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2)
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莆田第六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10月份)试卷语文(文言文模块)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57分)(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本题共10小题,2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孰与君少长D.距关,毋内诸侯。
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杀人如不能举.。
(列举)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B、大礼不辞.小让。
(讲究)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使使以闻.大王(使……听闻)持千金之资币.物(金币)D、又欲肆.其西封。
(扩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户(购买)3、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谁为.大王为此计为.击破沛公军B.乃.遂私见樊於期乃.欲以生劫之C.吾其.还也以其.无礼于晋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夫晋何厌之.有4、下列对各句划横线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此亡秦之续.耳②吾得兄.事之③沛公今事有急.④其人居远.未来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⑥又前.而为歌曰⑦越国以鄙.远⑧常以身翼.蔽沛公⑨邻之厚.,君之薄也⑩刑.人如恐不胜A.①\②⑧\③⑨\④\⑤⑦\⑥⑩⑩B.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⑩\⑨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⑩D.①⑧\②\③⑤\④\⑥\⑦⑨\⑩5、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此亡秦之续耳②以乱易整,不武③具告以事④大王来操何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6、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樊将军以穷困..时..来归丹B.沛公居山东C.舍郑以为东道主..与忤视...D.人不敢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果B.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应当C.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被任命D.内立法度.,务耕织制度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B.何可胜道.也哉?说C.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经过D.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痛苦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靠近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通“暮”,晚上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10、翻译下列句子。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10月名校联考作文练习2(共6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往里走与向外求(贵阳一中2025高三10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许倬云遇到精神危机时的解决方案是: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
正如许倬云所言,遇事向内求,才能有所应。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向外求,向外索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尊重模仿注重创新(2025届东北三省三校10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从未停止过模仿,人模仿动物发明了飞机、潜水艇、雷达等先进的机械设备,人模仿人却也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而今出现的AI机器人可以说是在用机器模仿人。
②近日,北京一所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位经常“咬笔头”的学生写出了一篇出色的作文。
然而,让老师没想到的是,这篇作文原来是他借助AI改写鲁迅文章而成的。
③机器的思考是编程形成的,而人类的思考靠的是自主意识。
——艾伦·图灵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自信从容平时世界(浙江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届奥运会的一个变化,就是观众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了,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了,对运动员更包容了。
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从记事起,就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知其不可而为之(广东省2025届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三10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周游列国,以宣扬其仁政主张,历经多年未能成功。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2025届高三上期十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受儒家中庸思维的影响,“奇”始终处在“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呈现。
然而,到了晚明时期,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王学思想的流播、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文人士大夫开始有意识地对古代文化中“奇”的一面加以充分肯定、大力宣扬,进而颠覆了传统“以常为主”的文化权力结构,并在与正统思想、主流文化的对话中另辟蹊径,与“常”分庭抗礼。
这股标新立异的文化潮流不仅在晚明社会、文化、文学等各个角落里回响激荡,也对清人的一些创作思想、审美理念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晚明“奇”观念的蜕变肇始于诗文领域,奇人李贽虽然提出了“‘出类而无益’谓之‘奇’”“不合于‘中庸’谓之‘奇’”等相关命题,但更具其个人特色与新变意义的乃是他对于常奇地位、常奇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李贽主张取消二者之间的分辨性,以一种更为圆融的视角实现常奇之间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实现常奇地位的基本平等。
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来源于佛教,另一方面来源于阳明心学和左派王学。
因为淡化了常与奇背后的正统、异端内涵,圣人、君子等概念在李贽那里不再具备天然的崇高性。
李贽虽然在文学创作的实绩上不甚突出,但他高度独立的奇人人格、自居异端的文化姿态、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都对后来的文人与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自我否定 坚持真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久前,哈佛大学著名科学家梅尔顿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在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篇文章——随着研究的展开,他发现自己原有的结论可能是错的。
这一举动在国内科技界引发了一场讨论。
《细胞》是一份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
许多学者终其一生难以在《细胞》上发表一篇文章。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梅尔顿的做法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呢?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自我否定坚持真理尊敬的梅尔顿先生:您好!我是《细胞》期刊的忠实读者。
不久前,您主动撤回了2013年发表在著名科技学术期刊《细胞》上的一篇文章——随着研究的展开,您发现自己原有的结论可能是错的。
国内科技界对此众说纷纭。
在此,我对您坚持真理和自我否定的勇气表达崇高的敬意。
您主动撤稿,而且是从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细胞》上撤稿,需要多大的勇气?亚里士多德因为追求真理,而和老师苏格拉底交恶;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为此颠沛流离,最终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您要面对的是失去荣誉和威望,许多学者终其一生难以在《细胞》上发表一篇文章。
主动撤稿还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甚至因此遭到同行的议论和否定。
我对您的钦佩还在于:和否定前人与同行相比,自我否定需要更大的勇气。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的生物进化学说,但《进化论》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虽然生物界无法推翻进化论,但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被推翻,我们需要把时间交给科学研究。
而达尔文晚年也对自己的学说产生了怀疑,他临终前对英国女王说:应当重新审视”进化论”。
我想如果达尔文没有死,如果他有比进化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说,他也一定会自我否定。
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解析

2025届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艾毕曼德悖论是逻辑悖论中最古老、最典型的例子,它是2500多年前由一个叫艾毕曼德的克里特人提出来的。
传说艾毕曼德是古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先知,他曾轻蔑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
”寥寥数字却形成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发蒙的悖论。
艾毕曼德说的这句话究竟是真是假呢?如果他说的是真话,即全部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那么作为克里特人的艾毕曼德的这句话就是假话;如果他说的这句话是假话,那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包括是克里特人的艾毕曼德,就是说艾毕曼德的这句话有可能是真的。
悖论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却存在于逻辑领域中,主要用来挑战人类思考的协调一致性,以验证每个螺丝是否都配对了相应的螺帽。
所谓逻辑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指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有效地证明两个论述处于绝对对立的情况。
如果两个论述经过分析是互相矛盾的,那肯定不会同时为真,这就好比向空中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它一定不会发生正反面同时出现的情况。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但后来他发觉量子力学不完善,就花费了很长时间试图找到一个悖论来证明量子力学不具备一致性。
但爱因斯坦失败了,量子力学到今天仍然存在。
至今,寻找这个悖论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物理学界的专家,而那些声称不感到困惑的肯定不是专家。
上进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进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113001220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长120分钟分值120分)1.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2.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那一代哲学家还大多惊叹于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将技术看作是人延长了的手臂,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催生出了技术的军事化用途,让诸如海德格尔这一代先贤大哲发现了技术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悖论。
时至今日,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强大对手。
自从Alpha G o与Alpha Zero相继诞生,人们开始对于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
人工智能——人的这个创造物战胜人的神话正在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变为现实。
其实,今天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造成的危机与二战期间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恐慌并无二致。
它所表达的也是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
在哲学上,我们可以用知识论与存在论的对抗性关系来概括这一危机。
技术本质上是哲学知识论的必然后果,其基本的诉求是试图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进行形式化的抽象,也就是说,将一切都还原为抽象的数字,从而适用于可计算性。
而存在论,则意味着对于人自身的关照,其中人的情绪、情感成为了关照的重心。
大体说来,那些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信心者,以及那些对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者都不过是知识论的拥趸;而大部分的哲学家们都可能会立足于存在论,而对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不以为然。
原因不难理解: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的玄想能否成立,关键在于你将如何看待人的属性,如果你认为人的本质可以被还原为一组组数字,如同一部巨大机器上的零部件,他每一时刻的行为都是被规定好的,他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那么你当然会觉得人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
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
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
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高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
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
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
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
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
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
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
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用户在使用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
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生产和投资一体化时代,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广义上看,当今可进行国际贸易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货币、规则、技术以及产品标准。
后者属于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范畴,也必须纳入到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中,并作为划分贸易强国分类体系的一部分。
贸易强国不是少数贸易大国的专有品,贸易小国也能成为贸易强国。
贸易小国囿于国内市场规模、资源要素数量等限制,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贸易规模,但它们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
因此,能否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利用已有比较优势以及培育新优势是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
更进一步,贸易强国应该具有层级结构。
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视角来看,贸易强国的内涵又有所不同。
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能否占据GVC主导位置,能否在GVC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比较优势则是贸易强国所需要具备的新品质。
事实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是由于参与GVC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才得以很快提高其贸易规模,并在表面上出口高技术产品,但获取的增加值并不高。
发达国家仍控制着GVC高端环节,并攫取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的绝大部分增加值。
所以,GVC背景下的贸易强国更多地应该表现为对GVC的控制能力、关键零部件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相应的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
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后者更多取决于跨国生产能力、国际运输能力、国际营销能力等。
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企业并购是形成国际化生产经营网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
所以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和作用是衡量一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
本国货币的国际流通能力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贸易的综合实力。
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不同,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
除了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天然属性之外,在金本位制结束后,纸币在世界上能否具有较强的流通能力,取决于三种功能,即贸易结算功能、投资工具功能和储蓄货币功能。
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流通能力必然不强,那么也就不可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一个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越强,越能占据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
国际贸易必须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同时也受这种治理框架的制约。
依据经济学属性,全球经济治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全球公共品,传统上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国际规则。
第二类是主权经济体为国际规则的执行所提供的运行载体、平台或其成本。
第三类是企业和私人机构对优化国际经济治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服务。
本文提出第四类全球公共品,即跨国公司(或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
国际贸易中必须有各国都遵循的商业规则,这种规则的制订,攸关利益,而贸易强国一般都有较大的话语权。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不仅涉及商品与服务,也涉及货币、技术等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
B. 贸易强国主要体现在贸易规模上,也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上。
C. 贸易强国不是在出口最终产品上具有优势,而是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D. 贸易强国既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在论证贸易强国不只有少数贸易大国时,进而指出贸易强国应该进行分类。
B. 文章通过比较论证法,有力证明了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对贸易强国的重要性。
C. 依据经济学属性,文章在对全球经济治理进行分类时,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类别。
D. 对于贸易强国,文章先交代背景和评判标准,然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如果贸易强国只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可称得上贸易强国。
B. 一国的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强,那么该国就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C. 中国只有加强对GVC的控制能力和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
D. 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仅是对该问题的一种新阐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妇与猫【英】多丽丝·莱辛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
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
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
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
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
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这座公寓里的一个小房间去住。
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她把它抱回了家。
这栋楼里生活的全部是像赫蒂一样的人。
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
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
她暂时安顿下来后,就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
她的买卖不错。
选举在即,政府准备安置像赫蒂这样的人。
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赫蒂被安排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去。
”他机械地说道。
她想好了主意,她和猫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赫蒂和她的猫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
猫总是蜷缩在赫蒂那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里。
赫蒂近来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
其实她是病了。
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
有时候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有时候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
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
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并不在场的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猫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
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的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
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
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
(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赫蒂对着看不见的证人说话的情节,表现了她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和抱怨。
B.小说中老妇、猫象征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地位、尊严,甚至要遭到别人的迫害,作者为他们感到不公。
C.文中的赫蒂老人,善良、顽强、能干、爱子女,但面对逼她搬家的市政官员,却不敢反抗,可见她性格中又有十分懦弱的一面。
D.文章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伦敦社会底层的老妇人与猫的悲惨生活描绘了出来,从而将英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及当时社会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作者冷静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
5.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6.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和财政部及有关方面,正抓紧组织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
作为一个世界通行的税种,几乎每个国家的房地产税都有以下四个制度安排方面的共性。
一是所有的工商业住房和个人住房,都会按照它的评估值来征税。
二是都有一些税收优惠,比如规定一定的扣除标准,或者对一些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减免。
三是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其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用于支付教育、治安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等的支出。
四是税基确定非常复杂,需要建立完备的税收征管模式,才能使房地产税征得到、征得公平。
我们将参考国际上房地产税制度性安排方面的一些共性特点,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确立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房地产税征收方案,使我们设计的房地产税制度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够起到筹集财政收入、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求的作用,又能够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
(依据中国经济网所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房地产税问题答记者问整合)材料二:2011年1月27日,上海和重庆两地发布了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方案并开始施行。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从1月28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视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0.6%和0.4%。
重庆市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
(依据2011年新京报文章《上海重庆开征房产税》整合)材料三:(依据华律网相关文章整合)材料四:征收房地产税对楼市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使同时具有多套房的人群,提高房租弥补缴纳的房产税,从而推动房价上升。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征收房地产税,会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减少炒房人群并促使投资者抛售房产,从而导致房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