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摘要: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该注意的事项,和暖通空调节能系统设计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设计原则;注意事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中的空调设计变得更加重要.也因为暖通空调的项目越来越多,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占建筑耗电的一半以上,现在大多数空调的效率较低,能源的消耗却很严重.因此,设计出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即能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又能节约能源的浪费1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一般“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供暖系统,新风系统,排风(排油烟)系统等的综合设计。
所以说“暖通”从功能上说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建筑设计来说,他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分项。
并不是单指“空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空调”在一个建筑中可能是“中央空调系统”,也可能是“中央空调与独立空调的混合系统”,也可能全部是“独立空调的系统”。
一切根据建筑的功能以及投资者的意向和实际需要而定。
暖通空调系统种类繁多,但是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
其常见的种类型有:分散式供冷或供暖、热泵系统、热回收系统和蓄冷。
另外还有:空气一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和全水系统。
空气一水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是用冷水带走空调空间的大多数显热负荷,而用空气提供通风以保证空气质量并带走由于空间的潜热负荷造成的湿气,当然空气也提供一些额外的显热冷却。
全空气系统:在这类系统中,空调空间的所有要求(如加热、加湿、冷却及除湿等)都靠送风来满足。
全水系统:这类系统指那些具有风机一盘管、组合通风装置或重力循环式室内末端的系统,未调节的流通空气通过墙上的通风口送入或渗入。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许多建筑物空气调节要求,并且可灵活地应用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
2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1)弄清该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
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
高层建筑商业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分析

【 关键词 】 高层 建筑 暖通 空调
1工 程 概 况
该 工程 由两座 25层大楼 、四层裙楼 及高 大共 享大 厅组成 。主要 功能 为商业 、接 待 、办证 、办公 、文化 活动 用 房 以及 城 市模 型展厅 等 。地下 室 一层 ,平 时作 为车库 和 设备 用 房 。该 工程 总建 筑面 积 :
系 统 。B 座 空 调 水 系 统 原 理 图 如 图 1所 示 。
时,当燃气管道线 路故障或气 站检修停 气的特殊情 况下 ,可设 定一 台 为油气 两用 机 ,备 有油 箱 ,可 以保 证大 楼空 调安 全 稳定 运行 。 根 据建筑物使 用特点 ,设置集中冷 热源 的 中央 空调系统和 使用灵 活 的变频 多联式 空调系 统 。根据 建筑物 使用特 点和不 同 的使用功 能 , 空调设计设置了集中冷热源 的中央空调系统 以针对办公其 问的各功 能用
B座 空 调 面积 约 为 3 O 0 2 40m。
在 天然 气 尚未进 入 的过渡 时期 ,该工 程直 燃机 组燃 料采 用 再生
油。即将废机 油 、废矿 物 油、废化工 油 、废食 物油 等提炼 成燃料 油 ,
再生油 的使用 比使用柴油可节约运行 费用 2 % 0 ,且这些废 油的再利用符 合 国家 推行 的节 能减排 政策 。
房 使用 ,对需 全天 候使 用 的弱 电机房 及楼 层管 理 问、 网络机 房 、消 控 防及楼宇控制 中心 、监控 中心等设置 了独 立冷源 的变 频多联 式空调
系 统 。 以满 足 使用 灵 活 , 运行 节 能 的 要求 。 空调水系统设 计采用 分区及变频控 制形式 ,有 效地提高 了输 送效 率 ,满 足不 同参数 的使用要 求。该工程 的制冷供热机 房设于距 离主楼 工程 1 0 6 m外的 附属用房 的地下制冷供热机 房内,其空调水系统具有输 送距 离远 : A座 、B座及 裙楼空 调负荷大 : 管径及 附件 庞大等特 点 。 设 计 时 综 合 考 虑 了上 述 特 点 并 在 冷 热源 设 置 、 总 体 分 配 、 水 系 统 平衡及控 制等方面 采取多种 技术措施确保达 到合理 用能、减少浪 费的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

分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摘要:科技和现代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在运行时需要耗费很多的能量。
在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节能环保理念,同时要保障设计符合安全性原则、节能性原则,严格的按照基本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则能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确保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在应用时,具备更高可行性,还要在保证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质量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整体投资成本,为智能建筑规范化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引言在超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暖通空调系统一般在夏季和冬季的消耗会比较大,能帮助人们调整好室内外的温度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帮助人们提升更高的生活品质。
因此,本文通过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重点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工程应用范围比较广,大部分建筑工程都设置了暖通空调系统,而根据超高层建筑不同需求暖通空调系需要灵活调整网格结构,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这也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而人们对施工要求的提高,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标准也出现差异,若是标准不够统一会导致管道安装受到阻碍。
而在设计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时,要综合分析建筑整体结构,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导致整个工程安全受到影响。
而在实际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期间,可能会出现与空调等系统临近问题,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需要仔细处理暖通管道,确保管道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阻燃性能,并做好保温处理,一般使用聚酯类材料包装管道。
在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先要选择好合适的施工方案,要考虑好施工工程,可能会面临的一些影响因素,同时确定工程类型,根据建筑实际需求,综合判断不同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优缺点,为了方便后续维修减少维修费用,在管道施工时要考虑好维修空间预留。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能源高消耗问题进行的剖析,探索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旨在建立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系统。
本文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原则、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1 合理的高层建筑设计是节能型暖通空调设计的基础对于房间的空调冷热负荷,高层建筑本身围护结构的性能表现是影响其大小的直接原因。
从相关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空调计算负荷随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可以说,暖通空调设备的能耗同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息息相关。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做好前期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设计工作,对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各地方标准也对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最大值作以相应的规范限制。
在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控制窗墙比,对于窗户的面积进行适当的缩小,尤其在我国北方东西朝向的建筑上,窗和墙的比例控制在0.35之内,南北朝向的可以将比例控制在0.45之内;其它地区窗墙比例控制在0.45之内;(增加“玻璃(或其他同名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或相应规范更严格限值。
当不满足时应按规范进行权衡判断”)窗户玻璃的选择,优先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吸热玻璃、双层玻璃,严禁单层白玻璃的使用;窗户增加遮阳设计。
采用内、外遮阳的设计可以对冬寒夏热的建筑节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加强外墙保温性能,对于建筑的外墙保温,使用性能良好的隔热保温材料。
另外可以对于屋顶设置遮阴棚、通风屋面等进行建设空调系统的负荷。
2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原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其能耗也有所增加,因此进一步激化能源供求矛盾。
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节能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缓解用电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内部功能日趋复杂多样。
多联机空调具有自控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与常规水系统中央空调相比,多联机外机布置时需要考虑内外机高差、冷媒配管长度衰减等问题,应配合建筑外立面百叶美观度需求。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多联机空调;设计;分析引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都十分巨大。
由于设计形式不同,每个建筑也会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因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建筑在空调系统方面巨大的节能潜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比较各种方案,做出最优选择。
如果在设计的初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全方位的评估各种设备的能耗量,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目前这已经成为改善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法宝。
1概述1.1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空调的普遍使用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空调的大量使用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电力紧张、能源消耗大等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
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节能减排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已经是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进步,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方式都呈现现代化的特征。
因此,在比较大型的建筑内部,暖通空调系统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之一。
对人们的生活、办公起到了很大影响。
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筑物日益增多。
但是,随着人们的活动增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的会伤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导致这些楼房的容积率和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升高,商业用途的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暖通空调系统在内的建筑设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超高层商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要点。
一、建筑平面布局设计要考虑灵活性。
超高层商用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要考虑灵活性,即不同楼层的布局要尽量灵活。
因为不同的商业用途会有不同的需求,也需要不同的室内布局。
同时,不同的室内布局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超高层商用建筑的设计中,应尽可能的考虑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的业主需求。
二、商用空间的开闭式设计。
超高层商用建筑的空间设计也要尽可能的开闭式。
开闭式设计会影响建筑的能耗效率,也会影响室内舒适度和建筑的环境保护。
建筑采用开放式设计,可以优化建筑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
相反,如果采用封闭式设计,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负荷,导致能源浪费以及排放的CO2增多。
因此,在商用空间的设计中应该采用开放式设计,并有意识的将空间内的热负荷调整到最低。
三、视觉效果和净高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净高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室内舒适度。
视觉效果和净高度的设计应该是有机结合的。
即在保持视觉效果的同时,确保净高度的要求,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循环。
如果净高度不满足要求,会导致空气环流机会不足、通风失效、室内空气热驱不开等问题,同时还会影响设计内的舒适度。
四、建筑外观的能耗效率。
超高层商用建筑的外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直接影响建筑的能耗效率。
建筑的能耗效率是与建筑外观的材料、颜色、外形等密切相关的,在建筑外观设计中需要考虑能耗效率标准。
设计师应该考虑采用透明度高、隔热性强的窗户,降低室内空气温度和照明负荷,同时也要考虑建筑保温材料,并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外形,以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
五、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布局。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

关于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概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大楼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对节能设计与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暖通空调系统是超高层大楼中耗能最多的系统之一,因此对其节能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施工进行概论。
一、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系统特点1. 复杂性:超高层大楼的建筑结构复杂,空间分区多,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
2. 能耗大:由于楼层高,导致输送空气的压力增大,并且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来使整栋楼内达到相同的舒适度。
3. 负荷变化大:超高层大楼的室内外环境差异大,负荷变化大,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节。
二、节能设计1. 合理选择空调系统:针对超高层大楼的特点,应该选择适用于高空建筑的节能空调系统,如变频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2. 科学设计风管系统:在设计风管系统时,要根据楼层高度合理布置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气流阻力;同时要考虑到空气的流通速度和温度分布,避免产生短路现象,达到能效最大化。
3. 配套设施选用:在选用变频驱动的风机、泵等设备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型号,以免出现设备过大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4.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根据室内外环境和人员流动实时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
三、施工要点1. 精细化施工:在风管、水管及绝缘材料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施工,确保管道的损耗和漏风率都在合理范围内。
2. 避免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过度的加工和拼接,以免造成管道的漏气及水管的渗漏现象。
3. 设备调试:在安装好暖通空调设备后,要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免造成日后的维护负担。
4. 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并进行临时设施的加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进行超高层大楼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施工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其特点并注重细节,尤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以确保最大程度地节能和使用安全。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高层智能化建筑办公楼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与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
因此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
文章主要介绍了暖通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智能型建筑;暖通空调;冷却水设计;通风设计;消声减振一、暖通空调冷热源设计本工程为一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九层的一类高层建筑。
夏季空调设计总冷负荷为19596kW,冬季供暖、空调设计总热负荷为14231kW。
由于有市政热网供应,所以热源考虑为市政热网提供的高温热水。
经设在地下二层换热机房内的板式换热器交换出80℃/60℃的二次水供供暖、空调系统使用。
冷源选用性能系数高的水冷式离心机组。
由设在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内的六台3516kW(10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冷水供回水温度为5℃/10℃,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却塔设在主楼的屋顶。
二、空调与供暖系统设计1.一~五层的大堂、商业用房、餐厅等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在满足室内人员所需的新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采用回风以节省能源。
2.地下一层快餐厅、商业用房及标准办公层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
各空调系统设回风/排风机,过渡季均可全新风运行。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单风道定静压控制,送、回风机均可变频运行。
地上层每层空调机房靠外墙设置,新风引入口、排风口可直通室外,以满足进风、排风百叶风口面积要求。
设计中需注意新风引入口与排风口的间距要求。
3.标准办公层进深较大,人员、灯光及办公设备发热量较大,存在内区。
冬季内区需要供冷,而外区需要供热,所以变风量空调系统按内、外区分别设置。
将外窗墙线至进深4.6m的区域为外区,其余区域为内区。
内区采用V A V变风量末端装置,全年供冷;外区采用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与散热器组合的方式,在外窗处设冬季供暖用铜制串片散热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12T15:59:26.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丁卫娟罗贤兵
[导读]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能源高消耗问题进行的剖析,探索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旨在建立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系统。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存在的能源高消耗问题进行的剖析,探索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旨在建立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系统。
本文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原则、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1 合理的高层建筑设计是节能型暖通空调设计的基础
对于房间的空调冷热负荷,高层建筑本身围护结构的性能表现是影响其大小的直接原因。
从相关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空调计算负荷随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可以说,暖通空调设备的能耗同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息息相关。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做好前期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设计工作,对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各地方标准也对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最大值作以相应的规范限制。
在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控制窗墙比,对于窗户的面积进行适当的缩小,尤其在我国北方东西朝向的建筑上,窗和墙的比例控制在0.35之内,南北朝向的可以将比例控制在0.45之内;其它地区窗墙比例控制在0.45之内;(增加“玻璃(或其他同名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或相应规范更严格限值。
当不满足时应按规范进行权衡判断”)窗户玻璃的选择,优先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吸热玻璃、双层玻璃,严禁单层白玻璃的使用;窗户增加遮阳设计。
采用内、外遮阳的设计可以对冬寒夏热的建筑节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加强外墙保温性能,对于建筑的外墙保温,使用性能良好的隔热保温材料。
另外可以对于屋顶设置遮阴棚、通风屋面等进行建设空调系统的负荷。
2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原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其能耗也有所增加,因此进一步激化能源供求矛盾。
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节能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缓解用电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节能原则
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以及劳动强度是影响热舒适指标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寻找这六个热舒适指标的合适比例来指导工程中节能设计的实际应用,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协调,抵抗室外气候的变化,使得房间内产生舒适的微气候。
2.2 整体和局部结合原则
实行集体供暖时,把个人与全体兼顾在一定的条件下,应注意满足个人需求,不强求全面统一,这有利于节能和控制的灵活性。
暖通空调系统应实现分户或者分室热量分摊的功能,确保各个房间都能独立调控室内温度。
2.3 充分考虑可再生资源原则
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无污染、清洁安全、资源取之不尽可再生的优势,因此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尽量利用再生能源是很有必要的。
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太阳能的利用;2)自然风的利用;3)地下水的利用;4)土壤能的利用;5)风能和海洋能的利用。
3 高层建筑节能型暖通空调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3.1 合理的选择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
通过对室内外温度的合理分析,采取最恰当的温度值,从来确定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
所采取的的数据要注意,冬天时温度不宜过低,夏天时温度不宜过高。
在计算新风量的过程中,工艺要求和卫生条件都要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尽量节约能耗。
节能设计工作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大小不仅会受到所设计的室内湿度标准和温度标准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参考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人体的健康条件,以夏季空调冷负荷为例,在满足国家规范及舒适性的情况下采用较低/高的设计参数,可以将建筑能耗降低。
因此为暖通空调系统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3.2 空调冷热源的节能选择
一般情况下,空调冷热源采用换热、供热设备或是集中设置冷水机组两种方法来选择冷热源。
其中第二种方式在设定时一定要注意周边的建筑物情况以及环境特征。
在设定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设定方位时,如果周边有发电厂,要充分考虑热电冷三联供、蓄冷技术等节能技术在暖通系统中的应用是否可行。
第二,为了节省资源,避免其浪费,空调所在区域要采用复合源的方式进行能源的集中供热或者是供冷。
第三,如果附近有足够的水资源和低热能源时,也可以利用水能源进行供热或是制冷。
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利用一些现有的资源来进行供热或是制冷,这样不仅仅会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将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真正的做到了资源可持续发展。
3.3 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耗
一是在材料的选用上,可以选用保温效果好的新型保温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温节能。
二是在能量输送系统管理的设计上,可以选用计算机系统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的水利平衡调试,采用以平衡阀及其专用智能仪表为核心的管网水力平衡技术,以便有效的实现对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和控制,提高输送能量的效率,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是在设计时考虑实用性强的动力传输系统,以保证在实际施工和使用中实现节能的效果。
可以选用效率高、部分负荷特性好和大温差、低流速、低摩阻管道,输送效率高的载能介质的动力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输送过程的能耗,节约能源。
3.4 有效利用室外新风量
对于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将室外新风量进行正确有效的利用是一个有效的节能方法。
对于冬冷夏热的房间来说,室内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随着室外新风量的增大而增加。
对于新风量的取用,是根据空调放假的正压值来确定的。
房间用途不同,对新风量的取用也有所差别。
在满足国标及人员新风负荷的条件下,通过气流分布合理控制新风,以达到新风的最高利用及最小能耗,另外对于一种内部发热量较
大的高层建筑,如大商场、会场等,对室内冷风(室外空气也是热风)的需求较大,尤其在夏季。
4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是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精湛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性能与安全性能,对暖通空调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现今暖通空调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节能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蓄冷系统节能技术,另一种是变频系统节能技术。
蓄冷系统可以缓解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压力,它可以将用电高峰期的电量进行蓄冷操作,将系统内部的水制作成冰,使其在用电低峰期进行释放,这样就能够使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体现了该系统技术的节能性。
变频系统完全符合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要求,它可以根据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情况自动转变频率,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常用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5 结束语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现有节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在今后的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一定会有更好的节能设计方案出现和实施,为我国的节能环保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明,张荣,张刚.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4).
[2] 邱景涛,田观法.关于暖通空调技术与建筑节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1,(23).
[3] 张鑫.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J].建筑技术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