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僵病防控技术措施
防治桑蚕僵病的方法

防治桑蚕僵病的方法
罗林钟;邓增惠
【期刊名称】《致富天地》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桑蚕僵病,蚕农又叫硬化病,群众叫僵蚕,是养蚕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春蚕和晚秋蚕发病较多,早秋、中秋和夏蚕,如遇多湿环境,也有发生。
僵蚕可因病源菌的种类不同而分为黄僵、绿僵和白僵三种。
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寄生在松毛虫、桑毛虫、棉铃虫、桑螟、桑尺蠖等200多种昆虫体上,通过接触传染,侵入
蚕体、蚕蛹,造成危害。
蚕僵病对养蚕业危害较大,但只要我们摸清它的发生规律,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总页数】1页(P26)
【作者】罗林钟;邓增惠
【作者单位】重庆合川市科协,4015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2.2
【相关文献】
1.桑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 [J], 李建华;王芳;何静
2.务川自治县桑蚕僵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J], 崔薇
3.桑蚕白僵病发生与综合防治 [J], 唐小磊;邹新堰;詹传叶;解金林;余红;高斌
4.忻城县桑蚕白僵病暴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J], 韦静;卢继球
5.桑蚕僵病在共育室的防治技术措施 [J], 覃锦玲;商本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侯印宝
【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卷),期】2011(014)002
【摘要】桑蚕僵病俗称硬化病,是饲养桑蚕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桑蚕僵蚕因病源菌的种类不同可分为黄僵、绿僵和白僵3种类型。
传染途径为接触性传染,病菌的分生孢子经幼虫皮肤侵入体内而引发僵病。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侯印宝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宁安市蚕蜂技术指导站,黑龙江,宁安,157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桑蚕僵病暴发和流行防控措施
2.科学有效防控桑蚕僵病暴发和流行的措施
3.桑蚕僵病防控技术措施
4.桑蚕僵病发生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5.忻城县桑蚕白僵病暴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泉蚕区僵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村一组农户家里就现行防僵药剂防僵效果做了简
单对 比试 验 。
试验方法 : 2龄和 5龄 蚕 , 区 5 用 每 O头 , 将 先 蚕全部使用矿 泉水 浸渍后 , 用新毛笔将 白僵菌 分生 孢子涂 于蚕 体。在 接 种 1 i 即行 消毒 , 试 5mn后 供
药 品有 漂 白粉 防僵粉 ( 2龄 1 有效 氯 , 2 有 % 5龄 %
5 , % 发病 率 最 高 的是 漂 白粉 防僵 粉处 理 区 , 平均 发病 率为 1 .5 。各种药 品防僵 效 果都 不 能达 87 % 到 10 , 明一次性 药物 防病 的不 彻底 性 。 0% 表
试验表 明 , 防病一号作 为蚕期 常规 防僵药 物具
就不用药或少用药 , 甚至药品保管不妥而失效, 严
止 湿桑 叶 喂蚕 的双 重 危 害 ( 是 增 加 湿 度 , 是 一 二
2 每次养蚕结束后 , ) 对一次性簇具等 , 用后
要及 时烧 毁 , 要认 真做 好 回 山消 毒 , 大量 的新 并 将
易沾染病原) 。 5 鉴 于现行 漂 白粉 的质 量无 法 保 证 , 议 以 ) 建
后 消毒不 用漂 白粉 , 以漂 白精 取 而代之 , 毒时 而 消 的使 用浓 度可适 当提 高 ( 比如保 证 消 毒液 有 效 氯 在 0 8 一 % )这样 做 的 目的是 注 重消 毒 实 效 , .% 1 ,
重影响防病效果 , 给病原的传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3 部分农户对蚕期用 药时 间掌握不准 , ) 没有在 蚕体易感期 和 防僵 最有 效时刻 内用药 , 特别是蚁 蚕 和起蚕消毒太迟 , 未能充分发挥药物的防僵作用。
4 对蚕沙、 ) 旧簇 具 处 理 不 当 , 其 是 将 带 有 尤
3_7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喂,让蚕儿良桑饱食。
3. 在标准饲育温度下,采用略偏低温度饲养,
严防高温危害
4. 光线应均匀、散射,并有一定的亮度。
(六)做好眠起处理工作,严格淘汰迟眠蚕
1. 加强蚁蚕、起蚕、将眠蚕的保护管理 2. 严格分批、提青,彻底淘汰迟眠蚕、弱小蚕 3. 减少起蚕饥饿时间,在分批提青的基础上起齐
4. 装桑叶与装蚕沙的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5. 要注意操作,除沙时尽量减少灰尘飞扬,除沙
后经清扫或消毒地面后才给桑。给桑、扩座、 除沙、分批等操作要在架上进行,严禁把蚕匾 放在地面上操作。
6. 蚕沙要及时正确处理。
7. 病蚕及其尸体要放人消毒缸内。缸内盛石灰粉
或2%有效氯漂白粉液或其他消毒药液,浸渍12d后埋于土中。不能随便乱丢或喂家畜家禽。
方格蔟消毒时间要比蚕室蚕具药剂消毒早一些。 先清除死蚕、屑茧等杂物,用火燎法烧去乱丝, 再喷洒4%福尔马林,堆积在向阳处,加塑料薄 膜覆盖,利用太阳光加温,覆盖密闭24h,再打 开晾晒,贮存备用。
五熏:将消毒后的蚕具搬入蚕室,插入蚕架, 封闭蚕室门窗,用氯制剂或醛制剂进行熏烟消 毒,并密闭蚕室24小时。醛类熏烟要保证温度
3. 蒸汽消毒:利用蒸汽湿热,使病原体蛋白质凝 固而死。 ⑴消毒对象:病毒、真菌、细菌。
⑵适用范围:竹木制品的蚕具、棉麻织品及草制 品的蚕网。 ⑶消毒标准及方法:100℃30分;若温度不够, 加福尔马林10ml/m3,90℃30分。降至60℃以 下开灶取出。
四、农村养蚕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敌情”观念淡薄
泥土地面示情况刮去一层表土。
清扫出的垃圾、表土搬至远离蚕室处作堆肥。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作者:刘程哲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6期一、秋蚕僵病发生的症状秋蚕感染僵病后食欲减退,行动不活泼,蚕体出现各种病斑,有的不出现病斑,刚死时蚕体柔软,可以任意绕折,皮肤不易破,后蚕体逐渐僵硬,白僵呈桃红色,2天后,蚕体遍布白毛和白粉。
眠前发病,病蚕多呈半蜕皮或不蜕皮蚕。
蚕感染白僵菌后7天内死亡,对于小蚕潜伏期短,死亡的比较快。
二、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分析秋蚕僵病的传统途径是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僵菌孢子附着在幼虫体壁上,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10小时的吸湿膨胀,芽管通过分泌酶的作用和压力穿入蚕体皮肤内,在蚕的体液中大量繁殖使蚕病死发白,尸体僵硬。
僵菌的发生发育条件在秋蚕期尤其是在秋蚕和晚秋蚕期具有很大的吻合性。
容易对正秋蚕和晚秋蚕造成较大的损失。
经过从春到秋的连续蚕作,野外昆虫的僵病,尤其是桑园害虫僵病随桑叶、空气流通进入蚕室,造成交叉感染,如果进行常规性的回山消毒、环境消毒重视不足或消毒不彻底,病死僵蚕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病原到处扩散。
另外由于现在我国广泛的应用白僵菌制剂进行林业及农业虫害的防治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蚕药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市场上销售的蚕药品种繁杂、极为混乱,蚕农在蚕病发生后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剂;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不当利益售卖过期蚕药。
此外,由于农户的知识水平有限,在选择药剂时一般不会选择市场上新出现的防效较好的蚕药,而是仍按照经验选择传统药剂,不利于僵病的防治。
三、防治方法1. 提高蚕饲养户的养蚕技术水平针对饲养户养蚕水平不高、不重视消毒工作的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蚕饲养工作中消毒防病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消毒防病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其饲养水平。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合作优势,可以专门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队伍,专门进行统一的消毒工作,包括蚕饲养之前蚕室及蚕具等的消毒、桑园虫害防治、蚕沙集中处理等,以降低秋蚕僵病的发生。
蚕僵病防治四法

02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在 阳光下暴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 线杀灭僵病菌,是一种简单有效 的物理防治方法。
高温杀灭
利用高温破坏僵病菌的生存环境,使 其失活。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入高温 环境中,如烘箱或蒸汽消毒柜中,利 用高温破坏僵病菌的生存环境,使其 失活,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微生物制剂
使用一些对蚕无害的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或提高蚕的抗病性,从而控制蚕 僵病的发生。
生物农药使用
生物农药种类
选择使用对蚕无毒或低毒的生物农药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这些生 物农药可以杀死或抑制蚕僵病病原菌 的繁殖。
使用方法
根据生物农药的特性和蚕僵病的发病 情况,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确保消毒 效果。同时,消毒后要保持干燥,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病菌。
饲养管理防病
饲养管理也是防治蚕僵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合理安排养 蚕批次,避免过度密集,保持蚕室通风良好。同时,要提 供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蚕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蚕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病弱蚕。同时,要保持蚕室卫生,及时清理残叶和病蚕尸 体,防止交叉感染。
低温冷冻
通过低温降低僵病菌的活性,抑制其 繁殖。
将感染蚕僵病的蚕具和桑叶放入低温 环境中,如冰箱或冷冻库中,利用低 温降低僵病菌的活性,抑制其繁殖, 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03
化学防治法
药剂选择
针对蚕僵病病原菌的特性,选择具有杀菌作用的 化学药剂,如甲醛、漂白粉、氯化苦等。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药剂浓度 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桑蚕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控要点

XIANGCUN KEJI 2021年1月(中)95作者简介:覃利仙(1979—),女,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桑蚕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控要点覃利仙(大化县百马乡农业农机技术推广站,广西大化530805)[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出口创汇、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桑蚕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控要点,为桑蚕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我国蚕桑产业发展。
[关键词]桑树种植;桑蚕养殖;病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2-95-2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常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态势,这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今后,为了确保桑蚕产业稳步发展,为群众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仍需不断提高桑蚕养殖技术,注重病害防治。
1桑树种植及管理技术1.1科学规划管理桑园在桑园的选址上,尽量远离高速、工厂、居民生活区等区域,宜选用周边环境相对较好的位置作为桑园。
同时,注意蚕房位置的选址,保证蚕房与桑园距离较近尤为重要,为桑园集约化发展提供条件[1]。
另外,要加强对桑园的管理,耕作时以深耕翻耙为主,桑苗保持40~50cm 的株间距为宜,沟深以30cm 为宜。
挖好沟后,在沟中施适量的农家肥,为桑苗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合理选种与种植选种时,一般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空气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桑树品种。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长良好的桑树品种有桂桑优12、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桂桑5号、农桑14号和强桑1号等。
桑树种植多采用扦插、嫁接、压条等技术,可以保证桑树种植快速规模化发展,为以后的管理提供便利。
1.3科学施肥在桑园的管理过程中,施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每年除了秋季以外,其他时间都应对桑树进行施肥。
春季,桑树处于萌芽阶段,应施春肥促进叶芽生长,对于刚种植的桑苗,应在3月施肥,4月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适量的复合肥为辅,保证桑苗快速生长发育[2]。
晚秋蚕暴发僵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摘
要
通 过 对 铜 梁县 虎 峰 镇 2 0 1 2年 晚 秋 蚕 暴 发 僵 病 的特 点 、 原 因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了在 不
良环 境 条 件 下提 高晚 秋 蚕 单 张 产 茧 量 的 防 治 对 策 , 即加 强对 僵 病 知 识 的普 及 、 彻底 消毒防病 、 精 心 饲养增强蚕儿体质 、 严格 分批 提 青 及 时 淘 汰 弱 小蚕 、 防 止 野 外 昆 虫与 家蚕 交 叉 感 染 、 调节好蚕 室 内
2 . 7 技 术 处 理 粗 放 户与户 之 间收 蚁 时 间不 一 致 , 有 的 蚕 户
人 为地推 迟收蚁 时 间 , 造成 蚁蚕体 质虚 弱 , 易 感染 发病 。另 外受 蚕 茧 收 购开 称 时 间 早 迟 、 上 蔟早 的茧价低 、 上 蔟迟 的茧价高 的影 响 , 凭
自然 温 度 饲 养 , 有 意 识 地 通 过 自然 温 度 、 推 迟
的小气候等措施 。
关 键 词
晚秋蚕
暴发僵病
原 因 对 策
虎 峰 镇 是 重 庆 市 铜 梁 县 蚕 桑 重 点 镇 之
一
还夹 生不 少 的绿 僵 病 和 少 量 的黄 僵 病 等 , 几
乎可 称得 上是 集僵病 之 大全 。 1 . 3 蚕 儿 发 病 早 且 连 绵 不 绝
,
2 0 1 2年 晚 秋 蚕 发 种 6 8 6张 , 占全 年 四季
收 。对 此 蚕 农 反 映 强 烈 , 一些 蚕 户误 认 为是
据调 查 1 3 的 蚕 户 在 2龄期 就 发 生 僵
病, 以后各 龄期 均不 同程 度 的发生 , 其 中以上 蔟前 后发 生最 为严 重 , 少 数 蚕 即使 勉 强 吐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蚕僵病防控技术措施
作者:朱方容
来源:《农家科技》2013年第04期
1 彻底消除传染源。
桑蚕危害性较大的僵病传染源有僵蚕尸体、死笼茧、蚕粪、蚕室垃圾及松毛虫等野外昆虫的僵病尸体。
这些传染源带有大量白僵菌分生孢子,且会不断产生新的大量的白僵菌分生孢子,散发到空气中,通过风的传播,污染桑叶、污染蚕室。
这些传染源不消除,每头蚕每时每刻都将受到白僵菌的威胁。
因此,首先要彻底消除这些危险的传染源。
养蚕中要及时拾除病蚕和尸体,集中在水缸用浓漂白粉水浸泡或深埋;要勤除蚕沙,清扫蚕室、结茧室的垃圾、灰尘,运到蚕沙池、蚕沙坑、蚕沙房堆放,或远离桑园、蚕室地方妥善堆放,及时加盖薄膜密闭覆盖,使之高温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产生分生孢子污染环境和桑叶。
每个养蚕户都有责任共同维护本村屯、本蚕区良好的养蚕环境卫生,采取严厉的措施,坚决制止和杜绝乱堆蚕粪、乱丢死蚕、随处晾晒僵蚕,以及在养蚕村屯设点收购僵蚕或到养蚕村屯串村走户收购僵蚕等污染养蚕环境的不良行为。
2 杜绝出售和发放带有病蚕的共育小蚕。
共育室共育的小蚕,如发生严重的僵病,要坚决淘汰处理,不能把带有病蚕的该批小蚕出售、配送、分发给养蚕户,避免因该批蚕暴发蚕病而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造成损人又害已的严重后果;养蚕户在购买、领取小蚕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僵蚕等病死蚕,如发现有病死蚕,说明该批小蚕质量不合格,有群体被感染而容易暴发蚕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因此应当拒绝饲养带有病蚕的共育小蚕。
在运输、配送、分发共育小蚕过程中,要注意消毒防病工作,运送小蚕的车辆、用具及发蚕的场地等均要严格消毒,不要在重病区、僵蚕收购点及蚕粪、僵蚕晾晒处附近分发小蚕。
每匾小蚕应加盖薄膜,避免运输、发蚕和领蚕过程中被空气中的白僵菌孢子接触蚕体而使小蚕受感染。
3 加强蚕室蚕具和蚕体蚕座的消毒。
养蚕后要及时清理、清扫、清洗蚕室、蚕具,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或用含有效氯0.5%的强氯精液、漂粉精(即消特灵)液对蚕室、用具进行全面消毒l一2次。
养蚕期间,可用三氯异氰尿酸烟熏剂(蚕用)进行养蚕室内熏烟消毒,用药量按室内体积每立方米1.5克,发烟后密闭30分,进行熏烟消毒,既可消毒室内空间、用具,还可起到对蚕体蚕座的消毒作用。
收蚁及各龄起蚕用防病一号(聚甲醛粉,分大蚕、小蚕专用)或用漂白粉防僵粉(小蚕期:按1份漂白粉加12份石灰粉配制;大蚕期:按1份漂白粉加8份石灰粉配制)、强氯精防僵粉(将50克强氯精粉用筛子均匀筛入8.5千克石灰粉中,搅拌使之均匀即成现配防僵粉)。
发现有僵蚕时也可用松毛、干草、树叶、木屑、谷壳等(以松毛效果最好)做发烟材料,进行不完全燃烧,及时关闭门窗,使蚕室充满烟雾,熏烟1小时后将烟排出室外,每天持续1次。
对驱除宰内空气中分生孢子,减少僵病感染有一定作用。
4 桑叶全面消毒,避免桑叶传播蚕病。
调查中发现,在僵病发生区,一些养蚕设施好、技术过硬的养蚕户和共育户,他们已按常规进行了蚕室、蚕具的消毒,也坚持用防僵粉进行蚕体
蚕座消毒,但始终控制不了僵病的发生。
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其原因很可能是僵菌分生孢子污染了桑叶,并通过桑叶带到蚕室蚕座,使僵菌分生孢子得与蚕体接触,或被蚕食下,而发生接触传染和食下传染,导致僵病暴发。
因此,必须重视桑叶消毒。
桑园附近林地已使用白僵菌农药、或附近林地出现不少松毛虫僵尸、或桑园桑叶有桑虫僵病尸体,桑粉虱为害的桑叶,暴发僵病的蚕室、蚕沙堆附近的桑园,桑叶很可能已被僵菌污染,如用这些桑叶来养蚕,应在采叶前半天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1千克漂白粉加水90~100千克),或含有效氯0.3%的漂粉精液(1千克漂粉精加水200千克),或含有效氯0.3%的强氯精液(1千克含量80%的强氯精加水270千克),全面喷洒消毒桑叶,杀灭粘附在桑叶表面的病原菌,避免桑叶传播蚕病。
5 加强桑园的治虫。
桑粉虱会被蚕灰僵菌寄生,桑园其他害虫也会被白僵菌等虫生真菌寄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污染桑叶,导致桑蚕僵病暴发和流行。
要及时喷药治虫,养蚕期间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加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桑园及周边。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朱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