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二醇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1)

合集下载

乙二醇研究报告

乙二醇研究报告

乙二醇研究报告目录1.行业发展历史 (3)2.产品基本知识 (4)2.1乙二醇简介 (4)2.2合约 (5)3.价格影响因素 (5)3.1供给因素 (5)3.2需求因素 (6)3.3短期因素 (6)3.3.1 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 (6)3.3.2 石油库存变化 (7)3.3.3 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 (7)3.3.4 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 (7)3.3.5 汇率变动 (7)3.3.6 异常气候 (8)3.3.7 利率变动 (8)3.3.8 税收政策 (8)4.2014年-2016年价格波动情况 (8)5.2012年-2014年价格走势分析 (10)5.1华西村电子盘价格 (10)5.2进口美金价格 (11)5.3价格规律 (12)5.4乙二醇的库存分析 (12)5.5乙二醇的季节分析 (13)5.6关联品种PTA对乙二醇的影响分析 (14)1.行业发展历史近10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之态势。

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65.69万吨,2000年达到195.7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4。

40%.进入21世纪以来,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2002年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1。

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由于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乙二醇生产能力的增加,近两年,我国有多套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随着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内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

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4。

0%,另外约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 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

煤制乙二醇的现状以及发展

煤制乙二醇的现状以及发展

煤制乙二醇的现状以及发展2 陕煤、北元化工集团化工二公司,陕西,榆林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陕西,榆林,7185004 陕西省靖边县第十五小学,陕西,榆林,7185005 陕西省靖边县第十五小学,陕西省,榆林市,718500摘要:据了解,制造乙二醇的方法包括石油法、煤制法和生物制法,而其中石油法和煤制法逐渐成为制作乙二醇的主要方式。

但众所周知,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是不可更改的“贫油富煤”。

这种情况下我国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式就是煤制法,而且理性对比石油法和煤制法,煤制乙二醇的方式相对更有实用性。

本文分析了煤制乙二醇的市场现状以及其工艺存在的缺陷,而后考量了煤制乙二醇行业的未来。

关键词:煤制乙二醇;生产工艺;运输成本引言:目前制作乙二醇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考量,乙二醇的生产企业大多选择以煤制乙二醇的方式为主。

煤制乙二醇的工艺技术现今已经越来越成熟,而且对于能源的消耗也相对较少。

再加上煤制乙二醇生产时以煤炭作为原材料,因此着重发展煤制乙二醇行业,这样不仅能有效改善我国乙二醇供不应求的局面,还能帮助煤炭企业成功转型。

一、煤制乙二醇的市场现状(一)乙二醇市场价格下跌自从2020年俄罗斯等产油大国开启“石油价格战”以来,原油价格跌幅曾一度超过50%,相当于对半打折。

石油价格虽然偶有回升,但是很快就继续下跌。

由于原油价格下跌,相对应的石化产品的价格也随之跌幅巨大,其中包括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最接受不了的是2020年原油价格疯降,但是同时期的煤炭价格却没有大波动。

最重要的是,石油价格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回升。

再加上全球疫情持续有可能致使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依旧持续下跌。

这样的市场走向,对于煤制乙二醇的生产企业来说,无异于是雷霆打击。

(二)出口受限制,乙二醇下游产业需求量下降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企业先是被要求延迟复工。

复工后,又受国外疫情影响导致大批订单取消,部分企业开工即停工。

乙二醇下游产业种类少,这就导致乙二醇价格提高的可能性降低,而且很容易受到服装等企业产量的影响。

乙二醇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乙二醇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用 聚酯膜的农 业产 品可 以具 备有 较强 的机 械性 能 以及防渗 透性能 , 部分地区正在着手进 行防渗漏 复合 聚酯膜产 品的开 发和研究 , 并且试 图将此产 品使用在一 些较 为干旱 的地 区当 中, 所以预计将来聚酯行业 产品将会 在农业 生产之 中发挥重 要 的作用 , 并且在此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 ( 4 ) 运用现有 的技术 和工艺有 效的对非纤 聚酯 的空 白项 目进行填补 。首先是 聚酯工程塑 料 , 由于我 国现 阶段 的聚酯
涂料及辐射 固化涂料所替 代 , 每年 以 3 - 5 %速 度萎缩。综合 来 看下游几个 主要 涂 料领 域 对 醇醚 及醇 醚 酯 的需 求量 日渐 萎
缩 。而 目前 国内有关涂料 的应用 的研究微薄 , 厂商一味的在传
统领域 中拼价格 战, 打破 了市场平衡 , 使得市场环境更加激烈 。
类产 品在电子 化学 行业 的应用 , 进 一步 提升 醇醚 类产 品 的销
Hale Waihona Puke 售 和盈 利 能力 。 ( 5 ) 积极融 人 大客 户核 心供 货体 系 , 成 为 国 际供 应链 的


精 细化工 中间 体产品 必须拥 有强 大 的客 户群 体, 只有 成 为 国际供 应链 , 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优势。醇醚类 企业 应通过 融入 国际大客户 的核心 供货体 系 , 随客户市场 扩大 、 新产 品开
目前醇醚 及醇醚酯 市场 主要 应用 于涂 料行 业 , 比重 高 达 7 5 % 。尤 以传统溶剂型船舶涂料 、 防腐涂 料和木器漆 为主。而 近年来船舶航海 业需 求 低迷 制约 了船舶 涂料 的市 场需 求 ; 防
腐涂料市场 多处 于中低端 领域 , 为节 省成本 , 醇醚 及醇醚 酯溶

中国煤制乙二醇情况总结

中国煤制乙二醇情况总结

生产集中度高,中石化、中石油是主要供应商
− 90%以上采用的是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石油法);
− 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化(59.43%)、中石油(19.23%); − 09年化工市场低迷,进口乙二醇对市场的冲击导致开工率降低。
企业 2009年产能 中石化:上海石化 扬子-巴斯夫 扬子石化 茂名石化 燕山石化 天津联合化学 北京东方 中石油:吉林石化 辽化 独山子石化 抚顺 中海油:中海壳牌 通辽金煤 合计 新增(改扩建)产能 中石化:天津石化(合资) 镇海炼化 武汉乙烯 中石油:四川石化 中兵工:辽宁北方化工 通辽金煤+河南煤业 其 他: 合计 总计 产能(万t/a) 60.5 30 44.2 10 8 6.2 4 15.9 20 5 6 32 20 261.8 36(2010) 65(2010) 30(?) 38(?) 20(2010H1) 20 48 257 518.8 技术来源 SD氧气法 BASF工艺 SD氧气法 Shell氧气法 SD氧气法 Shell氧气法 SD氧气法 SD氧气法 UCC氧气法 SD氧气法 Shell氧气法 Shell氧气法 自主煤化工
1200 700 2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0) (58) (350) 619 123
数据来源:2005~2007国内价格《参数与数据》2008 2008~2009国内价格《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05~2009进口价格《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进口关税税率5.5%,增值税税率17%,国内运费平均150元/t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乙二醇工段设备表 名称及规格 氨氧化塔 吸收塔 气体再净化塔 合成塔 冷凝塔 再生塔 压缩冷凝塔 加氢反应器 乙二醇精制塔

2022年乙二醇行业现状

2022年乙二醇行业现状

乙二醇行业现状2022年中国乙二醇年产能增长215万吨,年增长率高达22%。

随着全球聚酯产品市场消费急剧增长,乙二醇生产进展较快速。

以下对乙二醇行业现状分析。

进口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需求市场,吸引着全球货源。

据乙二醇行业分析统计,2022年中国乙二醇进口量高达980.24万吨,同比增加105.23万吨,增幅12.03%。

2022-2022年中国乙二醇进口量及增长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

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潮湿剂。

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乙二醇行业现状。

首先看下游供应的增长状况,我们看到的到2022年为止乙二醇本身的增长状况,刚才讲到2022年中国的乙二醇产能是在819万吨,乙二醇行业现状分析,估计全年的产量是在506万吨,2022年国内总的产能达到了1059万吨,产量也就是增加100万吨左右,接近600万吨。

所以总体来看的话,行业的开工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整个产量的增长率是不足10%的,这个跟产能增长率相对来讲还是要慢一些。

还是由于整个乙二醇市场将来新扩建是逐步向煤制市场转变的因素所打算的。

其次看一下地域分布状况,很清晰地看到乙烯制基本上是集中在消费地,煤制是集中在华中地区,还有华北、西北地区,我们为什么会去进展煤制烯烃包括煤制芳烃,由于中国是煤多油少的分布特点,所以从这个角度要大力进展煤化工。

乙二醇行业现状分析,2022年胜利产出了聚合级别的乙二醇,这也是标志了我国煤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第一套的煤制乙二醇装置是通辽有20万吨的装置,中国将来主要投放的乙二醇装置基本上都是煤制的。

2022年原本估计是要投放12套,一共是288万吨的煤制产能,但是目前来讲,除了在表上列到的70万吨的投产以外,其他的装置基本上都已经推迟了。

乙二醇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乙二醇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2 03 1 6 30 0 1 6 11 0 0 4 7 0 1 61 0 4 9 0 1 9 42 0 7 5 3 0 2 848 37
2 0 1 6 3 61 5 2 0 0 7 5 0 0 0 4 1 0 4 5 5 o 1 0 1 3 162 5 6 0 7 9 1 1 03
32 0 k/ , 0 ta 占世界 乙二 醇 总生 产 能 力 的 1. % , 88
于生产 聚酯 纤 维 、 冻剂 、 饱 和 聚 酯树 脂 、 滑 防 不 润 剂 、 塑 剂 、 离子 表 面 活性 剂 以及 炸药 等 , 增 非 用途 十分广 泛 。 目前 国内外大 型 乙二 醇 的工 业 化生产 都 采用
2 o 1 4 14 0 1 o 1 07 4 7 0 2 7 2 1 3 2 o 1 4 7 0 1 3 2 5 o r0 7 4 0 0 5 31 2 o 1 9 25 0 1 9 o 2 5 2 0 1 2 3 1 0 60 7 5 2 0 9 7 75 3 3 6 7 4 3 O 6 6
生产 厂 家 主 要 分 布在 美 国、 拿大 、 兰 和英 国; 加 荷 其次 是沙 特 的 Saq公 司 , hr 乙二 醇 总 生 产 能 力 为
15 5k/ , 占世界 乙二 醇 总生产 能力 的 9 2 , 6 ta 约 .%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 即加压水合法 的工艺路线 , 生
2 0 1 4 4 45 6 1 0 6 O 5 9 0 S 3 0 2 4 3 7 0 S 6 6 0 1 0 1 1 1 6 7 0 9 6 7 2
年 达到 1 6 ta20 55 0k/ ,0 5年生 产 能 力 进 一 步 增 加
到 1 4 ta 66 0k/ 。

我国煤制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制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w e r e p r o p o s e d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i t y a n d e c o n o mi c e ic f i e n c y s h o u l d b e t a k e n i n t o a c c o u n t a s a w h o l e ,a n d t h e EG f r o m c o a l
s h o u l d b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a n a p p r o p ia r t e wa y . Ke y wo r ds :c o a l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e t h y l e n e g l y c o l ;p r o d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y g
巴换 粉 ,穆立文 ,张 岗 ,杜 向前公 司 ,江 苏 南京 2 1 0 0 1 9 )
摘 要 :分析了我国乙二醇的市场前景以及煤制乙二醇的生产现状,指出煤制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探讨了
煤制 乙二醇发展 中存在的 问题 ,结合我国的生产技 术和现状 ,对煤 制乙二醇 的发展提 出了一些建议 ,认为 应综 合考虑煤 制乙二醇 的技术性 和经济性 ,合理发展 。
s t a t u s o f EG ro f m c o a l ,s o me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G ro f m c o a l i n Ch i n a we r e di s c u s s e d,a nd s o me o pi n i o n s
关键词 :煤化工;乙二醇;生产;技术

2024年1,6-己二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1,6-己二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1,6-己二醇市场前景分析简介1,6-己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纺织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1,6-己二醇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内容。

市场规模截至2021年,全球1,6-己二醇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对1,6-己二醇需求的增加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

发展趋势1. 动态需求推动市场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1,6-己二醇在涂料、塑料等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汽车和建筑行业,1,6-己二醇作为增塑剂和涂料的成分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 环保意识推动替代产品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替代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一些新型的生物基1,6-己二醇产物正在崭露头角,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些产品具有更低的环境影响,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技术创新促进市场多样化技术创新是推动1,6-己二醇市场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许多新的应用领域涌现出来,例如医药领域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和电子材料领域的纳米导电材料等。

这些创新使得1,6-己二醇市场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1,6-己二醇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主要的生产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国际市场上,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结论综上所述,1,6-己二醇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技术创新和多样化的应用领域将带来更多的机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可编辑修改 我国乙二醇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2012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097.8万吨。虽然世界乙二醇供过于求,但具体对我国而言,相对于下游产业的需求,乙二醇产能扔不充足。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能够达到950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产不足需,仍需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笔者建议,未来我国乙二醇产业发展应提高现有装置经济性、新建大规模生产装置;完善现有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新技术;扩大产业链、规避市场风险等。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为石油路线,即以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生产乙二醇,该技术全部为引进装置,且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中,引进技术包括英荷壳牌公司(Shell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以及美国DOW化学公司(原UCC公司)的技术。非石油路线是以合成气为原料,可采用多种方法合成乙二醇,在我国已经实现产业化的主要是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以煤或者天然气制备乙二醇的生产技术。

一、供需情况 (一)生产现状 2011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已达357.8万吨/年,相比2008年产能提高近140万吨/年。近两年,我国仍有多套新建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尤其是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发展迅速。2013年1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电石炉尾气建设的5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投产;2月,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精品 可编辑修改 司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首个由甲醇制乙二醇的工厂,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艺进行生产,具有清洁高效、低碳、“三废”排放少等优点;7月,中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80万吨/年乙烯项目主体装置——2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

由于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有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在2013~2016年新建或者扩建项目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项目大都采用石油乙烯路线,装置新增生产能力约为152万吨/年。由于煤制乙二醇相比煤制油、煤制烯烃的投资要少得多,产业链也比后两者短,市场需求明确,准入门槛低,推广起来更加容易,加上发展煤或天然气通过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是国家鼓励类示范性项目,因而掀起了项目投资热。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建或者计划建设的煤制备乙二醇装置生产能力约600万吨/年,但由于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为自创技术,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工业运行考验,技术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因而,装置完全建成投产的可能性不大。在众多的煤化工制备乙二醇项目中,2016年以前最多50%产能能够建成投产。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最多能够达到约950万吨/年。2012~2016年我国乙二醇新建及扩建情况见表1所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工艺多元化 精品 可编辑修改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形成了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主要是煤或天然气路线)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引进技术与国产技术相结合的格局。世界上SD、Shell和DOW等世界著名乙二醇生产公司的技术在我国均建有生产装置。2009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路线开发成功。目前,我国采用非石油法工艺路线的乙二醇生产能力达到8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7.0%。采用石油法工艺路线生产能力为415.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3%。其中采用SD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97.6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9.5%;采用Shell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27.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5.4%;采用DOW化学公司工艺的生产能力为91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18.2%。

表1 2012~ 2016年我国乙二醇新建及扩建情况 单位:万吨/年 生产厂家 产能 工艺路线 预计投产时间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36 石油乙烯路线 2013年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 28 石油乙烯路线 2013年(已投产)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10 石油乙烯路线 2013年 中科合资(广东湛江)炼化项目 40 石油乙烯路线 2014年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38 石油乙烯路线 2015年 河南永金(洛阳孟津县)化工有限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3年

河南永金(商丘永城)化工有限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3年 惠生集团恒远化工鄂尔多斯华维能源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内蒙古鄂尔多斯开滦集团化工有限公司 40 煤制乙二醇 2012年(一期20万吨) 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集团公司 4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二期)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5年

鹤壁宝马集团 30 煤制乙二醇 2013年(一期5.0万吨) 精品 可编辑修改 内蒙古鄂尔多斯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 80 煤制乙二醇 2016年 浙江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 50 甲醇制乙二醇 2013年(已投产) 内蒙古博源投资集团苏尼特碱业公司 20 煤制乙二醇 2012年(一期10万吨) 贵州省毕节黔希煤化工 30 煤制乙二醇 2013年 山西襄矿泓通煤化工 2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新疆奇台县宝泰隆煤化工 20 煤制乙二醇 2015年 内蒙古鄂尔多斯亿利资源集团 30 煤制乙二醇 2016年 内蒙古呼伦贝尔华电呼伦贝尔能源公司 4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国电东北电力双鸭山乙二醇项目 40 煤制乙二醇 2015年 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10 电石炉尾气 2014年 安徽淮化集团 10 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3年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 20 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5年

新疆库车与浙江荣盛集团有限公司 40 天然气/煤制乙二醇 2016年 贵州泰佳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3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 煤制乙二醇 2014年 新疆天业 20 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5年

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10 电石尾气制乙二醇 2015年

2.原料来源多样化 除了以传统的乙烯为原料之外,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公司和新疆天业集团利用电石炉尾气建成乙二醇生产装置,浙江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宁利用甲醇为原料生产乙二醇,此外还将建设以工业弛放气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工业生产装置。

3.技术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石油路线乙二醇生产装置都是引进国外技术,而煤化工工艺技术则以国产为主,在此技术中,除了福建物构所-丹化科技集团之外,还有如华精品 可编辑修改 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湖北省化学研究所、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安徽淮化集团、上海浦景化工、鹤壁宝马集团、五环工程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以及上海正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业正在进行煤制备乙二醇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些成果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我国乙二醇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手中。近几年,由于外资以及民营资本的介入,打破了我国乙二醇产业由中石化、中石油一统天下格局,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体,民营合资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生产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集中度逐渐提高 与以往小规模、一窝蜂式投资方式明显不同,在新建乙二醇装置中,无论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还是外来资本,各投资主体都选择了规模化、技术化的投资策略,年产规模大多在20万吨以上,大大增强了我国乙二醇的装置经济性以及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5.产能分布逐渐发生变化 我国乙二醇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近两年,随着我国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制备乙二醇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使得我国煤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古、河南、山西以及新疆等省市的乙二醇产能增长较为迅速。今后几年,随着大批煤化工制备乙二醇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这些地区的产能变化将更为明显。届时我国乙二醇生产将形成煤路线主要在西部,石油路精品 可编辑修改 线主要在东南部的格局

(二)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346.2万吨,2007年增加到658.3万吨,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1097.8万吨,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近几年,虽然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产品自给率仍较低,2012年仅为27.5%。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产销平衡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产销平衡情况 图2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进口情况 精品

可编辑修改 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93.0%,其中大部分用于纤维,小部分用于片基、薄膜与瓶子。另外7.0%主要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

我国聚酯产业目前产能过剩严重,装置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企业逐步退出竞争。另外,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减少,对乙二醇等原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我国纺织行业还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料、能源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由此将会导致对乙二醇需求量的减少。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乙二醇在防冻液上的应用量将会有所增长。

总之,今后几年,我国乙二醇的需求仍将有所增长,但幅度会放缓,预计2017年我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届时的生产能力不会超过1000万吨/年,产不足需,仍需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

二、进出口、价格情况 (一)进出口情况 近几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根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量为251.6万吨,2010年突破600万吨,2012年的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到796.5万吨。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进口情况见图2所示。

我国乙二醇的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亚洲及北美地区。中东地区乙二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