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B 14T 727-2013)

山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B 14T 727-2013)
山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B 14T 727-2013)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治理目标 1.2.1 编制依据 1)当地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2)《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33/T 868-2012;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04-2002; 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10)《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导则》RISN-TG006-2009;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2 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对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使之符合国家和当地水质标准,取得明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使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使处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要 求; 2)建立合理、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及时、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生 活污水,确保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3)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排水系统 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的有机结合; 4)与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专业 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处理好与其它地下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管线综合利用; 5)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的要求,选择先进成熟的污 水处理工艺;建设工艺简单、易于村民操作的污水处理系统; 6)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噪音和异味,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7)建筑设计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美观大方,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8)考虑尽可能降低工程的总造价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节省投资,确保处 理系统长期运行。 1.2.3 编制范围 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包括: 村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投资概算; 1.2.4 处理目标

农村生活污水设备

农村生活污水设备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不断提速,农村地区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落后、污水处理机制不健全、技术支撑薄弱、监管工作滞后等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差,农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全面处理和二次利用,在管网缺乏且居民居住散乱的兵团地区地区尤为突出,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共同繁荣,现就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排放情况 农村约 3600 万人,每人每年产生约 40m3 生活污水,则每年生活污水量达到约 4. 8 ×108 m3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已占全区废水排放总量的 48%。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与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大量小餐饮、自建房、小作坊等逐年增加,相应的污水配套管网不健全,存在不少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大量厨房清洁剂、洗衣粉的使用和卫生洁具、洗衣机、沐浴设施引进,不仅导致用水量增加而且农村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其中 BOD、COD、N、P 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同时还含有伴随着人体粪便物排出的大量细菌、病毒等,这些已成为农村环境主要污染物。 2. 污水处理能力及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调查发现,全国各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兵团地区不仅污水处理能力较低且技术人员水平不高。根据中央文件的指示,要持续推进团场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力争到 2020 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 60% ,经整治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使用专业农村生活污水设备这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运行管理技术水平提出更大的挑战。能源相对紧张农村地区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快速发展的经济使能源消耗量不断扩大,另外能源利用效率还较低,造成我区能源还相对紧张。污水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电能,污水处理技术中常用的鼓风机占 50%~ 60% 的能耗,在高海拔地区,需要大量的氧气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而由于高海拔地区氧分压较低,曝气被广泛使用,加大了能源的消耗。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探讨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流域生态环境压力加重,水体受到污染,导致众多湖泊严重富营养化,许多地区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据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ⅳ类及ⅳ劣以下水质的断面达到了42.7%,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ⅳ类及ⅳ类以下水质湖泊占了76.9%。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地表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饮水的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收集处理模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1 收集处理模式 根据处理规模可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划分为单户规模、多户规模和村庄规模,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单户生活污水的治理。从污水的产生、收集、处理及资源化的全过程考察,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两种收集处理模式:一是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二是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 (1)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 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模式是将家庭产生的几种废水如厨房污水、洗衣污水、洗浴污水、冲厕污水等全部汇合在一起,混合收集、处理。这种收集处理模式主要存在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一般已实现自来水入村入户,冲水马桶等用水器具也普遍安装。该种方式以水作为载体,将粪便或厨余进行稀释和输送,省去了旱厕等黑水收集处理系统,比较卫生方便,受到农户的青睐。但是其缺点是用水量大大增加,忽略了黑水、灰水的资源化回用;另外黑水、灰水混合后处理难度加大。 (2)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 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是指在农户污染源产生点对黑水、灰水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该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污染物从源头分开,可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需耗用大量的水输送粪便,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处理量和处理难度,也有利于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缺点是收集处理系统比较复杂,费用较高。 有专家提出,除了黑灰水需要分离处理外,黑水中的粪便和尿液也应进行分离处理,由此,基于尿液分离的源头控制卫生概念近年来在欧洲一些国家兴起,这不仅可有效回收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而且可简化后续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将尿液分离后直接、间接利用是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以及粪便、尿液分离收集处理模式符合全过程环境管理理论的产生源控制优先原则,有利于节约用水、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以及降低处理难度,是目前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推荐模式。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应尽量采用沼气池厕所、堆肥式、粪尿分集式等生态卫生厕所;在水冲厕所后,应采用沼气净化池和户用沼气池等方式处理粪便污水,产生的沼气应加以利用;尽量使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不宜推广使用水冲厕所,避免造成污水直接集中排放,在上述地区应尽量使用非水冲式卫生厕所。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冲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要实现黑灰水分离以及尿液粪便分离具有一定的困难,不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按灰水、黑水和灰黑混合水三种水质分别处理是比较现实合理的。 2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xx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试行) 目录 前言 (1) 1 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排放要求 (2) 1.1水量 (2) 1.1.1用水量 (2) 1.1.2排水量 (2) 1.2水质 (3) 1.3排放要求 (3) 2 排水系统 (4) 2.1农户庭院排水 (4) 2.2村落排水 (5)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 3.1化粪池 (2) 3.1.1概述 (2) 3.1.2类型和结构 (2) 3.1.3设计事项 (3) 3.1.4施工事项 (4) 3.1.5造价指标 (4) 3.1.6运行管理 (4) 3.2污水净化沼气池 (5) 3.2.1概述 (5) 3.2.2类型和结构 (6) 3.2.3设计事项 (6) 3.2.4施工事项 (7) 3.2.5造价指标 (7) 3.2.6运行管理 (7) 3.3普通曝气池 (8)

3.3.2结构和类型 (8) 3.3.3设计事项 (9) 3.3.4施工事项 (9) 3.3.5造价指标 (9) 3.3.6运行管理 (9) 3.4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 (9) 3.4.1概述 (9) 3.4.2结构和类型 (10) 3.4.3设计事项 (10) 3.4.4造价指标 (11) 3.4.5运行管理 (11) 3.5氧化沟 (12) 3.5.1概述 (12) 3.5.2结构和类型 (12) 3.5.3设计事项 (13) 3.5.4施工事项 (14) 3.5.5造价指标 (14) 3.5.6运行管理 (14) 3.6生物接触氧化池 (14) 3.6.1概述 (14) 3.6.2类型和结构 (15) 3.6.3设计事项 (16) 3.6.4施工事项 (18) 3.6.5造价指标 (19) 3.6.6运行管理 (19) 3.7人工湿地 (19) 3.7.1概述 (19) 3.7.2类型和结构 (20) 3.7.3设计事项 (21) 3.7.4施工事项 (23) 3.7.5造价指标 (24) 3.7.6运行管理 (24) 3.8土地处理 (25) 3.8.1概述 (25) 3.8.2类型和结构 (25) 3.8.3设计事项 (27) 3.8.4施工事项 (28) 3.8.5造价指标 (29) 3.8.6运行管理 (29) 3.9稳定塘 (30) 3.9.1概述 (30) 3.9.2类型和结构 (30) 3.9.3设计事项 (31)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前言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初,市委涂勇副书记调研西湖村,提出了要以西湖村为示范典型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城乡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使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引起的农村河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

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 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较,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身特色: 1、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2、无统一污水收集管网; 3、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部分区域有农家乐); 4、部分地区存在小型工厂和作坊。 目前这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部分生活污水中混有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均直排入周边河道中,对农村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周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周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农耕,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完成这些自然村落的污水整治与改造。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编制依据 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⑵设计大你为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附件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Guideline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fo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环境保护部发布

前言 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工作成效,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可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参考依据。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提出,由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指南2013年11月11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总则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术语与定义 农村生活污水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冲厕、炊事、洗衣、洗浴、清扫等生活行为产生的污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制定本指南主要参考了以下文件,包括: (1)《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5)《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4-2008) (6)《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7)《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 (8)《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 3025-1993)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20922-2007) (10)《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2010) (11)《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规范》(NY/T 1702-2009) (12)《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建村〔2010〕149号) (1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11]34号) 2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项目 概述 2.1.1污水收集模式应综合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污水水量、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特点、气候条件、地理状况,以及当地已有的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现状等确定。 2.1.2应根据村落和农户的分布,因地制宜地规划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尽量避免长距离排水管道的建设。 2.1.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投资与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投资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 建设内容 2.2.1 水量的确定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应按生活用水量的40%~90%计算。农村生活用水量应结合当地居民的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0-06-22 江西科丰环保有限公司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于家庭污水处理方法,国内外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因为生活污水的BOD5/CODcr≈0.5,可生化性强。接触氧化法具有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运行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为此,我们选用了工艺成熟、运行可靠的接触氧化法。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法一、污水处理站设备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法、AB法前段工艺、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法二、污水处理站设备二级处理工艺: 1、日处理能力在二十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他成熟技术。 2、日处理能力在10~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

3、日处理能力在十立方米一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乡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法三、污水处理站设备二级强化处理: 1、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 2、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十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MBR膜法等技术,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3、日处理能力在十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MBR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4、必要时也可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 家庭污水处理方法四、污水处理站设备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1、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处置方法。 2、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及治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网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集管网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水质和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构筑物及材料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投资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收集管网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处理系统投资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费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013-01

目录 1 概述 (5) 1.1项目概述 (5) 1.2村镇状况 (5) 1.3 设计依据 (6) 1.4 设计范围及原则 (7) 1.4.1设计范围 (7) 1.4.2设计原则 (7) 2设计方案 (8) 2.1污水处理站的水质水量 (8) 2.1.1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水量 (8) 2.1.2污水处理站污水水质指标 (8) 2.1.3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9) 2.2 确定设计规模 (9) 2.3城镇污水处理处理原则 (9) 2.4处理工艺的选择 (10) 2.4.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10) 2.4.2工艺方案的设计 (11) 2.5 处理工艺 (16) 2.5.1、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16) 2.5.2、污泥处理系统 (17) 2.5.3采用本此设计污水处理方案的特点 (17)

2.6.1、粗格栅及一级提升泵房 (18) 2.6.2、细格栅 (18) 2.6.3、沉砂池 (19) 2.6.4、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 (19) 2.6.5、SBR生化池设计 (19) 2.6.6、普通快滤池 (21) 2.6.7、消毒池 (22) 2.6.8、污泥脱水 (22) 2.6.9、公用设施及辅助建筑物 (22) 2.6.9.1、公用设施 (22) 2.6.9.2、污水处理工程辅助设施 (23) 2.7 主要设施与设备一览表 (23) 3相关设计 (26) 3.1平面布置 (26) 3.2建筑与绿化 (26) 3.3 土建设计 (26) 3.3.1建筑设计 (26) 3.3.2结构设计 (26) 3.4 电气设计 (27) 3.4.1电气控制 (27) 3.5 机械设备设计 (27)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 农村生活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进展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内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具有战略高度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将农村及村镇地区的给排水问题提上了日程。了解村镇基本情况,分析总结村镇污水特点,探讨村镇污水治理的适用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村镇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征分别介绍了氧化沟、接触氧化、化粪池技术、净化沼气池技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快速渗滤技术等技术。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组合技术 Farmers' concentration living sewage disposal are reviewed Abstract:Rural domestic sewage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has water, land and other natural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of severe imp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ural water supply security and farmers' health, so it is urgent to rural sewage treatment.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outline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aised a hot wav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Strategic height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has water supply problem in rural and town area on the agenda.Understand the rural basic situation,analysis summary village sewage characteristics,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ural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ombin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water respectively introduces the oxidation ditch technology,contact oxidation and septic tank. 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Constructed wetland,Septic tank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施工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工 程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工程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1.1 设计依据 1.常规生活污水水质参数及已有工程经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给排水设计手册》; 4.《环境工程设计手册》废水卷;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01-2005;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措施给水排水》建质2003;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0.《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1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2 设计原则 1.2.1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按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即处理出水达 到或优于既定标准。 1.2.2根据医院污水的排放特点,参照国内同类医院污水治理工程所采取的工艺路线, 采用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的治理工艺。 1.2.3结合建设方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在保证出水

达标的前提下,系统应便于操作管理及维修、节能、日常运行费用低。 1.2.4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能 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1.2.5 考虑建设方实际情况,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紧凑、简洁,工艺流 程合理通畅,尽可能缩短建、构筑物间的管路距离,节省建设投资。 1.2.6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 2. 设计参数 2.1 设计水量及进水水质 本方案排水量按100m3/d计算。此水量包含洗漱用水、厨房用水、厕所用水等常规生活用水。 表2-1工程设计进水水质 2.2 设计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城镇设有污水管渠及二级处理,详细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2-2工程设计出水水质 2.3 工艺流程图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Word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9月

目录 前言 (1) 1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排放要求 (2) 1.1 水量 (2) 1.1.1 用水量 (2) 1.1.2 排水量 (2) 1.2 水质 (3) 1.3 排放要求 (3) 2 排水系统 (4) 2.1 农户庭院排水 (4) 2.2 村落排水 (5)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6) 3.1 化粪池 (6) 3.1.1 概述 (6) 3.1.2 类型和结构 (6) 3.1.3 设计事项 (7) 3.1.4 施工事项 (8) 3.1.5 造价指标 (8) 3.1.6 运行管理 (8) 3.2 污水净化沼气池 (9) 3.2.1 概述 (9) 3.2.2 类型和结构 (9) 3.2.3 设计事项 (10) 3.2.4 施工事项 (10) 3.2.5 造价指标 (11) 3.2.6 运行管理 (11) 3.3 厌氧生物膜池 (11) 3.3.1 概述 (11) 3.3.2 类型和结构 (12) 3.3.3 设计事项 (12) 3.3.4 施工事项 (13) 3.3.5 造价指标 (13) 3.3.6 运行管理 (13) 3.4 生物接触氧化池 (14) 3.4.1 概述 (14) 3.4.2 类型和结构 (14) 3.4.3 设计事项 (15) 3.4.4 施工事项 (17) 3.4.5 造价指标 (18) 3.4.6 运行管理 (18) 3.5 氧化沟 (19)

3.5.1 概述 (19) 3.5.2 类型和结构 (19) 3.5.3 设计事项 (21) 3.5.4 施工事项 (22) 3.5.5 运行管理 (22) 3.6 人工湿地 (22) 3.6.1 概述 (22) 3.6.2 类型和结构 (23) 3.6.3 设计事项 (24) 3.6.4 施工事项 (26) 3.6.5 造价指标 (27) 3.6.6 运行管理 (27) 3.7 稳定塘 (28) 3.7.1 概述 (28) 3.7.2 类型和结构 (28) 3.7.3 设计事项 (29) 3.7.4 施工事项 (29) 3.7.5 造价指标 (29) 3.7.6 运行管理 (29) 3.8 土地渗滤 (30) 3.8.1 概述 (30) 3.8.2 类型和结构 (30) 3.8.3 设计事项 (32) 3.8.4 施工事项 (33) 3.8.5 造价指标 (34) 3.8.6 运行管理 (34)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36) 4.1 技术选择的原则 (36) 4.2 去除COD为目标的污水处理工艺 (36) 4.2.1 散户污水处理工艺 (36) 4.2.2 村落污水处理工艺 (37) 4.3 以去除氮磷为目标的污水处理工艺 (38) 4.4 污染物截流入河的处理技术 (39) 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 (40) 5.1 污水水质检测 (40) 5.1.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40) 5.1.2 现场简易检测指标与方法 (41) 5.2 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41) 5.3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42) 6 工程实例 (44) 参考文献 (45)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对策 摘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村水环境质量主要因素之一的现状,从适合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的思维人手,介绍了我国现今主要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不足及其应用现状。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我国有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超过 2500 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村污水处理的特征首先是处理率低,其次是间歇排放,排量少且分散,第三是氮磷浓度高及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细菌、病毒等,这些都给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工艺介绍 2.1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适用于小量污水处理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序批式反应器(SBR)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较多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通过接触曝气形势改良而演变出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处理技术。在填料表面上培养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并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方法向微生物供氧,污水流过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占地面积小、处理负荷高、污泥产量少、抗冲击能力强、维护管理简便。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水量不均匀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更具有实际意义。然而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来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偏高,所以此工艺适合于我国南方及东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较富裕的农村推广应用。 2.2 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系统 2.2.1 人工湿地工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7-24T11:54:47.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邓志龙 [导读] 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珠海分院广东省珠海市 519015 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这个问题急需解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处理农村的生活污水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探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处理设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引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这一现象还没有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治理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投入和先进的处理手段。一体化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减轻生活污水给农村地区造成的污染。 1、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排放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与农村地区的生活习惯等有关[1]。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水质基本相同,基本不存在有毒物质,但有机物的含量比较高,同时含有大量的洗涤剂、寄生虫和细菌等物质。水质在不同时段有差异。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不集中,排放的时间不固定,一天之中存在几个高峰时段,夜间排放量很小。这是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这种情况导致农村污水难以集中处理。 2、一体化处理设备的优点 2.1投资量小 大型的传统污水处理设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在我国,国家财政部门和相关企业在污水处理事业上的投入并不高,同时,社会闲散资金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污水处理工程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利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就可以实现,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2.2占地面积小 在农村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耗费大量的建设成本,同时也会给农村地区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土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利用成本不断提高。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土地的占用量不大,能有效节约空间,减少资金投入,也不会破坏农村地区原有的环境面貌。 2.3缩小污水管网规模 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污水管网的覆盖率比较低,而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建设大量的排水管道,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也很难管理。利用一体化设备,能够缩小管道建设的规模,缓解建设压力。生活污水经过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处理之后,就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者附近的水体,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4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随着农村地区的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地区需要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多,如果不节约水资源,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利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能够达到再利用的标准,二次利用这些生活污水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5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革新 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将原本独立的处理技术集成到一台设备中[2]。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经引入这项技术,但是至今都没有得到普及。经济建设和环境状况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也需要一体化设备的集成化程度随之提高,这样可以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革新,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 3、一体化设备的工艺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3.1 A/O主体工艺的应用 这种工艺的标准名称为“好氧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厌氧和好氧两个部分的反应。进入厌氧池的污水可以混合回流污泥。在这个过程中,活性污泥中包含的聚磷菌会吸收污水中存在的大量的BOD,同时,污泥中的磷会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在进入好氧池之后,其中的有机物会被氧化分解,水中的聚磷酸盐会被聚磷菌所吸收。在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的作用下,污水中的磷含量可以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的程度。利用这种设备处理污水,可以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同时除磷脱氮,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这种工艺操作比较简单,耗资量小,处理效果比较理想,运行也相对稳定,是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3.2 MBR主体工艺的应用 MBR工艺就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这种技术结合了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工艺技术。这种技术不采用沉淀的方法分离固体和液体。利用空中纤维膜可以有效的进行分离,同时能保证活性污泥不流失,彻底分解污染物,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较好,污染物含量极低,符合排放标准。这种工艺能适应不同的水质,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性,净化效果好,不会造成污泥膨胀的现象。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提高痒的溶解度;而且工艺相对简单,无需单独设立分离装置,空间占用量小,缩短水力停留的时间;减少污泥排放量,处理成本低,但也存在一次性投资相对比较高的问题。 3.3 SBR主体工艺的应用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3]。这种工艺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能够把净化的各个操作环节集中在一个反应池中,并反复处理。它的运行有一定的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可以灵活的操作不同阶段的运行时间,调节反应池中的液体浓度,控制运行状况。只要操作和控制适当,SBR可以适应水的各种变化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专性好氧菌和丝状菌的增长量,减少污泥膨胀的现象。这种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构筑物也比较少,运行的费用也比较低。同时,容易使污泥沉淀,减少膨胀现象的发生。在调节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去除COD,较少水中的氮磷等物质。SBR工艺能适应水质和水量的多种变化,能有效处理间歇性排放的污水,处理效果好,运行工序灵活。但这种工艺的排水时间比较短,而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对沉淀污泥层进行搅动,因次,处理效率不高。这种工艺运行时,首先要过滤掉水中的漂浮物,然后调节水质和水量,再经过提升泵的提升,进入反应池。在池内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然后将污泥存

新农村污水处理方案

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一、什么是新农村? 柯炳生说,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他批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出现的“农 民豪宅”,看起来繁富讲究,其实有土地和 资源浪费之嫌。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 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象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

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 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象浙江一些 富裕农村大修豪华坟墓等现象就不符合 “新风尚”的要求。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环环相扣,我们要完整地予以把握。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首先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我市农业的现有水平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

常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常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1、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典型的水质和水量特征: 1)水质特征 ①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②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 ③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④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 ①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一般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 ②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 2、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庭院污水收集系统是最基本的污水收集单元。 通常人口在5人以下的家庭,污水量通常不大于0.5m3/d。 将厕所化粪池(上清液)和厨房、洗衣、洗浴等排放的污水统一收集,并排放至设在庭院内的污水处理设施。 庭院收集系统可参见下图。

3、多户连片污水分散收集系统 为降低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投资,本着“因地制宜”的污水收集方针,将相互毗邻的农户,在庭院污水收集的基础上,根据村镇庭院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地势坡度条件,将各户的污水用管道或沟渠成片收集。 多户连片污水分散收集意味着可实行多户连片污水的分散处理,多户连片的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宜就地布置在村民聚居点或村落的附近。 多户连片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的污水量通常宜在0.5 m3/d 以上,服务人口通常宜在5-50 人,服务家庭数宜在2-10 户或根据农户地理地形位置在10 户以上的一定范围内。 多户连片分散收集系统适用于布局分散的村镇中相对集中分布的聚居点或村落。具体参加下图。 4、常见农村生活处理技术 针对村镇生活污水特点,提出三类收集系统和三类(9 种)生活污水污染防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图文【最新版】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图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水量和水质、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泥处理与处置、污水排放监测、施工验收、运行管理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九江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设计水量为500m3/d以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4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23858 检查井盖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J 6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 68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 143 埋地塑料管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HJ 554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 576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