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合作-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合集下载

地方院校与政府共建图书馆问题探讨

地方院校与政府共建图书馆问题探讨
证 ” 读 者 持证 可 到 3 藏 , 7家 高 校 、 研 单位 、 业 的 图书馆借 阅 图书 。 管 如此 , 科 企 尽 据 有关 调查显 示 : 高校 图书馆 与高 校图书馆 之 间 , 在 馆
阅 览 坐 席 30 0余 个 , 设 办 公 室 、 编 部 、 通 0 内 采 流

与 前 者 帮 扶 式 的 非 对 称 合 作 相 比 , 校 图 书 馆 高 与 公 共 图 书 馆 之 间 的 平 等 式 合 作 甚 至 整 合 则 更 是 不 易 , 过早在 1 9 不 9 7年 随 着 设 在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图 书 馆 内 的 北 京 市 海 淀 农 业 图 书 馆 正 式 开 馆 , 华 市 严 济 金 慈 图书 馆投 入使 用 , 种 实践 就 已经 走 在 了理 论研 这 究 的 前 面 , 为 , 们 看 到 直 到 2 0 年 这 种 高 校 图 因 我 05 书 馆 与 公 共 图 书 馆 的 “ 姻 ” 主 要 是 停 留在 “ 吁 ” 联 仍 呼 阶 段 。随 后 , 一 些 大 中型 城 市 中 , 出 现 了 一 批 尝 在 又 试高校 图书馆和公共 图书馆合 作与整 合的做法 : 20 0 5年 以 市 校 共 建 实 现 整 合 的 大 庆 市 图 书 馆 和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图 书 馆 投 入 使 用 , 馆 建 筑 面 积 4 5万 新 .
第2 4期 总 第 2 2 0 期
20 0 9年 1 2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Ec n my a oo
No.2 4。t e 2 t s ue h O2 h is De .2 9 c 00

数字图书馆项目方案

数字图书馆项目方案

数字图书馆项目方案项目名称:数字图书馆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传统的实体图书馆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项目致力于提供一个在线数字图书馆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图书借阅、阅读和管理服务。

二、项目目标:1.提供多样化的图书资源:通过与出版社、图书馆等合作,收集并提供丰富的电子书资源,满足用户各种阅读需求。

3.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用户的借阅记录和评价,智能化推荐相关图书,提高用户体验。

4.提供社交化的阅读体验: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个人读书笔记、书评,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

5.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与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学习资源,为用户提供学习辅助。

三、项目实施步骤:1.建立数字图书馆平台:搭建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图书和借阅等功能。

2.与出版社、图书馆等合作: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图书资源,并确保资源的版权合法性。

3.图书分类和整理:对获取的图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图书目录和索引,方便用户查找和借阅。

4.开发推荐系统:基于用户借阅记录和评价开发智能化推荐系统,向用户推荐相关图书。

5.开发社交功能:设计和开发用户个人读书笔记、书评、点赞和评论功能,提供用户间的交流和分享平台。

6.与教育机构合作:与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学习资源支持,如教辅资料、课程视频等。

7.测试和上线:对数字图书馆平台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然后上线运营。

四、项目投入和收益:1.投入:项目需要投入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进行开发和运营,包括建设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购买图书资源、合作费用等。

2.收益:项目可以通过用户付费借阅、广告收入和合作收入等方式获得收益,收益可以用于平台的维护和运营,以及回报投资者。

五、项目风险和对策:1.图书资源获取困难:通过与出版社、图书馆等合作,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确保图书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丰富性。

2.用户隐私和版权保护:采取严格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同时确保图书资源的版权合法性,避免侵权风险。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 2009年8月14日,教育部高教司组织有关专家, 对浙江大学牵头草拟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 合作计划(简称CADAL)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行了评审和论证。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的汇报,仔细审阅了有关资料,对报 告内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一致通过论证。 CADAL项目二期正式立项。二期建设将在一 期百万册的基础上,完成150万册(件)数字资 源,并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和服务体系,实现 数据安全和全球服务,由国家投入1.5亿建设 资金,计划在三年内完成。
• CADAL项目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提供一站式 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将包含理、工、农、医、 人文、社科等多种学科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 包括书画、建筑工程、篆刻、戏剧、工艺品等 在内的多种类型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通 过因特网向参与建设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提 供教学科研支撑,并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学术 资源,宣传中国的文明与历史,具有重大的实 用意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期资源 中文古籍 民国书刊 中文现代图书 英文图书 155,910 册 236,594 册 298,869 册 151,107 册
二期拟增加资源 100,000 卷 200,000 册 300,000 册 400,000 册 / 篇
总计 255,910 册 436,594 册 598,869 册 551,107 册 / 篇
• 项目一期建设100万册(件)数字资源,国家投入 7000万元,美方合作单位投入约200万美金,“十 五”期间已经完成。一期建设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 学院研究生院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 学、南京大学等16个高校参与建设。建成2个数字 图书馆技术中心(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和14个数字资源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 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形成一套成熟的支持TB量级数字对象制 作、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平台,探索多媒体、虚拟现 实等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推动我国数字图 书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 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和技术基础。大学Biblioteka 字图书馆国际合作 计划项目简介

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

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

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贺一航【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云计算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研究了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和深层次的研究虚拟化技术建设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相关结构以及虚拟技术层次结构.【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7(029)008【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云服务平台;虚拟化技术;数字图书馆【作者】贺一航【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71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特别是虚拟化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

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服务模式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虚拟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方面已经能够逐渐的实现经济、高效率、便捷以及安全的目标。

虚拟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软件服务以及设施构架,都能够应用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可管理性以及可用性等,进而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降低能耗以及灵活部署业务等一系列的目的。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技术的基本。

虚拟化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具体来讲就是将云计算、服务、存储以及管理进行一定的划分,这样就能够实现相关数据资源以及信息放置于一定的构架中进行存储,并且将经过整理的资源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能够使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以及使用效率得到非常有效的提升,进一步使得数字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能够实现资源整合的目的,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率的功能。

1.1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相当一部分软件的呈现方式是服务,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是在云中呈现给用户的。

数字图书馆的云服务平台对于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其优点,主要包括迁移流量大、数据传送量大以及备份流量大等。

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

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

成立宣言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 中心联合二十二家高等学校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联盟成立大会于二0 0二年五月 十六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大会确定联盟宗旨为"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资源",并据此宗旨制定了 《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
谢谢观看
根据《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联盟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技术发展的指 导机构,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推广这些标准,为联盟成员单位 提供合作和交流机会,使联盟成员单位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应本着"整体规划、统 一标准、联合建设、共享资源"的宗旨,共同规划和联合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由CALIS管理中心主任担 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将秘书处常设在CALIS管理中心。
章程
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 (2002年6月25日通过) 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组织机构 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权利与义务
倡仪
加入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倡仪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跨地区的系统工程,应在统一的建设目标、标准规范下,多方合作,协同 共建。为此CALIS于5月16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了"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会议"。此次会议邀请了CALIS 全国中心、地区中心和高校中数字图书馆建设基础较好的22个成员馆作为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起馆,讨 论联盟的章程、成立事宜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在会上指出,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事 业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完全支持CALIS管理中心联合22家高校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 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构想。与会的各位馆长、副馆长纷纷发言支持联盟的成立。他们一致认为成立联盟是高 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新的里程碑。与会代表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在"中国 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上签字,宣告联盟正式成立。

跨文化视角下图书馆数字服务策略

跨文化视角下图书馆数字服务策略

跨文化视角下图书馆数字服务策略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背景介绍 (2)2. 研究意义 (3)二、跨文化交流与图书馆数字服务 (4)1.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6)2. 图书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7)3. 数字服务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 (8)三、图书馆数字服务策略 (10)1. 信息获取与共享 (11)1.1 提供多语言资源 (12)1.2 建立国际文献资源共享网络 (13)2. 用户教育与培训 (15)2.1 开展跨文化知识普及活动 (16)2.2 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 (17)3. 技术支持与服务创新 (19)3.1 利用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20)3.2 推动数字阅读与移动服务发展 (22)4. 合作与交流机制 (23)4.1 加强与国际图书馆组织的合作 (24)4.2 建立跨地区文化交流平台 (25)四、案例分析 (26)1. 国际图书馆数字服务实践 (28)2. 跨文化交流成功案例分析 (29)五、挑战与对策 (31)1. 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31)2. 数字服务面临的挑战 (32)3. 发展建议与展望 (34)六、结论 (35)1. 研究成果总结 (37)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8)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图书馆作为信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角色与职能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数字服务的兴起为图书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图书馆在数字服务方面的策略。

本文将分析跨文化交流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图书馆数字服务的需求与挑战。

文章将详细阐述图书馆在数字服务方面应采取的策略,包括资源建设、技术应用、用户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对图书馆数字服务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calis农学中心组织机构调整calis农学中心门户网站

calis农学中心组织机构调整calis农学中心门户网站
献传递工作总结
2004年11月~2005年3月农学中心受理馆际申请情况1、成员馆利用馆际互借系统情况 签订协议的图书馆总计36家其中:注册成功的图书馆:19家 (利用馆际互借系统提交)
三、CALIS农学中心馆际互借与
献传递工作总结
三、CALIS农学中心馆际互借与
献传递工作总结
3、文献申请的问题 未查馆藏(不知道收藏单位) -在提交的申请中,许多未注明馆藏单位; -农学中心未收藏的,申请单位也未注明 是否需要到外馆再申请,因此需要再联系; 整个过程给相关人员造成许多麻烦。 提交申请时没有先注册 这种情况导致系统无记录,补贴受影响。
三、CALIS农学中心馆际互借与
献传递工作总结
6、农学中心目前在网上提供使用的相关目录: 《西文期刊馆藏目录》 《西文全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 《全国期刊联合目录》
三、CALIS农学中心馆际互借与
献传递工作总结
关于共建联合目录: 农学中心已与中科院《全国期刊联合目录》达成协议,农学中心各成员馆作为集团用户加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成员馆向农学中心提交馆藏目录及IP范围,不需成员馆交费,费用由农学中心承担。 请非联合目录成员馆尽快将本馆馆藏目录(电子版)及IP范围传给农学中心。
一、 CALIS农学中心组织机构调整
一、为什么进行机构调整1、CALIS管理中心项目要求 建立健全中心组织机构 充分发挥中心的组织、协调作用 为全国农业高校服务
一、 CALIS农学中心组织机构调整
2、人员变动与开展新工作的需要 CALIS农学中心成立时间 农学中心自身人员变化 相关成员单位的人员变化 开展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人员
献传递工作总结
3、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申请的受理情况 农业院校:总计 136件 非农业院校:总计18件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往仅仅是传统的藏书馆,如今的图书馆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的重要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学术资源。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共建与共享。

一、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国家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分享。

该馆将国内各大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为读者提供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数字资源库。

在这个平台上,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到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学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为了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数字化资源共建的理念,开展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的实践。

这些平台实现了不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一站式检索和访问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从自己学校图书馆所没有的资源中获取信息,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容。

三、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案例许多图书馆与学术机构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数字资源库。

比如,某大学图书馆与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建设了一套用于数字化资源管理与存储的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上传、管理和访问学术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除了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以外,一些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行动中。

例如,某市图书馆通过与数字出版机构的合作,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图书和期刊供读者免费在线阅读。

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结起来,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成功的案例。

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等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的数字化学术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内容
资源合作(在服务成本中选择) 以资源保障为目的的合作 (以资源永久使用的分散存贮 大馆承担) 以共享服务为目的的合作 (以服务成本为目标的差异化购买或资源的差异 化选择 小馆选择) 以特色服务为基础的合作 (以特色为目的信息组织 多元化合作)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内容
技术合作(在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间选择) 以存取为目的的合作(传递) 以利用为目的合作(整合、查询) 以嵌入为目的的合作 (网络泛在) 以交流为目的的合作 (在线咨询)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必要性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服务整合
数字图书馆的低成本,使更多的信息得以产生,查 询、过滤以及使信息变得有意义成为海量信息时代最 具价值的工作,而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的整合是实现这 一价值的重要手段。不同服务的组合也将有更多的服 务得以产生。
整合并非简单的汇集(以人文研究文献为例)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表面上数字图书馆只是载体形式和服务手段与传统图 书馆不同,但实际上数字图书馆已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分离了图书馆功能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信息交流,从而使传统 集中化的服务通过更富有效率的专业化分布式模式实 现,集资源和服务为一体的传统图书馆职能在数字图 书馆开始分离。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维基百科)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异同 信息组织形式相同:资源+服务 数字图书馆借助于图书馆
云南腾冲和顺乡图书馆
中国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存在的目的相同:便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传统图书馆收集现在的资料,目的是使现在活着的人
可以相互交流;收集过去的资料,目的是使现在的人 能够洞察过去人的观点;收集现在的和过去的资料, 目的是使将来的人能够了解人类的遗产。 数字图书馆亦然。
数字图书馆具有低门槛
传统图书馆需要馆舍、馆藏和 服务设备等的投入,而数字图书 馆由于其功能的分离,各类投入 可以由不同的社会部门或个人来 承担,因此,构建数字图书馆比 传统图书馆门槛低,在网络化时 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 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差异
数字图书馆的泛在性
使用网络化技术,数字图书馆只是一个虚似存在, 这一虚拟存在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中访问,同时, 数字图书馆还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重组或整合,这 种重组或整合将使更多的数字图书馆得以产生。
引自《权力的浪潮 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 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服务要求, 同一人在不同 的情况下有不 同的服务要求。 服务的发展无 止境。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必要性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需要进行服务整合
网络信息出版源日益丰富,数Fra bibliotek化资源出版虽然 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其总量的增长以及保存利用 等费用仍然使图书馆资源采集具有经费压力。 公司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的需要也使更多的 资源服务需要合作互补。不仅有资源供应的差异化互 补,还有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互补。
赖 毅 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内容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展的服务合作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馆藏以数字化格式存储可以 利用电脑访问的图书馆,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则 以印刷、微缩胶片或其他媒体等相对格式为馆藏 主体。数字化的内容可以被存在本地端或通过电 脑网络由远程访问。 数字图书馆可说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必要性
多元化信息需求需要服务合作才能满足
网络服务和应用是信息技术行业扩张的推动力,与 网络信息服务大量产生相对应的是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相对于硬件设备和软件而言,同一服务满足需求的规 模有限,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有多样化的服务。 只有通过不同的服务合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元化的信 息需求。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内容
人员合作(以资源与技术合作为前提) 个性化服务(特色) 专题服务(整合) 业务拓展(规模化)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形式
数字图书馆与资源供应商的服务合作
数字图书馆与信息加工商的服务合作 数字图书馆间的服务合作(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共建共
CNKI 万方 一手资料 信息 处理 相关文献 读秀 金图 数据、事 实、图片 用 户 图书馆 平台 用 户 理论文献 用 户
NSTL
用 户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必要性
分布式的图书馆分工需要在服务中整合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的集合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 以将同一服务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但信息采集、 加工、整理以及检索的过程对用户则是透明的,即用 户无需考虑服务的来源及其加工过程。以服务为中心 的时代更加关注的是网络的透明度,为方便用户,各 种分散的功能需要在服务中整合。
数字图书馆服务合作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大图书馆”的概念,这个图书馆
要求形成资源采集、加工、收藏与服务的网络一体化 。
建立数字图书馆要立足于网络和社会服务。数字图书
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网络的泛在系统。
当网络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时,数字图书馆通过不同
服务的聚合将有更多的服务产生,从而能多层次多途 径满足各类需求。
数字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
信息服务多元化的竞争需要合作
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运行、低门槛使数字图书馆 不再具有垄断性,合作是图书馆参与信息服务竞争的 要求。 首先,图书馆服务合作可以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 其次,作为公共产品的图书馆服务需求通过合作扩 大用户服务量以降低运营成本,让更多的人受益。 第三,合作的前提是分工,因此,合作有助于形成 差异化互为协同的发展,从而使降低数字图书馆之间 的竞争。
没有文字时期-基于个人传播的图书馆
荷马
哈尼族贝玛
彝族毕摩
当文字记录于载体时-基于实体的图书馆
古巴比伦通天塔
埃及神殿
当纸张出现以后-基于 书本收藏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专门化
数字出版以来图书馆的多样化
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以用户
服务为主体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技 术发展的产物,信息技术 的浪潮也将影响数字图书 馆的存在价值。以各类软 件技术满足个人用户需求 为其服务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