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比较

合集下载

区块链金融支付和传统支付模式对比分析

区块链金融支付和传统支付模式对比分析

区块链金融支付和传统支付模式对比分析引言:众所周知,在传统的经济生态中金融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中心化机构完成的。

通过银行的转账结算服务银行和银联就是一个运作中心,而区块链技术可以使得交易或支付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世界中完成。

一、传统金融支付的不同模式传统的金融支付要经过交易指令的发出,清算平台搜集各金融机构的交易指令进行对账,清算平台将清算结果汇总给结算服务机构,由结算服务机构完成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的转移,并兑现每一笔具体交易的货币资金从甲账户到乙账户的转移。

传统意义的金融支付系统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银联作为连接各家商业银行的中介,为商业银行间提供对账和清算的服务。

每家商业银行将每个营业日的转出和转入支付指令汇总给银联。

但交易和结算毕竟有时间的间隔,交易指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交易指令的发出,结算指货币资金的转移。

理论上讲各家商业银行的转出总额和转入总额应该相等。

但由于交易的双方在交易时没有达成充分一致或者是交易链路上指令执行不一致,因此需要通过对账来进行核查,达到最终结果的一致。

银联采取净额方式,轧差计算出每家银行待结算的债权债务净额并提交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利用各家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的转账来为商业银行办理同业之间的清算。

第二个阶段,以pos机刷卡作为标志的结算模式。

1992年国务院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和商务部科技质量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商用电子收款机和POS系统展览会”。

共有54款机型和26家厂商参展。

随后,各种智能POS机和移动POS机应运而生。

刷卡消费逐渐取代现金成为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银联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向整个社会普及pos机的安装工作。

遂由央行为特定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民营企业)发放收单牌照,指定其进行收单业务。

收单机构一方面为商户安装pos机,同时为商户的应收账款进行垫资,然后统一代理应收帐款的结算工作。

用户在以Pos机刷卡的方式消费后,由于用户持有的银行卡可能来自不同的发卡行,所以收单机构为商户垫资后会将所有收款指令发送银联。

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模式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是电商从业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关乎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关系到平台的用户黏性和商家的收益。

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模式出发,分析各种支付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期为电商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传统的在线支付模式传统的在线支付模式主要包括信用卡支付、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三种。

其中,信用卡支付主要指消费者在支付时,通过输入自己信用卡信息进行支付的方式;银行卡支付则是指消费者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第三方支付指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信用卡支付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支付速度快,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消费者需要输入银行卡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没有信用卡的消费者,就无法使用此种支付方式。

银行卡支付的优点同样在于使用方便、支付速度快,而且相比信用卡支付,银行卡支付的使用人群更加广泛,缺点在于需要银行卡信息,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第三方支付则是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广泛采用的支付方式,它通过将用户的资金存储在第三方平台上,从而实现了用户在平台上交易的便利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等为代表。

它的优点在于支付的安全性较高,使用方便,支持多种付款方式,而缺点在于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也增加了成本负担。

二、区块链支付模式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数字货币支付领域。

区块链支付主要包括比特币支付、以太坊支付等。

比特币支付是利用比特币技术实现的一种去中心化的支付方式,其优点在于支付速度快,安全性高,且对支付方和收款方都具有匿名性,比较适合进行跨境支付。

缺点在于比特币价格波动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投资风险。

以太坊支付则是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技术实现的一种区块链支付,其优点在于交易速度快,安全性高,且还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点。

中国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比较

中国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比较

中国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比较摘要:在第三方支付产生以前,支付清算体系是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建立联系,中央银行是所有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能够通过轧差进行清算。

在原有支付清算模式下,由于客户不能与中央银行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客户必须分别与每一家商业银行建立联系,支付清算的效率较低。

第三方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

这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客户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在不同银行开立的中间账户对大量交易资金实现轧差,少量的跨行支付则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

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对比第三方支付通过采用二次结算的方式,实现了大量小额交易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轧差后清算,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类似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时还能起到信用担保的作用。

在移动支付产生以前,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接主要通过电脑端实现,移动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系逐渐向手机端转移。

移动支付模式移动支付主要指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短信支付、NFC 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

国外的移动支付模式,在发达地区与我国比较相似,而在贫穷地区主要表现为手机银行,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来配合。

我国的移动支付模式,如果是由银行推出,则需要开通手机银行,同时为了配合近场支付,可能还需要手机具有NFC功能。

如果是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支付,一般是通过在SIM卡植入芯片来完成支付(如手机贴膜卡、翼支付的RFID-UIM卡等)。

如果是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可以不用开通手机银行,就可直接进行支付,如支付宝的“碰碰刷”、微信支付等,其特点就是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速度的要求。

支付宝的盈利模式

支付宝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电子支付前景:大家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大致发展情况。

预计到13年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达到27500亿元,增长率慢慢趋于稳定,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规模进入成熟稳定的增长趋势第三方电子支付盈利模式:手续费收入。

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的基础。

以淘宝为例。

直接登录支付宝网站使用“我要收款”、“我要付款”、“交房租”、“送礼金”功能及在阿里旺旺中使用“AA收款”功能,主动生成交易订单,完成收款或付款的支付宝交易,支付宝将收取服务费。

支付宝每个月给卖家一定的免费流量,在这个免费额度内,是不产生服务费的,超过免费额度的金额才产生手续费,同时收费是针对交易发起方的。

对B2C交易中的公司收费。

现在支付宝中水电煤缴费,通讯费缴费这类服务就是B2C服务。

还有许多大型的网上零售企业如京东商城和卓越亚马逊等也使用了支付宝平台。

这些企业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给支付宝。

这种传统的盈利模式所获得的收益区间很有限。

一方面,当用户认为第三方支付收取的手续费高于预期的交易成本,就不会选择第三方进行交易。

并且现今支付公司的服务比较单一、初级,支付业务的同质化严重,支付公司的可替代性很强,这也必然导致很多支付企业压低价格来获取市场,由此,整个支付行业的利润更加少了。

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方向:第三方电子支付未来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第三方电子支付传统盈利模式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第三方支付未来发展必须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以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拓展增值服务,寻找差异化;深入挖掘产品线。

1,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拓展增值服务,寻找差异化例如汇付天下,汇付天下相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才说只是个后起之秀,要从支付宝和财付通手中抢夺用户并非易事。

汇付天下创业伊始的资金短板也不具备向巨头叫板的能力,嗅觉敏锐的周晔转向了行业应用领域,寻找公司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经过一番研究,周晔选定了航空领域的B2B支付。

支付宝OR微信 支付异同

支付宝OR微信 支付异同
支付宝vs微信 支付营销模式异同
精品课件
目录ContentsFra bibliotek支付背景
微信or支付宝 对比
存在问题
建议
精品课件
支付行业背景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已经成为继现金支付之后的第二大支付方式。 操作简单、方便是用户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
精品课件
微信
VS 支付宝
精品课件
对比
Contents
生态激活 创造行业机遇 加速梦想脚步 便捷交易 尽享智慧生活 感受无现自在 产业升级 智慧解决方案 成就商业共赢 社交支付 让沟通更友善 让爱意更贴近
带来便捷的交易与沟通 智慧高效的生活体验 帮助产业升级商业价值输送 生态链延伸,价值共享
精品课件
盈利模式
支付宝
微信
1.沉淀资金可用于金融投资、资金周转,以及相 应的利息。 2.服务佣金,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首先和银 行签协议,确定给银行缴纳的手续费率;然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这个费率,加上自己的毛利 润即服务佣金,向客户收取费用。 3.按流量收取手续费。支付宝免费使用量是1000 元(实名认证用户10000元),超过部分要收取5% 手续费 4.交易抽成,每笔使用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需要缴 纳一定的费用。 5.广告提成。
01 概况 02 战略层 03 功能比较 04 问题与建议
精品课件
概况
支付宝简介
支付宝 (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 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 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从需求图谱和相关词分类中可看出,支精品付课宝件 与淘宝联系最为紧密,这是得益于“阿里系” 的线上联合。

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看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

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看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

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看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作者:钱凯凯蒋秀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30期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渗透着生活中各个领域。

而电子商务追求的时效性、快速性引发了电子支付领域的巨大变革,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迅速壮大。

第三方支付企业大量出现,填补了我国电子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层的空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支付宝;微信支付;盈利模式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迅猛发展。

数据显示,2015年,非银行支付機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333.99亿笔,金额达24.1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13%和41.88%;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98.61亿笔,金额达21.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66.5%。

第三方支付依靠互联网实现了巨额的盈利状况,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随时随地购”的消费模式,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广大的网民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收取手续费第三方支付通过收取手续费,主要依靠向用户收取的手续费与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的差额获取其中的利润。

据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支付宝和微信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41%和23.03%,占据了移动支付将近90%市场份额的两大巨头都已经开始对提现进行收费。

这一营销模式十分有效,在提供客户一段时间免费使用服务权限之后,让顾客体会到该支付方式的便捷性,然后相继提出相应的收费标准,看似合情合理,而且利润相当可观,但可能会引起相当一部分顾客的不满情绪。

2016年2月15日,微信团队发布《关于转账收费调整为提现收费的公告》: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

同日起,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

具体收费方案为,每位用户(以身份证维度)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

微信红包、面对面收付款、AA收款等功能不受影响,免收手续费。

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会计业务的处理

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会计业务的处理

财经纵横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会计业务的处理郑雯雪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

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约有250家,包括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云闪付等。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对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有着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绍,从而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对我国会计业务处理带来的影响,并对公司会计业务处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会计处理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2-0219-02一、第三方支付介绍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区别于传统收付系统的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云闪付等。

与收付双方资金直接交易不同,买卖双方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中间平台”,进行交易资金的收付。

买方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可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支付指令,将账户中的资金转移到卖方账户中。

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与各银行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使用者可直接将平台账户中的资金转入自身银行账户中。

据统计,截止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312.4万亿元,2022年预计达到548.6万亿元。

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14至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逐年增长,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预计达到7.07亿人。

其中,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作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两大巨头分别拥有54%和40%的市场份额,共占据约94%的市场规模。

(见图1)二、第三方支付平台会计处理存在问题第三方支付作为新兴支付方式,区别于我国传统的即时性直接收付转换模式,能有效的提高资金流通性,降低交易成本,为各种交易活动提供便捷。

但这一支付方式对我国现有的会计业务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1.与传统会计处理相悖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下,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记录。

支付模式培训心得体会

支付模式培训心得体会

支付模式培训心得体会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支付模式的培训,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不同支付模式的知识。

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传统银行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支付模式等。

通过对这些支付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我对每个模式的优缺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今后在工作中做出更合理的支付决策提供了指导。

其次,培训中还涉及了支付安全和风险控制的内容。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和发展,支付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培训中,讲师分享了一些支付诈骗案例,并介绍了常见的支付风险和防范措施。

通过了解这些案例和措施,我更加认识到支付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自己在支付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此外,这次培训还重点讲解了移动支付和线上支付。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支付方式,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实现支付操作。

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移动支付更便捷、快速。

培训中,讲师详细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主流支付方式以及支付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移动支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明白了移动支付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这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移动支付将会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

在培训中,我还结识了一些同行业的朋友,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这次交流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互相补充,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助彼此的经验和智慧,一起探讨支付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创新点子。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团队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这次培训提供的机会。

最后,我要感谢培训组织者和讲师们的辛勤工作和付出。

他们精心准备了培训材料和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他们还利用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加了培训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整个培训过程非常顺利,组织得井井有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比较摘要:
在第三方支付产生以前,支付清算体系是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建立联系,中央银行是所有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能够通过轧差进行清算。

在原有支付清算模式下,由于客户不能与中央银行之间直接建立联系,客户必须分别与每一家商业银行建立联系,支付清算的效率较低。

第三方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联系。

这时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客户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在不同银行开立的中间账户对大量交易资金实现轧差,少量的跨行支付则通过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

传统支付模式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对比
第三方支付通过采用二次结算的方式,实现了大量小额交易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轧差后清算,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类似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时还能起到信用担保的作用。

在移动支付产生以前,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联接主要通过电脑端实现,移动支付诞生以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系逐渐向手机端转移。

移动支付模式
移动支付主要指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短信支付、NFC 近场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

国外的移动支付模式,在发达地区与我国比较相似,而在贫穷地区主要表现为手机银行,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来配合。

我国的移动支付模式,如果是由银行推出,则需要开通手机银行,同时为了配合近场支付,可能还需要手机具有NFC功能。

如果是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支付,一般是通过在SIM 卡植入芯片来完成支付(如手机贴膜卡、翼支付的RFID-UIM卡等)。

如果是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可以不用开通手机银行,就可直接进行支付,如支付宝的“碰碰刷”、微信支付等,其特点就是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速度的要求。

但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移动支付,安全性不及手机银行,多数情况由保险公司来进行承保。

个人的金融账户不再专属于传统金融机构
支付与账户紧密相连,账户是支付的起点与归属,没有了账户也就没有了支付,在电子货币时代账户尤其重要,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董事长万建华认为“未来金融业,得账户者得天下”。

支付是将货币从一个账户里转移到另一账户,支付的过程就是货币在账户之间转移的过程。

在电子货币时代,要使货币同时具有支付与金融商品的属性,个人账户不可或缺(如果是现金交易则可以不需要)。

而能够作为支付手段的金融商品,一般具有低波动率、高流动性的特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个人的金融账户不再专属于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提供,如支付宝账户、QQ账户等。

在一段时间内账户提供主体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而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集成(如超级网银的出现,可以集成不同银行的账户;支付宝账户向第三方应用开放等),个人账户最终可能由中央银行这类机构来提供,因为集成后的个人账户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
在电子货币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使得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具有金融商品的属性,这是区别于其他支付手段的典型特征。

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不仅增加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吸引力,也增加了货币控制的难度。

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具有一个典型特点,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要么本身就是金融商品,要么能够自动在金融商品与支付手段之间进行转换,通过转换来实现价值。

在贵金属货币时代与电子货币时代,货币在没有进行支付时,都可以成为金融商品。

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支付时,货币与金融商品相互转化的交易成本不同,在贵金属时代货币与金融商品转化的交易成本较电子货币时代要高。

此外,在电子货币时代,移动支付的可移动性与支付的移动性特征不谋而合,这本身就大大降低了货币与金融商品转化的交易成本。

在电子货币时代,只需要拥有一个账户(如支付宝账户),通过电脑或者是移动终端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货币与金融商品联接起来。

不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金融商品,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货币,这一过程的转换在瞬间完成,这一切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则轻而易举,这就是技术的力量,但这也给货币控制带来了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