定电容器的投切步长和分组路数,做到对无功变化的精确跟踪。
●平衡补偿、分相补偿、复合补偿的选择。
确定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程度,必要时进行现场测量,以确定采用三相平衡补偿还是复合补偿方式。
三相严重不平衡时最好选用适当容量的分相补偿。
●确定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
测量自然功率因数,确定目标功率因数,根据两者之差确定所需的无功补偿总容量。
●确定是否采用抗谐波无功补偿电容器。
电网谐波分量较大时进行现场谐波测试,必要时采用与电抗器配套设计的专用电容器,以防在较大谐波的作用下补偿装置无法正常运行或损坏电容器。
●(2)无功补偿控制器的选择严格按照DL/T597《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JB/T9663《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等专业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要求,依据具体的补偿需求和负荷特性选择专业化厂家生产的合格控制器。
●电网负荷波动不大且三相负荷基本平衡,仅以提高功率因数为目标时,可选用功能单一、操作简便的简易型无功补偿控制器。
其控制物理量不做严格要求,可采用无功功率、无功电流或功率因数作为控制物理量,也可采用复合型控制物理量及较简单的循环投切模式,即达到较好的无功补偿效果又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设备便于维护。
浅谈低压配电网中对无功补偿方式的应用及优化

并分析负荷波动 同步时差。 根据 “ / 法则 , 23 模拟为一条主线的配电网可 以确定数学意义上的2 3 / 位置作为最佳装置地点 , 而等效负荷2 3 / 的有功损 耗即为优化配置的最终效果。 若网路简化结果为双叉线路, 则应分别对分叉 主线进行优化 , 最后通过等效转换公式完成系统总体最优配置方案。 综上所述 , 低压配电网络中对输配线路的无功补偿能够起到相当显著 的降损 稳压 效果 , 其是 对 补偿方 式 进行优 化 整合 之后 , 尤 可以选 取 科学 的设 置 安装地 点 , 计算 出最 优 的负荷 损 耗 降低效 率 以及 无功 功率 改 善 因数 。 于 基 低压配电系统网络的错综复杂, 可以合理借鉴高 中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办 法, 尽量简化线路结构 , 熟练地运用 “/ 法则” 23 并将其有效结合在配置方
三 、 低压 配 电 线路 无 功 补 偿 的最 优 配 置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需要确定两点, 一是装置的安装位置 , 二是 补偿容量 , 对这两个参量的最佳组合即为低压配 电网无功补偿的最优配置。 对低压配电网络系统进行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时, 首先要选择某一方向
上 负荷量 最 大 、 离最 长 的线 路 , 以将 其 默认 为 主 线 , 距 可 损耗 占用 较低 的 支
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逐渐提高, 低压配电网路中的配 电变压器面临着 日益提高 的供电压力 , 越来越多的负荷量明显地加剧了输电线路的损耗和供电质量的 恶化。 因此 , 在低压配 电网中普及无功补偿方式, 并选取科学合理的优化组 合, 能够有效地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 稳定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
一
办法或将几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 合理应用 。
案 中。
参 考文 献 [ 】 李征 光. 1 中低压 配 电网的无功 补偿 优 化 [] 农村 电气 化, 0 () J. 2 69. 0
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容量选择

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容量选择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一般都选择在各电力用户装设电容器装置。
同其他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相比,并联电容器无旋转部分,具有安装、运行维护简单方便,有功损耗小以及组装增容灵活,扩建方便、安全,投资少等优点,因此,并联电容器改善功率因数可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获得广泛应用。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一般分为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和单机补偿三种。
关键词:低压配电;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引言低压电网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组进行无功补偿,其补偿方式一般分为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和个别补偿。
补偿容量的确定与补偿方式有关,应考虑选用最优的补偿方式和合理的补偿容量,以提高电网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
1无功补偿最优方式的选择1.1 集中补偿集中补偿方式是将电容器组装设在用户专用变电所或配电室的低压或高压母线上,这种补偿方式中的电容器组利用率较高,能补偿变配电所低压或高压母线前的无功功率。
其接线如图1中的 C1所示。
集中补偿的效益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可以就地补偿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
由于减少了变压器的无功电流,相应地可减少变压器容量,或者说可以增加变压器所带的有功负荷。
可以补偿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可以就近供应380V 配电线路的前段部分本身及所带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损耗。
但这种补偿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减少装设点以上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损耗,而不能减少用户内部配电网络的无功负荷所引起的损耗。
正是由于用户内部的无功线损没有减少,其降损节电效益必然受到限制。
集中补偿的容量再多,其作用仅限于减少变压器本身及其以上输配电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
凡是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仍然要经过线路的电阻和电抗,低压配电线路上产生的无功损耗并未减少,因此集中补偿的容量选择不宜过大,应为平均所需无功容量的 13% ~23% 为宜。
为了弥补这种补偿方式的不足,对生产车间内的用电设备最好采取分散补偿方式。
浅谈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中的应用

总 之 , 旦 出现 弓 网事 故 , 尽 快 赶 到 事 故 现 场 , 对 了 解 事 有时只调查受 电弓受 损情 况或 接触 网单方 面损坏情 况就 能确定 一 要 这 故概 况 、 坏 程 度 、 集 事故 残 骸 都 是 大 有 好 处 的 , 大 大 加 快 调 事故成因 , 破 收 能 当然再 通过调 查对 方加 以证实 也不是 多余 的 ; 有时就 查分 析 的进 度 。 需要 对弓网双方都 进行调 查才 能清楚 事故 原 因。我们 不要试 图 到 达 事故 点 , 先 要 确 定 事 故 点 是 否 就 是 肇 事 点 , 果 二 者 为 千 奇 百 怪 的 弓 网事 故 确 定 一 个 调查 模 式 。 第 四 点 , 持 弓 网联 首 如 坚 是 同一 点 , 么 调 查 的 重 点 就 突 出 了 , 绕 事 故 点 进 行 详 细 地 调 合调 查对弓网双方的工作都有促进作用 , 那 围 也沟通 了双方 的运行情 查 。 否则 的话 , 当 逆 机 车 运 行 方 向 查 找 下 去 。 要 能 准 确 迅 速 分 况 , 各 自加 强 维 修 工 作 的 针 对 性 是 有 好 处 的 , 是 沟 通 弓 网 友 应 对 也
应用 。
1 无功补 偿 的原理
无功补偿优化 , 主要是设置无功功 率补偿 装置 。即在变 配电
所 高 压 或 低 压 母 线 上 并 联 调 相机 或 电容 器 , 偿 负 荷 所 需 的 部 分 补
或 全 部 无 功 功 率 , 提 高 设 置 点 用 户 的 功 率 因 数 , 而 减 少 网 络 以 从
地补偿三种方式 。
2 无功 补偿 的配置 原则
为了最大 限度地减 少无 功功率的传输损耗 , 高输配 电设 备 提 的效率 , 功补偿设 备的配置 , 无 应按照 “ 分级 补偿 , 就地平衡” 的原
论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选择

降低变压器容量 ; 安装 、 维护方便 , 故 障率低 ; 建设周期短
分组补偿 用 户端分
散补偿
利于无功的就地平衡 , 降低 线路损耗 ; 一次投资较高 提高 电压 利用 率, 明显 降低线 路损耗 ; 投 资较 大, 不利于 统一
气性能进行选择 , 且 额 定 电流 、 通流能力等参数必 须符合要 求。
( 2 )补偿 电容 。电容对谐波很敏感 , 故在选择电容时 , 应充分考 虑 系统谐波 的含 量 。此 外 , 从延 长 电容器 工作 寿命 的角度 来 看, 电容的温 度 、 电压 等参 数 也 应 当结 合实 际运 行 工况 进 行
管 理
等 。有源补偿装置具有吸收 、 产生无功 的功能 , 如S V G。
1 . 3 低 压 无 功 补偿 装 置 的特 点
无源补偿装 置的特点 : ( 1 )静态补偿 装置 : 分 级补偿 , 无功 补偿 的效果不能 达到最 优 ; 受 电容 、 接触 器 限制 , 调节速 度慢 ; 投切过程易产生谐振 ; 不能用于谐 波严重 的场合 。( 2 )动态补 偿装置 : 投切 过程平稳 可靠 , 可 以频 繁动作 , 调 节迅速 , 造价 高 ,
成 电 容 器 的损 坏 。因 此 , 实 际应 用 中 , 不 仅 要 对 电 容 器 的 容 量
进行 可靠计算 , 必要时还要配置相应 的滤波装置 。
表 1 无 功 补 偿 装 置 的 安 装 方式
安 装方式 集中补偿 特点 补偿容量大 , 负荷变化 的跟踪性能好 ; 补偿 变压器的无功损 耗
本身产生谐波 。
2 . 3 选择 的 方 法
[浅淡,低压配电,系统,其他论文文档]浅淡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
![[浅淡,低压配电,系统,其他论文文档]浅淡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https://img.taocdn.com/s3/m/372d935510661ed9ad51f362.png)
浅淡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0.引言:2006年7月我公司焦化厂低压无功补偿屏柜出现故障,其无功补偿配电屏内的接触器(此接触器带有抑制涌流装置,能有效地减少合闸涌流对电容器的冲击)、熔断保险、二次控制线全部烧坏。
因我公司焦化厂为新建,投运才几个月,检修维护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为尽快恢复无功补偿,公司安排黄丹电厂检修车间支持焦化厂,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抢修。
下面我将参加此次检修所学到的无功补偿的原理、无功补偿的作用,无功补偿的方式选择及无功补偿的容量确定同大家分享。
1.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用电设备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如果由发电企业直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大量无功功率,会导致输电线路及变压器因输送大量无功功率而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这是不经济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2.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无功补偿技术中主要包括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提高功率因数的办法。
2.1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及其之间的关系视在功率是指交流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它包括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常用单位为KVA。
有功功率是指设备做功和发热用掉的那部分功率,常用单位KW。
无功功率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某个交流供用电设备和交流电源之间的能量交换,这种能量互换的最大值称为无功功率,常用单位kvar。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图):S2=P2+Q2即:S=√P2+Q2。
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P和视在功率S的比值,既:COS φ=P/S ,从式中可知当S一定时,CO Sφ增大有功功率P就增加,COSφ减小有功功率P就减小,由于COSφ能够反应出交流电源发出的功率(S)的利用效率,所以我们把COSφ称为功率因数。
浅谈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式 。随 器补偿 的优 点是接线简单 ,维护管
理 方 便 ,能有 效地 补 偿 配 电 变压 器空 载 无 功 ,限制 农 网 无功 基 荷 ,使 该部 分 无 功就 地 平 衡 ,从 而 提 高 配 电 变压 器利 用 率 ,降 低 无 功 网损 ,提 高 用 户 的功 率 因数 ,改善 用 户的 电压 质量 ,具 有 较 高 的经 济 性 ,是
的出力。
资 ,逃避功率 因数奖 惩的考核 ,将单台大
容 量 变 压 器 申请 为 多 台 小 容 量 变 压 器 供
关键词 ?
_ 0_ l 0 I l
低压 ; 无功 补 偿 装 置 ; 电 网 ; 用 配 应
电。我们在营业 管理 中不注意把 关 ,使之 成 为用 户无功管理 中的漏洞 。 ( 、对用户无功管理不够重视 ,用 户 3 )
变。
般 地 , 电企 业 大 部 分 采 取 变 电站 供
的功率因数 , 提高 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 电压 , 补偿变 电站 主变 压器和高 压输 电线 路 的无功损耗。这些补 偿装 置一 般集 中接 在变电站 1 k 0 V母线上 ,因此具 有管理 容
1 V及 以 下配 电网无功 管 、1 k 0
理 现 状
一
种补 偿方式 ,部 分相 当于 随 器补偿 的作 用 ,主要适用与 IO VA及以上的专用配 Ok 电变 压 器 用 户 。 踪 补 偿 的 优 点 是 可 较 好 跟 地跟踪无功 负荷的变化 ,运行方式 灵活 ,
补 偿 效 果 好 ,但 是 费 用 高 ,且 自动 投 切 装 置 较 随 机 或 随 器 补 偿 的 控 制 保 护 装 置 复 杂 ,如 有 任 一 元 件 损 坏 ,则 可 导 致 电容 器 不 能 投 切 。其 主 要 适 于大 容 量 大 负荷 的 配
探讨无功补偿在10kV变配电 0.4kV低压侧无功补偿方法和选配

探讨无功补偿在10kV变配电 0.4kV低压侧无功补偿方法和选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无功补偿在10kV变配电0.4kV 低压侧配电网络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无功补偿方法和选配进行了简要分析,以降低网损的同时提高供电质量,促进0.4kV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工作。
对于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和同行业工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无功补偿;低压侧无功补偿方法;选配1引言现阶段无功补偿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因为其能解决的电能损耗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电脑系统电力运输的稳定性,无功补偿技术包含可控饱和电抗器等,这些技术虽然有不多的表现,但是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使用固定滤布器材需要安装晶闸管,这样便会增加线路复杂程度,导致电力运输情况变得异常复杂,同时还需要了解开关的位置,如果没能考虑到这些内容,很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低压侧无功补偿的工作原理,因为不同电容器工作原理有所差异,所以在工作之前需要做好设计工作,否则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2 低压侧无功补偿方法2.1用同步补偿器作无功补偿根据对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有效应用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通过无功补偿能够将电力设备的功率因数有效提高,有以下两种有效的途径。
第一种叫做同步补偿器,在业界也被称为同步调相机,其本质是一个状态为空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当工作环境的工率因数为0.8~0.9超前,也就是过励磁运行状态下时,会将无功功率提供给电力系统,当工作环境处于欠励磁运行状态时,会将无功功率从电力系统中吸取出来。
与此同时,由于同步电动机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内部带有启动控制设备,因此,对同步补偿器的维护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并且,相比较于静电电容器,同步补偿器的成本投入比较大。
除此之外,同步补偿器针对容量比较大的电动机功率因数提高效果比较明显,这一类电动机能够长时间保持较低的速度和不变的速度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低压无功补偿的选择 浅谈低压无功补偿的选择
摘要:电力系统大多为感性负载,会产生无功功率。无功功率越大,要保持有功功率不变,势必提高电流而增加线路损耗。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为减少能量损耗,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合理的选择利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字:无功补偿;低压 Abstract:Power system is mostly inductive load, it will produce reactive power. When reactive power is greater, want to keep the active power,we will increase the current .It will increasing the circuit power loss.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los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reasonable choice a using low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it can be achieved very good results. 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low voltage 中图分类号:TM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电力系统的负载大多为感性负载,会产生无功功率,使得负载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相角差越大,无功功率需求越大,要供给固定的有功功率,势必提高电流而增加线路损耗。同时,电力网络中的用电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也必须从网络中某个地方获得,如这些无功功率都要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配电系统里几乎都使用电容器来补偿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来改善功率因数。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为减少能量损耗,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使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通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会选择装在低压侧或是高压侧,这里仅对低压无功补偿的选择进行探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低压无功补偿的一般方式及原理 低压无功补偿一般可分为两种:静态补偿及动态补偿。 1.1 静态补偿 "静态"补偿是依靠接触器的动作来投切电容,使用的是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专门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静态"补偿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造成电容器的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当使用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就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以功率因数型为例。如要求0.95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先切。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1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六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10分钟,切除也如此。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偿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间,此时电网可能已是容性负载即过补偿了,控制器则控制电容器组逐一切除,形成振荡,导致系统崩溃。为防止系统崩溃,要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再考虑补偿效果。 1.2 动态补偿 "动态"补偿是半导体电力器件与数字技术综合的技术结晶,实际就是一套快速随动系统,控制器一般能在半个周波至1个周波内完成采样、计算,在2个周期到来时,控制器已经发出控制信号了。通过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投切电容器组大约20-30毫秒内就完成一个全部动作,这种控制方式是机械动作的接触器类无法实现的。动态补偿方式作为新一代的补偿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动态补偿的线路方式 (1)LC串接法原理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采用电感与电容的串联接法,调节电抗以达到补偿无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功损耗的目的。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式响应速度快,闭环使用时,可做到无差调节,使无功损耗降为零。从元件的选择上来说,根据补偿量选择1组电容器即可,不需要再分成多路。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补偿装置了。但由于要求选用的电感量值大,要在很大的动态范围内调节,所以体积也相对较大,价格也要高一些,再加一些技术的原因,这项技术到目前来说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或使用者很少。 (2)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容器组的投切开关。作为补偿装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都采用晶闸管,其优点是选材方便,电路成熟又很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元件本身不能快速关断,在意外情况下容易烧毁,所以保护措施要完善。当解决了保护问题,作为电容器组投切开关应该是较理想的器件。动态补偿的补偿效果还要看控制器是否有较高的性能及参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控制器要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时间,准确的投切功率,还要有较高的自识别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简单的说动态补偿,就是实时跟踪负荷的功率因数的变化,极快的跟踪补偿,反映速度在1/20个周波之内。现在的产品,理论上都不是动态补偿,而是快速补偿。动态补偿和快速补偿,必须采用晶闸管等大功率电子器件,不能采用接触器和复合开关等。 2 低压无功补偿的选择 2.1控制器的选择 在低压无功补偿柜的制造中控制器的选择很重要。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很多,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并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我们现在一般选用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复合控制的自动补偿控制器。这种控制器操作简单可自动也可手动。还可调节投切滞后时间。反应较快对于静态和动态无功补偿都可以使用。 2.2电容器的选择 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将它连接到需要无功的补偿装置或设备上,变压器和输出线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以前,低压侧的无功补偿,采用油浸纸介电容器。这种电容器体积大、损耗高、成本高,而且爆炸、鼓肚、漏油现象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已取代油浸纸介电容器。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是以电工级的聚丙烯膜为介质,单面蒸镀一层金属膜为极板,采用无感卷绕法形成元件,在其两端面喷涂金属,将极板引出作为电极。元件是电容器的主体,也是其关键。根据容量的要求,将一定数量的元件用导线组合起来,经过绝缘处理,加装防爆装置后,置于一个壳体中,再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就成为单台的电容器。电容器应当有放电器件,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它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电容器上剩余电压降低到零,以保证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防止重复投切时电压叠加造成电容器过电压。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尽管有自愈功能,比较安全可靠,但仍存在自愈失败的情况,造成元件绝缘水平降低,甚至短接,产生鼓肚、爆裂等个别情况。为解决这一现象,不同厂家采用了不同的防爆措施。如压差防爆装置,安全膜,温度电流型保险等。电容器的阻抗是和频率成反比。随着频率的增高,损耗也增大。对于电路中的谐波和涌流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电容器总是要产生热量的,要特别注意通风冷却。 2.3低压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选择使用静态补偿还是动态补偿主要还是看负载使用的状况,工作场所,性价比几个方面。从经济方面考虑,在负载条件比较好的场所一般选用静态补偿,其制作费用比较低,损坏时更换的元器件比较容易采购。动态补偿相对于静态补偿其制作费用昂贵,维护成本相对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较高适用于用电波动大,谐波大的场合。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集成式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即智能电容器。智能电容器是集成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控制技术和落后的机械式接触器或机电一体化开关作为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补偿效果更好,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廉,节约成本更多,使用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使用智能电容器的低压补偿柜制作成本介于传统的静态补偿柜与动态补偿柜之间,其补偿效果比一般的静态补偿要好很多且保护功能多,维护更换很便捷在小区民用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总结 综上所述,在低压无功补偿柜中,动补适用于用电波动大,谐波大的场合,但是补偿设备的造价高昂。由于工作中没有接触器投切的声音,故早些时候,机械部的专家把它叫静止补偿。静态补偿,是传统的接触器控制补偿电容的方式,其反映速度极慢,少的十几秒,多的几十分钟才能反映,只适用于用电相对较稳定的场合。动态补与静补,关键看反映速度。 在实际生产时根据现场环境及要求,采用静补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但近些年来工业上动态补偿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无功功率补偿的应用方面,选择那一种补偿方式,还要依电网的状况而定,首先对所补偿的线路要有所了解,对于负荷较大且变化较快的工况,电焊机、电动机的线路采用动态补偿,节能效果明显。对于负荷相对平稳的线路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 参考文献 [1]诸俊伟.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2]余建明.供电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华云.对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探讨[A].科学之友(B版),2007,09-0003-02 作者简介:周洁(1979-),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控配电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