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总论与生物能学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推荐)《陈代谢与生物能学》PPT课件

阶段1:利用分解代谢阶段之2、3产生的 小分子作为合成原料前体。
注:*各类生物代谢的起点和进行方向不同, 但都遵循许多中心转化过程。 *生物可直接利用分解代谢产生的构件 分子作为前体装配成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途径通常不重合
(1)二者部分代谢过程相同,个别或少数过程不同,由不同的酶催化。 例:糖酵解与糖异生
氨基酸 三碳α-酮酸(丙酮酸) 乙酰CoA
葡萄糖 → 丙酮酸 甘 油 → 丙酮酸 脂肪酸 → 乙酰CoA
阶段3:中间代谢物通过TCA循环最终分解为 CO2、H2O。
*合成代谢三阶段
阶段3:从构件分子合成大分子化合物, 如脂肪的合成原料是小分子乙 酰辅酶A,
先合成出脂肪酸,再合成各种脂类。 阶段2:先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构件单元。
NADPH为合成代谢中的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合成代谢(Anabolism):由小分子前体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需要的 能量由分解代谢产生的 ATP 和 NADPH 提供。
NAD+ ; NADPH + H+
NAD+/NADH : 氧化途径(分解代谢)中电子受体 NADP+/NADPH :还原途径(合成代谢)电子供体
区域部位 1、线粒体
2、胞液 3、内质网 4、细胞核 5、糖颗粒 6、溶酶体
*各代谢途径的细胞定位
代谢分工 三羧酸循环(线粒体膜);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代谢 酵解;脂肪酸合成;糖异生的部分途径;尿素合成 脂类合成;类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 DNA的复制;RNA的合成 糖原的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降解
新陈代谢特点: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由酶催化; 各反应有严格的顺序性; 代谢途径的单向性 ( 代谢中的限速酶 ) 生物体对内外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
注:*各类生物代谢的起点和进行方向不同, 但都遵循许多中心转化过程。 *生物可直接利用分解代谢产生的构件 分子作为前体装配成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途径通常不重合
(1)二者部分代谢过程相同,个别或少数过程不同,由不同的酶催化。 例:糖酵解与糖异生
氨基酸 三碳α-酮酸(丙酮酸) 乙酰CoA
葡萄糖 → 丙酮酸 甘 油 → 丙酮酸 脂肪酸 → 乙酰CoA
阶段3:中间代谢物通过TCA循环最终分解为 CO2、H2O。
*合成代谢三阶段
阶段3:从构件分子合成大分子化合物, 如脂肪的合成原料是小分子乙 酰辅酶A,
先合成出脂肪酸,再合成各种脂类。 阶段2:先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构件单元。
NADPH为合成代谢中的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合成代谢(Anabolism):由小分子前体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需要的 能量由分解代谢产生的 ATP 和 NADPH 提供。
NAD+ ; NADPH + H+
NAD+/NADH : 氧化途径(分解代谢)中电子受体 NADP+/NADPH :还原途径(合成代谢)电子供体
区域部位 1、线粒体
2、胞液 3、内质网 4、细胞核 5、糖颗粒 6、溶酶体
*各代谢途径的细胞定位
代谢分工 三羧酸循环(线粒体膜);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解代谢 酵解;脂肪酸合成;糖异生的部分途径;尿素合成 脂类合成;类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 DNA的复制;RNA的合成 糖原的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降解
新陈代谢特点: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由酶催化; 各反应有严格的顺序性; 代谢途径的单向性 ( 代谢中的限速酶 ) 生物体对内外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
[医学]代谢总论
![[医学]代谢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e16f70ab0508763230121238.png)
通过NADPH循 环从分解代谢 中将电子和氢 原子(能量) 传递到合成代 谢中。
六、FMN和FAD的递能作用
在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在氧化呼吸链中起着传递电子和氢原子的作用。
七、辅酶A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辅酶A
功能——酰基转移酶辅酶,传递酰基 在脂类与糖类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
八、新陈代谢的调节
代谢的调节分三个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3. 同位素示踪法
用14C标记CO2,培养绿藻,提 取液进行双向纸层析,放射 自显影,发现放射性最早出 现在3-磷酸甘油酸(PGA), 随后出现在其他中间物。
•
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法证明,生物集体虽然从表 面上看,保持着恒定状态,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恒定 不变的,生物有机体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体内 各种物质在不断地更新。
•[医学]代谢总论
3.新陈代谢的特点
(1) 不同生物的代谢大同小异
大同 •
各类生物的物质的代谢途径十分相似
为什么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呢? 共同的祖先!
小异 也有偏向
低等的厌氧生物尚没有发展出好氧代谢途径,而高
等生物包括好氧细菌都发展出了更为高效的好氧 代谢,但同时保存了厌氧代谢途径。
(2) 反应步骤繁多,具有严格的顺序性; (3) 与环境相适应,自动调节;
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十分普遍,
从代谢物转移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体转移到氧, 并伴随能量的释放。
(三)消除、异构化及重排反应
消除反应伴随碳-碳双键的生成,可通过协同 机制、碳正离子机制或碳负离子机制完成,形成 顺式或反式消除产物。
在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异构化反应是双键移 位。如酮糖-醛糖互变。
2. 生物圈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间氧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推荐)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中间代谢”
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 消化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
8.1 新陈代谢总论
一、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 (1)in vivo(体内实验) 在正常生理条件 下,在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下的 整体代谢情况。
1904年 Knoop Ф (CH2)nCOOH 狗 ФCOOH ,ФCH2COOH
3.代谢途径阻断等方法 用抗代谢物或酶的抑制剂来阻抑中间代谢的某
一环节,观察这些反应被抑制或改变以后的结果, 以推测代谢情况。
利用患代谢障碍病的病人或动物进行代谢研究
AB
停止 C DEF
排出体外
4. 突变体研究法 基因突变
酶的缺失
相应产物的缺失或酶作用底物的堆积
鉴别代谢途径的酶及中间代谢物
二、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20
③ 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NH2
N
N
O
OS O-
O
O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1
④ 甲硫键型
S-腺苷甲硫氨酸
COO-
CH
N
H
+ 3
CH2
CH2 H 3C S + A
22
2、ATP的作用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
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 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 甲硫型高能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 p205(表8-1)
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 消化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
8.1 新陈代谢总论
一、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 (1)in vivo(体内实验) 在正常生理条件 下,在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下的 整体代谢情况。
1904年 Knoop Ф (CH2)nCOOH 狗 ФCOOH ,ФCH2COOH
3.代谢途径阻断等方法 用抗代谢物或酶的抑制剂来阻抑中间代谢的某
一环节,观察这些反应被抑制或改变以后的结果, 以推测代谢情况。
利用患代谢障碍病的病人或动物进行代谢研究
AB
停止 C DEF
排出体外
4. 突变体研究法 基因突变
酶的缺失
相应产物的缺失或酶作用底物的堆积
鉴别代谢途径的酶及中间代谢物
二、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20
③ 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NH2
N
N
O
OS O-
O
O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1
④ 甲硫键型
S-腺苷甲硫氨酸
COO-
CH
N
H
+ 3
CH2
CH2 H 3C S + A
22
2、ATP的作用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
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 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 甲硫型高能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 p205(表8-1)
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催化剂
酶
无
能量释放的速度
缓慢
快速
能量释放的形式 主要以生成ATP等高
热
能化合物的形式释放
产生CO2与H2O 进行广泛的加水脱氢 氧直接与碳、 的方式 反应,间接得氧,脱 氢结合,生
下的氢与氧结合成水;成CO2与H2O。
有机酸脱羧产生CO2。
19
OO== O=
O= O=
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 有机酸脱羧
15
4. 测定特征性酶
每条代谢途径都有其特征性酶,它的存在 就表明该代谢途径存在。
糖代谢途径的特征性酶:
EMP途径:醛缩酶 HMP途径: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TCA循环:柠檬酸合成酶
16
第三节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一、概念
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是糖、脂、 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600g×10min 15,000g×5min 100,000g×60min
11
研究代谢途径的方法
1. 代谢平衡实验
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代谢物摄入和产物排出 的平衡关系。例如测定呼吸商可判断体内能量 来源。
R.O. =
产CO2量(L) 耗O2量(L)
糖、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需要消 耗O2,放出CO2,CO2与O2的体积比称为呼吸商。
S e1 A e2 B e3 C e4 D e5 P
7
代谢作用的特点
代谢过程所包含的化学反应通常不是一步完成, 由一系列的中间代谢过程所组成,反应数目虽多, 但有极强的顺序性。
代谢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绝大多数反应都由酶 所催化。
代谢作用具有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
《代谢总论》课件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代谢总论是研 究生物体新陈
代谢的科学
包括生物体对 营养物质的吸 收、转化、利 用和排泄等过
程
代谢总论的研 究有助于了解 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繁殖和 衰老等生命活
动
代谢总论的研 究对于医学、 农业、食品工 业等领域具有
重要意义
代谢的定义和分类 代谢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代谢的调控和信号传导
氧化磷酸化:在细胞内进行,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和 ATP
PART FOUR
催化作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 速度,提高代谢效率
信号作用:酶可以传递信号,调控 细胞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调节作用:酶可以调节代谢过程, 维持体内平衡
修复作用:酶可以修复受损的代谢 途径,维持正常功能
PART THREE
蛋白质: 由氨基酸 组成,是 生命的基 础物质
核酸:由 核苷酸组 成,是遗 传信息的 载体
糖类:由 单糖组成, 是生命的 主要能源 物质
脂质:由 脂肪酸和 甘油组成, 是生命的 重要组成 成分
维生素: 由有机化 合物组成, 是维持生 命活动所 必需的微 量有机化 合物
水:是生 命的重要 组成成分, 参与各种 生命活动
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更高效、更准确的代谢组学技术将推动代谢研究的发展
代谢与疾病的关系:更深入地研究代谢与疾病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代谢与健康的关系:研究代谢与健康的关系,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代谢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代谢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代谢总论是研 究生物体新陈
代谢的科学
包括生物体对 营养物质的吸 收、转化、利 用和排泄等过
程
代谢总论的研 究有助于了解 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繁殖和 衰老等生命活
动
代谢总论的研 究对于医学、 农业、食品工 业等领域具有
重要意义
代谢的定义和分类 代谢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代谢的调控和信号传导
氧化磷酸化:在细胞内进行,将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和 ATP
PART FOUR
催化作用: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 速度,提高代谢效率
信号作用:酶可以传递信号,调控 细胞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调节作用:酶可以调节代谢过程, 维持体内平衡
修复作用:酶可以修复受损的代谢 途径,维持正常功能
PART THREE
蛋白质: 由氨基酸 组成,是 生命的基 础物质
核酸:由 核苷酸组 成,是遗 传信息的 载体
糖类:由 单糖组成, 是生命的 主要能源 物质
脂质:由 脂肪酸和 甘油组成, 是生命的 重要组成 成分
维生素: 由有机化 合物组成, 是维持生 命活动所 必需的微 量有机化 合物
水:是生 命的重要 组成成分, 参与各种 生命活动
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更高效、更准确的代谢组学技术将推动代谢研究的发展
代谢与疾病的关系:更深入地研究代谢与疾病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代谢与健康的关系:研究代谢与健康的关系,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代谢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代谢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化学--代谢总论 ppt课件

异构化及重排
消除反应的机制
反应
消除反应伴随碳
-碳双键的生成,可
通过协同机制、碳正
离子机制或碳负离子
机制完成,形成顺式
或反式消除产物。
在生物化学中,
常见的异构化反应是
双键移位。如酮糖-
醛糖互变。
重排反应伴随碳
-碳键的断裂和重生
成,使碳骨架发生变
化。
ppt课件
13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2.异构化反应
1
1
2
基团发生反应。
若有氢负离子的受体存在,C-H键
断裂时电子有可能留在氢原子一侧形成
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缺电子的亲电基
团容易与富电子的碳负离子(为亲核基
团)发生反应。
ppt课件
9
(一)基团转移反应(group— transferreaction)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通常为亲电基团 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个亲核体常见的 转移基团有酰基、磷酰基和葡萄糖基等。
1点1线或1点2线:410个;
1点3线:71个;1点4线:20个;
1点5线:11个;1点6线或6线
以上:8个;1点1线在1个途径
的末端;1点2线在1个途径的
中间;1点3线参与2个途径;
其余类推。
ppt课件
3
(四)分解代 谢的三个阶段
(三)代谢途径的类
型:
(a)多种游离酶构成的
代谢途径;
(b)多酶复合体构成的
第19章
代
谢
总
论
ppt课件
1
一、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一)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是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由
酶催化,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构成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个别步
代谢总论及生物氧化

第五章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新陈代谢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 化总称为新陈代谢,简称代谢metabolism
生物 体的 新陈 代谢
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物质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异化作用)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代谢
新陈代谢的功能
O OP O
-
酰基腺苷酸
O RCH C O N H3
+
O P O A O
-
氨甲酰磷酸
氨酰基腺苷酸
(B)焦磷酸化合物
O O P O
-
NH2 N O O P O
-
O O P O
-
O
-
N N N H H OH
O O P O
-
O O P O
-
焦磷酸
OCH2 H H
O
OH
ATP(三磷酸腺苷)
ADP(二磷酸腺苷)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一切自 发的过程都向着能量分散 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如 热的传导只能由高温物体 传到低温物体。 第二定律说明热力学体系 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指示一个化 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不预示 反应过程的速率
3 自由能
自由能(G)是指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即生物氧化所能提供的 能量。 自由能的变化(ΔG):产物的自由能与反应 物的自由能之差,与反应转变过程无关。
Cys Cys S S S S S S Cys Cys
+e-e-
Fe3+
Fe3+
Cys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新陈代谢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 化总称为新陈代谢,简称代谢metabolism
生物 体的 新陈 代谢
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物质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 释放能量 (异化作用)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
代谢
新陈代谢的功能
O OP O
-
酰基腺苷酸
O RCH C O N H3
+
O P O A O
-
氨甲酰磷酸
氨酰基腺苷酸
(B)焦磷酸化合物
O O P O
-
NH2 N O O P O
-
O O P O
-
O
-
N N N H H OH
O O P O
-
O O P O
-
焦磷酸
OCH2 H H
O
OH
ATP(三磷酸腺苷)
ADP(二磷酸腺苷)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一切自 发的过程都向着能量分散 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如 热的传导只能由高温物体 传到低温物体。 第二定律说明热力学体系 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指示一个化 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不预示 反应过程的速率
3 自由能
自由能(G)是指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即生物氧化所能提供的 能量。 自由能的变化(ΔG):产物的自由能与反应 物的自由能之差,与反应转变过程无关。
Cys Cys S S S S S S Cys Cys
+e-e-
Fe3+
Fe3+
Cys
第十二章:代谢总论_PPT幻灯片

内容提要
新陈代谢概论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地位 新陈代谢的调节
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论
有关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的功能
有关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metabolism):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 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
代谢中间产物(metabolic intermediates):简称 代谢物(metabolites),代谢过程中连续转变的 酶促产物的统称
第一个阶段:由营养物的大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例如,蛋白质被降解为氨基酸,多糖被降解为单糖,脂肪被 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等
没有ATP的产生
第二阶段:由各种小分子进一步转变为少数几种共同 物质
例如,转变为乙酰基(形成乙酰辅酶A) 基本上也不释放能量,但有很少量ATP形成
第三个阶段:由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共同代 谢途径组成
生物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依靠外界营养物质为生的生物(称为异养生物 heterotrophs)将复杂的营养物进行分解代谢,在分解 代谢过程中,将营养物蕴藏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在 生物氧化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能量捕获贮存起来, 以便用于机体做功 自由能(free energy):能用于肌肉收缩、合成代谢、跨 膜运输以及所有的需能反应等机体做功的能量 能量传递系统(energy-transmitting system):在分解代 谢中,起捕获和贮存能量作用的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简称腺昔三磷酸(即ATP),ATP及合成ATP的ADP(腺苷 二磷酸)和无机磷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个细胞内, 起着传递能量的作用
第四节 新陈代谢的调节
前面已经提到,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是 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机体代谢的协调 配合,关键在于它存在有精密的调节机 制。代谢的调节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 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这种精密的调节机制是生物在长期演化 中获得的
新陈代谢概论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地位 新陈代谢的调节
第一节 新陈代谢概论
有关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的功能
有关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metabolism):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 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
代谢中间产物(metabolic intermediates):简称 代谢物(metabolites),代谢过程中连续转变的 酶促产物的统称
第一个阶段:由营养物的大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例如,蛋白质被降解为氨基酸,多糖被降解为单糖,脂肪被 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等
没有ATP的产生
第二阶段:由各种小分子进一步转变为少数几种共同 物质
例如,转变为乙酰基(形成乙酰辅酶A) 基本上也不释放能量,但有很少量ATP形成
第三个阶段:由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共同代 谢途径组成
生物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依靠外界营养物质为生的生物(称为异养生物 heterotrophs)将复杂的营养物进行分解代谢,在分解 代谢过程中,将营养物蕴藏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在 生物氧化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能量捕获贮存起来, 以便用于机体做功 自由能(free energy):能用于肌肉收缩、合成代谢、跨 膜运输以及所有的需能反应等机体做功的能量 能量传递系统(energy-transmitting system):在分解代 谢中,起捕获和贮存能量作用的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简称腺昔三磷酸(即ATP),ATP及合成ATP的ADP(腺苷 二磷酸)和无机磷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个细胞内, 起着传递能量的作用
第四节 新陈代谢的调节
前面已经提到,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是 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机体代谢的协调 配合,关键在于它存在有精密的调节机 制。代谢的调节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 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这种精密的调节机制是生物在长期演化 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