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庞颖

互联网的普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之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会造成学生多方面的危害:

1 导致学生责任感缺失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人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和生命的活力,努力从自己一生的角度,从自己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生活, 学会克制自己本能的冲动,抵抗住外来的各种诱惑,在复杂的环境中,在成功与失败的冲击下, 在欢乐与痛苦的体验中,永远充满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自己艰辛的努力之上,任何可悲的奴性,无知的狂妄,对客观与主观的屈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于真正理解了责任感含义的个人,责任将在承担责任中使自己的心灵不断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更高的层次上体验着生的欢乐和幸福,不断地创造着自我价值。网络行为由于其本身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很多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就变得随意、放纵, 缺少一种行为的责任感,缺少必要的理性思考和行为监督。网络行为使很多学生丧失了责任意识和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沉溺其中,把网络当作极度自由世界,以摆脱现实的拘束。

2 导致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在网络中还出现了一个名词就是“网恋”。对于网恋,有的同学认为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但有过网恋经历和想试一试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一旦把这种游戏心态带入现实生活,他们对真实的爱情还会有激情吗?传统的爱情观在他们身上还会存在吗?传统的人际交往都是面对面进行的,相互之间能够直接互动,互相感染。这种交往的范围基本固定在邻居、同学或同志之间,交往方式也有很大局限性。互联网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上可以聊天,可以通过收发邮件对外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学生很孤僻,不愿意、不善于与同学相处,甚至与人谈话都脸红。可到了网络中,就像完全换了个人, 眉飞色舞,谈吐自如。网络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甚至实现了交往的国际化。网络在扩大学

生交往空间的同时,也成了一些学生自我封闭的天地。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荒废了学业。有很多学生认为“生活中我的朋友比较少,我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网上聊天很不错,有什么话都可以随便说。家长看不到,老师管不着。”于是他们便不断上网,以保持这种内心世界的满足感。网络行为使一些学生逃离现实中的人际交流,极度封闭自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网上,沉溺于聊天室,碰到问题不去找人沟通解决,在网上肆意发泄,久而久之易形成人格缺失,行为失控。

3 导致学生情感错位人的最根本的支柱是感情,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一生最终所追求的越来越多是精神和感情上的满足,而不是物质欲望的实现。因此感情的成熟对一个人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感情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如友谊、爱情、对长辈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和对民族的爱等等。一个人仅凭直觉或本能,则只能产生一些原始的,简单的和低层次的感情。若要获得丰富和完整的感情,必须在感情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学习掌握感情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的理解并具有敏锐的感觉,从而使自己成为感情的主人而不是她的奴隶。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的感情,每种感情都有其不用的价值。为了某一种感情而损害其他的感情,则你得到的将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有成熟而健全的感情。网络对现实交际的冲击使一部分学生长期泡在网上交友、网游等,与现实接触较少,形成现实生活中情感错位,对亲人及朋友不信任,造成信任危机,导致与人交流疏远,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4 导致学生人格发展错位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仅次于个性的第二大因素。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学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良好有序的环境对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恶化了网络环境, 不利的网络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的信息,畅谈性的自由与开放已是明目张胆。网络中良莠不分、藏污纳垢导致许多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在网络环境中,学生们遵循着快乐的原则,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

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在虚拟的空间追求低级而无限的刺激,甚至沦为网络的奴隶,网络失范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

5 导致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学生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学生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 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学生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遨游在网络中的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不道德者随处可见,其中以说谎最为严重。与那些不认识的人聊天交友往往都是胡吹乱侃、信口开河,因为不必负责任,谁也不知道你是谁”。不少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学会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网络“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前进的潮流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之特征又极大地助长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校德育工作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利用,引导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健康成长。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能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