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吴军

合集下载

核电站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技术 安未

核电站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技术 安未

核电站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技术安未摘要:核电站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技术是中广核自主研发的针对核安全级控制设备,集检测、诊断、筛选、烤机及再鉴定的一体化技术及研发平台。

该平台通过对核电站核级控制设备老化机理研究,自主完成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元器件老化识别、设备失效根本原因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核级控制设备出现的参数漂移、性能不稳定、裕度下降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核级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在线检测方法,建立了可靠性和老化检测标准,开发完成可靠性和老化检测诊断系统。

本文对核电站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电站仪表;控制设备;可靠性;老化检测技术1可靠性及老化管理仪控设备老化管理方法是对核电厂仪控设备实施老化管理,并准确评估仪控设备老化状态,确保核电厂仪控设备可靠性不会降低。

通过识别与安全相关的仪控设备老化相关参数(例如参数漂移、响应性能变差),验证仪控设备的性能,建立获取数据的措施和方法。

定期采集、分析仪控设备的性能数据,与验收准则进行比较。

老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老化认知,了解老化是有效监测和减缓老化效应的基础。

了解仪控设备的老化降质,应确定和理解其老化机理及效应,根据现场老化管理和实施经验,制定并不断完善老化管理技术规范;2)老化监测,应研究并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对安全重要仪控设备进行监测。

监测功能参数和状态指标,跟踪仪控设备的老化退化趋势;老化监测获取的数据用于对设备的老化评估,或用于评估采取的老化缓解措施是否合适;3)缓解老化效应,实施必要的缓解措施来消除老化效应的影响,制定具体的仪控设备老化管理方法,确立“老化控制”计划,制定维修和更换策略。

在仪控设备正常运行或维修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潜在的性能退化,纠正不可接受的老化降质。

2机理认知2.1老化效应了解仪控设备的老化机理和由此产生的老化效应的方法是研究构成仪控设备的具体材料在其受到环境和运行应力影响下的反应。

核电厂老化管理的内容(三篇)

核电厂老化管理的内容(三篇)

核电厂老化管理的内容核电厂老化管理是核电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核电厂设备和组件的寿命控制、老化机制的研究、老化预测和评估、老化监测和检测、老化修复和更新等多个方面。

核电厂设备和组件的老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它会影响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老化管理对于核电厂的长期运行非常重要。

首先,核电厂老化管理的内容之一是设备和组件的寿命控制。

核电厂的设备和组件有着不同的设计寿命,核电厂必须建立寿命控制的机制,确保设备和组件在标准寿命期内运行。

这需要对设备和组件的寿命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维护和修复计划。

其次,核电厂老化管理还包括老化机制的研究。

核电厂设备和组件的老化是由于长期的辐射、腐蚀、热载荷等因素所致,对老化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老化过程以及如何延长设备和组件的使用寿命。

研究还可以为设备和组件的更新和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

第三,核电厂老化管理还包括老化预测和评估。

核电厂需要通过对设备和组件的老化预测和评估来确定它们的寿命状态,并为相关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这需要采用可靠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老化模型、历史数据和监测技术进行预测和评估。

第四,核电厂老化管理还包括老化监测和检测。

核电厂需要通过监测和检测手段来实时监控设备和组件的老化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包括使用各种传感器、监测系统和无损检测技术来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最后,核电厂老化管理还包括老化修复和更新。

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和组件,核电厂需要及时进行维护、修复或更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需要进行诊断和分析,制定相应的修复和更新计划,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改进工作。

总之,核电厂老化管理是核电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设备和组件的寿命控制、老化机制的研究、老化预测和评估、老化监测和检测、老化修复和更新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核电厂可以延长设备和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核电厂老化管理将会越来越重要,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吴军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吴军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吴军摘要:核能行业网络安全事件暴露了核电厂仪控系统缺少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各方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果严重。

基于对核电相关网络安全标准的分析,研究了白名单策略与黑名单策略的技术差异,提出了在核电厂场景应用白名单防护策略的工作方向。

详细分析了程序白名单、外设白名单、工控协议白名单、工控行为白名单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场景;描述了白名单防护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规划、设计、验证、实施和维护5个步骤,并在实际的核电站进行产品部署。

经过在核电站的实践验证,采用白名单技术防护的网络区域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破坏,阻止恶意报文的传输,从而保护核电厂仪控系统的安全。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系统;可靠性引言核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对核电的开发有利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安全发展。

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会持续进行。

为了配合我们国家核电行业的发展国家也下发了相关课题。

本篇文章就旨在研究中国核电设备的可靠性标准体系以及分析需求,找出核电设备行业当前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的不足,结合核电设备的实际需求,为中国核电设备可靠性标准体系需求提供一些建议。

1仪控设备老化机理研究仪控设备寿命与其内部所有元器件老化降质有关,最短寿命的元器件通常决定仪控设备的寿命。

元器件“老化”的实质是材料或设备的特性随时间发生变化。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受限于绝缘材料老化,这是由于介电强度退化。

此外,电子元器件的参数随时间发生变化,如漏电流或直流增益增大会导致这些元器件老化。

许多物理应力会导致元器件老化,如电流、电压或电阻发热是电子元件的固有现象。

外部应力,如环境温度、辐射、振动、冲击,或其他机械和化学应力都会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高温以及温度循环也是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老化的主要原因。

但并不是所有失效都与老化相关,也会有其他原因,如器件制造质量或设计缺陷。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摘要:在梳理总结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的特征、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仪控设备全生命周期循环管理体系概念,具体介绍了该概念在设备选型、生产、装配调试、运营保养、备件储存、退役报废等不同阶段的管理体系应用与实施。

关键词:设备管理;全寿命周期;仪控;设备数字化;核电厂由于现代化仪表技术与控制水平的提高,核电厂仪控系统已向数字化方向全面深度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变革又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智能化水平,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要求仪控设备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持续改善。

1数字化仪控设备管理系统的特性、要求及面临问题1.1数字化仪控装置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和要求数字化的仪控装置和电厂机械、电力类装置一样,在质量管理上都具有很多的共性特点,而且存在着几个独特优点:(1)仪控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仪器控制等电气类的专用设备,因此不会产生损坏和疲劳等机械损耗,且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符合浴盆曲线变化规律,以随机发生故障居多。

科学研究结果和大量统计资料都证实,在电气设备稳定工作期间周期性的器件修理或更新并没有避免故障发生出现,相反可以把电气设备投运初期的高故障率因素带入整个系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故障率,所以对电子设备盲目的拆解修理或更新并不可取。

(2)数字化仪控技术设备是四C科学技术(电脑、监控、通讯、图形信息技术)的组合,对技术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相当高,因此有关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在计算机技术、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丰富理论知识,并掌握必要的技术设备运用和维护技能。

1.2数字化仪控装置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近年来,由于仪控装置的运作时间不断累积,在设备安全与可靠性并不能获得很大改善的情形下,仪控装置的投资成本也增长迅速,且设备管理上存在着如下问题:(1)机械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为了确保电厂安全平稳运转,购买了很大量的配件,造成存货积压很大。

(2)配件专业化高,替换性恶劣,大部分配件不能使用他人品牌型号产品替代,升级换代时不得不使用原有厂商指定机型,造成配件供货、服务等存在垄断状况,相应价格逐渐增加。

核电站仪控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计算

核电站仪控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计算

核电站仪控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计算发布时间:2021-04-02T09:57:42.609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期作者:邱华杰[导读] 所以这就导致了核电厂仪控系统在故障解决期间出现了存在着比较多的技术性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350300摘要:核电站的高安全标准已经对相应的控制系统在工作时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仪控系统在工作时应该通过采用有效的设计方式和技术解决方案等手段来改善和增强系统的工作可靠度和运行的稳定性,以达到能够满足对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的目标。

关键词:核电站仪控系统可靠性可用性一、核电厂核电站仪控系统检修及维护管理问题当前,核电厂仪控系统在维修期间的工作效率与排检时间的有效性相对比较高,但是由于核电站仪控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却比较严重,所以这就导致了核电厂仪控系统在故障解决期间出现了存在着比较多的技术性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设备管理缺乏完整的体系目前,系统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在设备管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也没有一些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设备管理组织对其进行管理。

从目前实施的过程来看,很多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小瑕疵,没有专业人员对先进的应用软件系统对其进行指导。

2.设备安全管理有所欠缺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健全施工管理体制和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够让整个施工的过程更好地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不重视,不能做到在每一条生产线上,每一个施工现场都做好安全管理。

在核电厂中,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

在设备维修和管理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利用信息科技对核电厂设备进行高效管理,保证核电厂运行的效率,同时也是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损失。

二、可靠性研究的意义对于提高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应用程度进行分析,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核电站仪控系统的总体性,增加了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实际使用效率以及更好地提高其产品质量。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核电厂内数字化仪控设备位于核心位置,其运行状态直接的影响着核电厂整体的安全以及能源生产,因此在新时期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得到了更多的人的关注,如何提高数字化仪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延长数字化仪控设备的使用寿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与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管理与探索;寿命验证方法前言: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的使用寿命直接的关系着核电厂的运维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如果数字化仪控设备的更新速度过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仪器设备的老化问题,将会导致核电厂运行与维护方面的成本大幅度增加,极容易让核电厂承受过大的发展压力,逐渐的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在能源使用方面的迫切需求。

由此可见,对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索与实践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失效与老化机理1.1数字化仪控设备老化任何仪器与设备在长期的使用都会出现老化问题,而数字化仪控设备在核电厂内作为“中枢神经”始终保持着运行的状态,其老化的速度也必然会加快,使得数字化仪控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因老化而出现了停止运行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核电厂在引进相应数字化仪控设备后会先对其设计的寿命周期进行采集和记录,以此作为依据设置下一批数字化仪控设备的引进时间,以保障在上一批次数字化仪控设备实效后能够及时的进行设备的更换,保障核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字化仪控设备更换不及时而造成的负面问题的出现,让核电厂供能能够始终维持稳定且安全的状态。

另外,开展精准的数字化仪控设备寿命验证工作对于提升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也有着较大的帮助,核电厂应当加强对这一方面的优化,进而在实现对数字化仪控设备实际使用寿命周期的精准掌握的同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养护计划,实现对全寿命周期的有效延长,让数字化仪控设备的作用与价值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进而在实现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管理的有效性的同时达成切实维护核电厂核心利益的目的,让核电厂的发展得到更为有利的保障。

秦山第二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老化管理

秦山第二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老化管理

秦山第二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老化管理张兵【摘要】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nstrument control systems,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running situation of the equipment,the analysis of the aging problem of the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ystem,and points out that their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strument control equipment spare parts' missing,technology ageing and equipment function deterioration.It presents some aging tactics of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s to solve the technology problem of aging in 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 phase II,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instrument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to ensure long term stable operation.% 在简单介绍秦山第二核电厂仪控系统状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仪控系统设备老化情况,指出秦山第二核电厂仪控设备存在备件缺失、技术老化和设备功能劣化的问题。

通过物项替代、设备改造和部件维修等手段解决设备技术老化问题,提高核电厂仪控系统设备的可用率,保障核电厂的长期稳定运行。

【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仪控;设备;老化;管理【作者】张兵【作者单位】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海盐 31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380 引言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和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是国家“九五”期间唯一采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的国产化核电项目。

核电厂仪控设备可靠性分析汪昭翔

核电厂仪控设备可靠性分析汪昭翔

核电厂仪控设备可靠性分析汪昭翔发布时间:2022-12-27T07:14:47.022Z 来源:《国家科学进展》2022年9期作者:汪昭翔[导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仪控系统和设备在核电厂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仪表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管理系统。

与原有的模拟仪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功能强大、运行处理能力强、易于实现多重冗余、故障安全、容错和自诊断等特点,同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

身份证号:46003119910811xxxx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仪控系统和设备在核电厂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仪表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管理系统。

与原有的模拟仪控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功能强大、运行处理能力强、易于实现多重冗余、故障安全、容错和自诊断等特点,同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系统;可靠性引言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引入给核电厂的安全与可靠性带来的风险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核电厂仪控系统的状态监测仅针对单台设备,忽略了设备可靠性趋势对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仪控系统是核电站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反应堆保护系统是核电站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脑,其可靠性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对如何提高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核电厂常见仪控设备核电厂仪控设备包含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工艺仪表设备,工艺仪表设备包含就地仪表和远传仪表,远传仪表包含开关量仪控设备和模拟量远传设备,模拟量远传设备又主要包含液位、压力、流量、温度、转速、震动、位移测量设备。

其中模拟量传感器是仪控现场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通常用于测量工艺系统过程参数或设备参数,用于核电机组的运行监视、自动控制或通道保护,并且模拟量远传仪表的趋势是可监视分析的。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仪控模拟量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吴军
发表时间:2019-08-26T16:38:42.6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吴军[导读] 经过在核电站的实践验证,采用白名单技术防护的网络区域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破坏,阻止恶意报文的传输,从而保护核电厂仪控系统的安全。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00摘要:核能行业网络安全事件暴露了核电厂仪控系统缺少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各方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果严重。

基于对核电相关网络安全标准的分析,研究了白名单策略与黑名单策略的技术差异,提出了在核电厂场景应用白名单防护策略的工作方向。

详细分析了程序白名单、外设白名单、工控协议白名单、工控行为白名单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场景;描述了
白名单防护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规划、设计、验证、实施和维护5个步骤,并在实际的核电站进行产品部署。

经过在核电站的实践验证,采用白名单技术防护的网络区域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破坏,阻止恶意报文的传输,从而保护核电厂仪控系统的安全。

关键词:核电厂;仪控系统;可靠性
引言
核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对核电的开发有利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安全发展。

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会持续进行。

为了配合我们国家核电行业的发展国家也下发了相关课题。

本篇文章就旨在研究中国核电设备的可靠性标准体系以及分析需求,找出核电设备行业当前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的不足,结合核电设备的实际需求,为中国核电设备可靠性标准体系需求提供一些建议。

1仪控设备老化机理研究
仪控设备寿命与其内部所有元器件老化降质有关,最短寿命的元器件通常决定仪控设备的寿命。

元器件“老化”的实质是材料或设备的特性随时间发生变化。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受限于绝缘材料老化,这是由于介电强度退化。

此外,电子元器件的参数随时间发生变化,如漏电流或直流增益增大会导致这些元器件老化。

许多物理应力会导致元器件老化,如电流、电压或电阻发热是电子元件的固有现象。

外部应力,如环境温度、辐射、振动、冲击,或其他机械和化学应力都会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高温以及温度循环也是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老化的主要原因。

但并不是所有失效都与老化相关,也会有其他原因,如器件制造质量或设计缺陷。

限于篇幅,本文仅简要分析两种典型仪控设备的老化失效机理作为参考。

1.1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的主要老化机理是电解液通过端盖的密封泄漏,这是一个与橡胶密封有关的特殊问题,如果橡胶性能严重降质,会形成电解液泄漏通道。

当温度为20℃时,一个典型的电解电容的老化过程可能需要10年(根据制造的工艺和材料品质,寿命有所不同),高温则可加快这个老化过程。

温度(环境)、电压和纹波是导致电解电容故障的诱导因素,会加速电解液蒸发。

电解液的流失增大了等效串连电阻,减小了电容容量,最后电容会因开路或短路而失效。

1.2中子通量探测器
堆芯外探测器一般根据电离原理运行,堆芯内探测器通常由含有镀铀电极的裂变室构成。

中子通量探测器的使用寿命要一般小于反应堆的寿命,探测器属于耗损部件,需要定期更换,老化机理主要与探测器的类型有关。

制造工艺也对老化机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制造缺陷造成电离室的密封和绝缘退化,导致泄漏和中子通量测量异常。

计数器对气体质量特别敏感,若气体中存在杂质或湿度,会改变传感器的特性。

杂质有可能是传感器制造期间进入的,湿度可能是测量室泄漏引起的。

电离室探测器的退化主要与敏感涂层(例如硼)的退化有关。

敏感涂层属于耗损部件。

通常这类传感器作为源量程探测器可能具有5~8年的运行寿命,作为中间量程或功率量程探测器可能有10~20年的运行寿命。

2仪控设备可靠性及老化管理方法
2.1核电设备可靠性分析方法
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建立在很多数据基础之上的。

如今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快速,虽然新建的机组很多,但是在运的机组却很少,所以这就导致我们能够分析的设备对象很少,很多核电设备的可靠性都非常高,也导致失效数据非常的少。

这种状况之下,很多的设备部件不能够依靠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需要结合外部失效,行业失效率以及数据并运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

对于核电设备可靠性分析的需要,建立一个分析体系。

设备部件可靠性的定量分析结果,作为系统的可靠性定量分析输入,这就能够很大范围的提高设备可靠性分析的准确率。

部件可靠性定量分析的主体就是设备的主要部件,所以在确定了失效分布的类型之后结合每个输入数据来判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核电站实际的运行的部件在投入运行之前就已经经过了实验与调试阶段,而这两个阶段也在过程当中经过了失效的过程,所以说,在设备实际运行的时候,设备设计的寿命已经到达或者接近时,设备部件已经处于损耗时期,这个时期之前部件都处在偶然的失效期内。

如果实际的工作状况比设计的要恶劣时,设备的损耗时期就会提前,时间会缩短。

与此同时还能依据数据来判断设备的寿命时期,当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低或者是发生的时间很分散,这时设备部件就会处于寿命的偶然失效时期,但是设备部件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内有很多的失效问题时,部件就处于损耗时期了。

核电设备可靠性标准体系分析方法是设备部件可靠性分析里,特别是几乎没有失效数据时,来保证分析的准确度的重要环节。

相同的数据,如果选择的分析方法不一样,那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可能是数量级的。

在选择分析方法的时候,要结合核电行业的发展状况,失效情况,数据的特征,实际情况多个角度来考虑。

当有核电厂家或者专家机构发表的核电设备的都可以使用的失效率后,可以综合考虑电厂的失效数据,核电厂的部件运行的具体状况来修改更正;当不存在核电厂的失效数据与外部失效数据时,可以通过核电厂的设备运行的数据来对通用失效率进行在r等于0的情况下的修改更正;当存在上述的失效数据时,根据数据的多少来进行选择:如果数据比较少,那么可以通过电厂运行数据对通用失效率进行r不等于0情况下的修改更正;如果数据比较多,那么可以通过经典的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根据设备失效数据是否为完全的失效数据,来判断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还是使用非完全失效数据适用的最小二乘平均秩次方法进行分析。

2.2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目标与组织机构
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的目标是识别重要仪控设备的老化对核电厂安全和可用率造成的任何潜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可靠性及老化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解决复杂的老化问题不仅是仪表控制部门的事,还需要核电厂多个专业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根据核电厂设备的老化情况,应建立核电厂老化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自的主要责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其中,老化管理项目组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整个可靠性及老化管理的核心。

它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指导核电厂仪控设备的老化识别及分级,牵头制定老化管理策略、方法、标准,指导专业部门制定老化处理计划和现场实施。

结语
在核电厂的业务场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业务操作都比较稳定,变化较少,对可靠性要求极高。

采用白名单技术的工控主机防护软件、工业防火墙、审计设备等产品,在防护功能上与传统黑名单产品相似,但是更适合核电厂的特殊场景,最终防护效果更好、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更小。

采用白名单技术的安全产品应该被纳入核电厂整体安全解决方案的备选列表,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第一部分:评估规范:GB/T30976.1-2014[S].2014.
[2]杨锴,陈智.1E级堆芯探测器组件类设备EMC鉴定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7,38(4):9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