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研究进展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研究进展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研究进展

雷公藤内酯醇抗生育作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雷公藤内酯醇抗生育作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研 究 生:徐 元 萍 指导老师:章汉旺 教授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探讨其作用部位、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精子生成及对睾丸、附睾和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的影响,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验组给大鼠喂服雷公藤内酯醇0.05mg/kg·d,每周6d,连续8周, 用1%的二甲基亚砜DMSO 配制,对照组喂服1%二甲基亚砜DMSO,2ml/kg·d,第二阶段实验组给大鼠饲服雷公藤内酯醇0.1mg/kg·d,0.05mg/kg·d,0.03mg/kg·d,每周6d,连续4周,对照组喂服1%DMSO,每周称取体重,取材观察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附睾精子活力及对心、肝、肾、睾丸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的精子活力明显下降,剂量≥0.05mg/kg·d的大鼠精子活力为0,睾丸切片中,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睾丸生精细胞的损伤,其靶细胞主要为精子细胞和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未见损害,精子发育停滞,生精小管破坏。睾丸内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有损伤,管腔内上皮有脱落,对照组大鼠形态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影响并无显著差异。病理切片对照2组及雷公藤内酯醇低、中、高剂量组HE及PAS染色,形态学观察心、肾未见异常,对照2组及雷公藤内酯醇中、低剂量组HE染色,形态学观察肝未见异常,仅大剂量组可见肝细胞少量空泡变性。

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生育药,对组织器官的毒性小,且避孕作用是可逆性的,但长时间的使用可引起一定的睾丸及肝脏损伤,作为避孕药推广时尚需对它的成分作进一步的改进研究。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生育力 避孕 大鼠

雷公藤内酯醇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雷公藤内酯醇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刘晓1?,唐波1?,姚其正2,郑伟娟1*,华子春1* 1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09) E-mail: zchua@https://www.360docs.net/doc/a712111004.html, 摘要: 用碳二亚胺(EDC)法将14位羟基修饰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 14-succinate)和不同的蛋白载体(cBSA,OVA)偶联合成雷公藤内酯醇的人工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紫外光谱鉴定了偶联效果,计算了偶联率。利用免疫抗原免疫小鼠,制备了小鼠多克隆抗体,用检测抗原分析了血清抗体效价,利用抗原竞争ELISA分析了抗体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 雷公藤内酯醇,14位羟基修饰,人工抗原,多克隆抗体 1. 引言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简称TP),分子式C20H24O6,分子结构如图1,分子量360.41,二萜类三环氧内酯化合物,是从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里活性最强的部分,具有消炎散结、清热解毒、抗菌、免疫抑制以及抗生育等功效。长期以来,作为临床上公认的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药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能协同杀伤肿瘤细胞或逆转肿瘤耐药,说明它具有抗肿瘤效果,因此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此以外,它还对细胞发育增殖、细胞周期等有调控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的分子机理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缺少方便快捷的雷公藤内酯醇检测手段,长期以来对雷公藤内酯醇直接作用位点的研究一直十分困难,对雷公藤内酯醇作用的靶蛋白和作用途径知之甚少。细胞免疫化学是追踪分子在细胞内的作用过程的有力工具,如果能够得到雷公藤内酯醇的抗体,就为利用细胞免疫化学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的作用靶点和在细胞内的定位等创造了分子探针,为最终研究雷公藤内酯醇作用机制和寻找其靶蛋白创造了可能。作为小分子半抗原,雷公藤内酯醇需要和大分子蛋白载体偶联才能成为能够诱导产生抗体的免疫原,为了不影响小分子的生物活性,提高偶联效率,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基团。已有的雷公藤内酯醇结构-活性研究显示雷公藤内酯醇的不同生物效应依赖于不同的功能基团。研究证实,对于12,13位环氧进行开环反应所获得的稳定的衍生物(雷公藤内酯三醇)会丧失免疫抑制和抗炎的生物活性。14位羟基是雷公藤内酯醇最容易被改造修饰的基团,研究表明,14位羟基被改造为水溶性的基团作为前药能极大改善小分子的水溶性,促进体内代谢,降低毒性,甚至能改善雷公藤内酯醇在体内的免疫抑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1] [2]。 综合考虑,雷公藤内酯醇的14位羟基是最合适的偶联基团。TP的水溶性不理想,且14位羟基不容易在温和条件下和蛋白载体反应,我们首先对14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改造为水溶性的羧基,利用缩合反应偶联改造的牛血清白蛋白(cBSA,氨基化修饰的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合成TP的免疫抗原TP-cBSA和检测抗原TP-OVA。用免疫抗原免疫小鼠,顺利得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多抗。 本课题得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425009,3073003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BK2007715)资助。 ?对本文同等贡献;*共同通讯作者。

雷公藤内酯醇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症状的初步

勘误 DOI:10.13232/https://www.360docs.net/doc/a712111004.html,ki.jnju.2018.05.015 雷公藤内酯醇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症状的初步探究 南京大学学报,2018, 54(5), 992-1000 The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of IMQ-induced psoriasiform mouse model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triptolide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2018, 54(5), 992-1000 图5 Triptolide抑制TNF-α和IL-17A的表达 A: IHC染色检测TNF- α和IL-17A表达水平(200X)。B: RT-PCR检测TNF- α的表达水平。C: RT-PCR检测IL-17A的表达水平( ***P < 0.001, **P < 0.01, *P < 0.05,mean ± SEM; n = 5) Fig.5 Triptolide inhibi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α and IL-17A A: IHC stain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α and IL-17A(200X). B: RT-PCR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TNF-α. C: RT-PCR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IL-17A ( ***P < 0.001, **P < 0.01, *P < 0.05,mean ± SEM; n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