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宁夏宁东160710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宁夏宁东160710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宁夏宁东160710暴雨洪水调查分析文章通过对盐池西北部、灵武东北部(宁东)地区发生的160710暴雨洪水调查分析,总结该地区暴雨洪水特性,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当地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标签:宁东;暴雨洪水;调查分析1 自然概况1.1 地形地貌宁东属于宁夏灵武市宁东镇,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所在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整个区域主要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和部分沙漠沙丘组成。

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该区域中部,主要的低山有旗眼山和杨家窖山,山体低矮,较平缓,相对高度在100~300m之间,因风蚀严重,母质为基岩风化后的残积堆积物,土质较薄,含砾石较多。

缓坡丘陵主要分布在大河子沟北部,地面切割严重,冲沟分布较多,地面起伏,相对高度在50m左右。

母质由第四纪洪积风积物组成。

沙丘地带主要分布在沟道的中上游,有北岌岌滩,猪头岭等沙漠带。

特别是猪头岭以西沙丘高且密集,最高达60m。

1.2 河流水系宁东境内主要山洪沟道有水洞沟、大河子沟两条。

水洞沟是黄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灵武市东高立墩山北麓,流域面积约为210km2,沟长约42km。

大河子沟位于灵武市东部,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灵武市磁窑堡大邱山岭(灵武东南部杨家窑村),主沟自东向西至灵武市北部临河入黄河,流域面积874km2,河长56.0km。

该区域属同灵盐干旱荒漠区,大部分以荒漠草原植被为主,兼有少部分的沙漠丘陵区,海拔高程在1100~1650m之间,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起伏,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风蚀较严重。

2 水文站点及调查断面2.1 区域内水文站点水洞沟流域现布设遥测站点共计7处,其中雨量站5处,水库站2处。

大河子沟流域现布设遥测站点16处,其中雨量站14处,水文站1处,水库站1处。

2.2 调查断面160710暴雨致使水洞沟支流胡家大沟、大河子沟支流回回巷沟发生较大洪水,本次胡家大沟洪水调查断面选择入水洞沟口沟上游约4km处。

回回巷沟由于青银高速横跨沟道,施工现场修保通便道阻断沟道,洪水调查断面选择施工现场上游,分四个调查断面,分别是回回巷沟、1号支流断面、2号支流断面及三合一断面。

水资源调查报告11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11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11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水资源调查报告11篇,以供参考。

水资源调查报告1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

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一、水资源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并详细地钻研所获的材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的精心为您带来了10篇《水资源调查报告》,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对于校园水龙头是否拧紧的调查二、结论通过调查统计显示,水龙头不拧紧,是水资源浪费的一个生活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分析与讨论根据以上的调查,我觉得,既然学校的水龙头都没有坏,那么为什么不将它拧紧呢?偏要将它开那么一小点?你只需要稍一用劲,它就不会再“流泪”。

知道吗?一个水龙头不停地滴水,15分钟,便能浪费掉200ml水,每天就会浪费掉近20l水,一年就会浪费掉7.3吨的水,不要不相信,听说过聚沙成塔这个词语吗?就算是一滴水也要节约呀!如果我们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十滴水,那么我国一天就能够节约260吨水,一年就能够节约94900吨水啊!这能救活多少条将要渴死的人啊!另外,有些地方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也没有人管,我也不知道当地的政府有没有管过或者说过。

四、建议与措施1、要利用电视、电脑、报纸、书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全国乃至全世界严重缺水的现状,不要再误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不要将水当成福利来随意地浪费。

从而曾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改善管理体制,不要从卖水中获得利润,加大水资源循环使用的意识,不要再肆意浪费!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的次数,教育司机要自己用水桶盛水洗车。

不要再去洗车店里去洗。

4、及时维修一些将要坏掉和已经坏掉的水管、水龙头等。

还有减少工业排放量,改进工业技术。

不要再污染更多的水源。

不光为了我们的家园,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篇二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废水;地下水可分为“浅、中、深”三种类型。

浅层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盘砂层中的水,水质较好,水量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较为普遍,水量较为丰富。

保护水资源研究报告

保护水资源研究报告

保护水资源研究报告篇一:关于水资源的研究报告关于水资源的研究报告一、调查背景最近,我国有些地区又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

我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我们家乡地处长江之滨,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人们浪费和污染很严重。

随着家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

水的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二、调查目的(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调查过程调查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考察四、调查结果水的颜色:大部分呈现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一)、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中。

(二)、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三)、某些工厂的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感悟:保护水资源要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的话,将来地球上流下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篇二:保护水资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保护水资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指导老师:蔡丽花课题组长:陈磊课题成员:陈磊、郑扬天、林明孔、文象帆、吴育才、郑亚妹、伍贤妹、李燕、文铃、文昭淋、王世龙学校名称: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班组:万宁市万宁中学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水资源调查报告优秀6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优秀6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优秀6篇水资源调查报告水资源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篇一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

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一、本文概述地下水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旨在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卫宁平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农业区,其地下水环境受到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城市化等多种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水量、水位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揭示人类活动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宁夏卫宁平原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评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包括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开采、工业发展对地下水的污染和排放、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宁夏卫宁平原乃至类似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还有助于推动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

二、宁夏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宁夏卫宁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灌溉区。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更好地理解卫宁平原的地下水环境现状,本文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质量、水位变化以及开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地下水质量来看,近年来卫宁平原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所致。

根据最近的水质监测数据,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存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超标现象,同时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也有所上升。

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

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

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一、水资源总量和水污染情况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约4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

655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又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约2.3亿亩左右。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缺水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其中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6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二是水资源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国土面积不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河流取水量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

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始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仍。

我国降雨主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大,南方降雨比较丰沛,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导致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结构性缺水)严重缺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四个月(约占全年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在北方尤其严重。

据水利部统计,1980—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大流域降雨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

海河流域因沿线多为严重缺水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更是锐减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

2024年保护水资源调查报告

2024年保护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是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区域调水解决地区之间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二是通过科学管理维护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三是开发和采用各种节水技术。如果政府和人民能够配合的话,政府改善水供的效率,人民爱惜水的话,现有的水源已经足够大部分的人使用,根本不需要接二连三的建大型水坝。只有综合国家的供水政策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大量供水供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政府和人民因为供水所引发的种。种争端和纠纷。
二、调查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xx年4月20日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知道,目前,水的缺乏已成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据专家预测,到xx年前后,中国用水总量将达到每年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中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外的一些专家指出,估计到21世纪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象20世纪石油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提醒人们: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那些将治理水系作为紧迫任务的国家将占有竞争优势。如果水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将受到威胁。对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可能在下个世纪引发许多种族和国家间的敌对。如何解决水资源供应问题,保持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世界各缺水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一些发达国家或者比较发达的国家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宁夏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要素特征宁夏引黄灌区存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量少质差,农业发展主要依靠黄河过境水资源,是宁夏灌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降水3宁夏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亿m(1956~XX年系列),折合降水深289mm,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和全国平均值1/2。

2、蒸发宁夏大部分地区日照多、湿度小、风大,蒸发强烈。

全区平年水面蒸发量1250mm(1980~XX年系列),是全国水面蒸发量较大的省区之一。

3、径流3宁夏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亿m(1956~XX年系列),平均年径流深,是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全国均值的1/15。

而且年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有山地大、台地小,南部大、北部小的特点。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70~80%的径流集中在汛期。

地表水资源量宁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亿m3,总量少,地区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空间分布大致与年降水量相应。

地下水资源量宁夏地下水资源量亿m3,其中平原区亿m3,山丘区亿m3,3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亿m。

水资源总量宁夏水资源总量为亿m3,平均产水模数万m3/km2,其中地表水资源亿m3,地下水资源量计亿m3,重复计算量亿m3。

黄河干流水资源量黄河在宁夏境内流程397km,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XX年45年系列),下河沿水文站实测入境水量亿m3,石嘴山站出境水量亿m3,进出境相差亿m3。

可利用水资源量根据1987年国家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在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宁夏可耗用黄河水资源量40亿m3。

宁夏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为宁3夏降水入渗补给量与河川基流量之差的可利用水资源量亿m。

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宁夏可利用水资源量为亿m3。

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宁夏引黄灌区总面积万亩,相传创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史有记载的是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距今有XX余年。

现宁夏引黄灌区分自流灌区和扬水灌区两部分,自流灌区由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组成,现有灌溉面积万亩;扬水灌区总面积万亩,包括固海、盐环定等大中型扬水工程12处,面积万亩,另外还有自流灌区边缘建成的部分小扬水灌区,面积万亩。

引黄灌区内有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秦渠、汉渠、东干渠、马莲渠、大清渠、泰民渠、跃进渠、七星渠、美丽渠、角渠、寿渠干渠15条,总长1540km,引水能力750m3/s,共有斗农渠万km,排水干沟30条,总长。

青铜峡灌区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自1967年建成蓄水后,结束了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汉渠、东干渠七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

经过四十多年的灌区改造,灌区现有河东、河西总干渠2条,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秦渠、汉3渠等主要自流引水的干渠、支干渠16条,总引水流量603 m/s,总长,各类渠道建筑物3220座,现有自流灌溉面积万亩。

另外,在青铜峡灌区还有边缘扬水灌区和陶乐扬水灌区(盐环定扬水灌区单独叙述),扬水灌溉面积万亩,引水流量/s,装机总容量万kw。

青铜峡灌区现有骨干排水沟道24条,总长,排水能力m3/s,控制排水面积万亩,年排水量亿m3,计入其它排水沟,年排水总量亿m3。

低洼湖沼地区(主要是银北地区)为解决排水问题,60年代兴建了大批电排站,现有电排站171处,总装机万kw;7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大面积的竖井排水,现有机井4657眼。

卫宁灌区卫宁灌区农业引水灌溉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就引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后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引水能力不断增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建国后1958年修建了跃进渠。

现从黄河直接引水的干渠共有4条,分别为河南灌区的羚羊角渠(简称角渠)、羚羊寿渠(简称寿渠)、七星渠和河北灌区的跃进渠,另有七星渠系支干渠4条,引水干、支干渠总长,总引水流量112m3/s,干、支干渠建筑物1424座,较大的扬水灌区有南山台子扬水灌区(同心扬水灌区列入固海扬水灌区内,红寺堡扬水灌区不计入本规划内),现有灌溉总面积万亩,其中扬水灌区万亩,自流灌区万亩。

3灌区现有排水干沟6条,长147km,排水能力59 m/s,控制排水面积万亩。

固海扬水灌区固海扬水灌区包括同心扬水工程(1975~1978年)、固海扬水工程(1978~31986年)。

灌区总设计引水流量 m/s,建有泵站24座,变电所22座,主变30台,总容量110970KVA,安装机组160台(套),总装机容量100675kw,有干、支干渠23条,总长302km,干、支干渠建筑物700多座,灌溉总面积万亩。

盐环定扬水灌区盐环定扬黄工程是为解决革命老区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同心县部分地区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发展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边远山区及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而兴建的一项扬黄工程,也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盐环定扬黄工程一泵站设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从东干渠提水,三省区共用部分11级扬水,净扬程304m,总装机容量万kw,干渠总长,渠道主要建筑物92座,现宁夏段灌区总面积10万亩。

篇二: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

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一.水资源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万亿立方米,地下水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XX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XX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万t。

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

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

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

XX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

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

XX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城市中污水的集中排放,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存在水质型缺水问题。

从XX年到XX年,全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43.3%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

近来关于水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愈来愈严重。

三.水浪费现象我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本身我们水资源就十分匮乏,特别是淡水资源.在生活用水方面----国际平均水平为80L/天,而我国为150--200L/天左右;在农业灌溉方面,灌溉定额一般为400--500立方米/亩,而我国一般都在800-1200立方米/亩;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水浪费数据:刷牙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

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洗衣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

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

洗车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

没错,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水浪费的现象,这些错误用水的方式给原本就水资源匮乏的中国添加了一份压力四.治理水污染及水浪费现象我国治理水污染的一些方法:1.采取紧急而切实的行动,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渭河和黄河干流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造成渭河和黄河干流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在走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或者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2.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防止水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和尚未受到明显污染的地区的水污染态势加重如果从工业化的起步时就开始注意把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西北地区就能健康发展。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争取实现工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的零增长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零排放工业污染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应提出实现废水排放量零增长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