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盛点评推荐的100张HiFi碟
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音响二十要》

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音响二十要》编者序:许多初涉发烧的朋友一定对各种声音的感知缺乏必须的理性认识,他们认为声音的音色是第一位的。
许多JS也利用发烧友意念上的模糊大作文章:“X万元的X牌世界名箱不过尔尔……,我自己做(或代理)的箱子如何松软、柔和,比他们好听多了!”那么衡量一个音响发烧产品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除了音色之外是否还有许多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台湾发烧宗师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是解读这方面问题公认的权威。
也许看后您总是不能体会或不能完全体会,怎么办?不停地听、不停地对比、不停地领会“音响二十要” -----最起码,某些掘劣的“国内大师”的推销广告很难再欺骗您了。
音响二十要——音响的理性思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
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
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
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
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
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
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
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
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
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
[烧友必读]音响二十要--刘汉盛
![[烧友必读]音响二十要--刘汉盛](https://img.taocdn.com/s3/m/54aa8eddaa00b52acfc7ca7a.png)
音响第一要:音质 (1)音响第二要:音色 (2)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2)极低频 (3)低频 (3)中低频 (3)中频 (3)中高频 (4)高频 (4)极高频 (4)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5)音场位置 (5)音场的宽度 (6)音场的深度 (6)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6)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7)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7)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7)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7)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8)音响第十一要:解析力 (8)音响第十二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8)音响第十三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8)音响第十四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9)音响第十五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9)音响十六要:细节再生 (10)音响第十七要:空间感 (10)音响第十八要:整体平衡性 (10)音响第十九要:器材个性 (11)音响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荐 (11)结语 (12)音响第一要:音质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
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
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
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
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
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
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
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
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
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
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
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
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
燃烧你的双耳-世界著名发烧碟推荐(四)

燃烧你的双⽿-世界著名发烧碟推荐(四)您将聆赏的是万发烧友的视听信仰」全球700万发烧友的视听信仰「全球16曲神奇天碟The Very Best Of Era世纪精选⼈物名⽚Era,是新世纪⾳乐团体,其灵魂⼈物是法国⾳乐家艾瑞克·拉维Eric Levi。
其⾳乐融古典、歌剧、格列⾼利圣咏与当代风格于⼀体。
ERA让听者感受到⾳乐的⼤⽓、磅礴,并带有⼀丝的宗教⾊彩,所以在新世纪⾳乐的乐迷中受到很⼤推崇。
1《ClassicsII》2《The Mass》3《Classics》4《Era2》今天推荐的这张精选是从1998年的《Era》、2001年的《EraⅡ》以及2003年的《The Mass》三张专辑的曲⽬中精选⽽成的。
万发烧友的视听信仰、跨越时空梦境的传奇史诗。
精选《Ameno》、《The Mass》、《Mother》等震撼⼼弦的视听⾥程碑钜作。
全球700万发烧友的视听信仰、跨越时空梦境的传奇史诗。
艺术家:Era⼚牌:Mercury时间:2005年类型:HiFi发烧试⾳碟试听:点击“阅读原⽂”,直接进⼊试听:专辑曲⽬温馨提⽰:公众号⽂章限制只能链接腾讯⾳乐,部分⾳乐与专辑原曲的版本不同,如想体验源⾳乐,可直接进⼊“阅读原⽂”试听。
温馨提⽰01.Ameno (Remix)Era以这⾸《Ameno》发挥传统宗教⾳乐⿎舞⼈⼼的特质,并使⽤唱诗班来制造肃穆甚⾄⼏乎神圣的⽓氛,同时以如剃⼑般尖锐的吉他刷弦衬托出旋律。
02.Don't Go Away03.The Mass⼤量运⽤交响乐、以古典与流⾏、摇滚碰撞出绚丽⾳乐⽕花的《The Mass》,给⼈⽆限的想像空间:时⽽如摩西开海的壮阔,时⽽⼜像沙漠中拖动巨⽯的孤寂。
这⾸歌没有那些“⾦属乐队”的疯狂、浮躁与死亡,有的只是⽓势和恢弘。
04.Mother05.Misere Mani06.Avemano Orchestral07.Looking For Something08.Don't U09.Enae Volare10.Cathar Rhythm11.Divano- end -我猜,你会喜欢燃烧你的双⽿-世界著名发烧碟推荐(三)燃烧你的双⽿-世界著名发烧碟推荐(⼆)燃烧你的双⽿-世界著名发烧碟推荐(⼀)今⽇推荐《The Very Best Of Era》:16曲神奇天碟《The Very Best Of Era 世纪精选》加收全新教宗之歌《I Believe》,全球700万发烧友的视听信仰、跨越专辑《时空梦境的传奇史诗。
[烧友必读]音响二十要--刘汉盛
![[烧友必读]音响二十要--刘汉盛](https://img.taocdn.com/s3/m/34f316fc8bd63186bcebbc6a.png)
台湾资深烧友刘汉盛先生的大作,值得仔细阅读,汇集刘先生几十年发烧经验表述精确,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体会。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
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
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
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
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
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
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
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
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
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
说得直接一点,许多评论文章距离应该有的精确、紮实境界还有一段距离。
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项所苦,曾经写了一篇「音响十要」的短文,当时只是简单说明我评论器材的方向。
事隔多年,我发现「音响十要」早已经无法满足「精确」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评论文章仍然会因偷懒而写得不够周全。
因此脑中就蕴酿着要重新为如何写、看器材评论文章下个较详细的分项。
让我自己、「音响论坛」的评论员、以及读者们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引。
唯有这样,文字的传达才能达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评论的文章才能更紮实、精链,且言之有物。
发烧CD推荐

发烧CD推荐1.一水隔天涯--陈洁丽--发烧甜美人声2.显亮的日子--赵鹏----人声低音炮3.柏林之声II---炒到一千元的发烧天碟4.亲密爱人----杨曼莉--发烧甜美人声5.爱的喜悦----杨曼莉--发烧甜美人声6.腾格尔--四十独白--豪迈的嗓音7.蔡琴老歌--精选--烧友必备8.爱的歌专缉--陈洁丽--发烧甜美人声9.相见欢--李烁--发烧甜美人声10.醉花荫--陈洁丽--发烧甜美人声-最新出版11.民歌蔡琴--德国录制12.EAGLES老鹰乐队--加州旅馆13.流淌的歌声-20集,独家全集。
之真情依旧14.梦游天漫--发烧人声-TIS唱片15.梅艳芳之芳华绝代II16.张学友--之环球DSD白金盘17.君在何方--李烁--发烧甜美人声18.杨曼莉-沾乐曼影-推荐19.天空--王菲--白金销量20.闲情雅乐--陈洁丽与许乐--雨林出品21.崔峥嵘---女高音美声--发烧必收藏22.九月的故事--黄红英--发烧必收藏23.徐小凤--广东发烧友-要备货24.梁玉嵘-十爱-甜美的醉人,广东发烧友-要必备25.玉置浩二--日本发烧,酒红色的心26.紫竹调--胆咪录制-雨林出品27.淡妆--陈妃平--柏菲出品28.璇曲蔓地古璇1 【柏菲】29.吉他--欧州乡村--推荐30.Hi-Fi雨林--04年合辑-推荐31.Ausha--印度音乐--不可不收32.绝版李谷一的乡恋33.hifi年代系列--姜苏--让我们看云去34.柏菲出品,必属精品!!!--苏云---秋意浓35.杨小琳-你带来一片温柔36.马小倩《享受阳光》韵味十足37.DENON日本天龙录制的《竹竹》38.发烧CD-朱哲琴-阿姐鼓39.发烧试音-录音最好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40.DTS-CD蔡琴-恰似你的温柔41.SACD 《梁祝·黄河》民乐天碟42.@发烧CD女声[柏菲精品]伽菲珈而43.Hi-Fi年代I--怀念战友44.Hi-Fi年代II--心中的玫瑰45.Hi-Fi年代III--乌苏里船歌46.Hi-Fi年代IIII 沂蒙山小调47.《黑教堂》XRCD2 终极发烧版-炒到千元的发烧碟48.马小倩爱的秘笈49.蔡琴《银色月光下》DSD 2004最新民歌专辑-香港原版50.鲍比荙&蔡琴--遇见--全球销量达双白金51.《鬼太鼓座-疾走》鬼太鼓座经典鼓声HIFI碟~52.赵鹏《月光森林》人声低音炮试音宝典53.江何水【HIFI必备试音碟-国乐篇】震撼你的视听54.天碟《鼓动心弦》55.SACD,黄红英《初次尝到寂寞》56.许美静 - 靜听精采13首xrcd版本57.原版引进--披头士乐队*珍藏版58.发烧必备$$$$雨果出品--发烧碟I59.怀念黄沾-沦海一声笑-香港60.最新上市-刘芳--声声醉61.发烧必备$$$$邓丽君,人面桃花62.发烧必备$$$$绝对发烧--DSD CD如果云知道63.顶级发烧女声天碟-古璇之古粤璇曲64.千淬百练-柏菲唱片精选04年-我强烈推建65.陈果II 印象涂鸦唱片66.雨林经典-歌手陈洁丽,许乐签名版67.马兰士发烧试音碟(SACD)68.陈洁丽--心曲—甜美的声音69.可作音响试音碟!李咏红-追梦情怀70.梁玉嵘-知音梁品-录音更好71.李跃君--《寂寞公路》72.紫禁城-心静音乐-民乐发烧大碟73.XRCD,鄧麗君 - 15周年精选74.杨小林-禧乐I Take You There75.恩雅-雨过天晴76.陈洁仪-新曲+精选77.经典萨克斯--回家-双白金销量78.发烧发声-萧雅-原乡人79.邓丽君25周年精选180.邓丽君25周年精选281.【雨林DSD】樱花季-冯杰·王珺82.录音非常好的陈果-有空来坐坐83.张学友-真情流露SACD-被发烧友认可84.德德玛-百集珍藏版85.全球限量发行版-惠威试音碟86.绝对发烧2-DSD初次尝到寂寞87.朱哲琴-波罗密多-何训田监制88.雨果发烧试音碟11-200489.《南疆民歌》24bit金碟珍藏版90.刘亮鹭-往事如昔91.惠特尼休斯顿-纪念特辑92.英文经典-妙趣人生-再次拥有93.周华健-爱上原味I94.周华健-爱上原味II95.徐小凤-一生最爱金曲精选(一)96.徐小凤-一生最爱金曲精选(二)97.徐小凤-一生最爱金曲精选(三)98.徐小凤-一生最爱金曲精选(四)99.许茹芸-白金精选-如果云知道DSD100.古璇-璇曲3-原点XRCD101.华纳-BEYOND精选15首,24K金碟102.李茂山-24K纪念金碟103.葡萄牙音乐-极具唯美色彩104.风潮2005精选集--之音乐纪行105.风潮2005精选集--之旅人風情106.许岚岚《荷花颂》发烧民歌107.疗百威-共同渡过-雨林出品108.DTS CD震憾您的视听,CAV试音碟,情怀篇109.DTS CD震憾您的视听,爱浪试音碟,心声篇110.DTS CD震憾您的视听,CAV试音碟III111.上华唱片-裘海正全盛时期(1992-1996精选)112.XRCD2-國色,震憾身心的国乐大碟113.许茹芸-茹此精彩13首xrcd版本114.苏云-云的声音115.李娜-影视金曲珍藏版116.张学友-活出精彩LIVE演唱会,双CD117.加农炮-发烧爵士名盘118.『发烧女声』艾琳·芙瑞-丝丝夏雨119.闵惠芬《霓裳曲》继《江河水》后又一旷世传奇录音120.飞蛾—刘悦^^贴近心灵的震撼121.SONY首张立体声多声道测试片122.发烧名盘-蓝雨衣123.XRCD中國最佳女聲崔岩光-金曲2HI-FI发烧至爱CD榜单[仅供参考]!一、知名度最高的10张示范唱片01、黑教堂02、小夜曲03、奶妈碟★美国TAS发烧名片+企鹅三星带花!04、长发妹★经典女声天碟05、阿姐鼓06、作品3号公司4.1测试碟07、无敌天碟RR公司08、老鹰乐队--冰封地狱09、当铺爵士10、蔡琴老歌二、最爱欢迎的10张古典音乐示范唱片01、罗西尼弦乐奏鸣曲集02、狂想曲03、维瓦尔第《四季》04、布兰诗歌★美国TAS发烧名片,Tdlarc罗伯特•萧版05、妈妈教我的歌★JMR出品绝对好的小提琴06、西班牙★CD圣经上榜天碟07、慕特小提琴作品08、莫扎特小夜曲09、萧邦夜曲10、古典黄页•歌剧黄页三、最受欢迎的10大古典音乐示范曲目、曲段01、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02、维瓦尔第《四季》之"春"首乐章★(全曲)马连纳版企鹅三星带花03、比才《卡门》组曲0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首乐章05、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1号★著名的白头翁,RCA金喇叭TAS发烧名片06、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07、里查•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日出"08、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09、威尔第《阿依达》"凯旋归来"10、圣桑《动物狂欢节》"天鹅"四、受欢迎的10张爵士音乐示范唱片01、多手仔02、卡萝•琦金选集03、夏韶声:谙04、清凉★俗称“两条青瓜”CD圣经年年上榜!!05、向"本"先生致敬06、超时空大提琴07、蓝调萨克斯风★Proprius出品的发烧天碟08、超级三盲鼠之声09、午夜徘徊10、杨小琳五、最受欢迎的10张西洋流行音乐示范唱片01、蓝雨衣02、比拉芳提在卡耐基大厅★美国TAS唱片发烧榜03、温暖你的心★爱伦奈维尔演绎,相当HIFI发烧碟04、织梦05、情比金坚★美国TAS唱片发烧榜。
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毕生精华《音响二十要》

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毕生精华《音响二十要》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毕生精华《音响二十要》音响二十要――音响的理性思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
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
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
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
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
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
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
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
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
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
说得直接一点,许多评论文章距离应该有的精确、��实境界还有一段距离。
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项所苦,曾经写了一篇「音响十要」的短文,当时只是简单说明我评论器材的方向。
事隔多年,我发现「音响十要」早已经无法满足「精确」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评论文章仍然会因偷懒而写得不够周全。
因此脑中就蕴酿着要重新为如何写、看器材评论文章下个较详细的分项。
音响第一要:音质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
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
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
刘汉盛关于声音的——音响二十要

音响二十要台湾音响大师刘汉盛编者序:许多初涉发烧的朋友一定对各种声音的感知缺乏必须的理性认识,他们认为声音的音色是第一位的。
许多JS也利用发烧友意念上的模糊大作文章:“X万元的X 牌世界名箱不过尔尔……,我自己做(或代理)的箱子如何松软、柔和,比他们好听多了!”那么衡量一个音响发烧产品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除了音色之外是否还有许多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台湾发烧宗师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是解读这方面问题公认的权威。
也许看后您总是不能体会或不能完全体会,怎么办?不停地听、不停地对比、不停地领会“音响二十要”-----最起码,某些掘劣的“国内大师”的推销广告很难再欺骗您了。
音响二十要——音响的理性思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
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
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
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
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
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
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
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写「音响二十要」自台湾有人开始写音响器材的评论以来,有关音响器材表现的各种名词、形容词就一直处于不够精确的情况下;而且,许多名词或形容词也一直被评论员或读者们误解、误用,以致于产生许多不应该有的迷惑与矛盾。
究其原因,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个性脱离不了责任,国内国外土洋杂用的名词也是原因之一;最后,评论人员本身及读者未能对器材评论中所用的名词、形容词深思也是帮凶。
因此,许多评论甚至可说是玩弄文字游戏,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
Hi-Fi入门必听 10张经典发烧天碟推荐

Hi-Fi入门必听10张经典发烧天碟推荐入门必听的人声发烧天碟所谓的发烧碟是指词曲、演唱、编曲、录音都达到一流境界的唱片制品,最早指LP,现在一般指CD(包括SACD、XRCD、DVD-audio在内),必须是在乐迷和音响发烧友当中引起共鸣、普遍认可的,在音乐性和音响性上达到一定高度的才可以叫“发烧碟”,而要求更高的“发烧天碟”就是这些精品中的精品,不管你是不是发烧友,这些发烧大碟你都应该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下,如果有机会的话,更要亲自聆听一番,体验一下发烧录音和美妙音乐带来的双重享受。
笔者搜罗了10张公认的经典发烧碟,供入门用户参考。
人声类发烧天碟编辑点评:发烧人声碟领域诞生了无数的杰作,也是大多数音乐发烧友必经的一个阶段。
在这些碟里,有几张发烧碟是属于那类几乎人手一张的,最著名的当属《民歌蔡琴》,曾经记得一句话:蔡琴可能是一个资深烧友无数收藏碟中唯一的东方人面孔,最有可能的当属《民歌蔡琴》了,再下来才是《蔡琴老歌》、《机遇》、《金片子》等。
烧友人手一张华语歌坛中最受推崇的人声发烧碟《民歌蔡琴》华语歌坛中最受推崇的人声发烧碟是《民歌蔡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认可的人声发烧碟当属被誉为“女声碟皇”的《Famous Blue Raincoat》(蓝雨衣),由于碟中曲目旋律并非琅琅上口,在世俗中的知名度不高,沉浸于流行曲的朋友很容易错过它。
“女声碟皇”《Famous Blue Raincoat》(蓝雨衣)《蓝雨衣》被美国著名音响权威杂志TAS发烧天书评为最佳录音,这张10多年前由“搖滾乐界拜伦”之称的科恩(Cohen)和德国女歌手詹尼弗.沃恩丝(Jennifer Warnes)合作创造的经典唱片录音至今听来都非常出色,总的特点是比较典雅,清灵,有一种流动感。
入门必听的西洋弦乐类发烧天碟西洋弦乐类发烧天碟编辑点评:西洋拉弦乐器主要是指交响乐队中的提琴声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四种提琴,其中尤以小提琴表现力最为丰富,西方音乐史上涌现出来的小提琴名家非常之多,优秀录音更是数不胜数,最受推崇的小提琴发烧天碟当属有“小提琴女王”之称的穆特演绎的《卡门幻想曲》和“小提琴鬼才”阿卡多演奏的《魔鬼小提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项目: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入选原因: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并不是要测它有多大声、有多强烈,而是要测它说动就动、说停就停的能力有多强。在这个项目,您一定很意外我竟然选国乐演奏曲。请恕我孤陋寡闻,因为,我必须说“云南回忆”是我所听过中国民族乐团合奏唱片中录得最有西方乐团和谐融合之美的。而且,它的速度感与暂态反应非常好。还有,这是一首非常杰出的中阮协奏曲。超绝的中阮弹奏技巧加上动静快慢对比幅度极大的指挥释,保证让您提着一口气忘了喘的听完全曲。听这首曲子时,请将音量开得比平常还大才会精彩。
您知道这张的音质有多甜美吗?简直就像蛋糕上再淋蜂蜜般的甜美。
02.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集》
测试项目:
音响二十要之“音色”
入选原因:
史托科夫斯基无疑是本世纪指挥中的音响魔术师,他所指挥的作品极尽音响效果之能事;也极尽乐器音色表现之能事。听他的唱片,就好象为整套音响器材来个大专联考般,大概什么细节都考到了。
刘汉盛点评推荐的
第一部分(1-18):音响二十要
音响二十要是指看、写、评论音响器材的二十大要素。它包括“音质”、“音色”、“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音场表现”、“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透明感”、“层次感”、“定位感”、“活生感”、“结像力与形体感”、“解析力”、“速度感与暂态反应”、“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细节再生”、“空间感”、“整体平衡性”、“器材个性”、“搭配上的推荐”等二十项。除了最后二项无法为它们找出测试的CD之外,其余每一项都选一张CD来测试。
这张CD就是属于后者的典范。它爽朗明亮,但是绝对不会刺耳刺眼,听起来就像晨曦洒满室内,既明亮又舒服。
07.天国之门(Hovhaness-Celestial Gate)
测试项目:层次感
入选原因:
这是一张非常难过关的CD,同时也是一张非常感人的CD。先说感人的地方,先看第一首「天国之门」这个标题,您就可以想象音乐的型态。绵绵密密细细致致的弦乐就好像天国飘来的音乐般,是那么的轻飘,是那么的柔美,是那么的纯洁,是那么的无邪。而接下来的曲子也都是那么美的弦乐,比利时这个乐团的水平真是惊人。再来说到难过关,这也与弦乐群有关。想想看,那么绵密细致的弦乐群,其层层叠叠的层次感该有多难表现。可恨的是录音师把整个层次录得非常好,您一定要表现得出来才能过关。附带告诉您:听这张CD时不要心急,请放松心情躺在椅子上慢慢欣赏,您一定会被那么优美的音乐所感动的。
018.远古回声《Acient Echoes》
测试项目:整体平衡性
入选原因:
当您第一首听完之后,您绝对无法相信这个男声合唱团只有十六个人。因为,您所听到的合唱实在太庞大了,庞大到好像有一、二百人。当您听完整张CD之后,您绝对无法相信这个十六人合唱团中的男低音只有少数几个人。因为,您所听到的男低音效果简直就像几十个人所唱出来的。当您听到最后,您只有摇头感叹的份,因为,这个1989年才创立的俄罗斯合唱团,其指挥是那么的年轻。他生于1961年,但是所指挥出来的合唱整体平衡性可说是无懈可击。基于这些无上的完美,我选它来测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整体平衡性。
010. Michel Jonasz《La fabuleuse histoire de Mister Swing》
测试项目:
结像力与形体感
入选原因:
这是现场演唱会的实况录音。本来,它已经杰出得可以放在任何一项来测试。但是,您总不能只选这一张CD吧!考虑再三,我把它安排在结像力与形体感这项。为什么?如果您听了就知道,所有的乐器与歌手的声音结像得都太实体了,实体得简直就有立体感。而且,其形体都结实饱满而大,绝对是活生生的形体感。
017.当铺爵士Jazz At The Pawnshop
测试项目:空间感
入选原因:
爵士乐唱片中有很多是在小酒馆内录制的,在这种场所录音充满了亲和力与现场感。更重要的是现场有观众的互动会让演奏者情绪高昂,演出更为生动。既然有那么多的现场爵士乐录音,我为什么偏选这一张呢?当然,活生生的现场感所塑造出的绝佳空间感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就是这张CD的乐器形体比较大,质感比较真实。由于经过极少的录音器材,因此现场所有的声音都清楚地被捕捉起来,也因此显出非常自然的小酒馆空间感。您可以从所感受到的空间感中描绘出该空间的大小。
015.唐璜电影原声带
测试项目: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入选原因:
好的录音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这张CD来测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呢?顾名思义,被选中的CD中要有人声以及各种乐器,除此之外,还要能凸显质感与空气感。因此,选来选去,就是选中这张CD。可不要误会它是流行音乐,除了人声以外,整张CD不折不扣是古典音乐人声、低音弦乐群、小提琴群、古典吉他、各种木管、铜管、拔、打击乐器等的质感与空气感实在都太好了。加上它的音乐非常好听,您说,我不选这张CD行吗。
第二部分(19-30):古典音乐部分之一
这个部份专门以古典音乐的各种人声、乐器以及曲式来分类,每种类别分别选出二张杰出的CD来测试。而在小提琴与管弦乐部份,我特别选了更多的CD来测,为的就是凸显这二项音乐在音响器材表现上的重要性。
19.戎根/圣桑:管风琴交响曲
测试项目:专测管风琴
入选原因:
自然乐器中音域最低的就属管风琴,钢琴的音域虽然也够低,但是其量感的震撼力无法满足音响迷。许多人对低频与极低频有误解,认为会捶心肝的那种重击就是够低的低频,其实错了。真正的低频(40-80Hz)与极低频(20-40Hz)并不会捶心肝,而是会卷裤脚或震皮肤、或让头皮发麻。如果单听管风琴一定很无聊,所以我选了这二首与管弦乐合奏的管风琴音乐。无论是管风琴或管弦乐团,其音色与音质都非常美,演奏也让人满意,所以选它入榜。
014. Rob Wasserman《Duets》
测试项目: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入选原因:
直接而明确:第一、这里面找来八位在音乐界、音响界都很出名的男女歌手演唱,这符合了人声的要求。第二、这些人都选择一种乐器作主要伴奏,而RobWasserman弹的贝司当然一直长相左右。第三、有了人声与各种乐器,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就出来了。第四、这张CD里的乐器与人声比例是很真实的。第五、它的乐器与人声质感非常的真实鲜明,这是奉送,可以并入下一个项目去测。最后,如果您没买这张CD,您就是傻瓜,因为它太棒了!
016.弗瑞德赫许三重奏《Fred Hersch Trio Plays》
测试项目:细节再生
入选原因:
要测细节再生的能力倒不必去听很复杂的乐器编制,反倒是越简单的编制越能够听出它细节再生多不多。奇怪,这个道理何在?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乐器越少时,您就越容易听到乐器的泛音、堂音或各种细节。再者,乐器少时,如果细节不多您马上就会觉得声音很单调。因此,我特别选了这张只有钢琴、爵士套鼓以及一支贝司的演奏。这三种乐器本身的细节就已经够多了,合在一起之后更够您听。当然,这张CD的曲子动听以及演奏水平高也是入选原因。
请注意,这张的封面是全黑的,因此您看到的漆黑一片封面印刷是正确的。
06.伊莎贝尔·安蒂娜:巴黎的忧郁
测试项目:透明感
入选原因:
入选原因:透明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东西,而且很容易引起误解。在此,我可以举二种透明感的例子。第一种是在音乐厅中,您会感受到厅内灯火辉煌的气氛,那种透明感就像您眼睛所见,是温柔、晕黄、清楚的透明感。第二种是在室外。当天气非常好、空气品质也很好时,您会觉得台北市周遭的山好像都拉近了,连山上小建筑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爽朗明亮的透明感。前者的透明感适用在音乐厅录音,后者的透明感则适用在录音室中录音。
04.布里顿:诺亚方舟Britten:Noye's Fludde
测试项目:音场表现
《诺亚方舟》;是布里顿所作的独幕歌剧,oP.59,脚本取自切斯特奇迹剧,描写诺亚洪水的故事,1958年首演于奥尔福德教堂(参加奥尔德堡音乐节)。用成人合唱和儿童合唱,室内乐队和儿童交响乐队,刚开始用于教堂演出,观众一起唱传统的赞美诗,后用于独立的演出,这部神剧,在儿童的演唱下清新动人,这张唱片也是录音的佳作;音孩子们的不同位置,及舞台上细微的动作声响,美国TAS评为最佳名片。
08.《爵士使者》(The Emissary)
测试项目:定位感
入选原因:
这是一张非常难过关的CD,同时也是一张非常感人的CD。先说感人的地方,先看第一首.天国之门”这个标题,您就可以想像音乐的型态。绵绵密密细细致致的弦乐就好像天国飘来的音乐般,是那么的轻飘,是那么的柔美,是那么的纯洁,是那么的无邪。而接下来的曲子也都是那么美的弦乐,比利时这个乐团的水准真是惊人。再来说到难过关,这也与弦乐群有关。想想看,那么绵密细致的弦乐群,其层层叠叠的层次感该有多难表现。可恨的是录音师把整个层次录得非常好,您一定要表现得出来才能过关。附带告诉您:听这张cD时不要心急,请放松心情躺在椅子上慢慢欣赏,您一定会被那么优美的音乐所感动的。
这张CD收录了六首曲子,每首曲子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音色之美(当然,其它的美处也多得说不完),可说将管弦乐配器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特别选它来测「音色」。
03.宇宙河马《Flight Of The Cosmic Hippo》
测试项目:
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入选原因:
钹的量感可以代表高频段,斑鸠琴与吉他可以代表中频段,脚踩大鼓与贝司可以代表低频段。高频不会飙得抓不住、中频坚实而不会吵、低频既低速度又快又清楚等这三种表现就是控制力。从各方面来看,「宇宙河马」都符合了各种测试要件,加上它录音的音质很好,因此特别选它来测各频段量感与控制力。整张表现得最惊人的就是电贝司,它可是从高音阶弹到低音阶的,而且从结实弹到松软,无论是技巧或音质音色的表现都很多变而丰富。
013.伯恩斯坦《马勒:第六交响曲》
测试项目: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入选原因:
气势磅礡,动态惊人,演奏时强而有力的表现震慑人心。各种乐器都在它们表现极致的边缘演奏,极强音的管弦乐总奏下乐器各部门都不会混成一团,无论是弦乐群、独奏的木管、铜管以及使劲全力的打击乐都能表现出本身自然的音质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