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合集下载

鱼菜共生系统

鱼菜共生系统
3.完成整個DIY掌上魚菜共 生系統的組裝
DIY 掌上“魚花共生”系統之馬達運作確認
馬達進水口關上
長尾夾1個
馬達進水口開到最大
DIY 掌上“魚花共生”系統之馬達清洗確認
可用小螺絲起子協 助拆解和組裝
馬達
1.清洗前請斷開電源。
2.清潔馬達,拿開前蓋和水葉,用牙刷之類
的刷子輕輕刷洗 對格沙水葉轉子清洗異物再 用清水(冷)沖乾淨,然後按照然來的安裝
長尾夾1個
水系統達到氮循環的標準
pH • 適合魚的pH: 8.0 • 適合植物的pH: 6.0 • 魚菜共生系統pH: 6.8~7.0
->當水中的pH酸鹼值達到7.5或是更高時,硝化作用的效率最高,反之,
若pH酸鹼值降到6以下時,硝化作用則停止。
->對養份可溶性最優化的pH酸鹼值是6.5或是再稍微低一點。
->硝化作用和養份可溶性這兩者必須取得平衡,所以在魚菜共生系統中,pH酸鹼值維持
在7是最理想的。
長尾夾1個
NH3/NH4: 0~1.0 ppm NO2: 0~1.0ppm NO3: 20~100ppm(菜)
“魚菜共生”系統之養魚
1.將魚連同塑膠袋放入水池15分鐘後,打開塑膠 袋對水15分鐘後再將魚放入池裡。
環建立 • 缺鐵:可加DTPA螯合鐵(效果較好)或紫菜(每三天要換一次) • 加珊瑚(砂)石 / 牡蠣長尾殼夾(敲1個碎): 平衡pH+鈣(微量元素)
“魚菜共生”系統之水質檢測劑
家庭式和小型商業魚菜共生系統最適合且完整的水質測試劑。測試的項目有: 1. PH 檢測 2. 阿摩尼亞 AMMONIA, NH3/NH4 3. 亞硝酸鹽 NITRITE, NO2 4. 硝酸鹽 NITRATE, NO3

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

魚菜共生- --- 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生態科學 --- -魚菜共生(Aquaponics)就是將魚類與蔬菜水果結合,共同生長的應用設施,可作為中小學的生態教學,也可以達到日常生活上的實用。

其原理: 利用魚的排泄物,經由抽水機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池,其中的水中懸浮物與有害原素(有機大分子),經硝化菌等益菌的轉化為營養小分子(氮、磷、鉀、鎂、----等)後,供給植物的水根吸收,經光合作用促使植物成長,同時也淨化了水質,循環回魚池供給魚類健康的生長環境,這種利用水循環交換的設備,使兩種生物互惠合作生長的方式,稱為魚菜共生。

Aquaponics是一個在字典上查不到的英文新生字,來自於近代綠生活科技發展所創造出的新字,其中Aqua=Aquaculture(水產養殖),ponics=Hydroponic(水耕),中文以〝魚菜共生〞稱謂之。

在國際上,Aquaponics是一個現代因應環保,而發展出的可再生(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生態科學。

如果以太陽能為水循環動力的來源,更加符合了可持續發展型生態(Sustainability),也是當前全球所重視挽救地球生態的流行趨勢。

又如果能在台灣各小學的校園內廣泛推動這個理念,建設簡易的〝太陽能魚菜共生〞小型示範溼地(經費僅小至於台幣7~8仟元起.),相信更能保育與傳承台灣美麗生態的一面。

* 簡圖說明 : 魚菜共生的施行原理(魚+細菌+植物)世界各地實施魚菜共生的參考照片: 點擊即可放大圖片(以上圖片著作權各屬於其原創者網頁,如轉載請經由原作者同意)迷你魚菜共生MINI 魚菜共生 40cm (室內桌上型)使用10w日光燈,與3.5w水泵循環,採用時間控制器,每日工作9小時,自2009年2月起,歷時2年半,小紅豆魚繁殖到第八代,期間只換水一次。

簡易室內桌上型人人都可以嘗試魚菜共生的樂趣包括: (1)40公分強化玻璃雙層水槽. (2)日光燈. (3)定時器. (4)水泵(5)礫石. (6)硝化菌粉. (7)多年生水生植物. (8)紅豆魚.其他海外參考影片:魚菜共生1 (美國)魚菜共生2 (澳洲)魚菜共生3 (澳洲)太陽能魚菜共生(澳洲)太陽能魚菜共生(美國)太陽能魚菜共生講習會:小學能源教育: 太陽能魚菜共生盒利用魚菜共生原理的:太陽能小溪中華太陽能聯誼會您的意見請寄給:e-mail: sol@會長: 查丁壬收。

鱼菜共生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生态意义

鱼菜共生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生态意义

鱼菜共生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生态意义作者:梁新民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3期一、技术原理鱼菜共生技术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分泌物、饵料饲料残渣等废弃物转化为蔬菜喜好吸收利用的营养盐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对水体中营养盐类的吸收而净化水质,改良鱼类生长环境的循环利用模式。

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水产品,尤其是精养高产鱼塘,产品的获得几乎百分之百靠人工投喂饵料饲料换取。

人工投喂饵料饲料量越大,水体内的鱼类废弃物会越多,造成水体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如不采取措施,废弃物就会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既有即时效应又有积累效应,无论哪种效应达到一定程度,都会抑制鱼类的呼吸、摄食、生长,甚至危及生命,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损失。

而植物生长恰恰需要像鱼类废弃物等类似的优质有机物,以土壤为栽培基质的陆生蔬菜作物,如何实现在水体中生长发育?现代无土栽培技术为鱼菜共生扫除了水陆屏障。

蔬菜根部在水体中的挤压和阻碍,相对于土壤中可谓微乎其微,因此,在水体中生长的蔬菜根系比在土壤中更为发达,对水体中废物的清洁也更加彻底。

通过蔬菜作物对鱼类废弃物的吸收利用,有害物质将大幅减少或难以产生,养殖水体环境得以有效改善。

随着鱼类个体的增长、物质消耗、废物排放量逐渐增加,蔬菜的营养物质供给量也在不断增加,蔬菜生长速度加快,蔬菜对水体中废物的吸收利用量越大,即对水体环境优化的作用也会越大;优良的水体环境又是促进鱼类生长的首要条件,于是鱼菜共生、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亦形成。

二、方法措施目前,鱼菜共生技术分为池塘鱼菜共生和棚室鱼菜共生两种。

(一)池塘鱼菜共生技术1. 池塘建设与鱼类投放①建池要求。

池塘面积以5~8亩为宜;面积过大,水质调控难度加大;面积过小,影响蔬菜的通风、采光和池水涟漪增氧效果。

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有利于提高光照利用率。

池塘以长方形为佳,长宽比在3~5∶2之间。

有效水深2.0~2.5米;水体太浅,夏季池塘水温过高不利于蔬菜生长,池鱼的适温水层也难以选择。

鱼菜共生农场闭环式水培樱桃番茄实用技术

鱼菜共生农场闭环式水培樱桃番茄实用技术
产成本。
02
提高产量: 鱼菜共生系 统可以提高 樱桃番茄的 产量和质量, 增加收益。
03
生态环保:鱼 菜共生系统可 以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使用, 降低对环境的
污染。
04
增加就业:鱼 菜共生农场可 以提供更多的 就业机会,促 进当地经济发
展。
生态效益
01
04
改善生态环境:鱼菜共 生系统可以改善生态环 境,促进生态平衡
减少环境污染:鱼 菜共生农场采用无 土栽培技术,减少 化肥、农药的使用,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增加就业机会:鱼 菜共生农场的发展 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为当地居 民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
鱼菜共生农场的 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分析
01
市场需求:随着 人们对健康食品 的需求增加,鱼 菜共生农场生产 的樱桃番茄受到 越来越多消费者 的青睐。
鱼菜共生农场闭环式水培 樱桃番茄实用技术
演讲人
CONTENTS
目录
01
02
03
04
05
鱼菜共生农场概 述
06
鱼菜共生农场的 构建
鱼菜共生农场概 述
鱼菜共生概念
鱼菜共生:一种将水产养殖与水培蔬菜种植相结合的农业 生产方式 原理:利用鱼类排泄物为蔬菜提供养分,同时蔬菜吸收水中 的氮、磷等元素,净化水质,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 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 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成本。
01
多元化种植:通过鱼菜 共生系统实现多种作物 的种植,提高农场的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3
02
循环利用:通过鱼菜共 生系统实现水资源、营 养物质等的循环利用, 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什麼是鱼菜共生

什麼是鱼菜共生

什麼是魚菜共生什麼是魚菜共生定義魚菜共生是一個為了將養魚和種植結合起來而專門構建的循環生態系統,它利用自然的細菌活動將魚的排洩物轉化成植物的養料。

這是一個對環境友好,生產自然食品的方式,結合了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的優點,無浪費。

就廣義的來說, 魚菜共生可以名為生態養殖與種植的方法或是為複合養耕技術。

生態系統是由在其中的生物互相作用而形成的,魚菜共生系統就是由植物、魚、細菌和蟲組成的生態系統。

魚菜共生的生態系統是為將養魚和種植結合起來而建的而且還會配合上水循環系統所以比傳統的養殖和種植系統更節水。

利用自然的細菌活動將魚的排洩物轉化成植物的養料, 這是使魚菜共生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否則魚會被自己的排洩物毒死,植物也會由於缺少營養而生長不良。

將種植和養殖系統結合的目的是為了生產供人們食品而不是去創迼自然的環境。

在魚菜系統裡的魚和菜是在一起的, 所以魚和菜是魚菜共生的核心,沒有魚和菜在一起生長,就沒有魚菜共生。

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需要更多的人工介入,水產養殖要確保在水的毒性超標之前將其替換,水培種植需要持續的補充和平衡化學養分。

將兩者結合後,魚菜共生系統將更多的平衡魚糞和營養的職責交回給了大自然。

在保留了兩者的優點的同時,解決了它們的問題。

魚菜共生中水培特點水培和魚菜共生都屬於無土栽培,植物的根系持續的處於富含氧氣和營養的水中相比傳統的土培,生長速度更快。

魚菜共生從水培中借鑑了很多做法,如潮汐、營養膜技術、深水培(漂浮筏)等。

魚菜共生在一些方面進行了改進,如下:1.用便宜的魚食代替了昂貴的營養液(隨著原料的過度開採,價格呈上升趨勢)。

2.不需要處理營養液。

水培需要定期換水(在鹽類和化學物質的濃度達到對魚有毒的水平之前),處理廢水很麻煩,要選擇合適的地方傾倒廢水。

3.運維更方便。

隻要基於細菌的生物過濾開始工作,魚菜共生的運維絕對比水培簡單。

魚菜共生系統是生態系統,它會逐漸向平衡狀態發展。

4.更高產。

有研究表明,在生物過濾完全建立後,魚菜共生系統中的植物的生長速度和質量都好於水培系統。

鱼菜共生可行行报告

鱼菜共生可行行报告

鱼菜共生可行行报告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农业可持续性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农业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鱼菜共生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备受瞩目。

本报告将探讨鱼菜共生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其对可持续农业的潜在贡献。

1. 背景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成了水产养殖和植物种植的生态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鱼类养殖与水生植物种植相结合,实现水中养鱼和土壤中种植蔬菜的双重效益。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鱼缸、种植床以及水循环系统。

2. 可行性分析2.1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鱼菜共生系统利用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双重效益。

鱼类提供了养分丰富的水体,促进了水生植物的生长,同时水生植物吸收了水中的营养,净化了水质。

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下,鱼菜共生系统可以同时获得鱼类和蔬菜的产量,相比传统农业模式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2.2 生态环境效益相较于传统的单一种植或养殖模式,鱼菜共生系统具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和养分,减少了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鱼类和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2.3 经济效益鱼菜共生系统在经济上也具有潜在的优势。

首先,通过在同一系统中同时生产鱼类和蔬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由于该系统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机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3. 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鱼菜共生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例如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

此外,市场认知度和政策支持也是发展该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管理模式等途径来解决。

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出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鱼菜共生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4. 结论综上所述,鱼菜共生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模式,具有可行性并且对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如何搞好鱼菜共生系统中养鱼水质的管理呢?一、水体体积在鱼菜共生系统中,不断流动的水能将营养盐送到作物的根系,使其吸收并净化水质,同时也能利用水流将鱼的排泄物滤除,维持水的洁净。

一旦水停止流动,首先影响的就是溶氧量的降低,时间一久还会导致鱼的死亡,对于薄膜栽培系统(NFT) 来说,会在短时间内干涸导致作物死亡。

水体体积也直接影响养殖数量,以鱼的重量计算,最好是1000L水容纳20kg的鱼。

养殖密度过高必须在水中增加打气设备,维持适当的溶氧量。

二、投饵喂食喂食时间以白天为主,每天下午16时以后最好不要喂食,以免夜间鱼活动量减少造成消化不良或者食物沉积。

一般投饵后30分钟水中仍剩余饵料,就表示喂食量太多,须将剩余饵料捞除以免影响水质。

鱼的健康与索饵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如果索饵情形变差或停止进食,最好停止喂食。

鱼索饵情形也与水温相关,因此水温大幅下降时,需降低投饵量甚至停止喂食。

利用自动喂食器定时、定量喂食,可以简化喂食工作。

三、水质检测鱼菜共生系统中,溶氧量对浮筏栽培系统(DWC) 甚为重要,密集放置的水耕种植槽,作物根系吸收水中氧气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不足,进而导致根系褐化。

因此DWC系统植槽水体必须维持至少5 mg/L的氧气浓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植槽中放入氧气泵。

藻类也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中的溶氧量产生变化,防止藻类大量孳生也是不容忽视的。

系统水体养分浓度可通过控制喂食量进行调整,如水中硝酸态氮浓度低于5 mg/L,就可慢慢增加每日的喂食量,而硝酸盐的浓度高于150 mg/L,就必须降低喂食量或进行换水。

氨离子及亚硝酸浓度高于1 mg/L 则表示硝化菌的活动出现问题,必须进行换水或停止喂食。

总体而言,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养殖物、作物及硝化菌最理想的条件为:温度18∼30℃;水的pH值6∼7;氨浓度小于1 mg/L;亚硝酸浓度小于1 mg/L;硝酸浓度5∼150mg/L;水中溶氧大于5 mg/L。

鱼菜共生系统的研究

鱼菜共生系统的研究

鱼菜共生系统的研究一、引言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将鱼和植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使水质得到净化,同时也可以提供新鲜的食物。

在近年来,鱼菜共生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因为它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背景知识1. 鱼菜共生系统的定义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成了水产养殖和植物种植的循环农业系统。

这种系统中,植物通过吸收鱼塘中的废物来进行养分吸收和净化水质;而鱼则通过排泄物提供养分给植物。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使两者都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

2. 鱼菜共生系统的优点① 可以节约水资源:因为这种系统中使用的水循环利用,不会浪费大量清洗污染后排放掉的水。

② 可以减少污染:由于植物通过吸收废弃物来进行养分吸收和净化水质,所以鱼塘中的水质得到了净化。

③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系统中,植物和鱼可以互相促进生长,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 可以提供新鲜的食物:这种系统中可以同时养殖鱼类和种植蔬菜,从而提供新鲜的食物。

三、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① 鱼塘:采用圆形塑料池作为鱼塘;② 水泵:用于循环水流;③ 氧气泵:用于增加水中氧气含量;④ 鱼类:选用草鱼或青鱼等较易养殖的品种;⑤ 水草:选用适合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如落叶松、黄芩等。

2. 实验步骤(1)构建鱼菜共生系统。

首先将圆形塑料池放置在室外阳台上,并连接好水泵和氧气泵。

然后在池底铺上一层石子,再放入适量的水草。

接着将鱼放入鱼塘中,保证每立方米的水体内不超过10条鱼。

(2)调节水质。

定期检测水质,根据检测结果添加必要的养分和调节剂。

同时注意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食。

(3)观察生长情况。

定期观察鱼和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应数据。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① 水质得到了很好的净化。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水草通过吸收废弃物来进行养分吸收和净化水质,使得水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耕作体系有以下几种模式:
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至养殖池,水在养殖池、滤液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

根据种植部份的技术差异又分为以下几种共生方式:
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

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相对清洁的水再循环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系统作为营养液,用水循环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由蔬菜吸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形成闭路循环。

这种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

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

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循环,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导致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

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这样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作用,有点类似自然的的沼泽湿地系统。

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

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

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消费需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