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康养旅游研究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康养旅游研究邓金春【摘要】森林康养旅游是以森林为载体,以康体活动为导向,以养生文化为灵魂的综合旅游形式,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型模式.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森林康养旅游开发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其康养旅游的优势为生态环境优越,具有气候舒适、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海拔宜养、水质优良等富集的康养资源,医药养生文化深厚,康养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等;存在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足,项目开发滞后,配套服务设施档次低等问题.藉此提出相应开发建议与对策.【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6(041)005【总页数】5页(P102-105,111)【关键词】森林康养旅游;康养资源;生态环境;医药养生;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作者】邓金春【作者单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西南宁5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3;S788.2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亚健康”现象的日渐普遍,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需求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于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森林康养旅游应运而生。
森林康养旅游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功能,通过延伸旅游服务,寓养生于旅游、寓旅游于养生的一种新兴森林生态旅游活动。
这一新兴产业,是新常态下我国林业改革的创新发展模式,是林业经济多元结合、相融共生的新业态。
目前学术界对于森林康养并没有一个清晰、科学的定义。
从产生历史和现实意义来看,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1]。
19世纪40 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
20世纪80年代,森林康养成为德国一项国策,强制性要求公务员进行森林医疗。
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桂林中庸红溪景区为例

桂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临桂中庸红溪景区为例110223080223周彧颀【摘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桂林考察旅游时曾说,“绿色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而桂林在发展“绿色旅游”方面为全球起到了典范作用。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绿化率在广西名列前茅,在得天独厚的世界级山水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桂林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以国家5A级景区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中外,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桂林这样一个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直接到其旅游业发展的兴衰。
【关键词】桂林、红溪、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一、生态旅游的阐释(一)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
1、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
2、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3、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
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
基于生态旅游的桂林市天湖风景区开发规划探讨

基于生态旅游的桂林市天湖风景区开发规划探讨作者:李琼莹唐世斌刘云鹏谢腾霄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李琼莹唐世斌刘云鹏谢腾霄基于对生态旅游的思考,通过对天湖风景区资源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景区的溪流体系,将景区整体结构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确定景区的中心水库为重点规划区域,并将中心水库重点区域开发成一心三式九区的空间结构,得出“全面保护、重点开发”的系统分析结论以及一些对该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当地政府在景区的旅游开发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一)天湖风景区概况天湖风景区地处广西越城岭山脉、全州县与资源县交界处的全州县境内,距桂林市区138 km,距湘桂交界的广西北大门——全州县县城35km(均指中心景区的距离);景区是一个以天湖水库和海洋湖水库为核心,共由13个大小不一的中小型水库组成的相互联系、上下贯通的水库群;水库群位于海拔1400 m以上的高山区,四季景色迷人(如图1),是广西区内最高的高山水库湖泊群,属湘江水系驿马河上游。
(二)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现状目前,天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基本良好,空气质量常年维持在一级的水平;水库水质良好,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水体清澈,杂质少,经简单处理即可饮用;景区植被覆盖率很高,整体保护状况好,未见滥砍乱伐、火烧开荒的现象。
天湖风景区现处于一种半开发状态,直达景区的道路刚刚修建不久,电源方便。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以原道路为基础,根据该地的地形情况加以改造,把规划范围内的路线设计为环路;而在交通工具上,以旅游区的入口为界限,限制自驾游游客的小车出入,设立停车场,游客将有选择地决定自己在旅游区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游览电瓶车。
第二,现有的天湖度假村选址在天湖风景区中心水库附近,目前已开始营业,周边道路四通八达。
但度假村条件简陋,空间浪费较大,环境保护意识欠缺,不时可见游客所丢垃圾,没有充分利用地形地势进行合理用地的规划,需在原有的基础上,以生态环保为基础,加以改造设计。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

韦艳媚(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01)摘 要: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是一个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自然保护区,其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森林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为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管理,推动科学技术创新,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改善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当地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关键词: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广西高峰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座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独特景区,其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包括各类珍稀树木、野生动植物物种。
随着人们对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的增强,高峰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峰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是首要任务。
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可以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但更要注重环境保护,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在平衡发展和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让高峰森林公园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可持续的自然景区[1]。
1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概况1.1 地理位置高峰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西北郊,距离南宁市中心11 km,地处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界牌分场和东升分场林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2′35″—108°24′11″、北纬22°10′4″—22°56′29″之间。
按行政区划划分,邕武路以东区域属于兴宁区三塘镇管辖,邕武路以西区域属于高新区安宁街道办管辖。
旅游生态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的开题报告

旅游生态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无法保持生态的平衡。
因此,探索新兴的旅游生态创新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资源,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桂林的旅游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破坏现象也日益严重。
因此,桂林需要探索适合自身的旅游生态创新模式,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以桂林为例,探索旅游生态创新模式,为桂林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地区的旅游生态创新提供借鉴。
二、研究问题1.桂林的旅游生态环境现状如何?2.旅游生态创新的概念与理论是什么?3.桂林的旅游生态创新模式有哪些?4.各种旅游生态创新模式的实施效果如何?5.如何促进桂林旅游生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桂林旅游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研究;2.旅游生态创新的概念、理论分析;3.针对桂林的旅游生态创新实践的调研和分析;4.对桂林旅游生态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5.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究如何在桂林实现旅游生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1.深入了解桂林的旅游生态环境现状;2.系统阐述旅游生态创新的概念和理论;3.深入研究桂林的旅游生态创新工作实践;4.归纳总结桂林旅游生态创新的模式和方式;5.提出促进桂林旅游生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为其他地区的旅游生态创新提供借鉴。
桂林循环型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区 1 经 i 我 斋
桂 赫循 环 型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又 策 研 究
梁业章 何原荣 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 学校
[ 摘 要j循环 经 济是 当今 世 界 经 济 的 的热 点 ,是 实现 可持 续 发展 的 一种 全新 的经 济模 式 。 作 为 2 世 纪旅 游 业 发展 的主 7
” 环 经 济 “是 2 世纪 6 年 代 美 国 经 济学 家 K 波 尔丁 在 论 述 励制度等。 循 O O
的 高效 利 用 和 循环 利用 为核 心 . 以减 量 化 (eue 再 利 用 (es) 物 流 和 能流 分 析 ,大 幅 度 降 低 旅 游 消 费过 程 的 资 源 、能 源消 耗 及 R dc ) Rue 和再 循 环 (ey l) Rc c ,即 3 , e R ,为原 则 .以低 消耗 低 排 放 高 效 污 染 物 的产 生和 排 放 。建立 旅 游 绿 色 技 术体 系是 发 展 循 环型 生态
经济充分考虑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 内人 口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 旅 游发 展 中的 共 性 和 关键 技 术 为重 点 , 择 具 有 标 志 性 目标 和 有 选
桂 林 生 态旅 游 的发 展 获 得 了更 广 阔 的 空 间和 难 得 的 历 史机 遇 。在 规 作 为一 种 强 制 手 段 能 有 效 地 推 动 循 环 型 生 态旅 游发 展 。但 是 , 这 种 时代 背景 下 ,以国 家 大 力 倡导 的循 环 经 济 为契 机 .变革 资 源 目前 我 国 还 没有 统 一 的旅 游 法规 来 规 范 旅 游 业 的发 展 .主要 依 靠 净 消 耗 型旅 游 经 济 为 遵 循清 洁 生 产 的 旅 游循 环 经 济 ,逐步 从 纯 自 相应 的其它法律条文与一些部 门性和地方性的规 章制度来调整 . 然 观 光型 旅 游 过 渡 为 生态 旅 游 .实现 旅 游 经 济 增 长 的 2 重 要 转 其 中与 循 环 经济 方 面 相 关 的 法律 规 范 更 少 。 因此 .要 促 进 循环 型 个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什么是生态旅游?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
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
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
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
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
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
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
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
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桂林市生态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

桂林市生态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摘要介绍了生态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只有保护好森林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西桂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木材不断被砍伐,许多林区资源接近枯竭。
而在这种条件下开展生态旅游和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桂林市地处广西东北部,地质条件复杂,山脉纵横,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风景,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态的峰林石丛和幽深瑰丽的溶洞,既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色,又有高大、雄、险、幽、媚的特点,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国内外游人的青睐,是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区域。
尤其是桂林山水风景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开发和利用其天然的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 生态旅游的概况1.1 生态旅游的定义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给出了如下定义: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1]。
此外,在2002年魁北克声明中,对生态旅游给出更详细的定义: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2]。
1.2 生态旅游的本质一是从市场和消费行为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二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旅游行为,其将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发展;三是生态旅游还要求游客在游玩时不能违反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要遵守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尊重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生态旅游为旅游者制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调查规划20051Apr130(2):37~40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 N53-1172P S ISSN1671-3168桂林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程道品,刘宏盈(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设计了在桂林市开展观光森林生态旅游、探险森林生态旅游、科考森林生态旅游3种旅游模式。
提出了开发旅游商品及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桂林市中图分类号:S78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05)02-0037-04S tudy on the Models for Fores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ilin CityCHENG Daopin,LIU Hongying(Faculty of Tourism,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forest eco-tourism are discussed.Three forest eco-tourism models for sightseeing,explor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are designed.Measures for developing tourist produc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Key words:forest eco-tourism;model for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ilin city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从1892年美国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国家森林公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森林生态旅游得到了国际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导潮流。
桂林是国际旅游明珠,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
在桂林地区有资江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处适合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地方。
针对它们的资源禀赋和特点差异,适合开展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旅游。
1森林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是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环境里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光性和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保护自然的新型旅游)))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
它是在观赏森林生态环境、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新型旅游形式。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森林为对象的旅游形式。
森林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负氧离子,为人们提供惬意的休憩环境,还能使人们充分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森林生态旅游是旅游*收稿日期:2004-12-13修回日期:2005-03-11作者简介:程道品(1962-),男,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与旅游规划。
刘宏盈(1981-),男,湖北省襄樊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1]玉溪年鉴编辑部.玉溪年鉴2003[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2]玉溪市统计局.玉溪统计年鉴2002[M],2003.[3]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大理分院.华宁县森林资源调查报告[R],1997.[4]姜华.云南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3,28(2):34~38.者对优美森林生态环境的审美,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具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观赏性、科普性和参与性。
2森林生态旅游区旅游可开发等级研究利用森林公园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应本着/保护第一0的原则,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等。
由于保护对象、生态环境状况不同,所以旅游开发时也应区别对待。
那么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应控制在什么层次、开发到什么程度呢?在此,我们可以参考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开发的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开展旅游活动的形式及保护对象的脆弱性、环境容量和开发原则等,将森林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可开发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1)。
表1森林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等级划分开发等级旅游形式环境脆弱度环境容量开发原则1观光旅游不脆弱较大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科考旅游较脆弱较小保护优先,科研同时兼顾人身安全3探险旅游较脆弱较小安全第一,保持生态4生态旅游脆弱小适度开发,维持原生态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展大面积传统大众旅游的比较少,而绝对地不宜开发旅游的区域也很少。
大多数森林生态旅游区都介于观光旅游区与生态旅游区(这里的生态旅游区指的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区0)之间。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环境容量的阈值范围内,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环境脆弱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观光、科考、探险等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来丰富和扩充森林生态旅游方式。
通过旅游活动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主动性,兼顾经济、社会、生态3个效益。
3桂林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11观光森林生态旅游模式31111含义观光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中的生态资源为基础,利用森林景观及清新的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接受生态环保教育,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
31112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是一种旨在保护环境的旅游活动。
因此,总结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特点如下:(1)以观光游览活动为主,其他参与性活动为辅,通过观光活动,使游客获得浓厚的大自然的意趣;(2)在出游方式上,以团队游客居多;(3)对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要求条件较高,观光型生态旅游者对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选择较/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0要高;(4)在旅游交通工具选择上,以乘坐观光电瓶车、骑自行车等为主。
31113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重点;(2)满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3)适度开发原则。
观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注意适度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功能分区原则。
生态观光活动不应在旅游区的核心区域开展,要严格按照旅游区的功能区划进行合理布局,在外围区域开展。
31114实例研究)))资江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资江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桂林市东北部,总面积125hm2,境内峰峦叠起,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14e,年降雨量1773m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公园呈北南向分布,主峰海拔818m。
旅游资源以发育典型、世界罕见的150多km2的丹霞地貌为主。
其典型的丹霞地貌,被专家誉为/丹霞之魂0。
八角寨景区地貌奇特,岩石形态各异。
有群螺观天、龙脊、眼睛石、/人0字天、天宫栈道等奇特景观,还有双狮迎宾、双桃祝寿、鼠王山、骷髅谷、清凉谷、魔鬼石等形态各异的象形山石。
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有164科1120种,覆盖率达7311%,主要树种有松、杉、竹、柳等。
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资源冷杉、鹅掌揪、元宝冷杉等9科9种;公园还是/天然药库0,有杜仲、黄柏、天麻、金银花等中草药植物140多种。
针对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可以开发观光型森林生态旅游,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在核心区外围的森林游憩带适度开发旅游项目。
用一些生态环保的标牌等标明丹霞地质地貌的成因及其特点,对各种典型、珍稀树种和植物、药用植物标明所属科、目、纲、生长区域、条件及各种特性。
312探险森林生态旅游模式31211含义#38#第30卷林业调查规划探险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中的生态资源为基础,利用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内奇、幽、特的特点及高品质的环境吸引那些追求新奇、具有冒险精神的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满足自身强烈求知及体验欲望的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形式。
31212探险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1)在出游方式上,以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为主;(2)在年龄构成上,以追求新奇特的年青人为主;(3)在旅游活动上,以探险游览活动为主,追求一种自我探索的体验,是一种参与性的生态旅游活动;(4)在对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要求上,要求的条件较低。
探险型生态旅游者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0,他们对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要求较低;(5)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游览,有的探险型生态旅游者会在野外露宿。
31213探险森林生态旅游的原则(1)保护第一原则。
探险型生态旅游者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但仍要注重保护第一的原则;(2)保证安全。
探险旅游的线路规划应能保证旅游者的人身安全;(3)市场导向原则。
针对探险型生态旅游者的爱好、需求特点适当地开发旅游线路;(4)设施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原则。
对于游步道及休憩点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原生态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且能增强刺激。
31214实例研究)))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市北部,面积117万多hm2,是漓江的发源地,其主峰海拔214115m,为/华南第一峰0。
该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基因,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100多种,动物311种。
其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钟萼木等5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等5种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此外还有铁杉、黑熊等大批珍稀动植物。
现在,这里被誉为/中国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0,是中国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和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她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0于一体,已成为游客揽胜探险的著名旅游胜地。
针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原始、神秘的特点,可以开发探险森林生态旅游。
由于探险旅游者对接待服务设施要求不高,在基础设施(如游步道、休憩廊亭等)建设上,应该一切从简,以保护环境、与周围生态相协调为原则。
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较多,可以为它们设置标牌,对它们作或简或繁的介绍。
此外,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实行的珍稀植物认养活动也值得推广,它能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活动中来。
313科考森林生态旅游模式31311含义科考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资源为基础,开展的旨在考察生态状况、珍稀动植物种群及其生活环境、属性等活动的同时,欣赏自然风光,愉悦身心、满足自身强烈求知欲望的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形式。
31312科考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1)以科学考察活动为主,游览活动为辅,是一种科普性较强的生态旅游活动;(2)科考生态旅游者以考察为目标,因此对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要求条件介于探险型生态旅游者和观光型生态旅游者之间;(3)在出游方式上,一般以科学考察团的形式出行;(4)在旅游方式上,一般以步行为主,注重对生态环境植被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