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第5章意识和注意新ppt课件ppt

意识与注意的调控技术
通过调节注意来改善意识状态
通过训练和实践,个体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注意,将注意集中在积极、有益的信息上,从 而改善自己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冥想技术
冥想是一种常见的意识和注意调控技术。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学会将注意集中在当前的身 体感受、思想、情绪和外部环境上,从而提高对自我和外界的觉知能力。冥想技术对于缓 解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
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导致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的原发疾病。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促进患者意识和注意能力的恢复。
05 意识与注意的应用
意识与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和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02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注意是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 过程。 特性 选择性:注意能够使我们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视其 他刺激。 有限性:注意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 可调性:注意的程度和焦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调整。
注意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筛选功能: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感觉输入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意识和注意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 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意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04 意识障碍和注意缺陷
意识障碍的种类与表现
昏迷
完全丧失意识,无法感知外界和自身状态, 无反应。
嗜睡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难以唤醒,意识模糊 。
意识对注意的引导作用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师课件(PPT) 33页PPT文档24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教师 课件(PPT) 33页PPT文档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普通心理学-感觉PPT课件

定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mm的光波
11
视觉
视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大脑枕叶 的纹状区
12
视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形态 分布 功能
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粗短,呈锥形
细长,呈棒状
中央窝:只有锥体 没有棒体
中央窝外
昼视器官
夜视器官
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感受物体的明、暗
2、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
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 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3、视敏度: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4、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7
谢谢!
18
•
19
6
感觉概述
定律 公式
韦伯定律 k=ΔI/I
费希纳定律
对数定律
p = k lg I
斯蒂文斯定律
幂定律
p=kIn
适用范围 刺激的中等强度 刺激的中等强度
I:原刺激量 ΔI:刺激增量
P:感觉量 I:刺激量
7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
联觉
感觉后像
8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3
视觉
视觉现象
• 色觉 • 色觉理论 • 视觉适应、马赫带、视敏度、闪光融合
14
视觉
颜色
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决定与光波的长度 明度:决定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11
视觉
视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大脑枕叶 的纹状区
12
视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形态 分布 功能
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粗短,呈锥形
细长,呈棒状
中央窝:只有锥体 没有棒体
中央窝外
昼视器官
夜视器官
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感受物体的明、暗
2、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
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 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3、视敏度: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4、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7
谢谢!
18
•
19
6
感觉概述
定律 公式
韦伯定律 k=ΔI/I
费希纳定律
对数定律
p = k lg I
斯蒂文斯定律
幂定律
p=kIn
适用范围 刺激的中等强度 刺激的中等强度
I:原刺激量 ΔI:刺激增量
P:感觉量 I:刺激量
7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
联觉
感觉后像
8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3
视觉
视觉现象
• 色觉 • 色觉理论 • 视觉适应、马赫带、视敏度、闪光融合
14
视觉
颜色
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决定与光波的长度 明度:决定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普通心理学16 人格 PPT课件

(一)经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 1.人格结构
– 本我(id):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
遵循快乐原则
– 超我(superego):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良心和理想 追求至善至美
– 自我(ego):为协调本我和超我矛盾出现
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实现人格论
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 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 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心理特征 第16章 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 人格是个体所有稳定心理特征的组合, 包括:
–能力 –气质 –性格 –价值观 –认知风格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
(1)人格的整体性
• 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联系成为一 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动作。 (如汽车)
2.特质决定或引导我们的行为。 3.特质是一种可以明显加以辨别的特性。 4.一种特质与其它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5.有与特质不一致的行为或习惯,但这并不证明特质
不存在。
6.特质可以用连续的尺度来加以测量。
个人特质分类
诸葛亮:聪明 张飞:勇猛
关羽:义气
曹操:奸诈
首要特质是(cardinal trait关)羽一:个骄傲人的最、基本的 品质,渗透于个人的一切活聪动明勇之的敢中、的勤…。奋…的、
中心特质是指一个人毛稳主定席喜表欢现吃出红来烧的特点。是 一个人的人格的基本方面,肉构成个人人格的核
心部分。
慈禧喜欢听京剧
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一些表面的特点并且不 一定是很稳定的,相当于习惯和态度。
投射测验
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 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 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 等投射出来。
普通心理学知觉PPT课件

Page 12
Page 13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也离不开事物的整体特征。
Page 14
人对整体的知觉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内温用实验证实了“整体优先”,个体对整体的特征比对 局部特征更敏感。
Page 23
2.大小恒常性 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是有变化 的,距离大,成像小;距离小,成像大。但事实上人们看到 的对象大小变化并不和视网膜上映像大小等量变化。
Page 24
3.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 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 保持不变。
Page 25
4.颜色恒常性 有颜色物体在色光照明下表面颜色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 响。
Page 32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空间知觉
深
形
大
度
状
小
和
知
知
距
觉
觉
离
方 位 知 觉
知
觉
Page 33
一、形状知觉
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 重要的属性。是视觉、触 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状的识别始于对原始 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 点、线条、角度、朝向和 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 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 力。
Page 57
Page 58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 在运动速度和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看上去移 动的慢,方向一致。这就是运动视差。
Page 13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也离不开事物的整体特征。
Page 14
人对整体的知觉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内温用实验证实了“整体优先”,个体对整体的特征比对 局部特征更敏感。
Page 23
2.大小恒常性 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是有变化 的,距离大,成像小;距离小,成像大。但事实上人们看到 的对象大小变化并不和视网膜上映像大小等量变化。
Page 24
3.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 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 保持不变。
Page 25
4.颜色恒常性 有颜色物体在色光照明下表面颜色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 响。
Page 32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空间知觉
深
形
大
度
状
小
和
知
知
距
觉
觉
离
方 位 知 觉
知
觉
Page 33
一、形状知觉
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 重要的属性。是视觉、触 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状的识别始于对原始 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 点、线条、角度、朝向和 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 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 力。
Page 57
Page 58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 在运动速度和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看上去移 动的慢,方向一致。这就是运动视差。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语言 ppt课件

语言的研究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各种 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各种失语症病例,这为语言的脑机制研究 提供了事实。
语言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各种语言障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问题,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ppt课件
15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语言活动分为两大类:
第八章 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
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
ppt课件
1
▪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理解
ppt课件
2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 维的工具。
1.对话语言(dialogue language)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直接进行交际活动时的语
言活动,如聊天、辩论、座谈、质疑等。 对话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 情景性 、简略性 、直接性 、反应性
ppt课件
18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一)口头语言
▪ 口头语言又可以分为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两种形 式: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 系统。
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指的是用于交际的所有语言,它包 括各种具体语言及这些语言的变体。
ppt课件
3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二)语言的特征
1.目的性和创造性 2.结构性 3.意义性 4.指代性 5.社会性与个体性
ppt课件
4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ppt课件
10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各种失语症病例,这为语言的脑机制研究 提供了事实。
语言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各种语言障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 问题,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ppt课件
15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语言活动分为两大类:
第八章 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
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
ppt课件
1
▪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理解
ppt课件
2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 维的工具。
1.对话语言(dialogue language)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直接进行交际活动时的语
言活动,如聊天、辩论、座谈、质疑等。 对话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 情景性 、简略性 、直接性 、反应性
ppt课件
18
第二节 语言的种类
▪ (一)口头语言
▪ 口头语言又可以分为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两种形 式: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 系统。
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指的是用于交际的所有语言,它包 括各种具体语言及这些语言的变体。
ppt课件
3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二)语言的特征
1.目的性和创造性 2.结构性 3.意义性 4.指代性 5.社会性与个体性
ppt课件
4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ppt课件
10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普通心理学 错觉 ppt课件

由于圆的位置不 同,两条等长的 线段看起来不一 样长。
31
由于线条的分割两 条平行线看起来不 平行了。
32
两条等长的线段因 为两条附加线的干 扰看起来不再等长
两个等大的圆由于 被大小不同的圆包 围看起来变得大小 不同
33
中间矩形的四条边看起 来是弯曲的。
中间的四边形是矩形, 而不是顶边比底边宽的 四角形。
34
普通心理学 错觉
• 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 • 2、错觉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条件
具备,必然产生; • 3、 错觉的产生具有固定的倾向。
35
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
10
大小错觉
11
12
13
14
形状和方向错觉
15
16
17
18
19
运动错觉
20
21
22
23
24
25
时间错觉
26
形重错觉
27
28
29
30
由于箭头方向不 同,两条等长的 线段看起来不一 样长。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普通心理学 错觉
幻觉是一种感受,由于缺乏相应的 现实刺激,所以客观检验结果证明这 种感受是虚幻的
幻觉源于主观体验,没有客观现实 根源
5
普通心理学 错觉
6
错觉普产通生心理的学原错觉因
从心理学方面解释: 认为人的错觉纯属心里活动的结果 深加工或恒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是误用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人当前的 知觉与过去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作出思维 推理的过程
普通心理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 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31
由于线条的分割两 条平行线看起来不 平行了。
32
两条等长的线段因 为两条附加线的干 扰看起来不再等长
两个等大的圆由于 被大小不同的圆包 围看起来变得大小 不同
33
中间矩形的四条边看起 来是弯曲的。
中间的四边形是矩形, 而不是顶边比底边宽的 四角形。
34
普通心理学 错觉
• 1、错觉是歪曲的知觉; • 2、错觉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条件
具备,必然产生; • 3、 错觉的产生具有固定的倾向。
35
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
10
大小错觉
11
12
13
14
形状和方向错觉
15
16
17
18
19
运动错觉
20
21
22
23
24
25
时间错觉
26
形重错觉
27
28
29
30
由于箭头方向不 同,两条等长的 线段看起来不一 样长。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普通心理学 错觉
幻觉是一种感受,由于缺乏相应的 现实刺激,所以客观检验结果证明这 种感受是虚幻的
幻觉源于主观体验,没有客观现实 根源
5
普通心理学 错觉
6
错觉普产通生心理的学原错觉因
从心理学方面解释: 认为人的错觉纯属心里活动的结果 深加工或恒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是误用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人当前的 知觉与过去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作出思维 推理的过程
普通心理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 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普通心理学新概论PPT课件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021
7
三、需要和动机
❖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 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 当人意识到需要时,便成为动机。 ❖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2021
8
2021
21
2021
22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罗杰斯和马斯洛——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 的认知活动。
❖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 脑的机制。
2021
23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2021
24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 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特征。Fra bibliotek2021
9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2021
10
❖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21
37
条件反射的形成
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
↓ 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
2021
38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形 成的条件反射。
❖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形成 的条件反射。
2021
39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条件反射的抑制 ❖ 扩散和集中 ❖ 相互诱导 ❖ 动力定型
2021
7
三、需要和动机
❖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 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 当人意识到需要时,便成为动机。 ❖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
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2021
8
2021
21
2021
22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罗杰斯和马斯洛——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 的认知活动。
❖ 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 脑的机制。
2021
23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2021
24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条件。
❖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 特征。
❖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上的特征。Fra bibliotek2021
9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2021
10
❖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21
37
条件反射的形成
无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
↓ 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
2021
38
条件反射
❖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物为信号刺激形 成的条件反射。
❖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形成 的条件反射。
2021
39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条件反射的抑制 ❖ 扩散和集中 ❖ 相互诱导 ❖ 动力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量(variable):可以量化的因素、特征或情境。
•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 被假定为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所造成的结果。 • 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除自变量以为的所有可能
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每次观察的事项不可过多 对欲观察的行为应作清楚的界定 对行为情境应作充分描述 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所观察的行为
观察法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 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 场”,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 行为。
4.怎样研究心理学? 间关系的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科学研究程序
选择问题、提出假设 概念界定、测量工具选择 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相关法
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来源
被试
总体 样本
抽样
随机抽样(抓阄) 分层抽样
影响因变量的条件。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无关变量),操纵 某一或某些条件(自变量),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外部表 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特点
对实验条件实行控制:即主动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可以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因果推论。
实验法的分组:
实验组 控制组
2.心理学研究什么?
8
① 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 ② 动机与活动 ③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④ 意识与无意识 ⑤ 健康的心理与不健康的心理 ⑥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心理学就是以这些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气温与攻击行为
Question: 我对武汉人的第一印象?
2.5
脾气坏?说话冲?
为什么?
普通心理学
几点说明
关于《普通心理学》课程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40%(考勤、3次作业、课堂讨论) 期末考试 ×60%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录像教学等
课堂纪律:
参考教材
1.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津巴多主编:《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对其攻击性程度的评估 30岁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与8岁时看暴力电视的多少显著相关,并呈现出明
显的性别差异
3.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案例:责任分散、从众 三人成虎:美国阿希从众实验
• 心理学可以用于:
• 描述 • 解释 • 预测 • 控制
科学研究方法
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对关于事物之
1.心理学是科学吗?
心理学研究什么
人+动物
心理(内)+行为(外)
心理学定义/性质
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玄? 心理学?
2.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来说: 不同的心理及其相互关系 不同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不同的心理与不同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和行为与身体—生物以及环境—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38.5~40.5
媒体影响与攻击行为
Question
电视/电影对我的影响有哪些?
为什么?
对象:8岁儿童若干 实验组:观看暴力动画片 对照组:观看非暴力动画片 研究设计:持续22年的追踪研究,研究了600余儿童的成长过程
结果: 在随后的同伴交往中,实验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 那那还在9岁时观看暴力电视的程度(时间),可以显著预测其19岁时由同伴
在观察中应避免出现:
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 :被观察者觉察到自己在被观 察而引起的行为改变。
观察者偏差(observer bias) :观察者只看他们希望看见的 东西,而对一些与研究者的期望不一致的现象视而不见。
观察者偏差示例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无关变量),操 纵某一或某些条件(自变量),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外 部表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应避免出现:
安慰剂效应:单盲实验、双盲实验 实验者效应:双盲实验
相关法
相关法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 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如研究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 的关系;留守或早期分离经验与依恋的关系等。
相关系数(——1≤r≤1):表示相关程度和方向。
相关法
相关法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间 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如研究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 系;留守或早期分离经验与依恋的关系等。
你心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
4
• 你对心理学的印象是什么? • 它应该是干什么的? • 通过学习心理学想获得什么? • 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1.心理学是科学? 2.心理学研究什么? 3.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4. 怎样研究心理学? 5.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怎样? 6.历史上伟大心理学家有哪些? 7.心理学专业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8.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如何?
两个变量相关的三种意义。 (例:儿童观看暴力节目和攻击性正相关)
(可能一)观看暴力节目使得儿童本身变得更加暴力; (可能二)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更喜欢看暴力节目; (可能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引起相关的两个因素。
观察法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 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场”, 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
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在观察的同时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2
心理学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驾车在城里
1.5
兜风,每到绿灯时都故意延迟发动自己
的车,然后记录下后面车的司机鸣笛的
次数和鸣笛声音的长短。
1
结果:在31~41度的气温范围内,随
0.5
着气温升高,司机鸣笛时间显著加长。
推论:气温与5.5~38
41~43 44~46
•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实验者操纵的变量, 被假定为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所造成的结果。 • 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除自变量以为的所有可能
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每次观察的事项不可过多 对欲观察的行为应作清楚的界定 对行为情境应作充分描述 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所观察的行为
观察法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 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 场”,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 行为。
4.怎样研究心理学? 间关系的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科学研究程序
选择问题、提出假设 概念界定、测量工具选择 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相关法
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来源
被试
总体 样本
抽样
随机抽样(抓阄) 分层抽样
影响因变量的条件。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无关变量),操纵 某一或某些条件(自变量),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外部表 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特点
对实验条件实行控制:即主动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可以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因果推论。
实验法的分组:
实验组 控制组
2.心理学研究什么?
8
① 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 ② 动机与活动 ③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④ 意识与无意识 ⑤ 健康的心理与不健康的心理 ⑥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心理学就是以这些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气温与攻击行为
Question: 我对武汉人的第一印象?
2.5
脾气坏?说话冲?
为什么?
普通心理学
几点说明
关于《普通心理学》课程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40%(考勤、3次作业、课堂讨论) 期末考试 ×60%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录像教学等
课堂纪律:
参考教材
1.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津巴多主编:《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对其攻击性程度的评估 30岁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与8岁时看暴力电视的多少显著相关,并呈现出明
显的性别差异
3.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案例:责任分散、从众 三人成虎:美国阿希从众实验
• 心理学可以用于:
• 描述 • 解释 • 预测 • 控制
科学研究方法
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对关于事物之
1.心理学是科学吗?
心理学研究什么
人+动物
心理(内)+行为(外)
心理学定义/性质
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玄? 心理学?
2.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来说: 不同的心理及其相互关系 不同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不同的心理与不同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和行为与身体—生物以及环境—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38.5~40.5
媒体影响与攻击行为
Question
电视/电影对我的影响有哪些?
为什么?
对象:8岁儿童若干 实验组:观看暴力动画片 对照组:观看非暴力动画片 研究设计:持续22年的追踪研究,研究了600余儿童的成长过程
结果: 在随后的同伴交往中,实验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 那那还在9岁时观看暴力电视的程度(时间),可以显著预测其19岁时由同伴
在观察中应避免出现:
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 :被观察者觉察到自己在被观 察而引起的行为改变。
观察者偏差(observer bias) :观察者只看他们希望看见的 东西,而对一些与研究者的期望不一致的现象视而不见。
观察者偏差示例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某些条件(无关变量),操 纵某一或某些条件(自变量),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外 部表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应避免出现:
安慰剂效应:单盲实验、双盲实验 实验者效应:双盲实验
相关法
相关法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 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如研究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 的关系;留守或早期分离经验与依恋的关系等。
相关系数(——1≤r≤1):表示相关程度和方向。
相关法
相关法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间 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如研究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 系;留守或早期分离经验与依恋的关系等。
你心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
4
• 你对心理学的印象是什么? • 它应该是干什么的? • 通过学习心理学想获得什么? • 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1.心理学是科学? 2.心理学研究什么? 3.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4. 怎样研究心理学? 5.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怎样? 6.历史上伟大心理学家有哪些? 7.心理学专业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8.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如何?
两个变量相关的三种意义。 (例:儿童观看暴力节目和攻击性正相关)
(可能一)观看暴力节目使得儿童本身变得更加暴力; (可能二)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更喜欢看暴力节目; (可能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引起相关的两个因素。
观察法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 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场”, 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
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在观察的同时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2
心理学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驾车在城里
1.5
兜风,每到绿灯时都故意延迟发动自己
的车,然后记录下后面车的司机鸣笛的
次数和鸣笛声音的长短。
1
结果:在31~41度的气温范围内,随
0.5
着气温升高,司机鸣笛时间显著加长。
推论:气温与5.5~38
41~43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