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数量呈指数化上升,人们对高层建筑中的通风空调设施的需求程度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随之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通风空调系统耗能最大的问题最为明显。

基于上述背景,人们应当加强对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视,在符合绿色建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空调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但是受限于诸多因素,现有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剖析设计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针对现存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舒适度。

关键词: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弊端与解决方案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和办公环境,人们对高层建筑物的舒适程度的要求也逐步攀升。

尤其在近些年,如何切实提升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成为热点。

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者也意识到通风空调系统对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因此设计人员应当贴合建筑物使用者的需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升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一、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一)经济性原则对于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建筑物使用者而言,经济性原则都是最先考虑的原则。

在对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前需要进行经济性评价,以相同的评估基础为前提,在建造成本、舒适程度等处于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衡量并选择出更为合理的方案。

在对不同方案进行测评中,可以具体考量下列因素:建造和购置成本、运行年限、运维费用等。

(二)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对应的建筑目标为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可行性原则对应的建筑目标则是安全质量和运维便捷。

设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有关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设计,没有强制性规范或标准的,可以采用行业惯例,没有a惯例的应当坚持可确保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设施安全运营的其他设计方案,断不可为了片面的追求节约建造成本以及舒适度等因素而刻意忽视建筑物本身和建筑物使用者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商业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分析

高层建筑商业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分析
合 比 较 分 析 ,考 虑 西 气 东 输 工 程 可 为 输 送 天 然 气 , 同 时 为 缓 解 地 区 的
【 关键词 】 高层 建筑 暖通 空调
1工 程 概 况
该 工程 由两座 25层大楼 、四层裙楼 及高 大共 享大 厅组成 。主要 功能 为商业 、接 待 、办证 、办公 、文化 活动 用 房 以及 城 市模 型展厅 等 。地下 室 一层 ,平 时作 为车库 和 设备 用 房 。该 工程 总建 筑面 积 :
系 统 。B 座 空 调 水 系 统 原 理 图 如 图 1所 示 。
时,当燃气管道线 路故障或气 站检修停 气的特殊情 况下 ,可设 定一 台 为油气 两用 机 ,备 有油 箱 ,可 以保 证大 楼空 调安 全 稳定 运行 。 根 据建筑物使 用特点 ,设置集中冷 热源 的 中央 空调系统和 使用灵 活 的变频 多联式 空调系 统 。根据 建筑物 使用特 点和不 同 的使用功 能 , 空调设计设置了集中冷热源 的中央空调系统 以针对办公其 问的各功 能用
B座 空 调 面积 约 为 3 O 0 2 40m。
在 天然 气 尚未进 入 的过渡 时期 ,该工 程直 燃机 组燃 料采 用 再生
油。即将废机 油 、废矿 物 油、废化工 油 、废食 物油 等提炼 成燃料 油 ,
再生油 的使用 比使用柴油可节约运行 费用 2 % 0 ,且这些废 油的再利用符 合 国家 推行 的节 能减排 政策 。
房 使用 ,对需 全天 候使 用 的弱 电机房 及楼 层管 理 问、 网络机 房 、消 控 防及楼宇控制 中心 、监控 中心等设置 了独 立冷源 的变 频多联 式空调
系 统 。 以满 足 使用 灵 活 , 运行 节 能 的 要求 。 空调水系统设 计采用 分区及变频控 制形式 ,有 效地提高 了输 送效 率 ,满 足不 同参数 的使用要 求。该工程 的制冷供热机 房设于距 离主楼 工程 1 0 6 m外的 附属用房 的地下制冷供热机 房内,其空调水系统具有输 送距 离远 : A座 、B座及 裙楼空 调负荷大 : 管径及 附件 庞大等特 点 。 设 计 时 综 合 考 虑 了上 述 特 点 并 在 冷 热源 设 置 、 总 体 分 配 、 水 系 统 平衡及控 制等方面 采取多种 技术措施确保达 到合理 用能、减少浪 费的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摘要:科技和现代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在运行时需要耗费很多的能量。

在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节能环保理念,同时要保障设计符合安全性原则、节能性原则,严格的按照基本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则能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确保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在应用时,具备更高可行性,还要在保证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质量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整体投资成本,为智能建筑规范化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引言在超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暖通空调系统一般在夏季和冬季的消耗会比较大,能帮助人们调整好室内外的温度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帮助人们提升更高的生活品质。

因此,本文通过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重点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工程应用范围比较广,大部分建筑工程都设置了暖通空调系统,而根据超高层建筑不同需求暖通空调系需要灵活调整网格结构,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这也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而人们对施工要求的提高,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标准也出现差异,若是标准不够统一会导致管道安装受到阻碍。

而在设计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时,要综合分析建筑整体结构,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导致整个工程安全受到影响。

而在实际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期间,可能会出现与空调等系统临近问题,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需要仔细处理暖通管道,确保管道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阻燃性能,并做好保温处理,一般使用聚酯类材料包装管道。

在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施工方案,要考虑好施工工程,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影响因素,同时确定工程类型,根据建筑实际需求,综合判断不同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优缺点,为了方便后续维修减少维修费用,在管道施工时要考虑好维修空间预留。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探讨摘要: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正逐渐趋向超大、超高及使用功能复杂的建筑形式,这虽然节省了土地资源,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空间,但是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筑室内调节温度,如果它的设计不够合理,就可能会引起空调能耗过高、噪音过大、温度调节作用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体验。

以下就联系实际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U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超高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安全意识淡薄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超高建筑暖通空调的安全性影响极大。

在超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水平良莠不齐,不仅容易引发超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事故,还会给其设计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2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图纸过于形式化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暖通空调设计图纸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

基于此,要对暖通控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加以重视。

详细标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同时,还要对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的类型、规格做注释。

而在实际中,不少的工作人员忽视了设计图纸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在设计图纸上标注的细节与各材料的规格也不够详细,导致其指导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甚至还可能会误导施工人员,从而给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2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原则2.1节能减排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在超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30%以上,可见其能耗之大。

而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及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在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遵循节能减排原则。

一方面通过对各类资源和能源进行优化分配及合理使用,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废气排放,以减轻环境污染。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大楼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对节能设计与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暖通空调系统是超高层大楼中耗能最多的系统之一,因此对其节能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进行概论。

一、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系统特点1. 复杂性:超高层大楼的建筑结构复杂,空间分区多,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2. 能耗大:由于楼层高,导致输送空气的压力增大,并且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来使整栋楼内达到相同的舒适度。

3. 负荷变化大:超高层大楼的室内外环境差异大,负荷变化大,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节。

二、节能设计1. 合理选择空调系统:针对超高层大楼的特点,应该选择适用于高空建筑的节能空调系统,如变频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2. 科学设计风管系统:在设计风管系统时,要根据楼层高度合理布置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气流阻力;同时要考虑到空气的流通速度和温度分布,避免产生短路现象,达到能效最大化。

3. 配套设施选用:在选用变频驱动的风机、泵等设备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型号,以免出现设备过大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4.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根据室内外环境和人员流动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

三、施工要点1. 精细化施工:在风管、水管及绝缘材料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施工,确保管道的损耗和漏风率都在合理范围内。

2. 避免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过度的加工和拼接,以免造成管道的漏气及水管的渗漏现象。

3. 设备调试:在安装好暖通空调设备后,要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免造成日后的维护负担。

4. 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并进行临时设施的加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进行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施工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其特点并注重细节,尤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以确保最大程度地节能和使用安全。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1. 引言1.1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超高层商用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暖通空调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度、效率和安全性。

在超高层商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不仅需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净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外围保温设计、节能设计技术以及安全性设计要求。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外围保温设计是影响暖通空调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外墙面积较大,如果保温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能量损失增加,影响暖通空调的效果。

建筑外围保温设计必须考虑到隔热和保温材料的选择、外墙结构设计等因素。

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是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关键。

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

还需要考虑到空调系统的能耗、运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 正文2.1 建筑外围保温设计建筑外围保温设计是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寒冷地区,保温设计能有效减少建筑物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暖通系统的能耗,降低暖通设备运行负荷,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常见的建筑外围保温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对外界温度的依赖,提高室内舒适度。

在设计建筑外围保温时,需要考虑外墙结构、保温材料厚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等因素。

合理设计外围保温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热桥效应,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性能。

除了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建筑外围保温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和其他暖通系统的协调,确保整体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外围保温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实现能源节约和环保目标。

2.2 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是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全文)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全文)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全文)范本一: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求,确保建筑内部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概述1.1 建筑物用途1.2 建筑物总面积1.3 建筑物结构1.4 建筑物高度2. 暖通空调系统需求分析2.1 室内温度要求2.2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2.3 不同房间的需求差异2.4 系统的能效要求3. 设计方案3.1 供冷系统设计3.1.1 冷水机组选型及布局 3.1.2 冷却塔设计3.1.3 冷冻水管道布置3.2 供暖系统设计3.2.1 锅炉选型及布局3.2.2 暖气片布置3.2.3 供暖管道布置3.3 新风系统设计3.3.1 风机选型及布局3.3.2 进排风管道布置3.4 空调末端设计3.4.1 风口布置3.4.2 风管布置4. 控制系统设计4.1 中央控制系统4.1.1 控制逻辑设计4.1.2 设备联动控制4.2 室内分控系统4.2.1 温度控制装置4.2.2 湿度控制装置4.3 室外环境监测系统4.3.1 温度监测装置4.3.2 大气污染监测装置5. 安全与维护5.1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5.1.1 防火措施5.1.2 系统保护装置5.2 系统维护计划5.2.1 定期检查与维护5.2.2 故障排除与修理6. 附件6.1 平面图纸6.2 施工图纸6.3 设备选型表格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暖通:指建筑物内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暖通设计就是对这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过程。

7.2 空调:通过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等因素,达到人们舒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环境质量和条件。

------------------------------------------------------------------------------范本二: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需求,确保建筑内部温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方案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摘要:空调系统是高层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水平成为了影响空调系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围绕冷热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等方面探讨了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并讨论了空调系统设备机组的节能效果,以供同行借阅。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参数
1 工程概况
2冷热源设计
2.1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
2.3冷热源配置
a,b塔楼冷源选用额定制冷量为3516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3台与额定制冷量为1934kw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1台,总制冷量为12482kw。

设计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1℃,设计工况下冷水机组总制冷量为12108kw。

空调热源选用制热量为2093kw的燃气真空热水机组3台。

设计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a,b配楼采用变制冷剂流量(vrf)多联式空调系统。

按楼层分区域分别独立设置系统,室外机设置于屋面。

a,b配楼共设置vrf 系统12套,共计220.5kw。

3空调风系统设计
a,b塔楼的门厅、餐厅、大会议室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低风速变频送风系统,集中设置空调机房,集中回风。

a,b塔楼的办公室、
包厢等空间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空气-水系统。

a,b配楼采用vrf+新风系统。

通常超高层建筑对建筑外立面的要求较高,建筑专业不允许在外立面上大量设置百叶,新风必须在避难层设备区集中处理后送往各层。

同时现在的建筑物门窗的密封性非常好,通过缝隙渗透的空气量非常小,对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的场所,如果没有排风系统,进入房间的新风量会远低于设计标准。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5.3.13条的规定,该工程a,b塔楼分别在第一、二避难层和屋顶设置带表冷器的组合式转轮全热回收机组,通过竖向管井集中收集各层排风,新风回收排风中能量后,再经过表冷器处理至室内等焓点后通过竖向管井送至各层房间。

以a塔楼第二避难层的机组为例对热回收空气处理机进行节能分析。

3.1新风排风量的确定
查厂家样本资料可以得出58000m3/h风量对应的转轮电动机功率为0.75kw。

转轮热回收装置增加的总功率为12.33kw。

夏季回收了214kw能量,可减少功耗约214kw/3.5=61.1kw(假定大楼冷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cop为3.5),扣除设置转轮全热回收装置比普通的空调机组增加的功耗后为48.77kw,整个制冷运行期间(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按800h计)可节电39016kw·h,电价按0.854元/(kw·h)计,整个夏季可节约运行费用约33320元。

冬季回收了194kw能量,可减少天然气耗量(3600s/h×194kw)÷(35587kj/m3×0.8)
=24.5m3/h(假定大楼冬季燃气真空热水锅炉热水供热系统综合效率为0.8,天然气热值35587kj/m3计)。

整个制热运行期间(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按500h计)可节约天然气12550m3,天然气价格按3.3元/m3计,扣除设置转轮全热回收装置增加的电费,整个冬季可节约运行费用约35160元。

4空调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冷热兼用,按季节切换)。

低区空调冷水系统采用二级泵系统,一级泵定频,a,b塔楼分别设置二级泵,二级泵变频。

低区空调热水系统和高区板式换热器后的二次侧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一级泵系统,一级泵变频。

本工程塔楼建筑高度为171.30m,属于超高层建筑。

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水系统分区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承压、设备投资、冷源供冷效率等几个方面。

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级板式换热器,其冷源的供冷效率至少下降20%左右,同时末端装置的换热面积则需要加大20%,分区过多会造成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增加。

本工程水系统以第二避难层为界分为低区和高区,第二避难层以下由冷热源机房直接提供6℃/11℃的冷水和60℃/50℃的热水。

高区由设置在第二避难层的换热机组经换热后提供7.5℃/12.5℃冷水和57℃/47℃热水。

a,b塔楼低区空调水系统膨胀水箱设在b塔楼26层,高区空调水系统膨胀水箱分别设置在a,b塔楼屋顶机房夹层。

本工程水系统采用二级泵系统,在二级泵系统中,一级泵环路和
二级泵环路阻力分别由一级泵和二级泵承担,所以在水泵运行时,减小了各级水泵出口的压力值(相对于一级泵系统)。

系统运行时水系统中任意一点的工作压力p可按下式计算:
p=pj+pb-pd-pz(4)
式中pj为膨胀水箱最高点至计算点静水压力,pa;pb为水泵扬程,pa;pd为水泵出口的动压,pa;pz为定压点至计算点的水管阻力损失,pa。

低区膨胀水箱至地下3层制冷机房的高差为137.5m,制冷机组设置在一级泵的吸入侧,因此制冷机组蒸发器换热盘管水侧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38mpa。

低区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点a位于b 塔楼二级泵出口,水泵启动瞬间可认为a点的pz和pd均为零,二级泵扬程pb为0.27mpa,根据式(4)低区水系统最高工作压力pa 为1.65mpa。

低区系统运行时末端空调设备承压最高点b点是位于地下1层的供办公大堂使用的空调机组。

膨胀水箱最高点至b点的高差为128.5m。

水系统立管采用了供水管引向最高点的同程式布置,增加了定压点至末端空调设备的水管阻力损失,降低了空调设备的工作压力,经水力计算得出系统运行时定压点至b点的水管阻力损失pz为
0.06mpa。

水泵出口流速为2m/s,水泵出口动压pd为0.002mpa,根据式(4)pb为1.493mpa。

低区末端空调设备工作压力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经计算得出地下1层至8层末端空调设备工作压力在1.493~1.0mpa之间,
9层至25层末端空调设备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

高区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点d位于高区循环水泵出口,高区膨胀水箱至第二避难层换热机房的高差为62m,高区循环水泵扬程pb为0.29mpa,根据式(4)高区系统最高工作压力pd为0.91mpa。

通常水系统中承压的薄弱环节为承压的关键部位———与风机
盘管相接的丝扣处,本工程承压最大的风机盘管安装在1层电梯厅标高5.000m处,该点的静水压力为117.5m,经水力计算得出系统运行时定压点至c点的水管阻力损失pz为0.0597mpa。

水泵出口流速为2m/s,水泵出口动压pd为0.002mpa,根据式(4)pc为1.383mpa。

空调机组及风机盘管的额定工作压力已可达到1.6mpa,低压管道的承压可达2.5mpa,中低压阀门的承压可达1.6~6.4mpa,采用加强型冷水机组时已可承压1.7mpa,水泵壳体承压可达1.6~2.5mpa。

加厚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最大承受工作压力为1.5mpa。

虽然本工程水系统只有两个分区,但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均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本工程冷却塔补水取自地下室的消防水池,根据该特点本工程将塔楼的冷凝水通过集中立管收集后排入消防水池作为冷却塔补水,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量。

5结论
通过探讨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工作,笔者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成果:①转轮全热换热器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运行的费用;②本工程空调系统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
受压力均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供冷效率得到有效提高;③本工程设计研究为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忠民.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践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
[2] 孙圣星;黄必滔.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第1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