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期末复习(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物学期末复习

一、简答+填空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P19)包括血液和淋巴。

原生动物门

接合生殖属于有性生殖(P49)

三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腐生性营养(渗透营养)(P48)

(3)草履虫的大核作用:致密核,与细胞的代谢有关(P46)小核,通常是泡状核,与生殖有关。

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之一为水沟系统,根据系统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P58)

腔肠动物门分为三个纲,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P68-70)

扁形动物门为三胚层动物,首次出现两侧对称,出现中胚层。意义为: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可以贮藏水分和营养,同时中胚层为身体内部器官系统的分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中胚层分化形成了肌肉层,强化了运动机能,使动物能有效地摄取更多的营养,使得消化系统进一步发达,新陈代谢机能都随之加强,并促使动物出现了排泄系统,中胚层的产生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P75)

线虫动物门(蛔虫)为假体腔(初生/原体腔)动物(P87)

环节动物门

首次出现次生体腔(真体腔)(P114)

链状神经系统:由脑(即1对咽上神经节)、1对咽下神经节、连接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围咽神经环,以及腹神经索构成。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有1对神经节,成为纵贯全身的链状神经系统。(P116)

节肢动物门

出现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因此被称为混合体腔。(P127)

马氏管:排泄器官,是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动物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谢产物。(P128)

棘皮动物门

代表动物:海星、海盘车

主要特征:①棘皮动物有特殊的体制,成体一般为辐射对称,且多为五辐射对称,而幼体是两侧对称(海参除外);②棘皮动物体壁内具有由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由许多石灰质骨片构成。内骨骼能形成棘刺、棘钳等突向体表;③具有发达的次生体腔。除围脏腔外,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棘皮动物所特有的水管系统,它具有运动、呼吸、排泄和感觉等多种功能,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④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自切和再生能力很强;⑤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水管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状系统,有运动的功能。海盘车的水管系统包括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吸盘、坛囊几个部分。水管的其他部分共同起着控制、协调系统内水流的作用。水管系统内的液体是不与外界交换的。(P153)

脊索动物

三大特征:①具有脊索;②具有背神经管;③具有咽鳃裂(P159)

三个亚门:①尾索动物亚门;②头索动物亚门;③脊椎动物亚门(P161-162)

圆口纲为无颌类动物,其余脊椎动物为有颌类动物

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为无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为羊膜动物尾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为海鞘

呼吸系统:鳃(鱼类、两栖类幼体)、肺(两栖类成体、爬行纲、鸟纲、哺乳纲)、气囊(鸟类)、气管(哺乳类)、皮肤(鳗鲡、弹涂鱼、鲇鱼等)、肠(泥鳅)、口咽腔粘膜(黄鳝)、鳃上器官(乌鳢、斗鱼、攀鲈)、鳔(肺鱼)

肝脏、胰腺分泌的胆汁和胰液最终流向十二指肠

鱼类

奇鳍:背鳍、臀鳍(维持直立、平衡)、尾鳍(推进、转向、平衡);偶鳍:胸鳍(运动、转向、平衡)、腹鳍(拐弯、升降、平衡

开始出现肋骨

五步脑:端(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P180)

出现性逆转的动物是:黄鳝

椎体类型:鱼类是双凹型脊椎;鸟类是马鞍型椎体(异凹型椎体);哺乳类是双平型椎体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①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缺少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②体多呈梭形。体表多被鳞片,有丰富的粘液③以鳃呼吸④血液循环为单循环⑤以鳍辅助运动⑥具侧线器官

软骨鱼特征:①内骨骼全为软骨,但常以石灰质沉淀的方式来加固。②体被盾鳞或光滑无鳞。

③鳃孔5至7对,个别开口于体外(银鲛例外,具一膜状鳃盖和一对外鳃孔)。④雄性的腹鳍里侧具一交配器,是为鳍脚,体内受精。⑤尾常为歪形尾。⑥鼻孔腹位。⑦卵大而少,卵生、卵胎生或胎生。⑧肠短,内具螺旋瓣。

硬骨鱼特征:①骨骼一般为硬骨②体被骨鳞,有一部分种类被硬鳞,少数种类无鳞;③口通常位于头的前端,多数种类肠中不具螺旋瓣;④鳃隔退化,鳃裂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鳃盖遮护,从鳃裂流出的水,经鳃盖后缘排走,鳔常存在;⑤多数是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发育有变态;⑥尾多呈正尾型。

两栖类

首次出现胸骨和中耳,无肋骨

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四部分

蟾蜍属于无尾目,大鲵属于有尾目

呼吸方式:口咽式呼吸(爬行动物为口咽式+胸腹式呼吸)

适应陆生生活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①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呼吸空气等问题,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②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③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④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

有10对脑神经(爬行类之后的动物为12对神经)

爬行类

许多种类在鼻部或眼部附近具盐腺,能排除浓度很高的盐溶液

椎体分化特点: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5个部分;椎体多为后凹型或前凹型,低等种类为双凹型;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有肋骨;有了胸廓

呼吸系统特征:内鼻孔开口在腭顶的中部或咽喉附近;有了明显的气管和支气管的分化;肺较两栖类复杂,肺内壁间隔增大;呼吸动作:吞咽式+胸腹式

具有后肾的动物有: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还有马氏管)、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为中肾,鱼类为前、后肾)

水生动物的代谢产物是氨;陆生动物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或尿素(主要是两栖类成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