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设计..

合集下载

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简介游梁式抽油机(cavity beam pump)是一种采用杆式抽油机(rod pump)抽取地下油藏中的油的技术。

它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采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

工作原理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曲柄连杆机构。

它由地面上的驱动装置和井下的泵浦组成。

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使泵浦发生往复运动,从而把地下的油液抽入到地面。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泵浦内部装有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在泵浦的内部往复运动。

2.泵浦的上方通过抵押杆与地面上的驱动装置相连。

3.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的运动,使抵押杆带动泵浦内的活塞往复运动。

4.当活塞从最低点向上移动时,泵浦内部的压力降低,产生负压,地下的油液就会被抽入泵浦内。

5.当活塞从最高点往下移动时,泵浦内部的压力增加,把油液推出泵浦。

组成结构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常由驱动电机、离合器、减速器和连杆传动装置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驱动杆带动泵浦内的活塞进行往复运动。

2. 泵浦泵浦是游梁式抽油机的核心部件,它由泵浦筒体、抵押杆、活塞和活塞杆等组成。

泵浦的内部构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3. 节流装置节流装置用于控制排液阀门的开闭,控制油液流量和压力。

常见的节流装置有节流瓶、可调式节流装置等。

4. 输油管道系统输油管道系统用于将地下的油液从井下抽出,并将其输送到地面的油罐或处理设备。

输油管道系统一般由各种管道、接头和阀门组成。

应用领域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油田采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工作。

它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藏,包括低渗透率、高黏度和高含水量的油藏。

由于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稳定等特点,游梁式抽油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油田开采,游梁式抽油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水井、煤矿和地热能开采等。

在这些领域中,游梁式抽油机也能起到类似的工作原理,将地下的液体抽出。

最新毕业设计-游梁式抽油机的建模及自动控制

最新毕业设计-游梁式抽油机的建模及自动控制

毕业设计-游梁式抽油机的建模及自动控制我国油田不像中东油田那样的自喷能力,多为低渗透的低能、低产油田,大部分油田靠注水压油入井,在用抽油机把油从底层中提取上来[2]。

以水换油或以电换油是我国油田的现实,因而电费在我国的石油开采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石油行业十分重视节约电能[3]。

目前,我国抽油机保有量为10万台以上,电动机装机总容量3500MW,每年耗电量为百亿kWh。

抽油机的运行效率特别低,在我国平均效率为25.96%,而国外平均水平为30.05%,年节能潜力可达几十亿kw·h。

除了抽油机之外,油田还有大量注水泵、输油泵和潜油泵等设备,总耗电量超过油田总电量的80%,可见,石油行业也是推广“电机系统节能”的重点行业[4]。

抽油机在油田使用量大,而负载率普遍偏低,功率因数更低,电能的无谓浪费严重,节能降耗潜力巨大。

所以如何节能和提高抽油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油田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游梁式抽油机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游梁式抽油机的模型。

基于变频调速节能降耗的思路,设计一种抽油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抽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对游梁式抽油机模型的研究并进行仿真。

1.2抽油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2.1抽油机的现状在油田开采生产中,抽油机将地下原油抽汲到地面的动力设备。

抽油机节能是全世界所关注的事情,对于我国来讲,节能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每年机械采油耗电量达40~50亿kW·h,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5]。

实测结果表明,我国在用的抽油系统(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的总效率只有16%~23%,有的甚至更低。

这就客观上要求我国应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可靠性高的抽油机,加速开发新型节能抽油机,基本停止常规抽油机的生产,并且加强对在役常规抽油机的节能改造[6]。

1.我国节能游梁式抽油机的现状随着油田的开发,抽油机的投入量日益增加。

提高抽油机效率,降低抽油机的能耗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于是各式各样的新型抽油机便应运而生[7]。

游梁式抽油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游梁式抽油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曲柄摇杆机构杆长计算目前,游梁式抽油机采用的是四杆机构原理。

国内外使用的游梁式抽油机四杆机构的循环主要有三种:对称循环、近视对称循环和非对称循环。

我们采用近视对称循环四杆机构,为了方便与计算,认为游梁旋转的上下极限转角相等。

由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查得游梁的最大转角055α=,因此游梁旋转上下极限位置与水平夹角分别为27.52α︒=。

游梁式抽油机采用的是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其原理简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执行机构的原理简图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位置如下图二、图三所示,曲柄的半径为R,连杆的长度为L连,游梁回转中心与曲柄回转中心距离为l。

由设计说明书知游梁的前臂长度=6L前m, 游梁的后臂长度=3.162L后m,游梁支撑中心到底座距离=2.8H1m,曲柄转动轴中心到底座的直距离2=2H m,游梁支撑中心到曲柄转动轴中心的水平距离=4.1L m。

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图二:游梁水平示意图图三:游梁后臂上仰最大角示意图由图示两位置状态知:222212() 4.1(2.82) 4.18l L H H m=+-=+-=实用文档1221120.8arctan()arctan()11.054.127.5211.0527.539 2.6314.18 3.162=1.0181.8245;0.8065.H H L L R m L R l L m L m R m οοοοοβαββββ-======+=+=+===-=-=-==连后连连二 驴头的结构设计及重量计算驴头用来将游梁前端的往复圆弧运动变为抽油杆的垂直直线往复运动,为了保证在一定冲程长度下,将圆弧运动变为悬点的直线运动,驴头的圆弧面长度应为:max =~S 弧(1.2 1.3)Smax S 为驴头悬点的最大冲程。

由设计说明书知:max S =6m ,取max 1.2S S =弧,则1.267.2S m =⨯=弧驴头的最大转角为55α︒=, S R α=⋅弧驴,因此7.2===7.504m 55 3.14180S R α⨯弧驴 驴头的材料选厚为100mm 耐磨板的45钢。

游梁式抽油机连杆机构尺度优化及结构设计

游梁式抽油机连杆机构尺度优化及结构设计

1绪论1.1 研究意义游梁式抽油机是国内外石油工业的传统采油方式之一,在我国石油开采中有杆抽油系统一直占主导地位。

在我国各油田中,大约80%以上的油井采用有杆抽油系统。

游梁式抽油机以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应现场工况等优点,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游梁式抽油机也存在很多缺点,如系统的效率低、能耗大、抽油时间以及平衡性能差等。

其中,游梁式抽油机的主要问题是能耗大,效率低。

我国油田在用的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效率较低,其平均系统效率仅有16%~23%。

因此,有杆抽油系统的节能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油田推广应用各种节能型抽油机、电机及电控箱,虽然这些节能产品的使用提高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但也随之产生一些问题,如它们能否组合使用,组合使用后的节能效果是否是单个节能产品节能效果的算术叠加等。

因此,研究游梁式抽油机连杆机构尺度优化及结构设计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变形的四杆机构,它是以游梁支点和曲轴中心连线做固定杆,以曲柄、连杆和游梁后臂为3个活动件的曲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各杆件尺寸的不同组合将会直接影响抽油机的动力性能,我们将就此连杆机构的尺度综合问题展开谈论,在其他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优选杆长组合来讨论抽油机的重要质量指标——悬点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抽油机的性能优劣。

1.2 国内外抽油机现状、发展方向及节能技术1.2.1 抽油机主要存在的问题游梁式抽油机—有杆抽油泵系统的总效率在国内一般地区评价只有12%到23%。

先进地区至今不到30%。

美国的常规抽油机系统效率较高,但也仅有46%。

系统效率低下,能耗大,耗电就多,以此,节能成为有杆抽油系统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随着老油田油井的注水开发,油田已经开始进入高含水采油期。

不断提高产液量,以液保油,这是注水开采油田保证原油稳产的必要趋势。

这种开采特点要求抽油机的冲程越长越好,使得在役的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型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长冲程、低冲次生产的要求。

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是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 采油方式,大约有80%以上的油井采油采用该举升方式。
有杆泵采油
典型杆驱往复泵抽油系统 典型杆驱螺杆泵抽油系统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
抽油装置
(由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所组成的抽油系统)
工 作 过 程
在抽油机的驱动下,通过下 入井中的抽油杆带动抽油泵 柱塞上下往复运动,将地层 流体抽吸至地面。
抽油机 结构图
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
工 作 原 理
传给曲柄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
经横梁带动游梁作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 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
(一)、抽油机
(一)、抽油机
分类
(按结构) 普通式(后置式)、 前置式
相同点:组要组成部分相同 不同点: ①游梁和连杆的连接位置不同。 ②平衡方式不同—后置式多采用机
无杆泵采油:利用抽油杆以外的其它方法将地 面能量传递到井下以驱动井下深井泵抽油的 方法。
区别
动力传递方式不同
有杆泵采油
游梁式抽油机井有杆泵采油:抽
油机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 柱塞泵。
相同点
用抽油杆将地面动 力传递给井下泵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口驱动头的旋
转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
空心抽油杆
含腐蚀介质的油井进行深抽
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稠油井
(三)、抽油杆
接箍是抽油杆组合成抽油杆柱时的连接零件。按其结构特 征可分为:普通接箍、异径接箍和特种接箍。 普通接箍:连接等直径的抽油杆
异径接箍:用于连接不同直径的抽油杆
特种接箍:主要有滚轮式接箍和滚珠式接箍,用于斜 井或普通油井中降低抽油杆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 减少对油管的磨损。

(完整word版)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机械部分分析

(完整word版)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机械部分分析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机械部分分析2009年8月6日目录游梁式抽油机概述 (3)一、游梁式抽油机基本种类 (3)二、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 (4)三、常规游梁式抽油机 (7)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运动分析(下图为ppt演示文稿,请双击打开相关内容) (9)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悬点载荷计算 (9)一、抽油机悬点载荷简介 (9)二、悬点载荷计算 (11)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扭矩计算 (14)一、抽油机减速器扭矩计算 (14)二、抽油机扭矩特性参数 (17)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性能分析 (19)负载特性对电机的影响 (20)抽油机电机的启动问题 (21)游梁式抽油机概述随着原油和油气的产出,贮存压力减小。

最终在某一点,贮存压力达到小的必需用人工举升的方式才可以产油。

游梁式抽油机,是一个借鉴了水井工业的理想应用。

自从1925年Trout 设计的油泵演变到现今的具有统治地位游梁是人工举升设备。

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主要是提高其可靠性和零件的设计方法上。

比如抽油杆材料从木头改变成玻璃钢和塑料加强型。

一、游梁式抽油机基本种类(1)传统型传统的曲柄配重型被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是久经考验的油田“战士”。

支点前面是负载,后面是配重。

(2)前置配重型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配重特征,低转矩峰值和低动力需求。

运行特点是是快速的下冲程,慢速的上冲程。

减小重型负载上冲程的加速载荷。

降低峰值转矩延长油杆寿命。

(3)结构紧凑型紧凑结构的设计防便用于经常移动的工作方式或者城区的应用,很多部件在工厂已经完成安装。

(4)气压配重型应用压缩气体替代沉重的铸铁配重块并且可以更精确得控制配重。

大大的减轻了系统地重量,运输和安装费用明显降低。

气压配重独特的优点在于更大的增大冲程,而对于铸铁配重结构来说将是非常庞大难于实现。

(5)游梁配重型配重块安装在游梁的另一端,是一种适合浅井应用的经济型。

游梁式抽油机彩图(从左到右依次为(1)~(5))二、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原理游梁式抽油机是有杆抽油系统的地面驱动装置,它由动力机、减速器、机架和连杆机构等部分组成。

游梁抽油机课程设计

游梁抽油机课程设计

游梁抽油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游梁抽油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2. 掌握游梁抽油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冲程、冲次、泵径等;3. 了解游梁抽油机的优缺点及在现代化油田开采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游梁抽油机工作过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游梁抽油机技术参数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游梁抽油机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及游梁抽油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石油开采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问题,认识到石油开采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分享和互助。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相关的工程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应用,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游梁抽油机的基本结构:讲解游梁抽油机的各部件名称、功能及相互关系,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进行教学。

2. 工作原理:阐述游梁抽油机如何将地下的石油抽到地面,涉及物理中的力学原理,如杠杆、滑轮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3. 技术参数计算:介绍冲程、冲次、泵径等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结合数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4. 游梁抽油机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分析游梁抽油机在现代化油田开采中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

5. 教学大纲:(1)第一课时:游梁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功能;(2)第二课时:游梁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力学原理;(3)第三课时:技术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4)第四课时:游梁抽油机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工程训练报告 游梁式抽油机课程设计

工程训练报告 游梁式抽油机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训练研究报告2012年6月18日目录任务书第1章概述 (1)1.1 抽油机的特点 (1)1.2 抽油机分类 (1)1.3 抽油机的发展趋势 (2)第2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方案设计 (3)2.1抽油机系统的组成 (3)2.2抽油机工作原理 (3)2.2系统的机构(运动)简图 (4)第3章曲柄摇杆机构设计 (4)3.1 设计参数分析与确定• (4)3.2 按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5)3.3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设计分析 (6)3.4结论和机构运动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计算 .. (8)4.1 传动比分配和电动机选择 (8)4.2 各轴转速计算 (10)4.3各轴扭矩计算 (10)4.4各轴功率计算 (10)第5章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 (11)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1)5.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2)5.3结论及运动简图 (14)第6章带传动设计计算 (14)6.1 带链传动的方案比较 (14)6.2 带传动设计计算 (15)6.3结论及运动简图 (16)第7章轴系部件设计计算 (16)7.1 各轴初算轴径 (16)7.2 轴的结构设计 (17)7.3滚动轴承寿命验算 (18)7.4轴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22)第8章连接件的选择和计算 (26)8.1 齿轮连接平键的选择与计算 (26)8.2 带轮连接平键的选择与计算 (27)8.3螺纹连接件的选择 (28)第9章设计结论汇总 (29)总结 (31)参考书目 (31)东北石油大学工程训练任务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题目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系统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一、设计的目的1、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一般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3、掌握基本机构一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任务书第1章概述1.1抽油机类型、特点、应用等陈述1.2抽油机存在的问题1.3抽油机的发展方向第2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方案计2.1简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等2.2 绘制系统的机构(运动)简图第3章曲柄摇杆机构设计3.1 设计参数分析与确定·(的有示意图)3.2 按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3.3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设计分析3.3.1满足有曲柄条件?3.3.2满足传动角条件?(结合图分析)3.3.3满足a最小吗?3.4结论和机构运动简图第4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计算4.1 传动比分配和电动机选择4.2 各轴转速计算4.3各轴功率计算4.4各轴扭矩计算第5章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计算过程5.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计算过程5.3结论及运动简图第6章带传动设计计算6.1 带链传动的方案比较6.2 带传动设计计算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计算过程(参见例题)6.3结论及运动简图第7章轴系部件设计计算7.1 各轴初算轴径7.2 轴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选择轴承、轴承配置、轴上零件定位、固定等。

最后要有设计结果:图7.3滚动轴承寿命验算7.4轴的强度和刚度验算第8章连接件的选择和计算8.1 齿轮连接平键的选择与计算3根轴8.2 带轮连接平键的选择与计算大小带轮8.3螺纹连接件的选择轴承座孔旁、箱盖与箱座、地脚等第9章设计结论汇总已知条件:结论:曲柄摇杆机构各杆长、齿轮减速器参数(输入输出扭矩、传动比、齿轮齿数、中心距)、带传动参数(带根数、大小带轮直径、传动比)总结参考书目东北石油大学工程训练任务书课程机械设计基础题目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系统设计专业装备01 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一、设计的目的1、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一般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3、掌握基本机构一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熟悉和运用设计标准、规范及相关资料。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1、设计前的准备;2、总体方案设计;3、总体结构设计;4、零部件设计;5、联系厂家,生产样机,现场实验;6、根据实验,修改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8、鉴定三、课程设计题目1、功能抽油机是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主要采油设备之一。

常用的有杆抽油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面驱动设备即抽油机;二是井下的抽油泵,它悬挂在油井油管的下端;三是抽油杆,它将地面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三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抽油机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带动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将原油从井下举升到地面的目的。

悬点载荷P、抽油杆冲程S和冲次n是抽油机工作的三个重要参数。

悬点指执行系统与抽油杆的联结点,悬点载荷P(kN)指抽油机工作过程中作用于悬点的载荷;抽油杆冲程S(m)指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的最大位移;冲次n(次/min)指单位时间内柱塞往复运动的次数。

假设悬点载荷P的静力示功图如图2所示。

在柱塞上冲程过程中,由于举升原油,作用于悬点的载荷为P1,它等于原油的重量加上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在柱塞下冲程过程中,原油已释放,此时作用于悬点的载荷为P2,它就等于抽油杆和柱塞自身的重量。

四、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假设电动机作匀速转动,抽油杆(或执行系统)的运动周期为T。

两种油井工况图1 抽油机系统示意图图2 静力示功图分别为:工况1:抽油杆上冲程的时间为8T/15,下冲程的时间为7T/15。

工况2:抽油杆上冲程时间与下冲程时间相等。

两种工况下抽油机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组号 1 2 3 4冲程S(m) 1.4 1.6 1.8 2.0冲次n(次/min)5 6 7 8悬点载荷P(kN)P1=40,P2=15 P1=20,P2=5五、设计任务1、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绘制系统方案示意图。

2、根据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优化目标为抽油杆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并应使执行系统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

3、建立执行系统输入、输出(悬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4、选择电动机型号,分配减速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传动机构的工作能力设计计算。

(注:选作完成齿轮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5、编写研究报告一份。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功能分解;2)原始数据及计算;3)简述方案设计思路及讨论、改进;4)执行机构设计步骤或分析计算过程;5)传动系统设计计算;6)对所设计的结果分析讨论;7)感想与建议。

六、参考资料1、《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光蕴主编(第五版)19992、《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桓等主编(第七版)20063、《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主编(第七版)20064、《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科学出版社,王淑仁主编2006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唐增宝等主编(第二版)19986、其它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籍和有关机械方案设计手册完成期限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年月日第1章概述1.1 抽油机类型、特点、应用等陈述1.常规游梁式石油抽油机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是油田使用历史最悠久,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抽油机。

该机采用具有对称循环四杆机构或近似对称循环四杆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但长冲程时平衡效果差,效率低,能耗大,不符合节能要求,基本停止了生产。

2.前置式抽油机前置式抽油机平衡后的理论净扭矩曲线是一条比较均匀的接近水平的直线,因此其运行平稳,减速箱齿轮基本无反向负荷,连杆、游梁不易疲劳损坏,机械磨损小,噪声比常规式抽油机低,整机寿命长。

前置式抽油机可配置较小功率的电动机,节能效果显著。

与常规式抽油机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省钢材的优点。

3.偏置式抽油机偏置式抽油机又称异相曲柄平衡式抽油机,特点是平衡块中心线相对于曲柄中心偏转一个角度,这种机型国外60年代发展起来并得到API的承认。

试验表明,经优化设计的偏置式抽油机节电可达20%。

4.胶带传动抽油机胶带传动抽油机是美国80年代开发的新型抽油设备,该机通过二级胶带传动,将电动机的原动力传给曲柄胶带轮,并带动游梁摆动。

由于其四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而且其辅助平衡装置可作适当调整以获得偏置角,因而与常规机相比,其上冲程转矩因数小,驴头悬点加速度小。

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悬点载荷值和曲柄胶带轮轴的净转矩都较小,曲柄轴净转矩曲线波动较平缓。

由于省去了减速箱,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及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5.下偏杠铃抽油机下偏杠铃游梁复合平衡抽油机是在原常规游梁抽油机的游梁尾端,利用变矩原理增加简单的下偏杠铃所形成的一种新型节能抽油机。

该机继承和保留了原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全部优点,这种类型可用于新机制造,又可用于现场在用的常规抽油机(含偏置机)的节能改造,其改造技术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节能效果也较明显。

6.偏轮式游梁抽油机偏轮机在游梁尾部装有一个偏轮结构:在偏轮与游梁中心和支架之间增设推杆,在游梁尾部、横梁、推杆与偏轮之间用轴承连接。

它打破常规机四连杆机构的框架,以游梁尾部的偏轮为中心,形成独特的六连杆体系,偏轮杆件均为刚性连接,保持了常规机的特点。

7.双驴头游梁式石油抽油机该石油抽油机是将常规机游梁与横梁的铰链连接,改为变径圆弧的后驴头、钢丝绳与横梁之间的软连接,构成变参数四杆机构来传递运动和扭矩,增加游梁摆角,冲程提高20%~70。

由于采用变径圆弧的游梁后臂,使其实现负载大时平衡力矩大,负载小时平衡力矩小的工作状态。

从而使减速器输出扭矩波动小,达到加强平衡,降低能耗的目的。

这种机型是目前除常规机以外发展最迅速的机型。

1.2 抽油机存在的问题1999年我国石油抽油机井采油年耗电总量1.05×10”kwh,占油气生产总用电比例的49.2%,年电费支出达42亿;每台在用的抽油机平均年维护费用约3000元,全国石油抽油机年维护费用约2.25亿元,而因维护设备影响油井产量约相当1.2亿元,两项合计3.455亿元:全国抽油机采油操作成本总额45.65亿元。

石油抽油机井是油田生产量大面广、投入较大的项目。

降低抽油机井的生产成本、提高原油生产效率,将是人工举升挖潜增效的主战场。

若每口抽油井实用功率按lOkW计,5×l妒台抽油机每天耗电近12x 106kwh,年耗电近4.4×l o 口kwh。

若我们将抽油机的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596,就全国而言每年可节电近1,575×109 kWh,节约费用6.3亿元。

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还可以缓解油田用电紧张状况,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常规游梁式石油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百年使用,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各种地域油田的考验,经久不衰。

目前仍在国内外油田普遍使用。

常规机以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维修方便、适应现场工况等优点,在采油机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由于常规机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平衡效果差,曲柄净扭矩脉动大,存在负扭矩、载荷率低、工作效率低和能耗大等缺点。

在采油成本中,抽油机电费占30%左右,年耗电量占油田总耗电量的20~30%,为油田电耗的第二位,仅次于注水。

1.3 抽油机的发展方向石油抽油机是由装在平衡架内的平衡车调节整机平衡的,平衡车由链条经上链轮和下链轮与换向装置的下端相连,具有载能力大、易调节、平衡效果好、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在各油田的原油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各种新型节能抽油机将会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石油抽油机适应各种类型油井抽汲的需要。

为了适应垂直井,斜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抽汲的需要,研制了斜井抽油机,丛式井抽油机,双驴头抽油机,双井平衡抽油机,紧凑型石油抽油机等.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操作简便、容易安装等优点,深受用户欢迎,目前在用的抽油机中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低能耗,低消耗,低成本,效率高的抽油机是抽油机发展方向的最终结果,也是广大设计者的毕生追求。

第2章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传动方案设计2.1简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图2-1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1—底座;2—支架;3—悬绳器;4—驴头;5—游梁;6—横梁轴承座;7—横梁;8—连杆;9—曲柄销装置;10—曲柄装置;11—减速器;12—刹车保险装置;13—刹车装置;14—电动机;15—配电箱。

工作原理电动机转动,通过外伸轴带动V带转动,V带与减速器相连接,带动减速器中的轴转动,经过两级齿轮的传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与曲柄装置相连接,带动曲柄装置作圆周运动,通过连接点带动连杆作上下的往复运动,再通过横梁带动驴头作上下的往复运动,驴头与悬绳器相连,带动抽油杆往复运动,实现将油从地下抽出的可能2.2 绘制系统的机构(运动)简图图2-2第3章 曲柄摇杆机构设计3.1 设计参数分析与确定根据工况一的要求,上冲程时间8/15,下冲程时间7/15781801800021211212=-+=====θθϕϕψψωωt t t t K 综上可知 0001217817818011180=+-=+-=K K θ悬点载荷 kN P 40=假设横梁的前后比值为1上冲程占8/15下冲程占7/15图3-13.2 按K 设计曲柄摇杆机构 设计原理需要假设横梁半段3l ,摆角ψ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的实质是确定铰链中心A 点的位置定出其他三杆的尺寸1l 、2l 和4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