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报排版要求
《机械工程学报》投稿格式

《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学报》(原《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作为中国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两刊紧密把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着重报道具有综合、基础、开发和边缘性质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发表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
刊登论文的主要类型包括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性综述研究、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和高应用价值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多数属于国家或省部级资助项目。
《机械工程学报》为月刊(创刊于195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内容不重复。
1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作者所投稿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论文报道的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充分体现科技兴国战略, 促进科技、教育并与经济紧密结合, 为振兴机械工业服务,并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前瞻性,综述性稿件应注意时效性。
(2)论文的写作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专业技术手册。
目前我刊参照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①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②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③GB 3102.1~13-1993 量和单位④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⑤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⑥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参照相关专业技术手册包括:《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等。
(3)通过《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投稿,必要时可打电话或发邮件向编辑部询问有关情况。
注意不要一稿多投!(4)作者应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并与编辑部密切合作,积极配合编辑部进行论文修改工作,提供与论文发表相关的各类材料。
(5)论文如有资助项目应在首页脚注处明确标出。
获省部(局)级以上基金(如“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获得奖励者,须提供证明复印件。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质量标准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质量标准一、除摘要外,论文中根据表达需要可以出现“本文”、“文中”、“作者”、“笔者”之类词汇,而且应当尽量统一,通常情况下不宜一会用“本文”,一会用“作者”。
“本文”与“文中”意义相同,可以混用,前者做主语,后者做状语。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这类词语,但当省略这类后致使句子的主语不明确甚至混乱时,是不能将这类词语省略的。
例如将以下句子中的笔者去掉就是不妥当的:示例:×大学开发的虚拟制造系统与笔者开发的相比,在性能上较为落后。
二、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可将“参考文献”中的“参考”省略,即其中的“参考”两字是多余的。
文后的参考文献表里,日文文献条中的日文字不能用中国汉字代替。
文后的参考文献表里,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的姓名不用缩写来表示。
著录会议文献时,要严格区分引用的对象是整本会议论文集,还是会议论文集中析出的某篇文献”,因为“会议论文集”与“会议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两者的著录格式很不相同,要注意区分。
三、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不论是正文还是图袋中的插图,应只对错误的、需要的改正的文字、符号进行编辑标示;凡是正确的、不需要改正的,就不必做任何编辑标示。
图袋中的图必须与定稿(即最后一次编辑加工稿)中的图完全一致(包括内容、形式、大小),当定稿中存在发生变化的图时,须更换图袋中相应的图。
四、应该根据论文内容表述需要、论文写作要求以及语法修辞,帮助作者重新规划、调整句子、段落、标题,该删除的句子、段落、标题就删除,该合并的句子、段落、标题就合并,该增加的句子、段落、标题就增加。
编辑时一定要改正错别字及存在语法错误的句子。
五、要正确使用数字,应从以下方面考虑:1)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能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例如:质量是900 g;外形尺寸是400 mm×500 mm×300 mm;电流是100 A2)对于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若是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一组数字,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机械工程学报格式模板

机械工程学报格式模板
本文在XX学科领域,研究了XX问题,开展了XX研究。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背景知识;第二部分是实验数据分析;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总结;第五部分是未来研究方向。
实验数据分析部分,本文使用了XX方法,结合XX实验,分析了XX 问题,并得出了一些结论,证明了XX理论。
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结合前文研究结果和实证数据,运用XX方法对XX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XX结论。
结论总结部分,本文综合前文分析研究结果,对XX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了XX结论。
未来研究方向部分,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XX研究方法,将从XX角度继续研究XX问题,以实现XX目标。
本文通过研究XX问题,对XX学科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今后用XX技术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机械工程学报录排

机械工程学报录排摘要:一、引言二、机械工程学报简介1.机械工程学报的发展历程2.机械工程学报的主要内容三、机械工程学报的影响因素1.机械工程学报在学术界的影响2.机械工程学报在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四、机械工程学报的投稿与录用流程1.投稿要求2.审稿流程3.录用标准五、机械工程学报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机械工程学报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旨在推动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工程学报的各方面情况。
二、机械工程学报简介机械工程学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6 年,至今已经走过了60 多年的历程。
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机械工程学报一直致力于传播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
机械工程学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制造、运行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前沿研究。
此外,学报还关注机械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期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二、机械工程学报的影响因素1.机械工程学报在学术界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均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保证了论文的学术质量。
因此,学报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其发表的论文被广泛引用。
同时,学报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多国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2.机械工程学报在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机械工程学报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对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有助于推动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
三、机械工程学报的投稿与录用流程1.投稿要求作者在投稿前需确保论文内容的原创性,并符合机械工程学报的投稿要求。
投稿时需提供完整的论文稿件、作者信息以及相关授权说明。
2.审稿流程机械工程学报的审稿流程包括:编辑初审、专家外审和编委终审。
编辑初审主要是检查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专家外审主要是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估;编委终审则是综合各方面意见,决定论文是否录用。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撰写的重点提示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撰写的重点提示
请您认真阅读下载区的“稿件写作要求”,务必参考下载区的“中文版稿件模板”进行
重新排版,您可直接将您的论文内容粘贴到相应部位替换即可,另有几点需要重点提示:1. 摘要
中文要求300-500 字,否则不利于检索。
英文与中文意义一致,,,被动语态,、、、现在时、。
2. 字母
凡表示普通变量,均斜体;
凡表示特定含义的下标,仅用一个开头字母,正体;
凡表示矢量、、、矩阵、、、、张量、,直接黑斜体(公式编辑器中,将“矩阵”设置粗体、斜体即
可),且无须再加括弧“{}”;矩阵的括弧均用圆括号。
凡表示单位,均正体,且数值与单位间留一个英文字符空,如“10 mm”。
3. 图表
图和表中文字均6 号字,,,宋体,(数字和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曲线图尽量不要用彩,因黑白印刷,故请用不同线型区分各线条;
谱图的数值带上方必须给出量的名称以及单位,如“压力/MPa”;
坐标轴的量名称及单位必须齐全,如“质量/kg”;
流程图请务必用word 自带文本框组合完成,以便后期修改;
零件图的图中序号标注有序(顺时针或由上至下);
显微组织图务必给出比例尺或放大倍数;
计算机截屏图保证原图数据完整、图片清晰。
4. 参考文献
请您参照“具体撰写示例”的相关著录格式认真整理,数量不应少于10 篇。
作者姓名中,姓前置并且全部大写:中国作者的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Lijun”;
外籍作者的姓全部大写,,,名保留首字母,如“HANKS R”。
机械工程学报录排

机械工程学报录排(实用版)目录1.机械工程学报简介2.录排过程介绍3.录排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4.发展趋势和展望正文【机械工程学报简介】《机械工程学报》是一本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动态、技术报告等。
该期刊旨在促进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推动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水平。
【录排过程介绍】录排,即录用和排版,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首先,期刊社收到作者提交的论文后,会对论文进行初步筛选,判断其是否符合期刊的发表要求。
符合要求的论文会被送至同行评审,以确保论文质量。
经过评审的论文,如果通过了评审专家的审核,会被录用。
接着,期刊社会对录用的论文进行排版,以便在期刊上发表。
【录排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录排对于期刊社和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期刊社,录排过程可以确保期刊的质量,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对于作者来说,录排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声誉。
此外,录排过程还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录排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技术报告等方面,录排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录排也是期刊出版、数据库收录、学术评价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录排工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方面,期刊社开始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录排,提高了录排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录排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术不端、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展望未来,录排工作将继续在机械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机械工程学报字数要求

机械工程学报字数要求
机械工程学报是中国工程院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内一流工程科技杂志,该杂志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以它的学术严谨、科技前沿而著名。
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都是该杂志的订阅单位和读者。
为维护该杂志的学术声誉和质量,机械工程学报对来稿的字数有一定的要求:
中文稿件字数:论文正文应不少于1000字,副刊综述应不少于2000字。
(以上为字数最低要求)
英文稿件字数:英文稿件的字数应视为中文稿件字数的2/3 或1/2。
此外,机械工程学报还要求来稿必须是原创性的、未在国内外其他杂志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有关科技论文规定的要求。
同时,来稿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被许多研究者和读者所认可和引用。
总之,机械工程学报的字数要求和其他要求都是为了保证该杂志的学术质量和声誉,来稿作者在投稿前应该注意这些要求,以尽量增加稿件被录用的机会。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排版要求

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排版要求
1.纸张格式:在A4纸上撰写,并保留一个边距,上、下、左、右四
个边距长度分别为15毫米。
2.字体格式:正文使用宋体字,字号为小四号(12号),行间距为
固定值24磅。
标题使用黑体字,一级标题为三号加粗字,二级标题为四
号加粗字。
4.图表编排:图表需与正文相符,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并且需要有
相应的标题以及引用文献。
图表的文字需清晰可读,建议使用矢量图形格式。
6.公式编排:公式需单独居中排列,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格式
如(1)、(2)等。
公式中的各个符号需有详细的注释与解释。
7.插图图片:插图图片需要具有清晰的解释说明,并用中文进行编号。
若使用表格形式呈现数据,需格外注意表格的清晰度以及表头的文字。
8.对照表格:对照表格中的数值,若有指标较大的差别,需要在表中
使用颜色区分或使用星号(*)标注。
总之,机械工程学报对论文排版有一定的要求,包括纸张格式、字体
格式、页面格式、图表编排、引用格式、公式编排、插图图片以及对照表
格等方面。
合理遵循以上要求可以使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并提高论文在
该期刊中的发表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论文修改注意事项1随同本通知还以附件的形式把“编辑修改后的论文”、“审稿单”、“修改意见单”、“作者反馈单”等文件发给了您,请您保存并仔细阅读这些文件。
2编辑已对论文原文件进行了修改,并对一些地方做了批注,还给出了修改建议、意见及思路,请您在“编辑修改后的论文”中进行修改,并确认编辑所改之处及所提建议、意见及思路是否正确、合理,如有疑问请您与编辑随时联系。
3修改后的论文必须符合本刊要求,修改时务请参照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专家评审意见(见“审稿单”)、编辑修改意见(见“修改意见单”)以及本刊式样(见本刊式样、附件1——论文排版要求)。
本刊式样等可从《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下载中心”下载。
4对论文篇幅不作限制,但作者需按论文实际排版页数支付版面费,请您考虑发表论文的经济承受能力。
10个页面以上的论文,版面费可以优惠。
5摘要是论文的精华部分,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且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能充分反映研究的创新点,并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一般以200~300个英文词为宜。
摘要写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频次及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收录率,务请规范写作。
摘要写作见附件2——摘要类别及写作要求。
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来标注,著录格式应该符合2005-10-01实施的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格式见附件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如果对参考文献中著者名字中的姓和名难以区分,建议您到“Google学术搜索”()中输入姓和名进行查询。
非英文参考文献特别是中文文献要用英文来写作,在其后括号标明原文种。
例如:GAO X××d××, HUANG S××s××. Artifical neural technique for arc-welding seam detection[J]. Transaction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1998, 19(5): 118-124. (in Chinese)7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要写到大学、学院,或学院、系,或研究院、所一级;论文后要有所有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职务、单位、从事专业、主要业绩及成果、发表论文数、联系方式。
8英文表达要符合英文语法和英文语言表达习惯,名词、名称及专业词语要准确,保证行文流畅,无语法错误,无单词拼写错误等。
论文修改后,务请外籍老师进行语言润色,并请外籍老师在《作者反馈单》的相应位置上签名。
9为了中文检索系统数据制作的方便以及在《机械工程学报》中文版上对本论文的预告,请您另附该论文的中文内容文件,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基金项目名称(包括项目编号),而且要与修改后的英文论文在内容上保持一致,见附件4——中文内容参考格式。
10当须要更改(增加、删除、替换)作者署名、工作单位的名称并调其整顺序时,请提供由原稿所有作者和新增(减)作者签名的同意书,若不提供此同意书,编辑部将不接受此更改、调整要求。
11论文修改好提交时,请登陆《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作者工作区的“投修改稿”菜单中按向导步骤进行,或直接回复邮件以附件方式发送,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修改稿(稿号)”。
同时还须邮件提交和邮寄“作者反馈单”,请您认真填写此反馈单中要求填写的各项内容。
12在提交修改好的论文时,您须要选择论文发表模式,并在《作者反馈单》的相应位置上签名。
论文发表模式有网络版提前发表和印刷版正常发表两种模式。
网络版提前发表是指基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开放获取(简称OA)模式,将修改后符合本刊要求的论文在《机械工程学报》工作平台“最新录用”栏目中发表,待印刷版完成后再将该论文转在“本期论文”和“所有论文”栏目中。
网络版提前发表和印刷版正常发表的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可能会有差异,最终应以印刷版论文为准。
考虑到网络出版的成本以及国际上的通用做法,编辑..与.印.刷版论文....版....元,..部.对网络版提前发表模式发表的论文收取.................附加版面费.....500面费一并收取,.......因此请.....。
同意OA出版的作者将免费获得刊登本论文的某期期刊的电子期刊!...您做出选择有关OA出版见附件5——OA出版简介。
13论文修改合格之日即为论文正式录用日期(即Accepted)。
对正式录用的论文,编辑部将为论文分配DOI 号码,制作DOI元数据文件,并向CrossRef公司提交元数据,同时为本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网络版上添加DOI链接,以实现参考文献互联。
有关DOI等见附件6——DOI和CrossRef简介。
14印刷版出版前,编辑部还将给您发送论文排版后的电子文件全文,或邮寄论文排版后的打印稿,请您仔细阅读和校对,确认编辑所改是否正确,对论文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标注,并将修改后的论文尽快返回编辑部。
15印刷版出版后,编辑部将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送论文电子文件的全文(.pdf文件,内容和形式完全同纸介版)及纸介期刊两册;还将为同意OA出版的作者免费增送本期的电子期刊。
附件2——摘要写作要求(1)摘要的类型摘要的类型不同,其写作要求也不同。
摘要大致分为报道性、指示性及报道-指示性3种类型。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
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
因此学术论文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所获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以上3种摘要形式均可供作者选用。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
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使用或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检索期刊和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这种机会。
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若作者将摘要写得过于简单,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作者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2)摘要的时态摘要时态的运用应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基本不用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的研究目的、结果和结论(如This study is to…, The result shows…),避免用完成时和将来时。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
例如:In order to study the rigidity coefficient …, the stress and strain model is concluded;As a result, all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the dimension accuracy satisfy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The result shows(reve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lusions are …;It is suggested tha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
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
例如:The algorithms were developed with Visual C++,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se algorithms was verified through examples test;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 1996。
注意,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的现象、结果等,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完成时尽量少用或不用。
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3)摘要的语态摘要语态的选用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
摘要很短时,尽量不要随便混用语态,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语态。
现在不少科技期刊强调(要求)其刊登的论文的摘要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用于说明事实经过,至于事情是谁所为,无须一一证明。
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在报道性摘要中,即使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是无关紧要的,也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
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现在也有不少科技期刊越来越多地主张摘要中的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理由是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
例如: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