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析论文

合集下载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实时动态定位理论、算法和系统实现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实时动态定位理论、算法和系统实现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实时动态定位理论、算法和系统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快速发展,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如无人驾驶、精密农业、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等的关键支撑技术。

而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RS)作为实时动态定位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定位精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实时动态定位的理论基础、关键算法和系统实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架构,阐述了CORS在实时动态定位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实时动态定位的关键技术,包括误差建模与补偿、数据处理与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CORS网络的优化布局和数据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动态定位优化算法,有效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在系统实现方面,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CORS网络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块。

通过实际测试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本文总结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实时动态定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基本原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是一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它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如GPS、GLONASS、Galileo和BDS等,通过一组长期稳定运行、连续观测的参考站,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定位服务。

CORS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卫星信号接收:CORS网络中的参考站配备了高精度GNSS接收机,这些接收机能够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系统的信号。

通过解算卫星信号中的伪距或载波相位观测值,可以获取到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浅析CORS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浅析CORS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浅析CORS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摘要:CORS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

以其精度高、操作简便、自动化以及高可靠性在工程测绘中也显的日益重要和突出,已成为工程测绘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其技术特点以及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作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CORS系统;技术特点;工程测绘CORS系统是现代GPS的发展热点之一,随着GP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

当前,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测绘和气象辅助预报、地震监测、规划建设、交通导航管理等诸多领域,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一、CORS系统简介1.1 CORS系统原理CORS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分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各基准站负责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采集与传输。

数据处理中心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分流与处理、对各参考站设备状态、正常性进行监测管理,以及向各类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和计算服务。

数据传输系统把参考站GPS观测数据通过光纤专线传输至系统监控分析中心,同时把系统差分信息传输至用户。

数据分发系统向用户播发定位导航数据。

用户应用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接收系统、网络型RTK定位系统、事后和快速精密定位系统以及自主式导航系统和监控定位系统等。

按照用户实际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测绘与工程用户(厘米、分米级),车辆导航与定位用户(米级),高精度用户(事后处理),气象用户等几类[1]。

1.2 CORS系统的优点1.2.1 自动化和智能化CORS系统服务体系下能够实现工作自动化,实现了自动记录功能、差分解算功能和坐标转换功能等。

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及精度分析

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及精度分析

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及精度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及精度分析。

文章从引言部分入手,阐述了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接着,深入探讨了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GPS信号接收、数据处理等方面。

然后,对CORS系统的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精度水平和影响因素。

还对CORS系统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可能的误差来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给出了提升CORS系统精度的建议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其精度分析,为工程测量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CORS系统, 工程测量, 运用, 工作原理, 精度分析, 误差来源分析, 精度提升方法,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CORS系统(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是一种用于高精度测量的全球定位系统。

随着工程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CORS系统通过将一组连续运行的参考站和接收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了高精度定位和数据传输的功能。

在工程测量中,CORS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位置信息和变形监测数据,为工程设计、建设和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探讨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及其精度分析。

我们将介绍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其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质测量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我们将解析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深入探讨其如何通过接收和处理多个卫星信号来实现高精度定位。

然后,我们将对CORS系统的精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测量精度。

我们还将分析CORS系统的误差来源,讨论可能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们将总结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结果,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CORS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析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析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对流动站从拨号上网到到最后得到固定解的整个作业流程作了详解,针对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实时定位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erence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station system basic principle and advantage, starting to dial up the Internet to to the last from get fixed solution of the whole operation flow the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problems of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Key word: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 CORS ) system;Real time positioning1引言CORS理论源于1980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主动控制系统。

该理论认为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误差源来自于卫星星历,若能利用一批永久性参考站,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预报星历以提高测量精度。

随着之后基准站点概念的提出, 这一理论的实用化得到了推进。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在同一批测量的GPS 站点中选出一些点位可靠、对整个测区具有控制意义的测站,采取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的网络的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用于测区内其他测站观测值的精密解算。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利用多基准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应运而生,它很好地解决了大范围区域内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的问题,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议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的应用优势

浅议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的应用优势

浅议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的应用优势作者:刘韶军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8期刘韶军(甘肃省测绘工程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简述了RTK技术与CORS系统的原理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详细分析了CORS系统与单基站RTK技术的区别及各自特点,指出CORS系统的应用优势,并在结论中展望了CORS系统在的应用前景。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简称CORS系统)是现代GPS的发展热点之一。

CORS系统将网络化概念引入到了大地测量应用中,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为测绘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而且也将为现代网络社会中的空间信息服务带来新的思维和模式。

关键词:RTK技术 CORS系统应用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a)-0029-011 RTK测量技术简介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

RTK技术主要包括单基站RTK测量(即所谓的传统RTK技术)和网络RTK测量两种模式。

CORS系统是网络RTK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

2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系统概述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系统)是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GNS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CORS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系统技术具有提供导航、定位、气象等数据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已经在测绘、气象、地震、海洋、国防、公安、交通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但是,如何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应用服务管理体系,综合协调各行业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满足各行业对CORS系统精度要求,为城市管理和建设提供高效有力的保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CORS系统应由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和统一管理维护,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技术依托和服务运转枢纽,社会其他需求行业参与建设并负责管理本行业数据的应用及维护,通过市场运作保障CORS系统正常运行.
作者:刘士宁LIU Shi-ning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山东,青岛,266002 刊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英文刊名: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32(5) 分类号:P228.4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资源共享城市管理。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摘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在测量方面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简述了GPS与COR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网络CORS的建站过程,并且基于单基站CORS,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同时求解阜新地区转换参数,建立阜新地区单基站CORS。

最后提出了对于小范围测区如何建立单基站CORS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小测区平面图的测绘可以不用做点校正,也能完全符合测图要求。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单基站;虚拟参考站前言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

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1常规RTK介绍1.1常规RTK原理动态用户进行定位时,参考站载波相位同步观测值以及坐标通过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实时播发给用户。

动态用户根据当前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广播星历进行实时相对定位。

根据己知的参考站精确坐标,可以计算用户瞬时位置。

1.2 常规RTK系统组成基准站:流动站:软件系统。

2CORS的基本原理网络RTK技术就是利用地面布设的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组成GP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综合利用基站的观测信息,建立精确的误差修正模型,实时发送RTCM差分改正数来修正用户的观测值精度。

网络RTK技术集Internet、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于一体,是参考站网络式GPS多功能服务系统的核心支持技术,其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均是GPS技术科研和应用领域最热门的前沿。

2.1网络CORS的主要技术1)虚拟参考站技术(VRS)。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原理及应用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原理及应用

浅谈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原理及应用摘要:介绍cors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cors在国内外的应用;cors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字:cors 原理;应用;发展中图分类号:p18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它在现代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前几年,gps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大提高了测绘成果的精度,与常规测量相比,rtk具有实用性、高效性。

由于传统rtk技术采用单基站作业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随着作业半径的增大而降低。

近几年,一种新的gps技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cors)在各地陆续建立,它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实时性强、覆盖率广等优点,克服单基站长距离精度低的缺点,特别是cors系统内网络rtk测量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较大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cors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单基站rtk技术。

各行各业正挖掘其应用潜力,扩大cors系统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cors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cors是在一定区域内布设多个(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运行的gnss参考站,构成一个网状的参考站网,各参考站按设定的采样率连续观测,通过数据通讯系统实时的将观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系统软件对收到的原始观测数据和参考站的坐标进行处理,并建立误差模型得到本区域内的误差改正参数(电离层、对流层、卫星轨道误差、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然后将误差改正信息发送给用户,用户得到确定的坐标和定位。

cors系统包括单基站cors系统、多基站cors系统,目前国内城市cors系统全部采用多基站cors系统,部分工程建设或局部区域测量采用单基站cors系统。

现有的网络cors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虚拟参考站技术(vrs)虚拟参考技术(vrs)技术由trimble公司最早提出,工作流程是流动站将自身的概略位置(gga)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与流动站附近的参考站之间的基线解算估计各项误差,根据改正模型在用户附近虚拟一个基准站,数据中心将虚拟基准站的数据通过与常规rtk相同的方式发送给流动站,然后流动站结合自身的观测值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精确点位,可以简单理解cors系统控制区域内每一个流动站对应着一个不同的vrs参考站,相当于区域内存在许多个vrs参考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对流动站从拨号上网到到最后得到固定解的整个作业流程作了详解,针对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实时定位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erence of continuous operation station system basic principle and advantage, starting to dial up the internet to to the last from get fixed solution of the whole operation flow the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problems of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key word: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 cors ) system;real time positioning1引言cors理论源于1980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主动控制系统。

该理论认为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误差源来自于卫星星历,若能利用一批永久性参考站,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预报星历以提高测量精度。

随着之后基准站点概念的提出, 这一理论的实用化得到了推进。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在同一批测量的gps站点中选出一些点位可靠、对整个测区具有控制意义的测站,采取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的网络的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用于测区内其他测站观测值的精密解算。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利用多基准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应运而生,它很好地解决了大范围区域内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定位的问题,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目前,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的需要,一大批城市、省区和行业正在筹划建立(或者已经建立)类似的连续运行网络系统,一个新的建网高潮正在到来。

3 cors系统基本原理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该系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若干个连续运行的永久性基准参考站,通过网络连接,构成网络化的gnss综合服务系统。

可以为各级大地测量和测绘部门提供高精度、连续性的参考基准,并可向科研机构、导航、时间和灾害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也可服务于交通管理、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气象监测、国土资源、森林资源调查等,满足任何需要位置信息的部门或者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位置数据资料。

目前应用较广的台站网技术有vrs,fkp和leica的mac技术。

与常规rtk不同,vrs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

同时,移动用户在工作前,先通过gsm的短信息功能向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概略坐标,控制中心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根据用户位置,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根据这些站发来的信息,整体的改正 gps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发给移动站。

这个差分信号的效果相当于在移动站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从而解决了rtk作业距离上的限制问题,并保证了用户的精度。

cors主要由控制中心、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通信和用户部分几个子系统构成。

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既是通信控制中心,也是数据处理中心。

它通过通信连线与所有的固定参考站建立联系,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用户进行通信,由计算机实时系统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所以控制中心的软件既是数据处理软件,也是系统管理软件。

连续运行基准站就是固定的gps信号接收系统,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一个cors网络可包括无数个站,但最少要3个站,站与站之间的距离可达70公里(高精度gps网络的站间距离为10~20公里)。

cors的数据通信包括固定参考站到控制中心及控制中心到用户的通信联系。

参考站到控制中心的通信网络负责将参考站的数据实时地传输给控制中心,而后者是指如何将网络改正数据由控制中心传送给用户。

用户部分就是用户的接收机,加上无线通信的调制解调器及相关的设备。

3cors系统的优势cors系统彻底改变了常规rtk测量作业方式,在测量领域里它所带来的影响是空前的,目前的城市cors系统在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方面,一是为野外用户提供实时差分定位服务信息;二是为事后处理用户提供原始参考站观测数据。

其主要优势体现在:1)改进了初始化时间、扩大了有效工作的范围;2)采用连续基站,用户随时可以观测,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3)拥有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和周跳,增强差分作业的可靠性;4)用户不需架设参考站,真正实现单机作业,减少了费用;5)使用固定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方式,减少了噪声干扰;6)提供远程internet服务,实现了数据的共享;7)扩大了gps在动态领域的应用范围,更有利于车辆、飞机和船舶的精密导航;8)为建设数字化城市提供了新的契机。

4网络rtk入网使用流程对于gnss流动站,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实时定位前,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必要的硬件设备配置。

和常规rtk设备所不同的是,除了要拥有gnss/gps接收机外,还必须要有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gprs/cdma模块。

目前情况下,一些新型的gnss/gps接收机本身内置了gprs/cdma模块,通过ntrip协议可以直接接入cors系统,或者虽没有内置的gprs/cdma模块,但可以通过在接收机采集首簿上插入无线上网卡来接入cors系统。

而一些早期的接收机首簿只支持外挂gprs/cdma模块方式接入。

一般对老接收机的改造方案:使用支持ntrip协议的gprs/cdma通信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到接收机,在电脑上课对模块进行gprs/cdma好ntrip协议的参数设置。

(2)用户注册。

gnss流动站接收机在使用前,需要获得cors 中心授权给予的用户名和密码。

(3)购买sim卡。

gnss流动站接收机与cors中心的数据通信方式为无线通信网络。

一般情况下,选择中国电信的cdma或者中国移动的gprs.(4)相关参数设置。

在以上条件都具备后,需要进行相关参数设置。

例如,gprs/cdma无线上网参数设置,cors中心服务器的ip 地址和端口设置、cors中心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设置、数据源列表好节点名称的设置等。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接收机设置会略有不同。

(5)开始使用。

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就可以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网络rtk作业。

5常见问题分析以上准备过程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网络rtk作业。

gnss流动站在进行网络rtk作业时,要最终得到固定解,需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才能实现:(1)必要的硬件设备配置和相关设置正确无误。

(2)gnss流动站访问cors中心的服务器。

对流动站进行拨号无线上网,在网络联通后,流动站会根据设置的cors中心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成功登陆服务器。

(3)随后流动站向服务器发送ntrip请求,服务器验证流动站的用户名和密码。

(4)验证通过后,流动站锁住卫星,向服务器发送概略坐标的gga信息,服务器收到流动站的请求后发送差分改正信息给流动站,流动站收到改正信息后很快得到浮动解。

(5)如卫星分布合理、点位环境良好、网络通讯稳定,流动站很快从浮动解变为固定解。

了解了gnss流动站要得到固定解需要以上几个过程后,可以将流动站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如下分类:1、产品的软、硬件故障处理方法:见客户支持部分的各厂家信息,具体问题和各厂家联系。

2、网络无法连接处理方法:a.检查所使用的gprs/cdma卡是否开通了网络服务。

b.检查所使用的gprs/cdma卡是否有足够的话费余额。

c. 检查所使用的gprs/cdma网络是否覆盖作业区域。

d.检查仪器中网络通讯参数的设置。

3、网络有连接但数据链不通处理方法:a.检查gnss流动站接收机是否已锁定卫星并得到导航解。

b.检查cors中心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是否正确。

c.如设备需要手工输入域(节点名称、源列表),则需要检查cors 中心授权域(节点名称、源列表)输入是否正确。

d.检查作业地区的gprs/cdma网络是否稳定,网络延迟是否严重。

4、数据链路通畅但是长时间无法得到固定解处理方法:a. 检查作业地区的gprs/cdma网络是否稳定,网络延迟是否严重。

b.检查可用卫星数是否满足要求。

c.检查作业地区周围是否有较大的电磁场干扰源。

d.如果没有上述问题则重新启动接受终端进行初始化。

5、测量得到的数据质量较差处理方法:a.重新初始化。

b. 检查作业地区周围是否有较大的电磁场干扰源。

c.检查观测时段的卫星分布及卫星状态。

d.检查数据通讯延迟是否严重。

6 静态测量静态方法主要是利用系统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和用户所观测的数据联合处理完成的,具体内容如下:观测时间:1-2时段,1-3小时(根据控制点等级而定)采样率:15秒使用仪器:双频gps接收机处理软件:接收机厂商提供的商业软件,广播星历测量精度:平面点位精度一般在 3cm。

应用领域:城市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使用方法:1、静态仪器直接观测。

2、通过网络下载cors基准站数据。

3、利用商业软件进行基线处理。

4、利用商业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控制点坐标。

7 结语由于城市cors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实际应用领域中还不是很完善,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网络rtk作业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cors的基本理论,在工作中要详细了解cnss流动站从拨号上网开始到最后得到固定解的整个作业流程,然后针对在不同阶段的问题,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1] 李症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徐绍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侯至群.丁仁军 kmcors系统一些应用问题的探讨[j].城市勘测.2007(6)[4]季善标.上海市vrs gps台站网系统应用于管理[j].城市勘测.2007(5)作者简介:(1970—),女,安徽宿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籍测绘和gps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