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典型题剖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①____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②____物体和③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④____和⑤____。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把它们中的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知识点 2 牛顿第三定律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

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的,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⑥____,方向⑦____。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⑧____,方向⑨____,作用在⑩____。

知识点 3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 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大小⑪____、方向⑫_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⑬____物体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⑭____物体上。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⑮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⑯____是同一种类的力。

知识点 4 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其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时就会产生弹力,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摩擦力:当两个粗糙且挤压的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⑰____处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其方向与接触面⑱____。

2.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物体的一部分或某个作用点,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按照先⑲____、再⑳____、后○21____、最后其他力的顺序,逐个确定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3)依据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方向,画出受力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物体所受的各个力集中画在同一个作用点上。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8)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8)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等级性标准作业A组学考过关1.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3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C.F4的反作用力是F1D.F2的反作用力是F3【解析】F3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所以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故A错误;F1是小球的重力,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F4与F1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错误;F2弹簧对小球的拉力,F3小球对弹簧的拉力,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解析】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正确,C错误;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选项B错误;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课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桌面向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课本,方向垂直于桌面,大小等于课本的重力,但不是重力,选项D错误;故选A.【答案】A3.(多选)如图所示是教室里装的多档位吊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吊扇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B.吊扇在低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C.吊扇在高档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D.无论在哪个档位工作,吊扇运转时拉力都小于重力【解析】吊扇不工作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电风扇的扇叶上面凸起,转动时,扇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吊扇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故B、C错误,D正确.【答案】AD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的拉力大小等于车对马的拉力大小C.物体间的作用力在先的是作用力,在后的是反作用力D.人压弹簧时“人弱它就强”说明人与弹簧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等大的【解析】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故B正确,A、D错误;两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错误.故选B.【答案】B5.(多选)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用手掌将排球奋力击出.关于排球与运动员手掌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B.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C.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比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产生稍晚D.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和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同时消失【解析】排球对运动员手掌的作用力与运动员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B、D对.【答案】BD6.如图所示,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斜面体受四个力作用D.斜面体受五个力作用【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B错误;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对斜面体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这两个力合力竖直向下,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斜面体相对于水平地面没有运动趋势,故水平地面对斜面体只有支持力(没有摩擦力),斜面体还受自身重力,这样斜面体共受四个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答案】C7.(多选)均匀长杆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B图中,地面漏掉了地面对杆的静摩擦力,因此B错误.【答案】ACD8.(多选)新年伊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拼”字当头,开始全力备战中国航天“超级2020”.2020年,空间站建设、北斗全球组网、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等我国航天重头戏将陆续揭幕.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选项正确.【答案】AD9.画出下图中静止物体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球面是光滑的,其他粗糙)【答案】【解析】第1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第2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绳的拉力,第3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半球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第4个图:物体A受到重力、挡板的支持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分别作出力图如答图所示.B组等级测评1.(多选)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受到物体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于桌面,是弹力,而物体的重力作用于物体,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能说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故A错误;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受到桌面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答案】BD2.(多选)如图所示,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电灯及灯罩的重力为G,电灯及灯罩对细绳的拉力为F1、细绳对电灯及灯罩的拉力为F2.则:()A.G、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G、F2是一对平衡力C.F1、F2是一对平衡力D.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析】电灯受重力和灯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故G、F2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电灯对灯绳的拉力为F1、灯绳对电灯的拉力为F2,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作用力,故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3.(多选)如图所示,G为球所受重力,F1为球所受支持力,F2为平台所受压力.它们均静止在水平面上,则()A.F1与G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F1与G是一对平衡力D.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解析】F1与G都作用在球上,且它们使球平衡,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正确.F1与F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它们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B正确.【答案】BC4.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拔河比赛,小孩胜出那是异想天开.如图所示,顽皮的小孩就让大人踩着滑板拔河比赛,小孩竟然拉着大人往左边加速运动,大人心服口服,明白了这样的道理()A.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大于大人拉小孩的力B.大人拉小孩的力还是大于小孩拉大人的力C.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双方力气大小,质量大小的较量D.决定胜负的关键是拉力大小和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解析】小孩拉大人的力与大人拉小孩的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AB错误;对于双方拔河者来说,当所受的拉力大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就要被拉动而失败,则决定胜负的关键是拉力大小和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的较量,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5.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A.1对B.2对C.3对D.4对【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是一对相同性质的力.人静止在地面上时,受到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支持力.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2对,故B正确.【答案】B6.(多选)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接触面光滑B.光滑斜面C.物体冲上粗糙斜面D.一起向右匀速【解析】A图中物体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无向右上方的支持力,故A错误;B图中物体不受支持力,受重力和拉力平衡,故B正确;C图中物体冲上粗糙斜面,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相反,故C错误;D图中一起向右匀速,处于平衡状态,故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故D正确;【答案】BD7.如图所示,AB物体通过轻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上,B与地面接触.其中物体A重20 N,物体B重40 N,则()A.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30 NB.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 NC.B拉绳的力与绳拉B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A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绳对A的拉力【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知,绳中拉力T=G A=20N.故A项错误;对物体B受力分析知,F N+T=G B,解得:F N=20N;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N.故B项错误;B拉绳的力与绳拉B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项正确;绳对A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A对绳的拉力,故D项错误.【答案】C8.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半缸水,台秤读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秤悬挂一块边长a=10 cm的立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秤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 cm时,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分别为多少?(水的密度ρ0=1×103 kg/m3,g取10 m/s2)【解析】金属块G=ρa3g=30N,F=ρ0V排g=ρ0a2bg=4N,所以弹簧秤读数为T=G-F=(30-4)N=26N.台秤读数等于F的反作用力F'和半缸水的重力G'之和.即N=G'+F'=(50+4)N=54N.【答案】26 N54 N。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一、多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C.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2.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3.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D. 无论小车怎样运动,乙拉小车的力都等于小车拉乙的力4.手托一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则()A.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手对物体的托力和物体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物体对手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D. 手对物体托力大于物体对手的压力二、选择题。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大小相等B.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方向相反D.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交通不便的地区,马车运输依然十分普遍,如图所示,马拉着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如图所示,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球棒击棒球的力()A. 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B. 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C. 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D. 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B.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C.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D.支持力没有反作用力人在沼泽地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A.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B.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 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无法确定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法官对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且从主观上说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甲对乙的力在先,乙对甲的力在后,所以判决甲给乙付医药费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冬天的北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如图所示,一条狗用水平拉力拉着雪橇在雪面上加速前进.关于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B.狗拉雪橇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C.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D.只有狗拉雪橇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才等于雪橇拉狗的力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关于相互作用力及平衡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平衡力就是相互作用力C. 任何时刻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三、解答题。

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解析版)新高一物理暑假衔接课

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解析版)新高一物理暑假衔接课

第13讲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的。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5.牛顿第三定律的重要意义:牛顿第三定律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除了“等大”“反向”“共线”,我们还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四个特征。

异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同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总是相同的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排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没有影响6.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受力物体两个一个力的性质相同无要求作用效果不可抵消相互抵消生死存亡相互依赖,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要求;注意变化后可能不再是一对平衡力二、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力,并将它们以力的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及方法叫受力分析。

2.两条思路:(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

(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3.判断力是否存在的方法:(1)依据力的产生条件:根据各种性质的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如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有弹力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来检验力是否存在,因为研究对象所受的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或反作用力,找不到施力物体或没有反作用力的力是不存在的。

(3)依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专题03 牛顿定律(解析版)

专题03 牛顿定律(解析版)

高考物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专题三 牛顿定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

【解析】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kv=ma ,因此a=g+mkv 。

上升过程速度一直减小,因此加速度一直减小,速度为零时到达最高点,加速度最小是g ,故BD 都错误。

A 和C 的主要区别是切线斜率不同,由a=g+m kv 知∆a=m v k ∆,变形知t v m k t a ∆∆=∆∆=a m k ,上升过程a 一直减小,a-t 图象的切线斜率t a ∆∆绝对值的大小一直变小,因此C 正确。

注意函数式法判图象形状,切忌凭感觉做题。

故本题选C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图象问题【难度】较难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以速度v 0逆时针匀速转动。

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D 。

【解析】开始阶段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θ+μmgcosθ=ma 1,因此a 1=gsinθ+μgcosθ。

小木块加速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μ<tanθ,即mgsinθ>μmgcosθ,小木块不会匀速运动,然后小木块会继续加速,滑动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θ-μmgcosθ=ma2,因此a2=gsinθ-μgcosθ。

由公式知a2<a1。

注意摩擦力是被动力,速度相等时摩擦力会突变。

故本题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图象问题【难度】较难3、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

电梯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第二模块一一必过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米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 (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mg- ma当a=g时,F N=O,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 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 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 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牛顿第三定律 同步练习(解析版) (3)

3牛顿第三定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2020山西运城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A.先有F1后有F2B.一旦人离开跳板,F2立即消失,F1依旧存在C.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因人离开跳板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F2大于F1F1和跳板对人的弹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选C。

2.(2020甘肃白银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

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可能不相等D.大人与小孩之间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选项A错误,C错误;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B错误,D正确。

3.(2021广西百色高一期末)2020年7月23日,搭载着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

火箭点火升空时,喷出的燃气以很大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喷出,火箭获得推力而升空,如图所示,则()A.火箭获得的推力来自空气B.火箭对喷出燃气的作用力与喷出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燃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施力物体是喷出的燃气,受力物体是火箭,使火箭获得的推力,A错误;火箭对喷出燃气的作用力与喷出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正确;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的重力都作用在火箭上,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错误;火箭能加速上升,说明火箭喷出的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D错误。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讲: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一)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1讲: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一)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会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个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可用于解决微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 下列各物理量中,其国际单位属于基本单位,同时也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位移C.质量D.力3. 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①两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对这个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结论是()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1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2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 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7.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8.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9.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沿水平方向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且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已知F2=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物体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这个物体的合力大小为0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与F2方向相同10. 如图所示,手推车的篮子里装有一篮球,女孩把手推车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篮子的底面平行于斜面,靠近女孩的一侧面垂直于底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B.篮子对篮球的作用力小于篮球的重力C.人对篮球的作用力等于篮球的重力D.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11.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Mg+F fB. Mg−F fC.Mg+mgD.Mg−mg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对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为()A.μ1(m+M)g,向左B. μ2mg,向右C.μ2mg+ma,向右D.μ1mg+μ2Mg,向左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B.斜面体对地面的支持力为(M+m)g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二、多选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三定律·典型题剖析
例1 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
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
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分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汉与女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
在相持阶段还是女孩被大汉拉过来的过程中,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的大小
总是相等的,所以说法B,C正确.

答 A,D.
说明 既然大汉拉女孩和女孩拉大汉的力一样大,大汉为什么能把女孩拉过来
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同.如图3-11分别画出两者在水平方向上
的受力情况,显然,只有当f甲>f乙时,女孩才会被大汉拉过来.如果让大汉穿上溜
冰鞋站在磨光水泥地上,两人再比力气时,女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大汉拉过来.

例2 一辆汽车沿山坡加速上行,不计空气阻力,汽车受到哪几个力?并指出各
个力的反作用力.

分析 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汽车发生作用的物体,找出汽车受到的力,然
后由“甲对乙和乙对甲”的关系,找出各自的反作用力.

解答 汽车受到的力和各个力的反作用力列表如下:
2

画出汽车和山坡隔离体的受力图,如图3-12所示.
说明 常有些学生会把汽车受到的牵引力,说成是“发动机对汽车的力”,这是
不正确的.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一部分,它与车身之间的作用力是内力,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内力不可能使整体产生加速度.这正像自己用手揪住头发向上拉,不会使自己离开
地面一样.

汽车前进的机理是:发动机工作,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旋转,车轮旋转时力图把
地面向后推,地面施力使车向前,正像人行走时也是依靠从地面获得推力一样.

例3 如图3-13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个重G=10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地
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秤的示数变为T′=6N,则台秤的示数
[ ]
A.保持不变. B.增加10N.
C.增加6N. D.增加4N.
分析 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水对金属块产生浮力F.由弹簧秤的示数知,浮力的
大小为

F=G=T′=10N-6N=4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金属块对水也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其大不F′=F=4N.通过
水和缸的传递,对台秤产生附加压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增加4N.

答 D.
说明 任何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对液体和气体的作用同样遵循着牛顿第三定律.本
题可以通过实验精确验证,请同学们自己去完成。

讨论
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指的都是实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每一个
力都有明确的施力者与受力者.它们不同于在力的分解与合成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而
引入的“合力’与“分力”.因此,合力与分力都没有单独的反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