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1-2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1-1 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为了便于交流和指导生产,必须制定大家都能遵守的技术标准。
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技术领域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与规范,具有不同的习惯。
例如建筑行业有建筑行业的制图标准,机械制图有机械制图的标准与规范,他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尺寸标注的格式,图形名称的定义和标注的位置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各国之间情况,经过该组织各成员的讨论、研究与协商,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以字母ISO开头)。
这些国际标准用来指导各成员国相应技术文件、技术标准的制定。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了我国相应的一系列标准---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以字母GB开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制定了数万项国家标准。
在国家标准中,还分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一般用于对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的领域,如食品、卫生、交通等,这类标准以GB开头,推荐性的国家标准用于一般技术性领域,这类标准以GB/T开头,如GB/T14689-1993就是1993年颁布的第14689号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是现行制图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标准,这类标准一旦写入技术文件,同强制性的标准是一样的。
国家标准还可以分为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制图中的图线,技术标准涵盖所有行业的情况,其图线分为15种,而机械制图仅使用其中的9种,因此机械制图标准只列出该行业使用的图线。
因此技术标准更加全面,行业标准应当遵循技术标准的规范。
相关行业的部委根据国家标准和本行业的情况制订本行业的标准,称为部标(以所在部汉语拼音开头,如机械行业以JB开头)。
各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制订企业的内部标准,称为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的要求应当高于部颁标准和国家标准。
在某些特殊领域可能只有企业标准,相关的高一级标准尚未制订。
有些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制定本地区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如北京市最近颁布的城市道路用砖技术标准。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建筑制图课件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 尺寸数值均按原值注出。
26
1:1
26
26
1:2
2:1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建筑制图课件第 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国家标准对比例的选用作了规定:
绘图时,应根据图样的用途及所画图形的复杂程度首先 取表1-5系列中长用比例,必要时,也允许选取表1-5中 可用比例。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 1-1 基本规定 § 1-2 制图工具 § 1-3 几何作图 § 1-4 绘图的步骤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建筑制图课件第 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本章要求
1.正确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 图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尺寸注法。
2.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几何作图以及 圆弧连接。
3.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及绘图步骤。
表 1-5
种类
常用比例
比例
1:1 1:2 1:5 1:10 1:20 1:50 1:100 1:200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1:2000 1:50000 1:100000 1:200000
可用比例
1:3 1:15 1:25 1:30 1:40 1:60 1:150 1:250 1:300 1:400 1:600 1:1500 1:2500 1:3000 1:4000 1:6000 1:15000 1:30000
表 1--3
线宽 粗b 中 0.5b 细 0.25 b
虚线 点画线
粗b 中 0.5b 细 0.25b
粗b 中 0.5b 细 0.25b
线型
线型
一般用途 主要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图例线.尺寸 线、尺寸界线、指引线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等
工程制图知识点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 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
积聚性2. 真实性3。
类似性4。
平行性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三章(线面关系)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何条件:1。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
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三、直线与平面相交交点的性质:1. 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2。
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四、平面与平面相交1. 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
(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2. 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3。
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第四章(换面法)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2)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三、作图规律: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2。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答案)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2章投影基础
第4章组合体
练习题二
二、已知直线为AC为正平线,试补全平行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
(12分)
三、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H面的距离为10mm。
(10分)
四、指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
(8分)
五、指出螺柱连接画法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画在指定位置.(10分)
六、读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3.说明Φ40H7的意义.
4.说明M8—7H的含义.
5
6.说明符号的含义。
七、读零件图,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说明数量和名称.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3.说明Φ40H7的意义。
4.说明M68╳2的含义.
6.说明符号的含义.。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1)尺寸界线。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直,其一 端应离开图样轮廓线不小于2mm,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2~3mm。图样轮 廓线可用作尺寸界线,如图1-8(b)所示。 (2)尺寸线。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图样本身的任 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 (3)尺寸起止符号。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中粗斜短线绘制,其倾斜方向应 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角,长度宜为2~3mm。半径、直径、角度与弧 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尺寸箭头的画法如图1-8(c)所示。 (4)尺寸数字。图样上的尺寸,应以尺寸数字为准,不得从图上直接量取。 图样上的尺寸单位,除标高及总平面图是以米为单位外,其他一般以毫米为 单位。但在 道路、桥梁、水利等专业的工程图样中,表示长度的里程桩号 以公里为单位,工程结构物多以厘米为单位,请注意图中说明。
A3、A4留10mm;留有装订边图框到图纸边的距离一般为:装订 边一侧25 mm,其余边A0、A1、A2留10 mm,A3、A4留5 mm。
如图1-2所示。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对绘图、复制、折叠、装订和使用都十分方便, 应优先选用。
《工程制图与识图》编写组
3.标题栏
标题栏(简称图标)是图纸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张图纸均应画出图
图1-12 直径的标注方法
《工程制图与识图》编写组
(3)角度。角度的尺寸线应以圆弧表示。该圆弧的圆心应是该角的顶点,角的
两条边为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如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可用 圆点代替,角度数字应按水平方向注写,如图1-13所示。图1-14 标注方法 坡度的
图1-13 角度的标注方法
《工程制图与识图》编写组
标。图标的位置位于图纸右下角。图标的外框线用粗实线绘制,分 格线用细实线绘制,图标的右边框线和下边框线应与图框线重合。 图标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并与图纸长边平行时,则构成X型图纸;图 标的长边与图纸短边平行时则构成Y型图纸。不同行业图标的格式和 尺寸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参照行业标准要求。国家标准图标 格式如图1-3所示,学生作业用图标可参考图1-4。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答案)

第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
第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按照左图的形式,在图形右边空白处重画一次。
...
.
第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尺寸标注练习:填注下列图形中的尺寸,尺寸数值按 1:1 从图上量,取整数。
1-4 分析下列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尺寸数值按 1:1 从图中量,取整数)
(1)
(2)
(3)
(4)
AB 是___水平__线
第 2 章 投影基础
...
CD 是__正平__线
EF 是__侧垂___线
GH 是_一般位置_线
.
2-8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 是侧平线,
(2)CD 是一般位置直线,点 C 在 (3)EF 是正垂线,在
(4)GH 是正平线,长度为
2-40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2-41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
2-42 求圆球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
2-43 求圆球穿孔后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
2-44 根据已知,补画第三视图。
.
2-45 根据已知,补画第三视图。
...
第 2 章 投影基础 2-11 补全平面多边形的两面投影。
.
2-12 在相交两直线 AB、BC 所确定的平面内取一点 K,使其距 H 面 15 毫米,距 V 面 20 毫米。
...
2-13 已知水平线 AD 属于平面 ABC,求 AD 的两面投影。
.
2-14 已知 AB 为平面 P(EF∥GH)内的一条正平线,求 a′ b′ 。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答案)

...
第 2 章 投影基础 2-11 补全平面多边形的两面投影。
.
2-12 在相交两直线 AB、BC 所确定的平面内取一点 K,使其距 H 面 15 毫米,距 V 面 20 毫米。
...
2-13 已知水平线 AD 属于平面 ABC,求 AD 的两面投影。
.
2-14 已知 AB 为平面 P(EF∥GH)内的一条正平线,求 a′ b′ 。
第 2 章 投影基础 2-34 根据两视图,求圆柱体截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
2-36 根据两视图,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
2-37 求圆柱体截切后的第三视图。
第 2 章 投影基础
...
2-38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
2-39 求圆锥的截交线,完成其侧面投影。
(1)
(2)
(3)
(4)
AB 是___水平__线
第 2 章 投影基础
...
CD 是__正平__线
EF 是__侧垂___线
GH 是_一般位置_线
.
2-8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直线的三面投影。
(1)AB 是侧平线,
(2)CD 是一般位置直线,点 C 在 (3)EF 是正垂线,在
(4)GH 是正平线,长度为
第 4 章 组合体 4-5 补画图中所缺少的图线。 (1)
.
(2)
...
(3)
.
(4)
第 4 章 组合体
4-6 注意物体俯视图的变化,补全主视图中所缺少的图线。 (1)
(2)
...
(3)
.
(4)
第 4 章 组合体 4-7 根据立体图,完成物体的三视图。 (1)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不同比例 的视图应 加以标注
17
§1-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三、字体(GB/T 14691-1993) (一)基本规定
1. 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都必须做到: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 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字号)尺寸系列为:
20, 14, 10, 7, 5, 3.5, 2.5mm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其高度h不应小于3.5 ㎜; 宽:高≈2/3
大小用其夹角的正切来表示。
即: 斜度=g =H/L=1:n
30度, 1个字高 斜度符号: 线宽h/10
1:n
H
L
与斜度方向一致
1:5
C C 3 B 4
斜度线的两种作图方法:
C
求作过点C的斜线,
A
1: 5
A
B
1 A
2B§1-3 源自何作图2.锥度——正圆锥底圆直径与圆锥高度之比。 例. 求作底圆直径Ф 30,高60, 锥度为1:2.5的锥台 指 引 线
7
7
(机件名称)10号
(图样代号)7号 比例 重量 共 张 第 张 1:1
§1-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二、比例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 的线性尺寸之比。
绘 图 时 采 用 的 比 例
种 类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 缩小比例
比 1:1 5:1 510n:1 1:2 1:210n
连接线段:
R5、R6 、R4
60°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 画定位轴线: 36、8、25、60° 2. 画已知线 Ø10、 R10、R18、R5、R50 3. 画中间线 4. 画连接线 R5、R6 、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