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活性碳纤维(ACF)回收有机蒸汽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氢气回收膜系统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氢气回收膜系统应用一、产品和技术简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物通过高分子膜时,由于各种气体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不同,导致不同气体在膜中相对渗透速率有差异。
在驱动力——膜两侧压力差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气体,如水蒸汽、氢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优先透过膜而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如甲烷、氮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在膜的滞流侧被富集,从而达到混合气体分离之目的。
利用膜的这种分离特性,(氢气的透过速率通常比甲烷、氮气等气体快几十倍),可以将炼厂气、合成氨放空气、甲醇驰放气中的氢气浓缩回收。
二、应用范围1.炼厂气中的氢气回收系统:从催化重整尾气中回收氢气。
从加氢精制尾气中回收氢气。
从加氢裂化尾气中回收氢气。
从渣油催化裂化干气中回收氢气对于氢含量为30—50%的催化干气,经膜分离及其集成技术,可使氢气浓度达95%以上,回收率80%以上。
2.合成氨放空气中回收氢气使氢气浓度达95%以上,回收率80%以上3.甲醇驰放气中的氢气回收系系统:配有水洗塔的氢回收系统,可以合成甲醇弛放气中回收氢气,二氧化碳和残留的甲醇,回收的氢气和二氧化碳返回合成系统,可使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20-25%,同时可增产甲醇2-3%。
三、规模与投资规模大小皆宜,处理量从几十标方至上万标方每小时,投资取决于生产规模和气源条件。
取决于生产规模。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可以提供膜组件、装置、整个工程。
负责工程流程设计、设备布置设计、工艺配管设计、配电系统设计;负责工程设备的的安装调试;提供设备安装、维护、操作说明书;负责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实现交钥匙工程,提供持久不断创新的膜技术支持。
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回收有机废气工艺

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回收有机废气工艺蔡炳良【摘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VOCs的种类,提出ACF废气处理工艺,重点描述了ACF的工艺组成和工艺流程,指出ACF工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中国环保产业》【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有机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活性碳纤维【作者】蔡炳良【作者单位】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1 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正常环境条件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目前,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尚无统一定义,许多国家或地区是按沸点和一定温度下的蒸气压数据来限定,如澳大利亚、瑞士、德国、欧盟等。
还有一些国家以是否发生光化学反应来限定,如美国[1]。
从我国近几年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看,倾向于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能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2]。
1)用于核算或备案的VOCs指20℃时蒸气压不小于10Pa或101.325kPa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不高于260℃的有机化合物或实际生产条件下具有以上相应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除外)的统称。
2)以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排气筒、厂界大气污染物监控、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及污染物控制设施去除效率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综合性控制指标[3]。
VOCs的种类有很多,如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酮、酯等(见下表),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制药、印刷、喷漆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4]。
VOCs中的许多物质对人体和各种感官有刺激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会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
对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存产生极大的危害[5]。
有机废气主要代表污染物污染物种类主要代表物烃类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石脑油、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二氧杂环己烷、稀释剂、汽油等卤代烃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氟利昂类等醛酮类甲醛、乙醛、丙烯醛、糠醛、丙酮、甲乙酮(MEK)、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环己酮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油酸乙酯等醚类甲醚、乙醚、甲乙醚、四氢呋喃(THF)等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等聚合用单体氯乙烯、丙烯酸、苯乙烯、醋酸乙烯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等腈(氰)类氢氰酸、丙烯腈等ACF,Activated carbon fiber,即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回收的工艺。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d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一、吸附原理吸附剂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其中有一种被叫做毛细管的小孔,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同样发达的孔隙构造也意味着吸附剂有着很大的表面积,使气体(杂质)能与毛细管充分接触,从而被毛细管吸附。
当一个分子被毛细管吸附后,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毛细管为止。
必须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微孔都能吸附有害气体,这些被吸附的杂质的分子直径必须是要小于活性炭的孔径,即只有当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杂质被吸附到孔径中,过大或过小都不行。
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创造具有不同的孔径结构的吸附剂,从而适用于各种杂质吸附的应用。
吸附剂在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吸附剂的孔隙的半径大小可分为:大孔半径>20000nm;过渡孔半径150~20000nm;微孔半径<150nm。
二、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活性碳分为粒状活性碳、粉末活性碳及活性碳纤维,但是由于粉末活性碳有二次污染且不能再生而被限制利用。
粒状活性碳(GAC-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一般为直径在0.42 -0.85毫米之间的圆柱状颗粒,理论上讲粒状活性炭产品颗粒越小,接触空气面积就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吸附性能就越好,但是颗粒越小,粉碎制作过程中损耗也越大,粉尘也越多,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很多厂家为降低成本,使用大颗粒活性炭,性能当然不好,一般颗粒大小在0.5毫米左右的活性炭既达到了最佳性能,又确保不是粉末,没有污染。
GAC的孔结构一般是具有三分散态的孔分布,既具有按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的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也有2.0~50nm的中孔(过渡孔)和小于2.0nm的微孔。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一、产品和技术简介本技术针对当前1,3-丙二醇生产现存的问题,采用克雷伯氏杆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在实验室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放大到1立方米和20立方米发酵罐的中试试验。
提出了葡萄糖好氧发酵生产甘油与甘油厌氧、微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相结合的两步发酵工艺,并首次提出并采用了酒精沉淀预处理技术,解决了产品难以提取分离的瓶颈问题。
该技术在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上被评为国际先进技术,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应用范围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溶剂、抗冻剂或保护剂、精细化工原料以及新型聚酯和聚氨酯的单体。
其与聚对苯二甲酸合成的新型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
如尼龙样的弹性恢复、抗紫外、臭氧及氮氧化物的着色性、低静电、低水吸附、全色范围内无需添加任何特殊化学品而呈现出的良好连续印染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等。
PTT不仅可以作为新型合成纤维在地毯和纺织品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工程热塑性塑料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国外的一些大牌公司正加紧开发1,3-丙二醇及PTT 在纺织和地毯等行业中的应用,如壳牌(Shell)和杜邦(Dupont)公司已先后开发出性能优良的空气变形纱(BCF)、地毯、PTT织物(Corterra)以及玻璃纤维填充的PTT热塑性工程塑料等。
此外,1,3-丙二醇还可用作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可作为产品中的组分如化妆品、打印机墨水、清洁剂、稳定剂和燃料电池燃料等的添加剂来提高产品的性能。
作为医药和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3-丙二醇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
1,3-丙二醇可替代乙二醇、1,4-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中间体生产多醇聚酯及作为碳链延伸剂,还可用于制备其它不饱和聚酯,如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PTN)和共聚聚酯以及制备新型聚氨酯树脂等。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二氧化碳捕集与净化工业化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二氧化碳捕集与净化工业化技术一、产品和技术简介: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废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既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可怕的温室效应,又浪费了宝贵的碳资源。
因此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固定、利用及再资源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该二氧化碳捕集与净化工业化技术针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碳气源,采用不同的回收技术进行富集和提纯。
复合脱碳溶液用于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气源中的CO2,技术核心是吸收剂对CO2的吸收容量大,解吸量大,解吸温度低,能耗小,抗氧化性能强,不腐蚀设备,操作压力低。
对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源,通过吸附精馏技术将吸附法和精馏法结合,使用各种高效吸附剂有效脱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微量杂质,可以把二氧化碳提纯到99.99%以上,达到和超过国家最新食品添加剂(GB10621-006)和国际饮料协会标准。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该技术可以使用于各种化工厂、发电厂、炼钢厂、矿石分解等尾气的净化提纯。
所得二氧化碳产品广泛实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医药、采油驱油剂、焊机保护气、干冰、食品添加剂等。
该技术已在全国成功推广不同气源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27套,产品二氧化碳包括工业级、食品级。
装置运行稳定,产品供不应求。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ZL200710011329.8回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符合脱碳溶液200910011874.6一种从含二氧化碳气体中选择性脱除二氧化硫的吸收剂201110230570.6一种用复合脱碳溶液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方法ZL200310105015.6脱除二氧化碳中微量乙烯吸附剂ZL03238678.8吸附精馏提纯二氧化碳装置AL200810010905.1吸附精馏技术提纯二氧化碳装置US7,754,102B2 METHOD FOR RECLAIM OF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FROM BOILER FLUE GASZL200710101478.3锅炉烟道气回收净化注井采油装置ZL200710011508.1一种回收废气中二氧化碳用复合脱碳溶液ZL200720011443.6锅炉烟道气加压吸收二氧化碳液化驻京采用装置ZL200920013376.0锅炉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液化注井采油装置ZL200920013375.6锅炉烟道气回收全气态注井采油装置ZL200720011439.X锅炉烟道气加压吸收二氧化碳气态注井采油装置ZL200720011438.5蒸汽二氧化碳氮气联注井采油装置四、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装置规模年产20万吨CO2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许可使用六、配图:低浓度二氧化碳富集提纯工艺流程吸附精馏法精制二氧化碳工艺流程七、产业化程度:产业化阶段。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脱除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新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脱除工业废气中二氧化
硫的新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目前工业废气排放量越来越大,SO2作为无机硫以大于0.1%的浓度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气中。
若不脱除废气中的SO2,让其排放到空气中,SO2在氧化剂、光的作用下,会生成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能产生使人致病等一系列的危害。
该技术是一整套从不同气源中选择性脱除SO2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净化率高,吸收容量大,再生能耗小,对设备腐蚀小,不堵塞,再生容易,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先进的、成熟的,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果能推广应用,一定会为企业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凡是含有二氧化硫气体的工业废气,都可以用此技术进行净化,使工业废气中SO2的排放量达到国家各个行业规定的标准。
废气中SO2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单位,技术方案、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要根据气源成分、生产规模等具体情况决定;准备引入技术、净化设备的单位,只要有小型化工设备现场安装、工艺配管、电力装配等基本条件即可。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1、已受理专利200710011508.1,一种从含二氧化碳气体中选择脱除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附剂。
四、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以年产值1000万元生产规模计,机械加工设备等基本条件(不包括厂房和车辆)投资约需15万元。
根据产品规格大小不同,全部设备制作成本占每种产品销售价的50%左右,企业利润占产值40%以上。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吸附法处理含苯系物废气研究进展

吸附法处理含苯系物废气研究进展闫柯乐;张红星;邹兵;姜素霞;姜鸣;张贺【摘要】Waste gas containing BTEX is a common kind of industrial pollutant, and is very harmful. As a most widely used technology of waste gas, adsorption metho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refore, th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 gas containing BTEX using adsorption method was systematically overviewed.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method was introduced. Several kinds of adsorbents were classified and described, such as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organobentonite, and some newly adsorbing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dsorption method in the future was also proposed.%含苯系物废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技术,吸附法的发展受到极大关注。
系统调研了近年来吸附法处理含苯系物废气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吸附法的处理机理;其次分类详述了不同类型吸附剂的应用,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有机膨润土以及其他新型材料;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吸附法处理含苯系物废气日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5(000)018【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苯系物;废气处理;吸附法;吸附材料【作者】闫柯乐;张红星;邹兵;姜素霞;姜鸣;张贺【作者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苯系物(BTEX)是一类常见的工业污染物,它通常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
脱除低浓度硫化氢的改性活性炭纤维的再生研究

Pr oewit nn dh| l
图 1 未改性 AC F的孔径分布 图
通讯联系人 。张永春 , 男,教授,硕 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宋庆锋 ( 9 1 ,男,山东烟 台人 ,硕士研 究生 从事含硫气体 的脱除研究 。 18 一)
布在外 表面 ,形 成丰富 的纳米 空间 ,具 有较 大 的比表面积 。因此在吸 附过程 中,AC 的分 F
子吸 附途径 短 ,吸附质 可 以直 接进入 微孔 ,具有 较好 的吸 附性能 ,但吸 附容量不 高 。 AC 的这 一缺 陷,可 以通 过改性 的方 法 ( F 如混入 法 、浸 渍法等 )来 改善 。常用 的改 性 试剂 主要 是碱 性物和 过渡 金属两类 ,国内外 已有 相关 的报道 ,但关于 再生 的问题 探讨 较少 。 而 且,再 生是吸 附剂使 用过程 中一 个不可 忽视 的 问题 ,是 吸 附剂 的一个 重要性 能指标 。 对 未 改性 AC F再生 的方 法主要 是溶剂 法和气 体热法 两种 ,本研究 也采用这两 种方法 , 以 5 Na H 改性 的 AC % O F和 5 C 改性 的 AC % u F为例 , 究碱性物 改性 AC 研 F和过 渡金 属改
( .大连理工大学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 宁 大连 l6 1; 1 0 2 1 2 .辽河石油勘探局 石油化工总厂 ,辽宁 盘锦 14 2 ) 20 0
摘
要 :用改性的活性炭纤维 ( C )脱 除低浓度的 H2 A F S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但脱硫后 的改
性 AC F容易达到脱硫饱和而失活 。 用溶剂再生和气 体热再生 的方法可以对失活后 的改性 AC F进 行再生。在固定床 反应器上考 察了再生后 AC F的脱硫性能 。实验结果表 明,与溶剂再生相 比, 气体热再生是更有效 的再生方法 。不 同再生方法 的效果的不同,是 由 AC F脱 除 H S的反应机理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活性碳纤维(ACF)回收
有机蒸汽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ACF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吸附剂。
它是以粘胶基纤维为原料,经高温炭化﹑活化后制成的纤维状新型吸附材料。
ACF具有优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与社会上公认的比较好的吸附材料——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ACF具有显着的优点:ACF具有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有效吸附量高,为GAC的1.5~10倍;具有一定量的表面官能团,对有机气体具有较大的吸附量,且吸附、脱附行程短,速度快,比GAC快1~2个数量级;可实现对有机废气、废液的全自动连续净化处理;滤阻小,是GAC的1/3;对低浓度吸附质的吸附能力特别优良,在吸附质浓度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可达到ppm级;而GAC等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在低浓度时大幅下降;可制成纤维束、布、毡等各种形状,应用中更灵活,操作更方便;强度高,耐破损和撕裂,不会像GAC一样在操作中形成沟槽和沉降。
这些优点使ACF逐渐取代传统的GAC吸附剂而在工业过程中应用。
我们开发的活性碳纤维回收有机蒸汽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操作简单,全程可自动化操作,对有机蒸汽的痕量吸收非常有效,是解决目前化工厂所面临的环保问题的最佳方法。
我们已经成功地为扬子-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一套苯蒸汽回收装置,经处理后,尾气中的苯含量远远小于国家环保规定的指标。
工艺流程简单,可根据具体工况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可选择单床、双床或多床工艺。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以下行业及有机物种类:
烃类: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石脑油、护膜挥发油、环己烷、二氧杂环己烷稀释剂、汽油等。
卤烃: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苯、四氯化碳、氟里昂等
酮类:丙酮、MEK(甲乙酮)、MIBK(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
醚类:甲醚、乙醚、甲乙醚、THF(四氢呋喃)、甲基溶纤剂等。
醇醛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甲醛、乙醛、糠醛等
聚合用单体:氯乙烯、丙烯酸、苯乙烯、醋酸乙烯等。
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感光材料、汽车部件、电气、电子元件、印刷、涂漆、罐装车、橡胶、纤维、塑胶、人造革、干洗、酿造等
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案,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低压下进行,生产易控制,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装置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使用寿命长。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自主知识产权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产业化技术,装置设计制造,交钥匙工程。
应用实例: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碳吸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