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赏析及读后感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傲慢与偏见》--爱情与金钱下的婚姻及其现实意义

一、引言

简·奥斯汀(1775~1817)是一名著名的英国女小说家,于1775年出生在乡村小镇斯蒂文顿,她的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从小奥斯丁就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正确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在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她的作品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的百态,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感伤》是她的处女作(又名《理性与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 1811)),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诺桑觉寺》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虽然她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只有六部,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奥斯丁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重要。即使在今天,她的读者也是有增无减。因而有人评价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的自我发现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1]批评家托.巴.麦考莱也曾赞扬到:“作家中手法最接近(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算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

二、文章简析(爱情与金钱下的婚姻)

《傲慢与偏见》是部浪漫又现实的爱情小说。如果爱情没有了浪漫,它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验却充斥其中。作品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日常生活为写作素材,不同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围绕着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来描写。以三对爱情为一条主线,贯穿全文。奥斯丁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那个时代的爱情及婚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而文学批评家马克肖尔这样评价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及奥斯丁后期的小说会令愚顿者震撼。如她的见解能被认同,这个由愚顿者构成的社会必将脱胎换骨。”[2] 。她用一种轻松随意的方式对《傲慢与偏见》小说里的婚姻以及与婚姻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诙谐的描述——男士们是如何来挑选妻子,年轻的女士们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其挑选未来的夫君,构成了这部小说许多精彩的场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着力刻画了几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尽管他们最终都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是婚姻的幸福度却各不相同。“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3]在本书的第一句话就点出了影响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然而,这果真是一条真理吗?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可以将书中的婚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激情之爱

在《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是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了。两个人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爱情,即使勉强有,也只能算是盲目的激情之爱。简·奥斯汀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因为莉迪亚卤莽、无知和轻浮,

而威克姆有野心、肤浅又狡诈,而对于婚姻来说,理智、感情与道德可以说是婚姻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婚姻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这就早已注定他们婚姻的失败结局。

威克姆之所以选择莉迪亚,是为了金钱,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情是基于金钱之上的,是盲目的,而不是真爱。威克姆身处中等阶级,地位稍低,并且没有大量的财产可以来继承,因而这更加重了他对金钱的欲望贪婪。最终是达西先生出面,替威克姆偿还了债务,除此之外他还给了莉迪亚一千英镑,并给威克姆买了个官职,最终换来了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可见在这段婚姻中除了盲目的激情,金钱也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二)、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

在《傲慢与偏见》中,金钱和爱情婚姻一直是形影不离、以一条线索穿插全文。除了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之外,当阐述金钱对于婚姻的选择以及用婚姻来巩固家庭地位的时候,小说里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牧师柯林斯和夏洛特·卢卡斯的结合了。

柯林斯之所以选择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并不是因为爱上她。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就已经详细阐述了他要结婚的理由:第一,在婚姻方面给教区树立一个榜样;第二,以婚姻来增进我的幸福;第三,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因而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毫不犹豫地把结婚对象转向了夏洛特小姐。所以柯林斯急着要完成结婚这项任务,不管结婚对象是谁,也不管对她是不是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

夏洛特·卢卡斯在《傲慢与偏见》里可以说是有头脑、富有理性的一位女子,她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上层阶级婚姻的普遍本质:“婚姻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私人结合,而是一种确保家庭和其财产永存的制度性策略。”[4]因而,身处破落贵族家庭的夏洛特没有多少可观的嫁妆,也无法攀高求贵,因而做出无奈的选择被迫嫁给柯林斯。而且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规定,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妇女因而被束缚在家庭生活的天地里。因而如果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财政保证”,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婚姻不仅仅是作为爱情的归宿,还会是“谋生”的手段,也就难免出现一些看似荒唐的事。

(三)、伊丽莎白和达西:为了个人的感情、友爱、真爱和情谊

16至18世纪英国上层阶层的择偶一直以注重婚姻的物质基础,强调门当户对为标准,但是并不否认爱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聪明、可爱、伶俐、有主见,有着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内涵。她对于婚姻,既讲究两情相悦也明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认识到了当时社会上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是英国上层阶层的择偶标准,而且加上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她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正是伊丽莎白的这种不凡的谈吐和高贵的情操吸引了达西,让达西对她渐生爱意。这也体现出英国的传统的择偶观念,因为在美貌、血统和财富之外,社会上层也一直注重性格和美德。

伊丽莎白出身中产阶级,受过中等教育,是一名绅士的女儿。但同贵族阶级相比家庭地位还是低下,亲友又没有教养,常常在公共场合丑态百出,使她难堪,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为她性格中的偏见奠定了基础;而达西性格偏内向,不喜欢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