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解剖和生理
医学眼部解剖结构专题课件

★屈光间质: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
★前房角
位于前房的周边部。 小梁 :角巩缘内表面,为房角的前壁, 精细网状结构,具有筛网的作用。
小梁
Schlemm管——
位于角巩缘的深部,呈环管状, 是房水的排出管。
Schlemm管
〖视路〗
视细胞感受刺激 ———— ↓
内颗粒层 外颗粒层
神经纤维层 内丛状层
外丛状层 外界膜
视锥视杆层
色素上皮层
2.视网膜上有光感受器(视细胞): 锥细胞——司明视觉和色觉 杆细胞——司暗视觉和无色视觉。
★ 眼底上的特殊部位: (1)视乳头(视盘 optic disc):
视神经纤维汇集处, 直径1.5mm, 无感光 作用,在视野中为一盲区,称为“生理盲 点”。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房水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 环。
四、眼外肌:
每只眼有六条,司眼球运动。
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内直肌 ┃ 下斜肌 ┛
眼肌的起止点:
①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缘, ②余各肌起于眶尖总腱环。 ③各肌止于角巩缘后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总腱环
五、眼眶(orbit)
眼部解剖结构演示幻灯片

•39
〖眼附属器〗: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40
一、眼睑 (eyelids):
上睑
内眦 下睑
睑缘 外眦 睑裂
•41
6. 组 织 学 分 五 层 :
皮肤层 皮下层
肌层
纤维层 (睑板) 睑结膜
•42
★ 眼轮匝肌:
⑴ 环状, ⑵ 由面神经支配, ⑶ 司眼睑闭合。
眼轮匝肌
•43
★ 提上睑肌:
眼球
•4
眼球
前后径 2垂4直m径m2, 3mm, 水平径23.5mm.
24mm
23mm
•5
┏外层(纤维层)
┏球壁 ┫中层(葡萄膜)
┃
┗内层(视网膜)
眼球┫ ┃
┏房水
┗眼内容 ┫晶状体
┗玻璃体
•6
一、球壁:外层:
角巩膜缘-角膜--
--巩膜
•7
一、球壁:中层
虹膜--睫状体--
---脉络膜
•8
一、球壁:内层:
眶外上方泪腺窝内, 分泌泪液。 2.泪道:
泪小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50
泪器: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小点
泪腺
•51
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3.泪液生理功能: (1)湿润角膜、结膜。 (2)清洁作用 (3)杀菌作用
•52
四、眼外肌:
每只眼有六条,司眼球运动。
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外直肌
•53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内直肌 ┃ 下斜肌 ┛
眼部解剖与生理—幻灯

脉络膜:
❖ 为血管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 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 占眼球65%的血流,营养视网膜外层。 ❖ 暗箱作用
视网膜:
❖ 视网膜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感觉层, 两者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 此处分离。
虹膜:
❖ 为一圆盘状膜,虹膜表面有辐 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称虹膜纹理和隐窝。
❖ 虹膜的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 虹膜周边与睫状体连接处为虹膜根部,此
部很薄。 ❖ 瞳孔对光反射,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
睫状体: 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 约 6mm的环状组织,其矢状面略呈三角形。
❖ 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视锥细胞约7O0万 个,主要集中在黄斑区。在中心凹处只有锥细胞,此 区神经元的传递又呈单线连接,故视力非常敏锐;而 离开中心凹后视锥细胞密度即显著降低。
房水:
❖ 房水功能为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 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 房水的循环途径:睫状突-->后房-->瞳 孔-->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 液循环。另有少部分房水是经虹膜表面 隐窝被吸收和从脉络膜上腔排出 。
❖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 陷区,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 凹。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黄 斑区无血管,但此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 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 反光点称中心凹反射
视网膜:
❖ 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 色的圆形盘状结构称为视盘(视乳头),是视网膜上 视觉纤维汇集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乳头 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生理凹陷。视乳头上有视网 膜中央动静脉通过,并分支分布于视网膜上。视乳头 是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没有视细胞,故 无视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眼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眶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伴有视神经损害。
睫
视
状
网
血
膜
眼管中
的 血 液
系 统
央 动 脉
供 睫睫睫
应
理
眼附属器
• 眼睑 • 结膜 • 眼眶 • 眼外肌 • 泪器
解剖生理
眼睑
组织学:五层 • 皮肤层 • 皮下组织层 • 肌层 • 睑板层 • 结膜层
解剖生理
眼睑
血管 上下睑缘动脉弓:
颈外动脉面动脉支 颈内动脉眼动脉支组成
上睑周围动脉弓 静脉:浅—颈内颈外静脉
深—海绵窦
淋巴管 下睑内2/3,上睑内1/3睑板进入 颌下淋巴节 其余部分进入耳前淋巴节
前房角
解剖生理
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维持正常眼内压
其前外侧壁为角膜缘,后内侧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 体前面,前房角通常为25º-45º。
前房角解剖结构或房水排出功能异常,房水排除受 阻,眼内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发生。
房水循环
解剖生理
晶状体
解剖生理
不含血管和神经,囊透明,有高度弹性 前囊和赤道部囊下为立方形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到赤道部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部,成为晶状 体纤维,规则排列并不断挤向核心部。周围部称皮质,中央 部称核
透明、无色、没有血管:光线透过 屈光力强:全眼球屈光力的70% 化学成分:水(72-82%)、蛋白质、酶、粘多糖、无机盐等
巩膜
解剖生理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的致密结缔组织 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 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 内1/3呈网眼状,为巩膜筛板
巩膜
解剖生理
巩膜厚度差异很大 最厚处在眼后极部,达1mm 最薄处为直肌附着点附近,仅0.3mm 自后向前,厚度渐减,赤道部0.4-0.6mm 角膜缘处再度变薄。 女性、高度近视巩膜变薄 外伤巩膜破裂:角膜缘、直肌附着处、赤道部。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PPT课件

眼球壁
眼球
眼内容物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缘)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盲部、视部)
房水
玻璃体
晶状体
第一节 眼 球
正常眼球的前后径出生时16mm,3岁时达23mm,成年时24mm。
虹膜
虹膜
筛后孔
瞳孔
前房
虹膜
巩膜静脉窦
后房
晶状体
上眼睑
下眼睑
下睑缘
睫毛
虹膜
瞳孔
角 膜
虹 膜
角 膜
虹膜位于角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分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空腔] 后房[虹膜与晶体表面之间空腔] 功能:遮光 虹膜纹理:表面隐窝与皱折 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形孔 虹膜根部:与睫状体接壤处 瞳孔括约肌:环形排列 副交感N支配 ↑ 缩瞳 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 交感N支配 ↑ 扩瞳
视网膜 感光细胞
视网膜组织学结构
1. 色素上皮层 2. 视细胞层 3. 外界膜 4. 外颗粒层 5. 外丛状层 6. 内颗粒层 7. 内丛状层 8. 神经节细胞层 9. 神经纤维层 10. 内界膜
视网膜感觉层由三个神经元组成 光感 受 器:第一神经元 感光 双极 细 胞:第二神经元 联络 神经节细胞:第三神经元 传导 视觉的形成: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光感受器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沿视路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而形成
瞳孔开大肌
睫状小带
角膜缘 de 临床意义 (1)眼内液循环房水排出的 主要通道。与青光眼的 发病和治疗有关。 (2)内眼手术切口重要进路 (3)组织结构薄弱,眼球受外伤时,容易破裂。 (4)角膜缘干细胞
前房角: 前房角的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从角膜后弹力膜止端 (schwalbc线) 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在前房角内依次可见到如下结构:schwalbc线、小梁网和Schl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眼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负责接收外界光线,形成图像,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眼的正常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眼的解剖结构1.眼球壁眼球壁分为三层,分别为外层、中层和内层。
(1)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呈圆形透明,是眼球的前窗,具有屈光和防护作用。
巩膜:位于角膜后方,呈乳白色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2)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呈环形,内有瞳孔,具有调节瞳孔大小和颜色等作用。
睫状体:位于虹膜后方,负责产生房水,维持眼内压。
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富含血管,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3)内层:包括视网膜。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最内层,是视觉感受器,具有感受光线、传递视觉信号等功能。
2.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房,具有维持眼内压和营养角膜、晶状体等作用。
(2)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呈双凸透镜状,具有调节屈光作用。
(3)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方,呈透明胶状,具有支撑眼球结构和维持眼内压等作用。
三、眼的生理功能1.屈光功能眼球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当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这些屈光介质,最终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视觉信号传递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感知。
3.调节瞳孔大小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负责调节瞳孔大小,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4.调节晶状体曲率睫状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使眼球能够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实现远近物体清晰成像。
5.维持眼内压房水产生和循环对维持眼内压至关重要。
眼内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眼部疾病。
6.视觉适应眼对光线强度的适应能力,如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或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
四、总结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视觉系统。
眼的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与生理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起着接收光的作用,并将光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大脑。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睛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引言概述:眼睛作为人类感知外界的窗口,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精密的生理功能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妙。
眼睛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
而正常的视觉功能需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眼睛的解剖和生理特征。
正文内容:1.角膜1.1.结构:角膜是眼球前部透明的突出部分,由五层组织构成,包括表皮、基底膜、泡状层、网状层和肌状层。
1.2.功能:角膜是眼球最前端的透明结构,接收并聚焦光线,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它也是光的折射介质之一,负责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2.晶状体2.1.结构: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由透明的结缔组织构成,类似于凸透镜的形状。
2.2.功能:晶状体通过改变其凸度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以使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这个过程称为调节,使我们能够看清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
3.瞳孔和虹膜3.1.结构:瞳孔是虹膜中的黑色孔道,根据光照的强弱而扩大或收缩。
虹膜是眼睛有色部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2.功能:瞳孔的大小调节视觉的光线进入量,以保持视网膜上的光线适度。
虹膜则负责调节瞳孔大小,并且赋予眼球特定的颜色。
4.视网膜4.1.结构:视网膜是眼球内壁的细膜层,含有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以及神经细胞。
4.2.功能:视网膜接收到光线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负责分别感知颜色和亮度。
5.视觉传导路径5.1.光线进入眼睛之后,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形成倒立的实像。
5.2.实像投射在视网膜上,被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感知并转化为电信号。
5.3.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至大脑的视觉中枢,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5.4.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读和整合,使我们具备理解和感知外界的能力。
眼部解剖结构全解.pptx

睑缘 外眦 睑裂
:
皮肤层 皮下层
肌层
纤维层 (睑板)
睑结膜
第42页/共65页
★ 眼轮匝肌:
⑴ 环状, ⑵ 由面神经支配, ⑶ 司眼睑闭合。
眼轮匝肌
第43页/共65页
★ 提上睑肌:
⑴ 由动眼神经支配, ⑵ 司上睑提起。
提上睑肌
第44页/共65页
★ Muller氏肌:
受交感神经支配, 收缩时睑裂增宽。
①视网膜 ②视神经
:
①葡萄膜 ②巩膜 ③眼睑 ④睫毛。
第61页/共65页
:眼外肌
第62页/共65页
: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眶
第63页/共65页
再见
第64页/共6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5页/共65页
第58页/共65页
5.睫状神经节:
①视神经和外直肌间,视神经孔前10mm 处②。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
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
交感神经(颈交感神经)
第59页/共65页
睫状神经节
★ 眼部共有五个系统
1.屈光系统:
①屈光间质: (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 ②睫状体肌 ③悬韧带
第60页/共65页
:
房水
第30页/共65页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循环。
Schlemm 管
睫状突
第31页/共65页
Schlemm管
睫状突
第32页/共65页
2、晶状体(lens)
(1)双突的透明体。 (2)富弹性、具屈光作用。 (3)调节作用:
视神经纤维汇集处, 直径1.5mm, 无感光作 用,在视野中为一盲区,称为“生理盲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____眼科学 2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眼科学 专 业 临床医学 班 级 乡村医师2010-3班 主讲教师 **** 计划时数 1/2学时 专业层次 普通高职
专业职称 主治医师/助教 编写时间 2011-08-18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眼科学基础 使用时间 2011-10-19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目的:学习眼球解剖及生理功能,为进一步临床眼科各系统疾病打下坚实基础,便于理解和掌握。 要求:1、掌握眼球壁各层结构及生理功能。 2、掌握眼球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 3、了解眼眶及眼球附属器。 4、了解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
重点与难点 重点:眼球壁各层及眼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 难点: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结合临床图片和病例讲解调节概念及机理,使授课内容变得直观、易懂。
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
方 法:采用启发式讲课,结合案例式、互动式。 组织安排:学习眼球壁各层及眼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10分钟;眼眶及眼球附属器、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10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解,注重双语教学,重点、难点部分辅以示意图分析,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布置复习题增加互动和巩固知识。 3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基本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眼科学》第7版,赵堪兴,杨培增主编,
2008,人民卫生出版社。(P226-245) 参考书目:《眼科全书》(李凤鸣主编)
集体备课 经本人讲述,集体备课后认为该教案运用双语教学合理、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时间安排得当,注意提高课堂氛围和讲课气氛。 2011-08-23 教 研 室 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4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学习眼球解剖及生理功能,为进一步临床眼科各系统疾病打下坚实基础,便于理解和掌握。 教学要求: 1、 掌握眼球壁各层结构及生理功能。 2、 掌握眼球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 3、 了解眼眶及眼球附属器。 4、 了解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 【教学内容】
眼球壁各层及眼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10分钟;眼眶及眼球附属器、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10分钟;小结------------------------------------------------------------------------------5分钟。
【重点与难点】 重点:眼球壁各层及眼内容物结构及生理功能。 难点:眼部血管及神经结构。 【教案提纲】 第一章 眼部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 眼科重要性 1、 90%的外界信息由眼接受 2、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独立的光学器官 二. 特点 1、结构精细 5
掌握眼球壁各层解剖及生理功能
2、功能复杂 3、特殊光学 4、直观独立 三、视觉器官-眼 1、眼球 :接受外界信息 2、视路 :传递视觉信息 3、眼附属器:支持、保护、运动 四、眼 球
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眼球形态 1、 前后径24mm,水平径23.5mm 2、 突出度:12-14mm 3、 位于眼眶前方 嵌在骨性眼眶内 4、 周围垫衬脂肪 前面由眼睑保护 角膜(cornea): 1、 形态:前观略椭圆形,后观圆形;前凸后凹、光滑、透明; 2、 大小: 水平11-12mm 垂直10 -11mm 3、 厚度: 中央最薄约 0.6mm,周边约1mm 4、 组织学结构:五层 眼球壁中层-葡萄膜 6
•结构: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功能:营养眼球、产生调节、维持眼压
脉络膜结构特点 •色素丰富的血管性结构,3个血管层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中血管层-Sattler层 大血管层-Haller层 •动静脉血管不伴行,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快
•内层毛细血管壁有小孔,通透性高,使营养和代谢产物容易通过。
•Bruch膜:荧光素钠高通透-FFA、ICG
•血眼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及其紧密链接构成
眼球壁内层(视网膜)特点:
1. 黄斑:正对视轴终点 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中心凹 2. 视盘(视乳头):黄斑的鼻侧约 3mm 直径约 1.5mm 椭园形淡红色区域 神经纤维汇集处 3.视网膜中央血管: 由视乳头进出,分4对(动、静脉),分布于视网膜。 眼 内 腔 •前房:角膜后面,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 7
容积:0.2ml 前房角: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小梁网:产生房水流出阻力,滤过、防止返流 •后房: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体及其悬韧
带前面 容积 0.06ml •玻璃体腔:晶体及其悬韧带后面、睫状体平坦
部内面、视网膜内面 容积:4.5ml 眼球内容 1、房水 2、晶体 3、玻璃体 房 水 •循环途径:
1、 睫状突上皮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 Schlemm管→集合管和房水静脉(80%) →睫状前静脉 2、 葡萄膜巩膜途径(20%) 3、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少) •功能:营养作用、 维持眼压
晶状体
•囊膜 :影响晶体的调节力及维护其透明性
•上皮:分化形成晶状体纤维,后发障发生的原因 8
了解眼球神经结构
•实质:由晶状体纤维组成,皮质、核
•悬韧带:透明、坚韧、无弹性纤维构成
功能 :屈光间质 调节功能 玻璃体 •水 99%,1%透明质酸和胶原细纤维等
•组成:
玻璃体界膜 玻璃体皮质 中央玻璃体 中央管:Cloquet管 玻璃体细胞 •功能 屈光间质、支持作用、减震作用
五、视路(visual pathway) 是指视觉纤维由视网膜到达大脑皮质视觉中枢的传导径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 视网膜神经纤维向视乳头汇聚方式: 鼻侧网膜:放射状 黄斑部:水平缝 弧形 乳头黄斑束 颞侧网膜:弓形 绕过乳头黄斑束 视野与相应视网膜部位方向相反(如颞侧视野投影于鼻侧网膜) 网膜各部位神经纤维在视路的排列特定 视神经:42-50mm 壁内段:1mm,前无髓鞘 眶内段:25-30mm S形弯曲 管内段:6-10mm 鞘膜与骨膜紧密 固定N 颅内段:10mm 9
了解眼附属器解剖和生理 视交叉:两侧视神经交汇处;鼻侧网膜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包括黄斑);鼻下立即交,鼻上先后行 视交叉解剖位置:前上方: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支;后第三脑室底部;上第三脑室前壁;两侧 颈内动脉;下蝶鞍 视束:视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 由同侧的颞侧网膜不交叉纤维与对侧的鼻侧网膜交叉纤维 外侧膝状体:位于大脑脚外侧,卵圆形 视放射:是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 视中枢:大脑皮质枕叶距状裂(纹状区、纹状旁、纹状周皮质) •网膜上下方神经纤维——距状裂上下唇 •黄斑纤维束——距状裂后极 •视交叉以后的视路每侧含同侧眼颞侧及对侧眼鼻侧网膜的神经纤维 ,交叉以前每侧含同侧眼整个网膜纤维 六、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眼睑
•泪器
•结膜
•眼外肌
•眼眶
眼睑 眼睑的组织结构 •皮肤:最薄、增生强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 •肌下结缔组织 •纤维层(睑板和眶隔 ) •睑结膜 10
眼睑血供 •深、浅动脉弓:颈外动脉的面动脉支+颈内动脉的眼动脉支
睑缘动脉弓:离睑缘3mm;周围动脉弓:睑板上缘处 •静脉:浅部回流至颈内外静脉;深部:海绵窦
•没有静脉瓣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泪腺:由泪腺和副泪腺组成
泪腺:泪腺窝;睑部、眶部 副泪腺:穹隆部结膜;Krause腺、Wolfring腺 •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结 膜 •睑结膜(palpebral conjunctiva) 睑后表面 不能推动
•穹隆结膜(fornical conjunctiva)为睑和球结膜的移行部 疏松皱
褶 •球结膜(balbar conjunctiva) 眼球前部巩膜表面 可推动
•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睑、球、穹隆形成 睑裂开口 囊状间
隙 注意区分*** 1.结膜充血:睑动脉弓穿过睑板 睑、穹隆及 4mm以外球结膜 2.睫状充血:睫状前动脉 3-5mm 巩膜上支,角膜缘血管网 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 •起点:
内直肌(medial rectus)、外直肌(lateral rectus)、上直肌(superior rectus)、下直肌(inferior rectus) 、上斜肌(superior oblique muscle)起自眼眶视神经孔周围总腱环 下斜肌(inferior oblique muscle)眶下壁前内侧骨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