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零排放」上海世博会打造首个「低碳世博」[组图]

合集下载

上海世博会:低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低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I槭 貔建 移 设
上海世博会 : 低碳 让城市生活 更美好
2 世纪是城 市的世纪 。但城 1 市 到底是不是 人类最 适合 的生 存 方 式?城市 能不能让 人的生 活更 美 好?城市 如何让人 的生 活更美
好?
在 刚刚过去 的冬 季, 9 个 国 12
空调 , 有能源 循环 利用 等, 还 令人
源、 绿色 空间和屋顶 花 园等元 素; 伦 敦 案例 馆运 用 太 阳能 、 水 源 江 和 生 物能 等 热 电技术 , 实现 了零 碳 ; 汉 堡之 家 ” 用太 阳能等 可 “ 利
古希腊 哲人 亚里士 多德 曾说
过 : 人 们 为 了活 着 而 聚集 到 城 “
市 , 了生 活得 更 美 好 而居 留于 为 城市 。 于是, ” 全球 已有 5 % 5 的人 口
铂 :黼 “
病 ’ 丧方 的
低碳文 明 巴 不再 . l 梦
城市排碳 有三个 来源 : 工业 、 建筑 和 交通 。而低 碳 工业 、 建筑 和交 通在 世 博 园 已看 得见 、 摸得
着, 闻得 到 。
照明 用 电全 部 自给 ; 示 未来 城 展 市 缩 影 的美 国馆 , 包括 了清洁 能
目不 暇接 。其 中雨水 回收 利用 3 万立方米 , 阳能发 电能力达 4 5 太 . 兆 瓦, 主题 馆太 阳能年 发 电就 仅
家 的谈 判 代表 、 上百 位 国 家元 首 和政府首 脑 、 . 万人 曾聚集 丹麦 15 首 都 哥 本 哈 根 。他 们 虽相 互 舌 战 , 始 终有 一 个不 容 置疑 的共 但
达 2 0 千瓦时, 5万 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 2 0 吨。尤 其是世博 园分类收 50 集、 运送 垃圾 实 现 了电脑程 控 自 动化流程 , 不但密封 、 高效 、 保, 环

在世博会体验“低碳”城市

在世博会体验“低碳”城市

在世博会体验“低碳”城市作者:孟娜吴陈吴宇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第21期可以吃掉的餐具、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水管做的椅子……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真实存在的餐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里的一间零碳餐厅。

这间餐厅所在的伦敦案例馆,位于浦西世博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独创设置,展出50多个世界各地在低碳环保方面有良好实践的城市案例。

伦敦案例馆又名“零碳馆”,其创意来源于世界第一个零碳社区——位于伦敦南部的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村落贝丁顿社区。

伦敦零碳馆入口墙壁上有一张手绘的结构图,清晰地向参观者介绍了零碳馆实现自给自足“神话”的原因: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收集足够的电能供给建筑的日常使用,收集的热能将转化为建筑制冷的动力;雨水收集系统供应馆内非饮用水;太阳能热水板用于家庭用热水收集;食物和有机肥料发酵产生沼气能源;风帽提供被动式风助力通风和热回收;屋顶的绿化又通过光合作用将通过风帽散发的室内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位于二层的“打开伦敦”展区,通过26个创意旅行箱展示伦敦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讲解员董秋平说,旅行箱中的物品全部来自伦敦。

这座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零碳馆中还设有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间,全方位向世博游客展示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零碳报告厅是环保与艺术的结合。

与大家印象中的报告厅最大的不同是,零碳报告厅里的椅子形态各异,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有报纸、铁管、塑料桶、硬纸盒,甚至还有一口锅,还有体重计、交通指示牌……董秋平说,全部89把椅子都是通过中央美院征集的设计作品,全部用废旧回收材料制作,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椅”。

游客可以亲身来感受一下,这些环保的椅子是否舒适实用。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二号联合馆中的“可运输旅游塔”案例,来自葡萄牙。

这个名字叫“塔”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以木头、玻璃为主要原料建造的城市未来房屋,钢架结构支撑。

世博零碳馆

世博零碳馆

2010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ZEDPavilion)城市最佳实践区伦敦案例世博会零碳馆是在世博局大力支持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项目,该项目由两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前后相接而成,座落在上海馆的北侧。

通过传承来自伦敦的世界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BEDZED科技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的产品实现中国第一座零碳建筑。

该项目总面积2500平方米,在四层高的建筑中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房,全方位的向世博游客们展示了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建筑领域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5%,建筑传统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于建筑设备对电力和燃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

为了减少建筑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筑一方面需通过各种节能设置减少对能耗的需求,另一方面需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全部能源需求以实现建筑的零二氧化碳排放。

在零碳馆中,暖通需求由太阳能风力驱动的吸收式制冷风帽系统和江水源公共系统提供。

电力则通过建筑附加的太阳能发电板和生物能热电联产生并满足建筑全年的能量需求。

由于零碳馆位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带,为了减少建筑的暖通耗能,零碳馆采用太阳能热水驱动的溶液除湿和吸收式制冷系统以给进入室内的新风降温除湿。

同时灵活转动的二十二个风帽利用风能驱动了室内的通风和热回收。

由风帽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相结合的体系同时提供循环风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访客的热舒适度,本案例利用世博的区域级江水源热泵体系设置冷辐射吊顶。

使得项目在世博期间能够为访客提供最低能耗的舒适体验。

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水的高效利用。

本案例中采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收最大效率的减少水资源的流失污染,据初步统计,本案例收集的雨水和净化的中水量将大于建筑消耗的水资源量。

为了进一步诠释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零碳案例提供了高效利用城市废弃物的生物能热电联系统,该系统将食品废弃物和有机质混合,通过生物过程降解,并产生电和热以实现生物能的释放,该系统处理后的产品能够用于还田作为生物肥使用。

高二(文科)政治必修四(哲学)经典例题集锦

高二(文科)政治必修四(哲学)经典例题集锦

高二(文科)政治必修四(哲学)经典例题集锦1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简要回答材料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上海世博会为顺应这一潮流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

(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在“低碳世博”的理念指导下,上海市打造出了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3分)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倡导“低碳世博”的理念就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

(3分)2.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对此也作出了不懈地探索,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理念。

运用认识论道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12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为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我党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并不断地进行调整。

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6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同时,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零碳馆

零碳馆

零碳館
你參觀過上海世博的“零碳館”嗎?
短片觀賞~~ 齊來探索世博“零碳館”
世博“零碳館”,是中國第
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築。不僅 把太陽能應用於發電、供暖,還
與被動風能和地源熱能共同帶動
室內通風,調節屋內的溫度和濕
度,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倫敦零碳館
太陽能
風能
向“倫敦零碳館”四層望去, 建築的南邊裝有太陽能光伏板,用 於充電和電力入網;建築頂部的五 彩“風帽”,能利用溫壓和風壓將 新鮮空氣不斷輸入建築內部;北部 屋頂設計還能採集天光,供室內照 明使用。
世博會提倡“低碳”神精
可口可樂館,考察 “低碳生活從飲 料瓶開始”的理念,可口可樂公司在上 海世博會上展示一種名為“綠色瓶”的 新包裝。綠色瓶採用PET塑膠製造,但其 中30%的材料來自巴西的甘蔗廢料,其瓶 身僅重9.8克,較原瓶減重超過35%,相 應減少35%的碳排放。
由於瓶壁厚度僅為0.1毫米,可輕鬆 扭擠成條狀,從而節省70%以上的回收 空間。
“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核 心理念,園區內誕生了200多棟時尚的 綠色建築,它集中展示了各國的屋頂、 牆體、室內立體綠化的新技術,展示了 新能源應用、節能減排的低碳生態新理 念,成為一個精美絕倫的低碳建築、立 體綠化、環境保護博覽會。
小結
上海世博會不僅帶來了低碳 能源,還帶來了“低碳城市”、 “低碳節能”、 “低碳環保”、 “低碳生活” 等等的發展。
館內利用太陽能和黃浦江水源給進 入室內的新風降溫除濕,利用水源熱泵 作為房屋的天然“空調”;用餐後留下 的剩飯剩菜,將被降解為生物質能,用 於發電。
更令人讚歎的是,在零碳餐廳, 這裡的刀叉餐具,都是用有機餅乾製 成,當你將盤子裡的魚肉菜蔬吃光以 後,筷子和盤子就成了點心,慢慢品 味咽下肚去。

上海世博会打造“低碳交通”

上海世博会打造“低碳交通”
世博 专线 接 驳服 务 .截流 自驾车 换乘 集约 交 通抵达 园区 :设置 14 公里 世博 通道 网络 为世 博集 约车 辆提 供 专用路 权 。 9
的不合 理使 用 .大 力发展 公 共交通 优化 城市 交通 结 构 .鼓 励 智能 技术 、新 能源 的使 用则 成 为城 市交 通发 展 的方 向 。历
厂 世博
交 通 综 合 管 理 政 策 等 信 息 .科 学 调 度 组 织 世 博 交 通 运 力 越 长 三 角—— 绿 色 出 行看 世博 联 合 行动 ” .倡导 人 们 改变 日常 交 通 出行 方 式 。对 于 乘坐 飞机 前往 上海 的国 内外 世博 会 长途 参
使 用 新 能 源 车 辆 控 制 尾 气 排 放
特别关注—— T S e i Z oc he p c a F us
上海 世博会 打造 “ 低碳 交通 "
口 世博科技
低碳 交通 ”是 城市 交通 发展 的必然 趋 势 .限制 小汽 车
运 力 ;开 设6 远 郊地 铁 接驳 线 路 ,方 便远 郊 游 客世 博 出行 : 条 利用 江浙 地级 市 的旅 游集 散 中心 ,省 际长 客网 络 .打 造 长三 角 世 博旅 游 直达 包车 网络 ;在城市 外 围结 合 高速公 路 出入 口及 中 环 线 设置 两层 次 P R 乘 系统 .提 供 1 个 换乘 泊位 及 轨 道 . + 换 万
公 交 优 先 战 略 成 为 长 三 角众 多城 市 的 共 识 ,且 已付 诸 实 施 并 取 得 相 当成 效 。南 通 市 大 力发 展 公 交 优 先 . 目前 拥有 6 0 公 交线 路 . 日客运 量 达2 5条 5万人 次 公交 线 网 四通 八 达 . 基 本 实现 ” 有路 就 有 公交 车 ” 的 目标 。南 通 的公 交 出行 分 担率 逐 年 提 高 .2 0 年 是 1 % ,2 0 年 达 到 1 .% .20 9 上半 07 5 08 5 6 0年

2011年政治中考各地问答题真题及答案

2011年政治中考各地问答题真题及答案

2011各地中考问答题1.[2011黄冈]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材料二“入园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人民收入增长较慢等一系列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要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活的更有尊严,还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3)请你列举两条党和政府为解决材料二中的这些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2011 桂林】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示意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分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1)比较图一、图二,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哪些明显的可喜变化?(2分)(2)比较图一、图二,两图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列举一例。

(2分)(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把蛋糕分好”问题。

(至少从两个角度回答,6分)3.(2011·浙江绍兴)22.十二五规划为我们绘就民富蓝图;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什么?(2)就业是民生之本。

面对“十二五”时期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请运用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说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4(2011年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你幸福吗?”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打造低碳世博,推动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

打造低碳世博,推动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
Exhibition of Low-carbon
沪上生态家
Shanghconstruction of Nanshi Power Plant
汉堡案例——新耐久建筑
Case of Hamburg: Sustainable Buildings
伦敦BEDZED案例——零能耗住宅
三大目标 Three Targets
实践低碳世博
To practice low-carbon conception in World Expo Garden
展示低碳成果
To demonstrate the progresse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传播低碳理念
To disseminate low-carbon concept
Water-source Heat Pump Technology
利用黄浦 江水源与地源 作为空调冷热 源,应用于世 博轴、演艺中 心、世博中心 和城市最佳实 践区。
建筑节能
Energy conservation in buildings
演演艺艺中中心心雨雨水水回回用用
智智能能遮遮阳阳
3、低碳展示、展览
Zero emission of transportation at Expo Park
阳光谷
Valley of Sunlight
世博轴共 有6个阳光 谷,综合自 然采光、通 风、雨水回 用等技术。
节水技术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透透水水型型路路面面
江水源热泵技术
主要内容
Content
一、打造“低碳世博”的情况
Current situation on Low-carbon World Expo 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交通「零排放」上海世博會打造首個「低碳世博」[組圖]
2010年03月11日
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參觀世博中心屋頂的智慧化電動開啟窗。

工人正在搬運裝飾西班牙館外牆的藤條。

工作人員正在為瑞士館的外牆安裝太陽能裝飾照明設備。

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會,世博園區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5兆瓦,這是中國國內面積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示範區;整個園區的燈光設備大量採用節能的LED光源;園區公共交通系統採用電動汽車、超級電容汽車等清潔能源車輛,使園區內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生態節能建築、江水源熱能採集等新技術也將在世博園內廣泛應用。

採用LED作為景觀照明的中國館和世博軸正進行燈光調試。

世博會主題館之一的「城市·未來館」,是由老廠房改建成的綠色建築。

工人正在為日本館的外牆安裝薄膜,這種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陽能發電,並在夜間
發光。

工人正經過世博主題館的太陽能屋面,這是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280萬度。

“陽光谷”貫穿世博軸各層建築平面,可將傾瀉而下的自然光、流動的空氣引入
建築內部和地下空間。

來源:新華網
/a/20100311/000014_2.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