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肥运筹技术体系研究
不同叶龄期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供 试肥 料 : 4 6 尿素 、 4 4 三 料过磷 酸 钙 、 6 0 的氯 化钾 。供 试 水稻 品种 : 龙粳 3 1 号, 主茎 1 1 片 叶 品种 。
1 . 3 试 验 设 计
采 用小 区对 比 , 试 验共 设 5个 处 理 , 3次 重 复 , 各 小 区单 排 单 灌 , 公 顷总施肥纯量 : 纯 N1 1 2 . 5 k g 、 P z Os 4 5 . 0 k g , K O7 5 k g , 其 中基 肥每 公 顷施 纯 N4 5 . 0 k g 、 P O 4 5 . 0 k g 、 K 03 7 . 5 k g , 在 最后 一 次 水整 地 前 人工 抛 洒
现 代 化农 业
2 0 1 3年 第 2期 ( 总第 4 0 3期 )
・ 1 5 ・
不 同叶龄期施 用氮肥对 水稻产量和 品质 的影响
苗得 雨 。 郑 桂萍
( 1 . 黑龙 江八 黑龙 江 北 大 荒 农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七 星 分 公 司)
施人 ; 蘖肥 每公 顷施 纯 N4 5 k g , 插秧后第 7 d施 入 ; 穗 肥每 公 顷 施 K。 0 3 7 . 5 k g , 在水 稻 倒 2叶露 尖 时 施 用 , 剩
余的2 O %氮 肥 , 即纯 N 2 2 . 5 k g / h m 分 别在 水稻 生 育 的后 4片 叶施人 , 插 秧规 格 3 0 c m×1 2 c m, 其 它措 施按 照 水稻“ 三化 一 管” 进 行 田 间管理 。具 体处 理方 法如 下 : 处 理 1在水 稻 倒 4叶露 尖 施 用 纯 N2 2 . 5 k g / h m ; 处 理 2在 水稻 倒 3叶 露尖施 用 纯 N2 2 . 5 k g / h m ; 处 理 3在 水 稻 倒 2叶 露 尖施 用 纯 N2 2 . 5 k g / h m ; 处 理 4在 水 稻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和极显著差异 , 其中, 处理 1 与处理 3 、 4 、 5 之 间有极 显 著差异 ; 处理 2与处理 3 、 处理 5 之 间有显著差异 , 处理 2 与处理 4之间有极显著差 异 ;其他处理 之 间差异 不
显著。由此说 明 , 适当增加 中后期氮肥用量 , 有利于水 稻增产增 收 , 提 高效益 。 基肥和第一次分蘖肥施用较多 时, 产量 和效益均下 降。
水稻是江苏省海安 县主要 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 植 面积 3 . 8万 பைடு நூலகம் m 左 右 ,总产 3 3万 t 上 下 ,商 品率
5 2 %。近年来 , 随着水稻栽培 技术不断进 步 , 机插水稻 育秧技术逐渐成熟 和大 田配套技术不断完善 ,机插水 稻显示 出明显 的高产稳产性… , 必将成 为今后水稻生产 中的主要模式之一 。 其中, 氮素使用技术对机插水稻 的 生长发育和产量起决定性作用1 2 ] 。 本 文重点开展氮肥 总
质、 全氮 、 有效磷 、 速效 钾含量 。 收获期选取有代表性 的 植株 , 测 定水 分 、 全氮 、 全磷 、 全 钾 。分小 区收获测 实
产。
1 . 4 化 验 分 析 方 法
l 材料与方法
1 . 1 试 验 材 料
土样 、 植 株样按 《 农 业部测 土配 方施肥 技术规 范》
2 . 2 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
( C K) ;处理 6 ,无氮 区。施 氮 区氮肥 ( 纯 N)总用 量 2 8 5 . 0 k g / h m 。 各处理磷( P : O ) 、 钾( K O) 用量相同 , P 2 O 5
5 2 . 5 k g / l 1 m , K 2 O 1 0 5 . 0 k g / h m , 全部作 基肥 。肥料 品种 : 尿素 ( 含N 4 6 %) 、 过 磷酸 钙( 含P 2 0 1 2 %) 、 氯 化钾 ( 含 K 2 0 6 0 %) 。根据养 分含量计算肥 料实物用 量 , 随称 随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稻免耕抛栽产量的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地 点 和 品 种 .
‘
( ) 苗素 质 1秧
9 . 1% 。 52
考 查 10株 , 龄 1 d 叶龄 4 6 0 秧 9 , . ~5叶 ,
平均株 高 2 . 总 根数 1 . , O 8 m, c 8 8根 白根数 1 . , 7 9根 白根率
施 N 素 1 . g P 5 . g K O 2 5 g 6 7 N、 、 比 O2k , 2 5 3 , 2 1 . k /6 m , P K o k 例 为 1 0 5 12 见 表 1 2 。各 处 理 设 3次 重 复 , 机 区 组 : . : .( 、) 随
进 程 和 分蘖 动 态 , 直 到 剑 叶 出完 为止 。 一
维普资讯
20 年 06
第 3期
耕 作 与栽 培
・4 ・ 5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稻免耕抛栽产量的影响
王冬 秀
( 林 市 农 业 技术 推广 站 桂
摘 要 晚 稻 免 耕 抛 栽 在 施 N 总 量 相 同 下 , 当减 少 前期 施 适
广西桂林
5 10 ) 4 0 1
显 著 水 平 。 比 7 3增 产 l . k , 长 25 % , 产 不 明 显 。 : 16 g 增 .1 增
表 明在 肥料 总 量 相 同 的 情 况 下 , 用 “ 前 增 后 ” 施 肥 原 采 控 的
则, 即较大 幅度减少前期施肥 比例 , 加后期肥料 用量 , 获 增 均 表 2 各 处理主要生育期施肥数量 单位 :g6 7 2 k /6 m
不 同程 度 增 产 。 表 3 不 同氮肥运筹对晚稻免耕抛栽产量的影响
1 3 3 苗 情观 察 ..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稻 区主要土壤营 养情况及施肥情 况 . 安庆 市稻区土壤类 型繁多 ,主产 区土壤肥力 不 高 , 中低产土壤面积约 占5 %左右 。 0 早稻 、晚稻和杂交 水 稻施 肥 比例 ( m : ) m : m 分别为 10 :.5 0 2 、10 :.0 02 .00 3 :. 2 .0 0 3 :. 8和 10 :. 8 .0 0 3 :.4 02 。有研究 表明 ,在肥力 水平 中等 的水 稻 田,杂 交
王 宜庭 ( 安庆市种子管理站, 安徽 安庆 260) 401
摘 要 :通 过 调 查 安 庆 市 主要 稻 田 氮肥 利 用 和 水 稻 的 需 肥 特 性 ,研 究 了 氮肥 不 同施 用 量 对 水 稻 产 量 和 农 学利 用
率、氮肥运筹对水稻产 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 用的影 响。结果表 明:水稻 氮肥 前、 中后期施 用 比例在 ( 6 : 4~ ) ( 6 4~ )之 间能形成适 宜的穗数 和穗粒数 ,有利于水稻 高产和提 高氮肥利用率。
氮 肥是 影 响水 稻 产 量 和 品 质 的主 要 制 约 因 子 ,也是 影 响农 田生态 环 境 的重 要 因子 。在 调 查 安 庆 市 主 要 稻 田
2 1 不 同 氮 肥 用量 对 水 稻 产 量 的 影 响 .
在施用磷钾足量条件下 ,不 同类型水稻产量与氮用 量间存在着一定 的相关 性 ( 1 。在适宜 的氮肥 施用 表 ) 量范 围内,产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 ,当氮肥用量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中 图分 类 号 :S4 . 13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6 1 (0 8 405 - 0 813 20 )0 - 60 0 2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江潮土区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生 育期 调 查结 果 表 明 , 处理 D水 稻 成 熟期 推 迟 3d, 其
他处理 生 育期 无明 显差 异 。 熟期考 查结 果 表明 , C 成 除 K外 ,
氮肥 不 同运 筹 方式 对 水 稻 株 高影 响不 同 , 趋 势 为基 蘖肥 总 施肥 比 例 高 , 时间 早 , 株高 较高 。 理 E株高 最高 , 理 D株 处 处 高最矮 。 氮肥 不 同运 筹方 式对 成穗 数 产生 影 响 , 处理 D成穗
施配方肥 5 0k/m 7 g 2过磷 酸钙 1 5 g 1 h 0 mI2氯化钾 9 g l k 1 9 /m , kl
处理 E施 配方 肥 7 05k/m 、 6 . gh z氯化钾 7 . k /m ; 35 g 2分蘖 肥除 h
试验 设置在 江 苏海安 镇仁桥 村 3组某 户承包 田内 。 供试
施 与 大 田一致 。 中施 肥 量 上 , 处 理除 C 其 各 K外 养 分 用量 均
一
数最 少 , K成 穗 数 最 多 。 处 理 D穗 长 最 长 , 实粒 数 最 C 以 穗 多 , 实率 、 结 干粒 重 最高 。 处理 A结 实 率最 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穗 实粒数 、 C
干粒 重最 少 ( 1 。 表 )
致 , 理 A、 理 B、 理 C、 处 处 处 处理 D、 处理 E均 施 纯 氮 2 5 8
寒地水稻氮肥精确定量施肥研究

n i t r o g e n s u p p l y o f B l o c k 2 wa s 5 . 0 k g / 6 6 7 m2 a n d i n c r e a s e p r o d u c i t o n w i t h 5 3 - 2 %. i t p o i n t e d o u t ha t t t h e l o w e r f e r t i l i t y . t h e mo r e
Ab s t r a c t :Ri c e p r e c i s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n i t r o g e n we r e ma d e i n o r d e r t o c o n f i m r p a r a me t e r v  ̄u e s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n i t r o g e n ,n i t r o g e n s u p p l y o f B l o c k 1 wh i c h h a d h i g h e r s o i l f e t r i l i t y wa s 4 . 8 2 k g / 6 6 7 m a n d i n c r e a s e p r o d u c t i o n w i t h 5 3 . 2 %,
量 的 氮 肥 水 稻 增 产 程 度 和 氮 肥利 用率 不 同 , 1号 地 土 壤 肥 力 较 高 , 供氮量为 4 . 8 2 k g / 6 6 7 m , 施氮增产 5 3 . 2 %, 2号地 的 土
壤供氮量 为 5 . 0 k g / 6 6 7 m 2 , 施氮增产 3 1 . 6 o &。肥力越低施氮肥氮肥利用率越高 、 增产越高。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CHEN u ,YE Ro g r n LICh n — u Z U il Z AO n , L o g Jn n —o g , e gx n , H Ha-i , H n Ho g IZh n ,
ZH A N G Zhixi , LI W e - i g。 — ng N n xon
(.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福 建 1 福 州 3 00 ;2 福建 农 林 大学 作 物 科 学 学 院 ,福 建 502 . 福 州 3 0 0 ) 50 2
摘
要 :以 水 稻 “ 优 6号 ”为 试 验 材 料 ,在 总 施 氮 量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通 过 设 置 4种 生 育 前 后 期 不 同 的 氮 肥 施 甬
关 键 词 :水 稻 ;氮 肥 ;产 量 ;氮 素 利 用 率
中 图分 类号 :S 5 1 1 文 献标 识 码 :A
Efe t fNir g n Fe tlz rM a g m e n Rie Yil n to e ii a i n Ef ii n y fc s o t o e r iie na e nto c ed a d Nir g n Utlz to fce c
陈 军 ,叶 荣榕 ,李 程 勋 ,等 . 不 同 氮 肥 运 筹 方 式对 水 稻 氮 素 利 用 率 及 产 量 的影 响 [ ] J .福 建农 业 学 报 ,2 1 ,2 ( ) 5 —7 3 0 2 7 7 :7 9 6 ・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机制的研究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机制的研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而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机制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氮素在水稻中的重要性氮素是构成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重要有机物的基本原料,同时也是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作为限制因素之一,对于水稻花期、结实期和籽粒填实期的影响尤为明显。
因此,保证水稻对氮素的充分吸收利用,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方式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主要分为根系吸收和叶片吸收两种方式。
根系吸收水稻的根系早期吸收氮素的速度较快,主要吸收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
其中,硝态氮是水稻对氮素的首选吸收形式,但当硝态氮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其对硝态氮的吸收,而对铵态氮的利用则较为稳定。
叶片吸收水稻叶片对氮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成熟期和早期光合作用不足时。
水稻叶片对氮素的吸收速度较慢,但长期以来,叶片吸收氮素已被证明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稻氮素利用机制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研究表明,水稻对氮素的利用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相关。
光合作用效应水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氮素代谢产物,如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
同时,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水稻叶片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也会显著提高。
水分效应水稻缺水或水分不足时,会导致其细胞内的氮素代谢失调,使得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
温度效应水稻需要适宜的温度来维持其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过程。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生长阶段效应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量和利用效率也不同。
如在子粒充实期和幼苗生长期,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花期则相对较低。
未来展望尽管目前对于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对于其更加深入的认识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该 试验 条件 下各 处理 均未 出现 水稻病 害 。
3 小 结
以上 试 验结果 表 明 , 博 士 生 物 硅 肥 使 用 效 果 要 好 于 其 它 硅 肥 , 验 处 理 4的 每 公 顷 产 量 可 达 到 许 试
9 3 . k , 稻 的生 长状 况也 要好 于其 它处理 。通 过对 3种硅肥 在水 稻 田 的试 验研 究 , 稻 田施用 3种生 物 8 25 g 水 水 硅肥 , 能改 善植 株生态 和产 量构 成 , 以使 水稻 叶片 角度 直 立 , 均 可 增加 光合 作 用 , 高水 稻 结 实率 , 加 穗粒 提 增
钙含 P O 4 , 酸钾含 K 05 。供试 水稻品 种 为龙粳 2 : 3 o硫 V 0 6号 , 主茎 1 1片 叶 。
试 验 采 取 随 机 区组 排 列 , 小 区面 积 1 ~2 I 3 重 复 。 验 共 设 5 处 理 , 理 1 氮 肥 总 量 为 每 3 0T , 次 I 试 个 处 施
收 稿 日期 : 0 20 — 9 2 1 — 22
2 2 0. l .8 9 23 .5 2 O 1. 1 7 9. 20 .1 1 7 8.
61 .6 3 6l .3 O 61 .5 9 62 .7 3 59 .0 8 61 .o 3 6 .8 00
4 6 7 7 8 5 5
摘 要 : 用 小 区试 验 的 方 法 , 讨 氮素 穗 肥 在 不 同 叶龄 期 施 用 对 产 量 形 成 的 作 用 , 设 计 该 试 验 , 明 确 不 同 利 探 特 以 叶龄 期 施 用穗 肥 对稳 定穗 数 、 加 粒 数 , 节 结 实率 的 效 应 , 一 步 完善 水 稻 高 产 高 效 肥 料 运 筹 技 术 体 系。 试 验 结 增 调 进 果表 明, 穗肥 在 不 同时 期施 用 产 量 均 有提 高 , 2叶 施 用 穗 肥 效 果 最 好 。 倒 关 键 词 : 稻 ; 同叶 龄 期 ; 水 不 肥料 运 筹 ; 量 产
于水整 地 时施入 5 . k / m 蘖肥 于 4叶期 施入 3 . k / m 穗 肥于水 稻倒 2叶 露尖 时施 用 2 k / m ; 2 5 gh , 15 g h , l g h 处
16 7 . 1 2 6.
1 4 5.
8 5 4. 8 2 3.
82. 9
9 .6 4 9 .3 3 9 .2 4 9 .5 2 91 6 . 9 .4 2 9 .1 2
26 9 . 26 4 . 26 .1 26 O . 25 .7 26 2 .
提 高作 物单产 、 改善 品质 、 高效 利用 肥料 、 减少 环境 污染 是 作 物施 肥 的 主要 目标 。氮 、 、 是 作 物 生长 磷 钾 发 育必不 可少 的三 大营养 元 素 , 中 以氮素影 响最 大 , 当增 加穗肥 氮肥 施用 比例 对水 稻高 产群体 质量 有较 其 适 好 的影 响 , 以提 高氮肥 的 吸收利 用及 生产效 率 。通过 研究 高 纬度 地 区氮 肥 运筹 体 系对 水 稻 群体 质 量 和产 可 量 构成 的影 响 , 阐述氮肥 对水 稻 的增 产效 应 , 为水 稻高 产更高 产提 供合理 的科 学依 据 。
农 业
2 1 年第 6 ( 第 35 ) 02 期 总 9期
水稻氮肥运筹技术体系研究
王 洪志 , 良珍 , 国栋 , 于 张 侯彦 峰
( 黑龙 江 省七 星农 场 , 龙 江 富锦 1 6 0 ) 黑 5 3 0
1
2
3
4
5
6
7
阳
数 , 而 提高 水稻 产量 5 5 ~1 . , 加经 济效 益较 为 明显 。因此 , 议 在水 田应用 生 物硅 肥 , 从 . 29 增 建 可增 加农
民经 济效 益 。
( 2) 02
现 代 化 农 业
2 1 年 第 6期 ( 02 总第 3 5 ) 9 期
・ 1 2 ・
7. 0
6. 0
%
8. 盯 6
16 7 .
17 2 . 16 O . 1 2 4.
8 2 3.
7 5 9.
卯
5 O 5 5
跗
5 1O 9O 2.
∞
5. 5
5. 6
8 1 0.
8 2 O.
2 3 不 同 处 理 对 水 稻 病 害 的 影 响 .
l 试 验材 料 与 方 法
试验 地 于 2 1 年设 在黑 龙江 省七 尉农 场进 行 。供 试 土 壤 为 草甸 白浆 土 , 壤 基 本理 化 性 状 为 碱解 氮 01 土
( 碱解 扩 散法 ) 1 . mg k , 效磷 ( sf法 ) 9 9 / g 速 效 钾 ( 酸 铵浸 提一 子 吸收 光谱 法 ) 0 . rg 15 0 / g速 Ol i e 2 . mg k , 乙 原 21 B / a k , 机质 ( 铬酸 钾容量 法矽 热法 ) 5 / g p 值 为 5 9 ( 供 试氮 肥 为 尿素 , 纯 N4 , 过 磷 酸 g有 重 加 3. k ,H g .8 含 6 重
1 5 g h 其 中基 肥 于水整 地 时施 人 5 . k / m 蘖 肥 于 4叶期 施 入 3 . k / m。 穗 肥 于水 稻 倒 4叶露 0k/m , 25gh , 15 g h , 尖 时施 用 2 k / m 处理 2施 氮肥 总量 为 1 5 g h , 中基 肥 于水 整 地 时施 入 5 . k / m。 蘖 肥 于 4叶 l gh ; 0 k / m。 其 25gh , 期 施入 3 . k / m 穗肥 于水 稻倒 3叶露 尖 时施 用 2 k / m。处 理 3施 氮 肥 总量 为 1 5 g h , 中基肥 15 gh , 1gh ; 0 k / m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