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基于ERP视角大学生创业中管理知识教育论文

基于ERP视角的大学生创业中管理知识教育研究【摘要】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业之所以行动能力不强,除了缺乏资金和社会阅历以外,对管理知识的不了解也是制约因素,而erp 实践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企业管理能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创业教育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紧接着叙述了erp实践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找到erp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最后得出以上两者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丰富创业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erp 管理能力创业教育一、大学生创业培养教育现状随着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出台,全国各高校逐步建立了创业教育机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与创业相关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对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创业教育任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育部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平均不到1%,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比例有不小的差距;创业成功率不到10%,也远低于一般企业。
创业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创业能力的高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业能力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这里创业能力即包括大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包括对创业中各环节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所欠缺。
对此,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对从事创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只考虑创业教育对创业大学生的影响,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分析后我们得出大的方面与高校现存的教育模式有关。
目前,在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只是被动的获得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开设方面,主要以专业课教育为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学习较多,即便开设创业课程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安排实践环节,即使安排有实践环节,往往受制于师资、教学条件、时间、经费、现行就业政策等各方面影响,不能真正对学生创业起到足够影响的程度;此外,由于创业大学生对运营管理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使得其在创业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而使得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迅速增加,对普通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素质,面对着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解决途径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开始逐步推行学分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因此,只有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是高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了各个高校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
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
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
2.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
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以后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不知道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大学里随波逐流,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为学习制定计划,就算有目标,也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知识、考试不挂科或者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上,只有在考试来临或者需要考证的前期,才会强迫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班级管理论文最新5篇

班级管理论文最新5篇班级管理的论文篇一摘要:本文基于基础教育中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专门探讨分析目前基础教育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此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本文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观念、陈旧教育观念和班主任负责制的缺陷等,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班干部一、班干部的任命方式造成班级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班级干部的任用模式。
当前班级管理干部任用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等因素指定班级为班干部。
另一则是通过学生运动的方式。
但不管那种形式,选出的班干部,毕竟少数。
教育应为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的班级干部的任用,迫使班级形成了鲜明的层次结构,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体现,民主意识得到了抑制。
教育体系的片面追求的取向的精英,更多的戏剧的教师对学生的成就,成绩的高要求。
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学生们非常容易形成扭曲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服务行为。
班级难以形成合作的氛围,也无法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
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教育系统很难撇清关系。
近年来,学生在高考前集体罢工考试的现象。
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和大专生、倒置现象,使他们对当前的教育体系的绝望。
不在一天,方向应该在现有体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自身的教育意义。
课堂是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温室,而不是一个培养学生成长的笼子。
通过对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可以认为,寻找另一个组织和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以提高组织效率为目的阶段。
的阶级,任何一个组织结构效率为目的将阻碍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摆脱这种形式的班级管理组织,以寻求其他更民主、更人文关怀的班级管理模式[1]。
二、班主任负责制的缺陷所谓班主任责任制,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平等、健康等几乎所有的事情。
班级管理论文4000字

班级管理论文4000字在学校的管理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论文4000字,仅供参考!班级管理论文篇一班级管理艺术浅谈摘要: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班主任要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通过运用情感教育赏识教育、宽容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体现班级管理艺术性。
关键词: 班级管理艺术情感教育宽容教育赏识教育个性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力量。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不仅要有耐心、热心、细心、恒心,更要以爱心为前提为力量,讲求教育管理艺术。
一、情感教育: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
从接任班级的第一天起,我就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拉拉家常,说说“悄悄话”,并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既是良师又是密友,值得信任。
只有与学生真诚相处,学生才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来亲近你,信任你,向你倾诉心里话。
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有的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而被父母遗弃,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比较困难而被父母放弃,他们缺少关心。
记得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无固定工作,学费无处着落。
该生整天无精打采,上课睡觉。
我得知情况后及时跟校领导回报并帮她争取到助学金,解决其后顾之忧后她改头换面,精神焕发,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她从班级后几名跃升到十几名。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在与班主任情感交流深厚的基础上才会乐于接受教育,只有在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基础上,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宽容教育:给学生认识、调整自我的机会“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这句话道出了讲求教育艺术的重要性。
每个班级都有比较顽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上可能都有一定“威信”,如果引导不好将会影响整个班风。
对待这类学生若是采取简单或者严厉的训斥,就会使他们产生违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论文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发掘自我的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浅析摘要:近年来,高校发展的新趋势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急需改进既有的教学组织管理机制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了促使大学生成长为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就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努力培育并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本文明确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内涵,通过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意义与存在问题及影响,指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促使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将来成长为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意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是指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1],促使社会发展目标、高校教育目标、个人学习生活目标和个人有效行为四者的顺利实现与有机统一。
自我管理是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大学生个人学习生活目标是自我管理的核心,社会发展目标和高校教育目标是个人学习生活目标赖以确定并实施自我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个人的有效行为则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个人学习生活目标得以实观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
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与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
面对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除需要掌握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更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顺利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之中,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及合作,逐渐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发展和完善自我。
浅谈体育课堂管理论文

浅谈体育课堂管理论文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体育课堂管理论文范文一:大学体育课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多年来积压于大学体育课堂上的“沉疴”。
针对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上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两个问题,对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调整教学计划和改进教学方法两个对策,旨在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和解读,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课堂管理;问题;对策当前,在大学体育课的开展中,广大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考验,在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上,很多老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是什么原因让本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大学体育课堂变得管理混乱,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呢?解决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这两点正是无数正在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学者不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学生进行专门化的体育活动的能力有限,积极性不高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各地中小学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
尤其是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省份,文化课分数对于一个学生求学前途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中小学校会想方设法压缩甚至取消体育课,这一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上体育课的经验;另一方面,之前求学过程中的经历,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暗示,那就是“上体育课其实是一个不重要的事情”。
学生主观上不具备认真上体育课的心理基础,客观上也不具备上好一节体育课的经验和能力,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中出现种种问题可想而知。
2.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肥胖的现象时有出现,大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高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生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些时候对于学生逃避体育锻炼的行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纵容和妥协。
教育领导力研究论文范文分享

教育领导力研究论文范文分享在当今社会中,教育领导力被认为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领导力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能力,还可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将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领导力研究的范文,以供参考。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扮演着塑造未来的重要角色,而领导力则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因素。
众多学者和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教育领导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分享一篇教育领导力研究论文的范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领导力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领导力的概念与内涵】教育领导力是指教育管理者或领导者运用其职权和影响力,对教育机构及其中的个体进行指导、协调和激励,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学校的目标。
教育领导力不仅仅关乎管理层的决策和指导,更涉及到教育机构内各层次的领导者和教育从业者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的作用。
教育领导力的内涵包括智慧、情感和道德等多个维度,涵盖了组织管理、师资培养、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多个方面。
【教育领导力研究的重要性】教育领导力研究对于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教育领导力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其次,教育领导力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教育机构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方案。
此外,教育领导力研究还可以培养和提升教育从业者的领导力能力,激发其潜力,推动个体和组织的发展。
【教育领导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在教育领导力研究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和途径。
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可以量化教育领导力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从而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定性研究方法则通过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探索教育领导力的实践和效果。
此外,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模型,比如心理学中的情绪智力理论和管理学中的变革管理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教育领导力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育领导力研究的案例分析】以某高校的校长领导力为例,通过深入研究校长的领导行为、管理方式和影响力,揭示了校长在教育机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优选17个)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下面是整理好的关于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127个,供大家参考。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董桂玲.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OL]. 学周刊,2018(30):163-164[2019-01-24]. [2]金鸿文.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OL]. 学周刊,2018(30):165-166[2019-01-24]. [3]吕律. 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OL]. 学周刊,2018(31):149-150[2019-01-24]. [4]王婷. 谈目标管理在职业中学班级工作中的应用[J/OL]. 学周刊,2019(08):39[2019-01-24]. [5]王小捷. 浅谈信息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OL]. 学周刊,2019(08):40[2019-01-24]. [6]廖燕萍. 谈“无为而治”统领下班级自主管理[J/OL]. 学周刊,2019(08):159[2019-01-24]. [7]钟梦瑶. 浅谈“和合”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OL]. 学周刊,2019(08):162[2019-01-24]. [8]韦元平. 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学业焦虑关系研究——班级管理角度[J]. 学周刊,2019(02):170-171. [9]龙冬玲. 运用“积分制”管理班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J]. 学周刊,2019(03):156-157. [10]李高峰. 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剖析[J]. 学周刊,2019(03):166-167. [11]柳德. 以自主管理为基础,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J]. 学周刊,2019(03):172-173. [12]谢艳芳.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0+32. [13]田萍,郑德凤,郭宝莹.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5):42-43. [14]王兆廷,刘娟. 班级微信公众号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47-48. [15]孙立锐,高源. 浅析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家文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2):63-64. [16]翟媛媛. 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解析与实践应用[J]. 淄博师专论丛,2018(04):7-10. [17]罗祖兵,尹佐兰. 消极班级管理的积极价值及其实现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8(12):97-101. [18]杨秀芝. 班级精细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9(05):150-151. [19]周莉. 人本主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下),2019(01):180. [20]吴成有. 浅谈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J]. 文学教育(上),2019(01):176. [21]王芳. 卫生职业学校信息化班级管理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3):29-30. [22]孙莹.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2):41-42. [23]明锐. 试分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49. [24]刘彩绒. 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2):225-226. [25]王志远. 浅谈个性化班级文化网站优化班级管理[J]. 学周刊,2018(04):172-173.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26]田美.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探究[J]. 中国高新区,2018(04):109. [27]袁海燕. 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 学周刊,2018(07):171-172. [28]钟孟科.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示范性高中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02):255-258. [29]崔春龙. 再塑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型教师[J]. 中国德育,2018(01):31-35. [30]吴越.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J]. 基础教育研究,2018(02):90+92. [31]单体秀. 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J]. 教育现代化,2018,5(08):323-324. [32]农荟颖. 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 教育观察,2018,7(02):34-35. [33]孙亦华. 例谈班级管理中的家长课程构建[J]. 教学与管理,2018(05):12-14. [34]杨柳. 论高校辅导员通过班级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198. [35]程林珊. 以“互联网+班级管理”提高德育实效[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2):7-9. [36]王誉平. 从“核心素养”角度解读“自主化”班级管理[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47-49. [37]朱旭.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策略[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71-75. [38]董立,王维. 学习分析结果可视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4):65-68. [39]吴春燕. 首因效应在新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2018(10):31-33. [40]仇善梁,房翠. 基于阿里钉钉的班级管理应用探索与实践[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1):1-3+6. [41]史雪玲,周文哲. 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开发路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8):47+56. [42]姜红霞.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4):64+66. [43]张永博.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河南教育(高教),2018(02):44-47. [44]卢梦丹. 浅谈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78. [45]徐雁波. 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6):192+194. [46]方桂花. 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J]. 学周刊,2018(17):175-176. [47]马俊华. “小团体”的大意义:中学班级管理的“七寸之地”[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3):62-64+69. [48]王成洋. 访谈式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自身问题的解决者[J]. 中小学管理,2018(05):51-53. [49]吴轲威. 量化管理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01):22-26. [50]陈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 中国农村教育,2018(10):19-20.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51]林春玲. 让每一个孩子都闪耀——谈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0):16-17. [52]张文武. 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改变班级落后面貌——谈五步学习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2018,5(13):356-358. [53]舒进兵.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48-249. [54]吴丹.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 黑龙江科学,2018,9(11):74-75. [55]苗钟国. 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 学周刊,2018(21):166-167. [56]安小燕. 巧借心理效应,促进班级人际和谐——兼谈团体心理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59-60. [57]杨茜. 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29-30+37. [58]赵娅玲. 新班级新三局——浅谈基础教育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问题[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3):21-22. [59]王露华. 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艺术——学生对抗行为案例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3):23-24. [60]赵荣辉. 班级管理:引领班级成为命运共同体[J]. 中国德育,2018(09):30-32+36. [61]李名深.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讨[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3):150-152. [62]李芳,张志军.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效用模型探究[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2):1-4+15. [63]张建祥. 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 学周刊,2018(25):176-177. [64]朱建梅. 教育伦理视域下小学班级管理探微[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27(02):100-104. [65]余俊波.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3):52-54. [66]郭瑞鹏,田宇.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班级管理可视化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8,42(07):71-77+70. [67]邓超. 班规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基于多个样本的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8(04):115-121. [68]吴学谦.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3):53-54. [69]刘枋瑜. 将人本思想引入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探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18(26):60-62. [70]林明星. 探究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2):50+61. [71]姜波,刘光林. 论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18(26):159-160. [72]李玉祥. 试论班级管理与人本特色班级[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1):54. [73]林宣含. “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化班级管理初探[J]. 中国培训,2018(07):75-77. [74]邵长艳,刘昊伟. 人性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18(18):6-7. [75]付海明,宰玉英.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索实践[J]. 华夏教师,2018(20):78-79.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四: [76]丁来潮,张锐. 大数据应用于班级管理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管理,2018(25):30-32. [77]杨清双. 中学班级管理方法浅谈[J]. 中国农村教育,2018(16):38-39. [78]马晓东,刘亮,范慧玲. 新媒体社交圈群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126-129+132. [79]王逢春. 酒店实习生班级管理研究[J]. 度假旅游,2018(08):68-69+71. [80]胡垚. 新学期班级管理的“三级跳”——谈七年级新班级的前期管理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93-194. [81]高朋. 建设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 教书育人,2018(16):74. [82]韩雪. 星卡,我的班级管理神器——低年级班级激励制度的建设[J]. 辽宁教育,2018(14):83-84. [83]孔群.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J]. 中国教师,2018(10):40-42. [84]梁庆琴. “互联网+”时代初中班级管理初探[J]. 教书育人,2018(28):70-71. [85]黄家滕.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81-182. [86]贾玉英. 浅谈创建班级博客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86-187. [87]王甲. 运用系统思维提高班级管理效能[J]. 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0):64-66. [88]董桂玲.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 学周刊,2018(30):163-164. [89]吕律. 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8(31):149-150. [90]王会杰.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学周刊,2018(29):163-164. [91]崔景涛.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9):45. [92]金鸿文.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学周刊,2018(30):165-166. [93]刘界美. 爱本无声,潜移默化——浅析高中班级管理工作[J]. 学周刊,2018(29):158-159. [94]熊长芳. 基于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的班级管理艺术[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34(05):36-38+51. [95]韦金凌. 易班网络平台下高校班级管理的困境与策略[J]. 大学教育,2018(09):229-231. [96]潘鹏飞.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班级管理的重要性[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68-169. [97]邵桂芳. 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研讨[J]. 黑龙江科学,2018,9(21):132-133. [98]蔡尊水. “选课走班”背景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22-24. [99]邓玉梅. 浅谈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J]. 黑河教育,2018(11):73-74.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五: [100]丁鲁政,王萌.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教育现代化,2018,5(42):396-397. [101]吴江芸,宗华. 创和谐氛围建幸福班级——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达成[J]. 名师在线,2018(26):95-96. [102]李延江.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2018(33):87-88. [103]柏红. 运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J]. 文教资料,2018(27):149-150. [104]刘倩影. 试论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模式[J]. 学周刊,2018(35):167-168. [105]宋立华.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106]曹玉俭. 浅谈新班级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J]. 学周刊,2018(35):161-162. [107]王琳,王宇腾. 小学班级管理创新对策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0+56. [108]袁东芳.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4+60. [109]李敏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学周刊,2018(33):165-166. [110]杨华. 手机网络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新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1):42+124. [111]毛梦华. 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角色的变化[J]. 学周刊,2018(36):143-144. [112]汤艺峰. 浅谈提升大学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以培育优秀班委为视阈[J]. 学周刊,2018(34):20-21. [113]曹海宁. 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 学周刊,2018(35):159-160. [114]姜子豪. 班级管理中教师权威与学生自治的冲突与融合[J]. 教学与管理,2018(33):65-67. [115]黄紫舜. 英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J]. 社科纵横,2018,33(11):136-140. [116]王丽颖. 微信时代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探究[J]. 品牌研究,2018(06):74-75. [117]韩晓钰. 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运用摭探[J]. 成才之路,2018(28):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摘要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管理是教育主体的一个自我变革的过程。教育管理的创新终究是基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良的结果,主要是运用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的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教育的不断创新。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了解一些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育管理 创新模式 1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1.1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逐渐发展为现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家长们都纷纷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兴趣,这些独生子女们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接受新生事物相对简单。但是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很少与社会接触,使他们对社会知之甚少,很难独自适应社会的生活。所以导致了不少的在校大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样,一旦他们脱离父母,脱离学校,他们将很难适应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环境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高等学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帮助这些大学生们培养独立自强,自己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也就加大了高等学校的管理难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强,一方面又要将其培养成社会栋梁。
1.2贫富差距问题 由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学生的家庭条件和社会背景差别较大,有些家庭条件优越,有些家庭条件却极为贫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学生的优越感差距,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容易引发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形成自卑感,性格内向,自我封闭。这种贫富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既不能阻止这种差距的存在,又要充分考虑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的感受,尽量不要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自卑,需要不断的培养贫困生对未来生活的兴趣,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1.3就业问题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想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在逐渐增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由于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缺乏,被众多企业拒之门外,这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性格变得沉闷古怪,甚至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严重的刺激,性格偏激,报复社会。由于急于就业,很多大学生错位就业,由于所找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同,工作中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学习,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在工作中经受更多的磨难,面对更多的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发生。很多大学生都会有就业焦虑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尽快帮助学生排除焦虑,帮助在校生物色较为合适的就业岗位,不断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沉着冷静的心态。
1.4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存在,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经调查,很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在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交往与封闭、家庭期望和个人意愿等多种压力和冲突面前,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极易引发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表现行为。时代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生活和社会的压力巨大,学校要密切关注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让其健康积极的面向社会,走入社会。
2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2.1信任关爱的原则 信任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承担本该就属于他自己的责任,让学生接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只有先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彼此真诚相待。同时,对学生的关爱也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情感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强调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用真诚和关怀去面对这些学生,用感情彼此沟通,增加教育管理的效果。
2.2公平激励的原则 在教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公平和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去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受到学生的拥护和尊重,学生才会不断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同时,公平和激励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如果教育管理者总是带着有色的眼睛看待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落差,加之学生周围给他带来的各种压力,一定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整个教育管理工作将很难进行,同时也将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赞扬和激励会不断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激励要适度,不能过分激励,过分激励,一定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一旦真正走入社会,缺乏了周围人对他的激励,他就很有可能失去对生活的动力。
2.3尊重理解的原则 受到他人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人都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在校的大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太多来自社会的磨练,和各种来自生活的压力,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愿望更加的强烈。一旦失去了来自身边人的尊重和理解,极易磨灭他对社会的向往和激情。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格平等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站在学生的角度,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效果。即使是出于好心的帮助,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进行的。
2.4引导启迪的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谈话的内容能够较大程度的起到引导和启迪的作用,便于和学生达成一定程度的共鸣。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正在面临的实际情况,又要达到一定的高度,真正的起到启迪智慧,憧憬未来的作用。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创新,使得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能够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都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能够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成功的吸引和管理自己的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3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突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服务。高等院校的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为了学生,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管理的效果。
3.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工作的客体,又不忽略他们的教育主体的作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从学校管理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的教育理念,学校要帮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使学生逐渐学会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强的栋梁之才。
3.3善于发现优点,开展赏识教育 对于犯错误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能给予人身攻击,而是要尝试开展赏识教育,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共同探索问题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充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其优点给予一定的赞扬和鼓励,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抵触,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努力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4促进德育教育的多样化,寓教于实践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开展广泛的校企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不同类型的企业,亲身感受一下企业的多元文化,逐渐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责任感。可以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在校举办一些讲座,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通过专项奖助金的颁奖仪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感恩教育。另外,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公益组织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区切实为人民服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德育的熏陶。这种德育教育的工作,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教育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严格的遵守一定的工作原则,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徐剑.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11:1-3. [2]张振松.关于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1.36:42-43. [3]朱小燕,宋时言,刘青.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创新“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168-169.
摘要 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管理是教育主体的一个自我变革的过程。教育管理的创新终究是基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良的结果,主要是运用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的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教育的不断创新。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了解一些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最后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育管理 创新模式 1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1.1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逐渐发展为现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家长们都纷纷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兴趣,这些独生子女们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接受新生事物相对简单。但是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很少与社会接触,使他们对社会知之甚少,很难独自适应社会的生活。所以导致了不少的在校大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样,一旦他们脱离父母,脱离学校,他们将很难适应社会上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