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基酚
环境激素NPE

对健康的影响: 1.与激素受体结合 2.影响核受体激活因子的表达 3.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4.改变天然激素的生物利用 5.影响下丘脑-垂体-腺体轴 6.影响糖类﹑脂质的代谢 7.直接引起相应器官的损伤 8.直接对基因组DNA产生影响
实例
美国的罗伯特-维德洛是吉尼斯世界 纪录的身材最高的人,身高2.72米 .
10.少使用发胶 11.少烫头发和染头发 12.少进行衣服干洗 13.多使用布袋装东西 14.多饮用纯净水 15.多饮用茶水 16.多用以天然原料为主的化妆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谢谢大家!
新闻中所说的NPE是化学物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Ethoxyl nonyl phenol)的简写, 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 发生去乙氧基化作用而生成壬基酚(NP)。
壬基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 水,溶于丙酮和酒精
壬基酚(NP)的化学构造与雌二醇有相近之处。它有类 似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动物实验数据证实这种化学物 质对大鼠有某种程度的生殖毒性 。
图1 小型乙氧基化装置工艺方块流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2 大中型乙氧基 化装置工艺方块流
程
抚顺化工乙氧基化装置
NPE的生物降解
污染途径
NPE本身并不会通过衣服或皮肤 进入人体,人体主要通过口腔摄 入NPE,比如食用受污染的鱼类 或饮用受污染的水使用含有环境 激素及其降解产物的日用品等。 如果消费者通过口腔的直接接触, 比如儿童经常啃咬一些残留有 NPE的服装,这种有害物质就可 能通过口腔,进入到人体内。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
性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具有乳化、润湿、去污和抗静电能力等表 面活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和温度范围内 都很稳定,抗硬水能力强,广泛用于洗涤 剂、纺织、农药、涂料、皮革、建材、造 纸等行业。
名牌服装检测含有壬基酚 对人体毒性到底有多大

名牌服装检测含有壬基酚对人体毒性到底有多大--> 8月23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其最新调查报告,称耐克、阿迪、李宁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NPE”,此成分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
此结果一出,让不少人开始惊慌,到底NPE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事件起因:8月23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其最新调查报告,李宁、阿迪达斯等产品中检测出含有NPE成分。
据介绍,NPE在纺织生产中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环境中会迅速分解成壬基酚(NP)。
NP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它能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并且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
什么是NPE?NPE在自然环境中会分解成壬基酚。
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丙酮。
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
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会用到壬基酚?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毒性到底有多强?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属于内分泌干扰物,致癌物。
壬基酚的危害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推荐标准,在淡水中,壬基酚的含量不应高于6.6ug/L,在咸水中不应高于1.7ug/L。
专家解释:直接穿着衣服对身体不会造成直接危害绿色和平污染与防治项目主任张凯:衣物上的物质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洗涤时也会随水排入河流中进一步蓄积,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壬基酚

r l t e s n a d d  ̄a o 1l eo e e t n o 4 一n n l h n l x d sa d r sb t e . 9 e a v t d r e t n[ ̄ fd t c o f i a i tg i o yp e o e tn a d i ewe n 2 3 % -4 5 % .Ad i gsa d r 0 mi .6 d n tn a d s .
Abta tA s l adhgl n iv t dhsb e ee p df edtr ia o f s c: i en ihys s eme o a e nd vl e rt eem n t no 4一nn lhnl4一N )nsi r mp e t i h o o h i o y eo( p P i l o
第 3 卷第 8 5 期 21 0 0年 8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 Ro Ⅱ r AL 钉 r SCⅡ CE AND A AGEM NT M N
Vd 5 3 N 8
Au .2 0 g 01
文章编 号 :6 4- 1 9 2 1 0 0 8 0 17 63 【0 0)8- 0 2- 3
d tc o ew v ln t f2 7 n lfrUV ee t n h ee t nl t f4一No yp e o nS i smpe s2 g g ee t n i t a ee gh o 7 n o i nh d tci .T ed tc o mi o o i i n lh n li ol a lsi 0 n / .Th e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
它由壬基酚和聚氧乙烯醚组成,通过缩
合反应制得。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通常在1000左右。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日化产品、医药和食品工业中。
由于
其良好的表面活性、起泡性和抗静电性能,它常被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润滑剂等。
此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等方面。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影响着其功能和性能。
一般而言,分子量越高,其表面活
性越低,而其增稠能力、泡沫稳定性和溶解能力则越强。
相反,分子量越低,其表面活性
越高,而其增稠能力、泡沫稳定性和溶解能力则逐渐减弱。
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分子量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例如,在一些需要强力去污能力的洗涤剂中,通常会选择分子量较低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增
强其表面活性和清洁效果。
而在一些润肤和保湿产品中,通常会选择分子量较高的壬基酚
聚氧乙烯醚,以增强其增稠能力和保湿性能。
总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对于其应用性能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塑料包装材料中壬基酚毒性及检测研究进展

1 壬基酚毒性壬基酚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Inoue[1]等测定了12种工业用PVC膜和10种家庭用PVC膜中的壬基酚,并观察了不同PVC膜的溶解情况。
结果表明,工业PVC膜和家庭用PVC膜中均含有壬基酚。
为了研究壬基酚的毒性,李玉白[2]等人对SD 大鼠进行了动物实验。
结果表明,壬基酚降低了其抗氧能力,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杨静[3]等人发现在围产期NP暴露不仅直接影响新生鼠胰腺ER的表达,而且会导致大鼠糖代谢紊乱。
在Knaak[4]等人的研究中,雄性大鼠被饲以6.6 mg/kg带有14C标记的壬基酚,然后收集其粪便、尿液和呼吸气体作为放射分析样本。
结果表明,壬基酚可被放射性尿液吸收。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和动物细胞方面,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相对匮乏,相关检测技术有待提高。
2 各国对包装产品中壬基酚的规定在法律层面,欧盟EU No 10/2011规定,食品接触材料向预期接触食品中的迁移物质总量应不高于10 mg/dm2,对于食品接触面积不好计算的包装材料及塑料制品,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总量应低于60 mg/kg,其中三壬基酚亚磷酸酯抗氧剂迁移量应不大于 30 mg/kg。
我国在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及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都未对壬基酚做出相关规定,只在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壬基酚的迁移限量要求为0.01 mg/kg,但是对壬基酚含量没有提及。
3 壬基酚检测方法3.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分析高沸点、高相对分子量、不同极性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准确方法。
郭宗敏[5]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玉米油中壬基酚含量。
马强[6]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测定了纺织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的含量。
壬基酚降解试验

壬基酚降解试验
2
放线菌鉴定试验
3
有机物降解试验
1. 壬基酚降解试验
壬基酚浓度为150mg/L,进行发酵试验,检测各菌体对 壬基酚的降解能力。
2. 放线菌鉴定试验 使用放线菌的印片染色法观察孢子丝形状和孢子排列情况
海-1(油镜)
2. 放线菌鉴定试验 使用放线菌的印片染色法观察孢子丝形状和孢子排列情况
毒性:有强腐蚀性,对人有毒,低浓度酚能使蛋白变性, 高浓度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 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
3. 有机物降解试验 拟选定降解的有机物:苯酚、辛基酚、农药。
辛毒基性子助化抽基平在酚:表剂剂溶酚下水:是面、、性类降中重一活印涂辛物和的要种性刷料基质精辛精强剂油以酚的子基细有,墨及醛降数酚化力还、配树解量会工的可制置脂物减对的内用取绝、,少人原分于粘缘非可,身料泌生合清离导以体和干产剂漆子致及有中扰抽的、表雄雌害间素溶添防面性性。体,性加锈活动动,雌酚剂剂性物物一激醛和、剂血发般素树一橡辛清 情用活脂系胶基性期于性、列助酚激延生最橡抗剂聚素长产强胶氧、氧水。非的离烷 乙烯醚以及辛基酚亚磷酸酯等抗氧剂。
下步试验工作计划
检测分析各菌株对NP的降解能力 提取各菌株DNA,进行PCR扩增 进行生理生化试验,观察各菌株形态 单一碳源筛选降解苯酚、辛基酚、农药菌株
海海海-24-(5-3((1油0油油镜0镜镜镜))))
使用玻璃纸重新进行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2. 放线菌鉴定试验
利用放线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海-1至海-5的DNA。
AA BB CC DD EE F
A:海-1 B:海-2 C:海-3 D:海-4 E:海-5 F:1kb DNA Ladder
npeo标准含量

npeo标准含量
NPEO,即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清洁剂、乳化剂等工业和家庭用品中。
然而,NPEO及其降解产物具有生物累积性和环境持久性,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在国内,对于NPEO的含量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这导致不同产品和行业中NPEO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产品类别中,如纺织品,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限制NPEO的含量。
具体来说,在纺织品中,NPEO的含量不得超过0.01%(即100 mg/kg)。
这一标准与欧盟的纺织品标签法规要求相一致,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如果纺织品中的NPEO含量超过这一标准,可能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为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制造商和进口商需要对其产品进行NPEO 含量的检测和控制。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也可以查看产品的标签或检测报告,了解产品的NPEO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总之,虽然我国对于NPEO的含量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在特定产品类别中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限制标准。
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建议制造商、进口商和消费者都加强对NPEO含量的关注和控制。
支链-4-壬基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支链-4-壬基酚化学品英文名:4-nonylphenol, branched化学品别名:-CAS No.:84852-15-3EC No.:284-325-5分子式:C15H24O产品推荐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可能有损伤胎儿或胚胎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生殖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壬基酚,也称壬基苯酚。
C9H19C6H4OH 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英文名称:Nonyl Phenol(简称NP)。
物理化学特性:壬基酚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
NP含量(Nonylphenol)检测-壬基苯酚含量检测壬基苯酚具有强烈的亲酯性,在环境中不易分解,又因其化学结构与动物及人类的雌性激素相似,一旦进入动物及人体体内会干扰内分泌的正常生理作用。
欧盟自1980年起禁止此物质用于家庭清洁剂配方,2000年后,其在工业洗涤剂中的应用也全面禁止。
与壬基苯酚(NP)化学结构及毒理作用类似的还有乙氧基壬基苯酚NPEO、辛基苯酚OP和乙氧基辛基苯酚OPEO。
欧盟指令2003/53/EC规定NP和NPEO百分含量不小于0.1%的工业或家用清洗剂、织物或皮革处理用品、农药乳化剂、纸或纸浆生产用品、化妆品及其他个人护理用品等不得使用或上市销售。
Phthalates认证/检测-邻苯二甲酸盐(酯)含量检测邻苯二甲酸盐(酯)又称酞酸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业增塑剂,添加邻苯二甲酸酯主要是为了使硬质塑料更为柔软。
此类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类似地板遮盖物、墙面遮盖物、金属箔片和油漆产品中。
柔软的PVC材料中可能含有20%到60%的邻苯二甲酸盐(酯)。
欧洲委员会在1999年12月7日在指令1999/815/EEC中规定:所有含有柔软PVC材料且可以被小于三岁的孩子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儿童用品,其所用PVC中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盐(酯)的总浓度不得超过0.1%。
此六种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DID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欧洲议会于2005年6月5日通过新的有关在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禁用六种邻苯二甲酸盐(酯)指令2005/84/EC。
新要求规定:在所有玩具和儿童用品的塑料材质中,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 和BBP的总浓度不得超过0.1%;在可以入嘴的玩具和儿童用品的塑料材质中,邻苯二甲酸盐(酯)DINP、DIDP和DNOP的总浓度不得超过0.1%。
多环芳烃(PAHs)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芳香环的烃类化合物,包括荼、蒽、菲等150 余种,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简称PAHs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等杂元素。
PAHs是一类潜在的致癌物质,常见的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致癌性PAHs中苯并[a] 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a] 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
PAHs 通常存在于石化产品、橡胶、塑胶、润滑油、防锈油、木炭,原油,木馏油,焦油,药物,染料,农药,脱膜剂,电容电解液,矿物油,柏油,杀虫剂,杀菌剂,蚊香,吸烟,汽油阻凝剂,不完全燃烧的有机化合物中……在电子电器制造业中,PAHs 通常作为橡胶、塑料制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进入生产环节。
如橡胶中由于填料的大量使用而须加入增塑剂以保持其必须的柔软性,而塑料制品在成模的时候,和模具之间可能存在黏附,此时要加入脱膜剂,而脱膜剂中可能含有PAHs 。
对健康及环境有潜在威胁的多环芳烃主要有以下十六种:1. 萘2. 蒽3. 苯并[a]蒽4. 苯并[b]荧蒽5. 苯并[k]荧蒽6. 苯并[ghi]芘7. 苯并[a]芘8. 荧蒽9. 屈10. 二苯并[a,h]蒽11. 茚并[1,2,3-cd]芘12. 芴13. 菲14. 芘15. 苊16. 苊烯PAHs 测试要求:目前欧盟已经出台指令2005/69/EC对轮胎和增量油中8种PAHs 含量提出了法规上的要求;而对于其他领域可能涉及到PAHs的材料的使用目前尚无明确指令要求。
但自2005 年开始,欧盟一些大的贸易商及相关行业机构自行组织起来,要求对在欧盟销售的工具和电器进行限量控制,以降低可能的PAHs所带来的危害。
通用材料中16种禁用PAHs常用的非官方限量标准接触类型一般应用含量短时间接触(通常定义为不超过30妙)电缆、插头、内部部件PAHs 总量200毫克/千克BaP 总量20 毫克/千克长时间接触(通常定义为超过30妙)把手、方向盘等PAHs 总量10毫克/千克BaP 总量 1 毫克/千克针对PAHs的测试我们提供以下专业服务:我们根据德国DIN ISO13877 标准并结合客户的具体要求,对产品进行PAHs 测试,共覆盖16 种多环芳烃的高精度检测(最低检出限可达0.01 mg/kg)。
邻苯二甲酸酯(盐)(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业增塑剂。
由于其对人体潜在的危害性,欧洲议会于2005年6月5日通过有关在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禁用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指令2005/84/EC。
该指令要求:在所有玩具和儿童用品的塑料材质中,邻苯二甲酸酯DEHP 、DBP 和BBP的总浓度不得超过0.1%;在可以放进嘴里的玩具和儿童用品的塑料材质中,邻苯二甲酸酯DINP、DIDP和DNOP的总浓度不得超过0.1%。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酯二(2-乙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石棉(Asbestoses)石棉属于硅酸盐类,是一种具有纤维结晶状结构的物质,含有镁、铁。
铝、钠等氧化物和结合型二氧化硅。
由于部分石棉粒径极细,以粉尘状散布于空气中被人吸入体内后易沉积于肺部从而导致器官癌变。
欧盟指令1999/77/EC已明确限制下述六种石棉的使用: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棉、阳起石棉、透闪石棉、温石棉NP ( NOnyl phenol )壬基(苯)酚,是烷基酚的成员之一。
分子式为C15 H240 ,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其结构式如右图。
它的衍生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 日Nonylphenoxypoly ( ethyleneoxy ) etha 一nol 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40 •(C2H40 )。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代表。
壬基酚结构式由于壬基酚(Np )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 )优异的表面活性,被广泛用做工业上的清洗剂及乳化剂如:纺织品及皮革用途处理、家庭清洗剂、金属镀膜、农业用的乳化剂、纸浆及纸张、制造侗人护理用品、树脂及橡胶涂料等。
壬基酚具有强烈的亲脂性,因其化学结构与动物及人类的雌性激素酷似,一旦进入动物及人体内会干扰内分泌的正常生理作用(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殖和发育,促癌,影响免疫等),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EOCs )。
并且一旦壬基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排放或泄漏到环境中均不能自行进行生物分解,这样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现今世界上针对壬基酚的限用法规主要有以下这些: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OSPAR 公约)就提出优先控制15 类化学物质中的第12 类即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 )及其相关化学物。
2003 年欧盟指令ZOO3 / 53 / EC 正式颁布并要求所有成员国强制执行,指令要求壬基苯酚Np 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 作为成品或原料,其浓度等于或大于0 . 1 %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使用,2005 年 1 月17 日起在欧盟各成员国生效。
但是如壬基苯酚(NP )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 )砖退程中被循环再用,某些范围上将会获得有限度的豁免。
1 . 8 VOCs 挥发性有机物关于VOCs (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的定义有好几种,例如美国ASTM D3960 一98 标准将VOC 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 )的定义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 、COZ 、日ZCO3 、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按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扮均〕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 日O , 1 989 )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 一260 ' C 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VOCs 包含各种可于室温下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在一般的室内环境中有着100 种以上的VOCs ,其中常见的VOC 种类有甲苯(Toluene )、二甲苯( Xylene )、对一二氯苯(para 一dichlorobenzene )、乙苯(Ethyl benzene )、苯乙烯(Styrene )、甲醛(Formaldehyde )、乙醛(Acetaldehyde )等。
苯、甲苯、卤代烯烃(三氯乙烯、二氯乙烯)等已被怀疑或确定为致癌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主要为纯品物质、化学溶剂、汽车尾气和燃烧废气。
纯品物质主要存在于石油、化工、加油站等生产和销售单位,而化学溶剂则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油漆,室内和车内装饰,还是电子电器等设备都可能含有挥发性的有机物。
VOCs 在太阳光和热的作用下能参与氧化氮反应并形成臭氧,臭氧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并且是夏季烟雾主要组分。
VOC 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气味和感官,包括感官刺激,感觉干燥;二是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统毒性导致的病态,刺激眼粘膜、鼻粘膜、呼吸道和皮肤等,VOC 很容易通过血液一大脑的障碍,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使人产生头痛、乏力、昏昏欲睡和不舒服的感觉;三是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当然,VOC 对人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
由于VOCs 对人身健康具有如此大的危害,现今世界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都已制定针对VOCs 含量限值的法律法规。
欧盟1 999 / 1 3 / EC 指令限制一定的活动和设备安装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物逸散、ZOO4 / 42 / EC 指令限制油漆、室内和车内装饰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物逸散,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须低于3 。
以g / m " ;美国4oc 「R 63 subpartll 限制油漆、粘合剂、溶剂、木业胶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逸散,加州65 提案中对voc 的限制为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0.5 mg / m " ;日本要求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400 以g / m " ;我国要求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0.60 mg / m " ( 8 小时), 2 002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标准《G 日1 8582 一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VOC 限量为2009 / L ;香港《空气污染管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规例》2007 年4 月1 日生效,管制51 种建筑漆料/涂料、7 种印墨、6 大类消费品(喷发胶、空气清新剂、地蜡清洗剂、多用途润滑剂、除虫剂、喷雾驱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