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刘彤
2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1. 概念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
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
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
总额增至3.94万亿美元,今年二季度将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近五年内翻了一番。

2.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
和机构债券。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
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
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2010年12月国家外汇储备28473.3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3. 发展情况
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另外,
6月M2同比增长28.46%,创下1996年5月份以来新高,而M1同比增长24.79%,创下历
史最高纪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7月15日的数据, 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
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国家外汇储备增长17.84%
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
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
增302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19元人民币。
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
支持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加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促使外国直接投资大
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过500亿美元。2001年全年外汇储备净增466亿美元,外汇储备量
突破2000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二位。伴随着入世后外汇储备规模的较快增长,2001年,外汇
储备经营以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建立了投资基准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
完善了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
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总值超过6000亿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
降使得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美元,进一步促进了外汇的流入。因此,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增长,2006年2月底更是达到8536亿美元,首
次超过日本的850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4.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提高机会成本高额外汇储备使机会成本大大增加,降
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不是用于储蓄而
用于对外投资的话,可以用于进口或投资,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
了外汇储蓄的机会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越多的外汇储备,就有更多的机会成本,从而不可避
免地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二)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变
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
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外汇储备占款
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当我国国际收支
持续出现顺差时,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
(三)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汇率
制度,在对资本与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
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对中资企业实行强制结汇,经常
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除少数非贸易非经营性收入外,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
行的结算周转头寸等都是有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的,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是
我国外汇市场最大的买入者。近年来,我国连续贸易顺差,中国人民银行只能购买超额的外
汇,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过分宽裕的货币供给,
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人民银行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从国际金融体系角度观察,我国外汇储备快
速上升,但结构仍以美元为主。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已有成果和未来命运承受着巨大的汇率
风险,特别是美元汇率风险。只要美元的价值有一点变动就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结构相对单一,增大了储备风险目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
元贬值或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从而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也将十
分激烈,因此汇率风险增大。另外,一国大量地持有另一国的货币资产,势必会带来一定的
政治风险。假使中美关系恶化,我国很可能面临持有的美元资产被冻结的风险,使我国的外
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而当前的形势又确实是美元日益看跌,因而对于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
中国外汇储备来说,将承受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使央行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来维持币值的
稳定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造成了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失衡,在中国的外汇管理体
制和汇率政策操作下,其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这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
力下。事实上,尽管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但必须承认,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存在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关键和
根源所在。而人民币的升值势必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对促进就业和保持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5. 解决问题建议
(一)合理利用过量的外汇储备,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数额庞大,应该在保证其安全性、保值性的同时,也注重其流动性和
赢利性。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可争取创造更高的收益。这一点可以从如
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
1、 制定更加积极的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在国外
建立子公司,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在经济全球化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跨国公司。这样一来,可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更多的
机遇。
2、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在国家外汇储备日益增大,外汇管理的任务日益繁
重,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如将部分现汇资产形式流动起来,全面发挥外汇储备资产对
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有能力的企业投资国外资源性产品,如石油、矿产等,以缓冲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巨
大需求缺口,并为我国的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来源。
(二)减持美元,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在我国超过65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绝大比重。但是,近五年来,美元对日元、
英镑、欧元等西方主要货币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其中出现几次较大幅度的贬值。每一次美元
贬值,都给我国外汇储备储备资产带来巨大损失。相反,欧元的地位日趋稳定。因此,减持
美元, 适当增加欧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性。
另外,在确定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时,应采取多样化策略,按照我国进口付汇和偿还外
债付汇的币种结构来安排储备货币的构成比例,同时,也密切关注货币汇率的变化,根据软
硬货币的相对变化及时调整,以便实现国家外汇资产的保值,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促进我国
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面对全球性的低利率趋势,同时,为防止国际投机资本进入造成外汇储备虚增,金融风险
加大的情况,当前央行需要制定适当的存贷款利率,降低本外币利差;协调各有关部门增强汇
率弹性,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消除投机空间,使投机资本
转移出去,有助于减少资本账户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均衡发展。
积极研究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措施,包括QDII的实施、社保基金与保险公司资金
的直接海外投资。此项管理办法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有组织
的资本流出渠道,有助于在较短的时期内缓解甚至扭转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现状,并且能
释放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给人民币带来的升值压力。
(四)不断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不利因素
外汇储备构成一国的基础货币。一国当局为平衡外汇供求稳定汇率,必然要挪出相应的
本币购买外汇,按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100亿美元左右以8.27比价折算,我中央银行
已增发了9000亿元左右的基础货币,在现在已出现通胀苗头的形势下,继续增加外汇储备会
加大我国的通胀压力。如果货币当局买进外汇时不是增发货币而是以债券等金融工具来交换,
则通胀的压力就可减轻。但是,目前我国的债券供应不足,央行调控的债券较少,在这些债券中,
国债又占了70%~80%,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仅占很少比重,如果靠发行国债
来换取外汇,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增发基础货币的途径,所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美元债券的发行规模对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弊端也很重要。
(五)进一步推动外汇体制改革,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为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要求,必须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问题。一个大国在
多极化的国际经济体系中货币不独立,只能依附于他国货币,他就永远摆脱不掉被动的局面,
充其量只能根据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被动地调整自己的外汇储备结构。在目前我国主要储备
货币汇率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每一次汇率变动都意味着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很大的风险。因
此,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外汇体制改革,完善金融调控体系,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
条件。一方面,政府应将强制结汇制过渡到意愿结汇制,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进程,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自由浮动。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