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OptiPlex 745 BIOS 设置详解

Dell OptiPlex 745 BIOS 设置详解
Dell OptiPlex 745 BIOS 设置详解

Dell OptiPlex 745 BIOS 设置

(一)System 系统

1、System Info(系统信息)

列出计算机名、BIOS Version(BIOS 版本)、Service Tag(服务标签)、Express Service Code(快速服务代码)(如果有)和Asset Tag(资产标签)。这些字段均无法修改。

2、Processor Info(处理器信息)

标识CPU 类型、总线速率、时钟速率和二级高速缓存的大小。说明处理器是否具有HyperThreading 和多核心功能,以及是否支持64 位技术。这些字段均无法修改。

3、Memory Info(内存信息)

列出已安装的内存的类型、大小、速率、通道模式(双通道或单通道)和内存插槽信息。对于每个插装的内存插槽,系统设置程序均会列出DIMM 的大小、列、类型和组织。闲置的内存插槽将被表示为“Empty(闲置)”。这些字段均无法修改。

4、Date/Time(日期/时间)

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设置。

5、Boot Sequence(引导顺序)

计算机尝试按照此列表中指定的设备顺序进行引导。此选项使您可以控制/修改引导顺序。

(二)Drives(驱动器)

1、Diskette Drive(软盘驱动器)

该选项可以启用或禁用软盘驱动器。选项包括Off(关)、Internal(内部)、USB 和Read Only(只读)。

注:如果选中USB,请确保Onboard Devices(机载设备)下的USB 控制器设置选项设置为On(开)。

2、SATA 0 (默认为On [开])

标识并启用和禁用连接至系统板上的SATA 连接器的驱动器,并列出硬盘驱动器的容量。(SATA 0 )3、Module Bay(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Module模块。

4、SATA Operation(SATA 运行状态)(默认为AHCI)

超小型计算机三个选项:AHCI / ATA / LEGACY

5、SMART Reporting(SMART 报告)(默认为Off [关])

该设置确定在计算机启动期间是否报告集成驱动器错误。

(三)Onboard Devices 机载设备

1、Integrated NIC(集成NIC)(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集成NIC 控制器。

设置包括On(开)、Off(关)或On w/ PXE(开,PXE 已启用)。

当On w/ PXE(开,PXE 已启用)设置处于激活状态时,如果无法从网络服务器开始引导

例行程序,则计算机将尝试从引导顺序列表中的下一个设备开始引导。

2、Integrated Audio(集成音频)(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机载音频控制器。

3、USB Controller(USB 控制器)(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内部USB 控制器。No Boot(无引导)将启用控制器但禁用从USB 设备引导的功能。

注:无论是否设置为No Boot(无引导),支持USB 的操作系统都会识别USB 软盘驱动器。

4、Rear Quad USB(后部USB)(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计算机背面的上部USB 端口。

5、Rear Dual USB(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计算机主板集成的USB 端口。

6、Front USB(正面USB)(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正面的USB 端口。

7、LPT Port Mode(LPT 端口模式)(默认为PS/2)

确定内置并行端口的运行模式。

Off(关)将禁用端口。

AT 将端口配置为与AT 兼容。

PS/2 将端口配置为与PS/2 兼容。

EPP 将端口配置为使用EPP 双向协议。

ECP 将端口配置为使用ECP 双向协议。

注:如果将LPT Port Mode(LPT 端口模式)设置为ECP,则选项菜单中将显示LPT Port DMA(LPT 端口DMA)。

LPT Port Address(LPT 端口地址)

确定内置并行端口使用的地址。

8、Serial Port #1(串行端口)(默认为Auto [自动])

确定串行端口的运行方式。

Auto(自动)(默认设置),自动将连接器配置为特定的指定值(COM1 或COM3)。

(四)Performance(性能)

1、Multiple CPU Core(多CPU 核心)(默认为On [开])

确定理器处理一个核心还是两个核心。On(开)将启用第二个核心。

2、SpeedStep(默认为Off [关])

为计算机中所有支持的处理器启用Intel SpeedStep。此设置可以自动更改处理器功率损耗和频率。3、VT for Direct I/O(用于直接I/O 的虚拟化技术)(默认为Off[关])

指定虚拟机监测器(VMM) 是否可以使用Direct I/O 的Intel 虚拟化技术所提供的其它硬件功能。4、Limit CPUID Value(限制CPUID 值)(默认为Off [关])

限制处理器标准CPUID 功能所支持的最大值。如果CPUID 功能支持的最大值大于3,则无法完成某些操作系统的安装。

5、HDD Acoustic Mode(HDD 的声音模式)(默认为Bypass [忽略])

Quiet(安静)—硬盘驱动器以最安静的设置运行。

Performance(性能)—硬盘驱动器以最大速率运行。

Bypass(忽略)—计算机不检测或更改当前的声音模式设置。

Suggested(建议)—硬盘驱动器将以驱动器制造商建议的速率级别运行。

注:驱动器切换至Performance(性能)模式后可能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但并不影响其性能。

更改声音设置不会改变硬盘驱动器映像。

(五)Security(安全保护)

1、Admin Password(管理员密码)(默认为Not Set [未设置])

显示系统设置程序的密码安全保护功能的当前状态,并允许设定和确认新的管理员密码。

2、System Password(系统密码)(默认为Not Set [未设置])

显示计算机的系统密码安全保护功能的当前状态,并允许设定和确认新的系统密码。

3、SATA 0 Password(SATA 0 密码)(默认为Not Set [未设置])

显示硬盘驱动器的密码安全保护功能的当前状态,并允许设定和确认新的硬盘驱动器密码。

Module Bay

设置Module模块连接设备保护。

4、Password Changes(密码更改)(默认为Unlocked [已解除锁定])

确定System password(系统密码)和Admin password(管理员密码)之间的交互作用。

Locked(已锁定)可以防止不具有有效Admin password(管理员密码)的用户修改System password(系统密码)。

Unlocked(已解除锁定)使得具有有效System password(系统密码)的用户可以修改系统密码。

5、Chassis Intrusion(机箱防盗)(默认为On-Silent [无提示])

安装并启用开关时,此选项将在下次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向用户发出主机盖曾被打开的警报。

设置包括On(开)、On-Silent(无提示)(默认设置)和Off(关)。

6、Execute Disable(病毒防护)(默认为On [开])

启用或禁用病毒防护内存保护技术。

7、Computrace(R) (默认为Deactivate [取消激活])

启用或禁用Absolute Software 可选的Computrace 服务的BIOS 界面。必须单独购买此可选的监测服务。

Activate(激活)可永久启用BIOS Computrace 界面。

Disable(禁用)可永久禁用BIOS Computrace 界面。

Deactivate(取消激活)可暂时取消激活BIOS Computrace 界面。

注:一旦激活服务,就表示您同意将数据从您的计算机传输至Computrace 服务器。

(六)Power Management(电源管理)

1、AC Recovery(交流电源恢复)(默认为Off [关])

确定掉电后重新连接交流电源时计算机的响应方式。

Off(关)可以命令计算机重新连接电源时保持关闭状态。必须先按前面板电源按钮才能打开计算机。

On(开)可以命令计算机重新连接。

电源时打开。Last(上一状态)可以命令计算机恢复为在其关闭之前所处的电源状态。

2、Auto Power On(自动开机)(默认为Off [关])

将计算机设置为自动开机。

Off(关)将禁用此功能。

Everyday(每天)可以每天在Auto Power Time(自动开机时间)中设置的时间打开计算机。

Weekdays(工作日)可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中的每一天,于Auto Power Time(自动开机时间)中设置的时间打开计算机。

注:如果您使用配电盘上的开关或电涌保护器关闭计算机,则此功能无效。

Auto Power Time(自动开机时间)

设置计算机的自动开机时间。

时间格式为标准的12 小时制(小时:分钟)。可以通过按右箭头键或左箭头键增大或减小数字以更改启动时间,也可以在日期和时间字段中键入数字。

3、Low Power Mode(低功率模式)(默认为Off [关])

如果选择了Low Power Mode(低功率模式),则远程唤醒事件将不能通过机载网络控制器打开处于Hibernate(休眠)或Off(关)状态的计算机。

4、Remote WakeUp(远程唤醒)(默认为Off [关])

此选项使计算机可以在网络接口控制器或支持远程唤醒功能的调制解调器收到唤醒信号时打开。

On w/ Boot to NIC(开,引导至NIC 已启用)使计算机在使用引导顺序之前先尝试从网络进行引导。

注:通常,处于暂挂模式、休眠模式或断电状态的计算机可被远程打开。如果已启用Low Power Mode (低功率模式)(在Power Management [电源管理] 菜单中),则只能远程打开处于Suspend(暂挂)模式的计算机。

5、Suspend Mode(暂挂模式)(默认为S3)

设置计算机的暂挂模式。选项为S1(一种暂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计算机将在低功率模式下运行)和S3(一种暂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组件将减少用电量或者关闭,但系统内存仍处于活动状态)。

(七)Maintenanca 维护

1、Service Tag(服务标签)

显示计算机的服务标签。

2、Load Defaults(载入默认值)

将系统设置程序选项恢复为出厂时默认设置。

3、Event Log(事件日志)

使您可以查看Event Log(事件日志)。

条目标记为R 是指Read(已读),而标记为U 是指Unread(未读)。

Mark All Entries Read(将所有条目标记为已读)将在所有条目的左侧添加R。

Clear Log(清除日志)将清除Event Log(事件日志)。

(八)POST Behavior(POST 行为)

1、Fastboot(快速引导)(默认为On [开])

启用此功能之后,系统将通过忽略某些兼容性步骤来缩短计算机启动时间。

Off(关)不跳过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的任何步骤。

On(开)可以更快地启动计算机。

2、Numlock Key(数码锁定键)(默认为On [开])

确定键盘右侧数字键的功能。Off(关)可以命令将右侧小键盘按键用作箭头键。On(开)可以命令将右侧小键盘按键用作数字键。

3、POST Hotkeys(POST 热键)(默认为Setup & Boot Menu [设置程序和引导菜单])

确定签名登录屏幕是否显示内容为进入Setup(设置程序)程序或Quickboot(快速引导)功能所需的击键顺序的信息。

Setup & Boot Menu(设置程序和引导菜单)将显示两条信息

(F2=Setup [F2 = 设置] 和F12=Boot Menu [F12 = 引导菜单])。

Setup(设置程序)仅显示设置程序信息

(F2=Setup [F2 = 设置])。

Boot Menu(引导菜单)仅显示Quickboot(快速引导)信息

(F12=Boot Menu [F12 = 引导菜单])。

None(无)不显示任何信息。

4、MEBxHotkeys(MEBx 热键)(默认为On [开])

指定签名登录屏幕是否显示表明进入MEBx 设置程序所需击键顺序的信息。

5、Keyboard Errors(键盘错误)(默认为Report [报告])

当设置为Report(报告)(已启用)并且在POST 期间检测到错误时,BIOS 将显示错误信息并提示您按 键继续或者按 键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当设置为Do Not Report(不报告)(已禁用)并且在POST 期间检测到错误时,BIOS 将显示错误信息并继续引导计算机。

(九)ImageServer (影像服务器)

它是755网卡的AMT技术,也就是类似于INTEL的主动管理技术,它可以为ImageServer 指定网络位置,并启用On-demand Desktop Streaming(ODDS)(按需桌面软件流)设置。

DELL服务器BIOS的RAID做法及热备盘

DELL服务器BIOS里RAID的做法 对RAID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请在操作之前务必将重要数据妥善备份,以防万一。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 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 RAID1=2 RAID5=3 RAID10=4 RAID50=6

基本网络配置命令

即用即查L i n u x命令行实例参考手册代码 第13章基本网络配置命令 配置或显示网络设备——ifconfig ifconfig命令语法: ifconfig [网络设备] [IP地址] [参数] 实例1:显示安装在本地主机的第一块以太网卡eth0的状态,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实例2:配置本地主机回送接口。执行命令: 实例3: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包括激活和非激活的,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在设置eth0网络接口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实例5:启动/关闭eth0网络接口。 在eth0网络接口禁用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然后执行禁用eth0网络接口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down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再次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以便比较分析禁用eth0网络接口命令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可以测试ping该网络接口。执行命令: 命令重新启动该网络接口。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up 实例6: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一个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 在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IPv6地址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然后执行ping6命令检测未添加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之前eth0网络接口的状况:[root@localhost ~]# ping6 –I eth0 –c 4 fe80::20c::29ff:fe5f:ba3f 接下来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一个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add fe80::20c:29ff:fe5f:ba3f 再次执行ping6命令检测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 : [root@localhost ~]# ping6 –I eth0 –c 4 fe80::20c:29ff:fe5f:ba3f 再次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以便比较分析eth0网络接口添加IPv6地址前后发生的变化。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查看或设置网络接口——ifup、ifdown ifup、ifdown命令语法: ifup [网络设备] ifdown [网络设备] 实例1:关闭eth0网络接口。

基本网络配置命令

即用即查Linux命令行实例参考手册代码 第13章基本网络配置命令 配置或显示网络设备——ifconfig ifconfig命令语法: ifconfig [网络设备] [IP地址] [参数] 实例1:显示安装在本地主机的第一块以太网卡eth0的状态,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实例2:配置本地主机回送接口。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lo inet 127.0.0.1 up 实例3: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包括激活和非激活的,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实例4:配置eth0网络接口的IP为192.168.1.108。 在设置eth0网络接口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然后设置eth0网络接口,ip为192.168.1.108,netmask为255.255.255.0,broadcast为192.168.1.255。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192.168.1.108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实例5:启动/关闭eth0网络接口。 在eth0网络接口禁用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然后执行禁用eth0网络接口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down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再次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以便比较分析禁用eth0网络接口命令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可以测试ping该网络接口。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ping 192.168.1.108 此时应该ping不通主机192.168.1.108。接下来可以执行如下命令重新启动该网络接口。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up 实例6: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一个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 在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IPv6地址之前,首先显示本地主机上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执行命令: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然后执行ping6命令检测未添加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之前eth0网络接口的状况: [root@localhost ~]# ping6 –I eth0 –c 4 fe80::20c::29ff:fe5f:ba3f 接下来为eth0网络接口添加一个IPv6地址fe80::20c::29ff:fe5f:ba3f/64,执行命令:[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add fe80::20c:29ff:fe5f:ba3f

计算机网络实验《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网络组建方法 2.掌握Quidway S 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几种常见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2.通过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 3.熟悉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交换机配置方式 交换机通常的配置方式有:Console 方式,telnet 方式,web 方式和modem 拨号方式 2. 命令行接口Command-line Interface 华为网络设备中运行的操作VRP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命令行有如下特性: 1)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配置 2)通过telnet 进行本地或远程配置 3)通过modem 拨号登录到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 4)配置命令分级保护,确保未授权用户无法侵入到网络设备 5)用户可以随时键入以获得在线帮助 6)提供网络测试命令,如tracert、ping 等,迅速诊断网络是否正常 7)提供种类丰富、内容详尽的调试信息,帮助诊断网络故障 8)用telnet 命令直接登录并管理其它网络设备 9)提供ftp 服务,方便用户上载、下载文件 10)提供类似Doskey 的功能,可以执行某条历史命令 11)命令行解释器对关键字采取不完全匹配的搜索方法,用户只需键入无冲突关键 字即可解释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熟悉实验内容; 2.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辅导; 五、实验条件 1.华为Quidway S/思科Catalyst 2960/中兴ZXR10 交换机 2.计算机一台即可 六、实验步骤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1)如图1-2,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 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PacketTracer进行无线网络基本配置

Packet_Tracer进行无线网络基本配置 1、建立拓扑结构 2、选择“无线设备”中“linksys-WRT300N” 3、选择“终端设备”中的“PC-PT” 4、配置无线路由器:双击“无线路由器”,选择“界面” (1)点击“setup”,选择DHCP,或者选择配置static IP(最好两个都试一下),如下图所示 继续下拉页面,配置DHCP,如下图所示:

点击“保存设置” (2)回到页面的头部,继续选择“wireless”,设置无线路由器的工作模式和SSID是否禁用等信息,保持不变。 (3)接着选择依次选择其他:“Access restriction”;“Application & gaming”; “Administration”;“Status”,注意读懂其中的每一项具体设置,这几项都保持不变。 (4)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标签“配置”,选择“无线”,进行安全配置: 第一种情况:可以设置为无需认证,选择“disabled”,则用户上网时搜到该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后,无需输入密码即可接入; 第二种情况:将“认证”设为“WEP”;“KEY”填写一串数字,如1234567890;“加密类型”选择“WEP”。 第三种情况:将认证设置为“WPA-PSK”;输入密码 (注意:此处的认证和加密,同学们可以依次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试验,看有什么不同,本部分内容主要放在第二次实验做,此次实验可以只联系第一种情况) 5、给PC配置无线网卡,设为无线通信方式 (1)双击”PC-PT” (2)选择标签“物理”,点“缩小”将整个机箱背面缩小至能看到完整的机箱 (3)关电源:点击机箱上的“红色按钮” (4)移除有线网卡:点击机箱左下角的模块,将其拖到右下角的图片框中 (5)添加无线网卡:点击左边的模块选项第一项“Linksys-WMP300N”,将该2.4G无线网卡拖到刚刚有线网卡所在的机箱左下角位置 (6)开电源:

Dell服务器BIOS设置97098教学提纲

系统设置程序是一种BIOS 程序,使您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BIOS 级的选项。通过系统设置程序,您可以: ?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NVRAM 设置 ?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集成设备 ?设置性能和电源管理阈值 ?管理系统安全 选择系统引导模式 系统设置程序也能供您指定引导模式,以便于安装操作系统: ?BIOS 引导模式(默认)是标准的BIOS 级引导接口。 ?UEFI 引导模式是一种基于一体化可扩展固件接口规格(UEFI)(高于系统BIOS)的增强64 位引导接口。有关此接口的详情,请参阅进入UEFI Boot Manager。 在系统设置程序Boot 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的 Boot Mode(引导模式)字段中选择引导模式。请参阅Boot 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指定引导模式后,系统将以该模式引导,然后即可通过该模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然后,您必须将系统引导为同一引导模式(BIOS 或UEFI)以访问安装的操作系统。试图从其它引导模式引导操作系统将导致系统在启动时立即停机。 注:操作系统必须兼容UEFI(例如,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x64 版)才能通过UEFI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DOS 和32 位操作系统不支持UEFI,只能通过BIOS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1.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2.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 键: = System Setup( = 系统设置) 注:系统会在激活USB 键盘后才响应。

如果按 键之前已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成引导过程,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并再试一次。 响应错误信息 如果引导系统时出现错误信息,请记录该信息。有关此信息的说明和纠正错误的建议,请参阅系统信息。 注:安装内存升级后,系统会在首次启动时显示一条消息,提示系统内存大小已更改,这属于正常情况。 使用系统设置程序导航键 键操作 上箭头键或 组合键移至上一字段。 下箭头键或 键移至下一字段。 空格键、<+> 键、 键、左箭头键和右箭头键滚动浏览字段中的设置。在许多字段中,您还可以键入适当的值。 退出系统设置程序;如果对系统设置程序进行了更改,按该 键将重新启动系统。 显示系统设置程序的帮助文件。 注:对于大多数选项,您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将被记录下来,但要等到重新启动系统后才能生效。系统设置程序选项 主屏幕 图2-1. System Setup 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主屏幕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实验: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拓扑图 学习目标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访问口令。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接口。 ?保存路由器配置文件。 ?配置 Cisco 交换机。 背景 常见配置任务包括设置主机名、访问口令和 MOTD 标语。 接口配置极其重要。除了分配第 3 层 IP 地址外,还要输入一段描述,说明与目的地的连接可节省故障排除时间。 配置更改会立即生效。 但必须将配置更改保存到 NVRAM 中才能保持到设备重新启动后。 场景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配置 Cisco 路由器和 Cisco 交换机的常用设置。 指定 IP 地址为,为子网预留 4 位,请使用下列信息填写下表: (提示:填入子网编号,然后填入主机地址。如果先填入子网编号,将更容易计算地址信息) 子网的最大数量:_______16______

任务1: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图 1. 实验的电缆连接。 步骤 1:实际连接设备。 请参阅图 1。将控制台电缆或全反电缆的一端连接至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通过 DB-9 或 DB-25 适配器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 COM 1 端口。在主机计算机的网卡 (NIC) 与路由器的接口 Fa0/0 之间连接交叉电缆。在路由器的接口 Fa0/1 与交换机的任意接口 (1-24) 之间连接直通电缆。 确保主机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均已通电。 步骤 2:通过超级终端将主机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 从 Windows 的任务栏中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程序。使用正确的设置配置超级终端: 连接描述 名称:Lab 11_2_11 图标:自行选择 连接到 连接时使用:COM1(或适当的 COM 端口) COM1 属性 每秒位数:9600 数据位:8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1 数据流控制:无 当超级终端会话窗口出现后,按Enter键直到路由器发出响应。 如果路由器终端处于配置模式,请通过键入NO退出。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yes/no]:no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 当处于特权执行命令模式时,路由器会尝试将所有拼写错误或未能识别的命令解释为域名。因为未配置域服务器,所以当请求超时就会出现延迟现象。这可能会耗费几秒钟到几分钟时间。要停止等待,请同时按住6 键,然后放开,再按x键: Router>enabel 短暂按住6,然后放开,再按x 键 Name lookup aborted Router> 从用户执行模式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Router>enable Router# 使用特权执行命令show running-config验证配置文件是否为全新文件。如果之前保存了配置文件,则需将其删除。附录 1 所示为一种典型的默认路由器配置。根据路由器型号和 IOS 版本的不同,您的配置可能稍有差别,但应该未配置任何口令或 IP 地址。如果您的路由器不是默认配置,请要求教师删除该配置。 步骤 3:配置全局配置主机名设置。 可使用哪两个命令离开特权执行模式

网络基本配置

VLAN基本配置 【实训目的】 1.了解VLAN的功能和作用。 2.掌握配置VLAN的基本方法。 【实训任务】 在单台交换机上配置两个VLAN,分别为其分配接口,并测试VLAN的作用。 【实训设备】 Cisco 2950.24交换机一台;装有网卡的工作站计算机两台;控制台线缆一条;直通网线两条。 【实训环境】 在交换机关机状态下,用控制台线缆连接交换机和工作站计算机H01;用直通网线分别将H01和H02的网卡与交换机的任意两个以太接口连接,如下图所示。 【相关知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隔离冲突域,但是不能隔离广播域,这会导致广播数据包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和处理时间。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能改善这种状况,它将交换机在逻辑上分为若干个虚拟网段,每个网段是一个广播域。VLAN通过增加广播域的数量来减小广播域的大小,广播包只能在本网段中传播,不会影响其他网段。在没有路由器提供路由的情况下,各网段之间彼此独立,不能通信,增强了网络安全性。由于VLAN是按照功能划分的逻辑分组,因此与交换机的物理位置无关,使得增减和变更网络非常灵活。 【实训步骤】 1.准备工作 (1)在H01上,将IP地址设为“192.168.2.1”,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55.0”。 (2)在H02上,将IP地址设为“192.168.2.2”,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55.0”。 (3)按照实训5—1的相关操作步骤,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登录口令和管理接口IP地址等基本参数。 2.新建VLAN (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vlan 2”命令并回车,新建一个VLAN“vlan 2”,进入VLAN配置模式。 S01(config)#vlan 2 S01(config-vlan)# (2)输入“name NSC”命令并回车,将“vlan 2”命名为"NSC”。 S01(config—vlan)#name NSC

网络参数设置教程

网络参数可使用串口、网络或U盘3种方式进行设置具体实现如下:网络参数设置原则: 控制卡的IP地址必须与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在同个网段内。 例1:控制卡的出厂缺省设置IP地址是:192..168.1.111,计算机的IP是192.168.1.222,控制卡的IP与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在同个网段内,可以使用。 例2:控制卡的出厂缺省设置IP地址是:192..168.1.111,计算机的IP是192.168.2.222,控制卡的IP与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在不同网段内,不可以使用,必须修改控制卡的IP 地址,如设为192.168.2.111。 如何获得计算机的IP地址 方法1、点击计算机左下角的“开始”->“设置”->“网络连接”菜单,双击“本地连接”或双击计算机右下角如图1所示红圈内的图标,点击弹出的对话框中的“属性”按钮, 图1 弹出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再点击属性,弹出如下对话框 图3 得到计算机的网络参数 方法2: 点击计算机左下角的“开始”->“运行”,键入“cmd”,点击“确定”按钮如图4: 图4

键入“ipconfig -all”,回车,得到图5所示参数 图5 得到计算机的网络参数 IP地址:192.168.1.13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1.1 网络参数的设置方法1-(通过串口设置): 1、使用232交叉线连接控制卡,控制卡使用5V电源加电,2048C控制卡应先亮一个灯D6,2 秒后第二个灯D4亮(如设置了定时开关机,并且当前时间在关机时间段,则D4灯亮1秒自动熄灭)

DELL服务器BIOS设置

D E L L服务器B I O S设 置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系统设置程序是一种BIOS程序,使您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BIOS级的选项。通过系统设置程序,您可以: 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NVRAM设置 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集成设备 设置性能和电源管理阈值 管理系统安全 选择系统引导模式 系统设置程序也能供您指定引导模式,以便于安装操作系统: BIOS引导模式(默认)是标准的BIOS级引导接口。 UEFI引导模式是一种基于一体化可扩展固件接口规格(UEFI)(高于系统BIOS)的增强64位引导接口。有关此接口的详情,请参阅。 在系统设置程序Boot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的?BootMode(引导模式)字段中选择引导模式。请参阅。指定引导模式后,系统将以该模式引导,然后即可通过该模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然后,您必须将系统引导为同一引导模式(BIOS或UEFI)以访问安装的操作系统。试图从其它引导模式引导操作系统将导致系统在启动时立即停机。 注:操作系统必须兼容UEFI(例如,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8x64版)才能通过UEFI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DOS和32位操作系统不支持UEFI,只能通过BIOS引导模式进行安装。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1.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2.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键: =SystemSetup(=系统设置) 注:系统会在激活USB键盘后才响应。 如果按键之前已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成引导过程,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并再试一次。 响应错误信息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设置流程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设置流程 像很多的高端渲染器一样,用VRay渲染器也可以通过设置网络集群渲染来加速渲染进程,这就比如多个人同时去做一件本来该由一个人去完成的事情,速度当然要大大加快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明一下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1)首先参与VRay网络渲染的机器最好是在同一个局域网范围内,大家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联通,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2)选择参与运算的几台机器中硬件配置最好的一台作为联机渲染的主机,启动3dsmax软件,打开即将要进行终极成图渲染的文件,设置好渲染参数。执行文件菜单下的归档命令,将文件打包成一个压缩包文件,这样不管将该文件带到何处,都不会产生贴图文件丢失的情况,只不过有时文件路径需要重新买通而已。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3)将打包好的文件放在某个磁盘分区的根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夹中,如“D:\Share”,并且一定要为该文件夹设置共享,这样别的机器才能访问到。 对文件进行解压缩。此时一个完整的压缩包文件会解压出若干个子文件来,大体上结构如图23-1所示。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 图23-1 解压文件 VRay网络渲染的基本流程(4)重新在主机上再次打开该文件,要留意这次打开的文件必须是放置在共享文件夹中的3dsmax源文件,而不能是本机上的源文件,这一点特别重要。并且场景中所有贴图的路径必须更换为网络上共享文件夹中的贴图路径。这一步操纵比较重要,我可以分为两步来进行细致的说明: A:首先,在共享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子文件夹名为“贴图”,然后将解压之后散乱的所有贴图文件包括光域网文件同一放置在这个新文件夹中,这样便于下一步的路径买通,整理后的贴图路径效果如图23-2所示。留意假如是利用光子图进行加速渲染,那么光子文件也必须放入该文件夹中。

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题答案 1、在Windows下,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 myShare”,请将该文件夹设为共享。 操作提示: 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一个文件夹,重命名为“ myShareDoc”。 ②右击文件夹“ myShareDoc”,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打开“共享”对话框,选择“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单选按钮,“共享名”文本框中显示 “ myShareDoc”。 INTERNET的应用 1、请运行Internet Explorer ,并完成下面的操作:某网站的主页地址是:,打开此主页,通过对IE 浏览器参数进行设置,使其成为IE的默认主页。 (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IE)操作提示: ①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虚拟IE;②在地址栏输入:,打开主页; ③在“工具”菜单上,单击“ Internet 选项”; ④单击“常规”标签;⑤在“主页”下,单击“使用当前页”。 2、利用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提供的搜索功能,选取搜索引擎Google(网址为:)搜索含有单词“ basketball ”的页面,将搜索到的第一个网页内容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命名为。 (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IE)操作提示: ①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虚拟IE; ②在“地址”栏内输入:,并按Enter 键即可打开Google主页; ③在搜索栏内输入关键字:basketball ; ④最后单击“ Google搜索”按钮即可进行搜索查找;⑤打开搜索结果中的第一个链接,将该网页以文本形式保存为。 3、请运行Internet Explorer ,并完成下面的操作:某网站的网址是: ,打开此主页,将该网页设置为IE 的默认主页。 (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IE)操作提示: 主页是每次打开Internet Explorer 时最先显示的页面。选择一页经常浏览的网页,或者自定义要快速访问所有信息的网页。 ①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 应用] 应用程序”,启动虚拟IE ;②在地址栏输入:,打开主页。 ③在“工具”菜单上,单击“ Internet 选项”。④单击“常规”标签。 ⑤在“主页”下,单击“使用当前页”。注意:要恢复原来的主页,请单击“使用默认页”。 4、利用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提供的搜索功能,选取搜索引擎Google(网址 为:/ )查找“申花企业”的资料。将搜索到的第一个网页内容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实验: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拓扑图 学习目标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访问口令。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接口。 保存路由器配置文件。 配置 Cisco 交换机。 背景 硬件数 量 说明 Cisco 路由器1 Cisco 交换机1 *计算机(主机)1实验室计算机。 控制台(全反)电缆1用于将计算机主机 1 连接至 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 UTP 5 类交叉电缆1用于将计算机主机 1 连接至 路由器的 LAN 接口 Fa0/0 直通电缆3用于将计算机主机连接至交换 机并将交换机连接至路由器 常见配置任务包括设置主机名、访问口令和 MOTD 标语。 接口配置极其重要。除了分配第 3 层 IP 地址外,还要输入一段描述,说明与目的地的连接可节省故障排除时间。 配置更改会立即生效。 但必须将配置更改保存到 NVRAM 中才能保持到设备重新启动后。 场景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配置 Cisco 路由器和 Cisco 交换机的常用设置。 指定 IP 地址为,为子网预留 4 位,请使用下列信息填写下表: (提示:填入子网编号,然后填入主机地址。如果先填入子网编号,将更容易计算地址信息) 子网的最大数量:_______16______ IP 地址:子网掩码: #子网第一个主机地 址最后一个主机地 址 广播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任务 1: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图 1. 实验的电缆连接。 步骤 1:实际连接设备。 请参阅图 1。将控制台电缆或全反电缆的一端连接至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通过 DB-9 或 DB-25 适配器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 COM 1 端口。在主机计算机的网卡 (NIC) 与路由器的接口 Fa0/0 之间连接交叉电缆。在路由器的接口 Fa0/1 与交换机的任意接口 (1-24) 之间连接直通电缆。 确保主机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均已通电。 步骤 2:通过超级终端将主机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 从 Windows 的任务栏中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程序。 使用正确的设置配置超级终端: 连接描述 名称:Lab 11_2_11 图标:自行选择 连接到 连接时使用:COM1(或适当的 COM 端口) COM1 属性 每秒位数:9600 数据位:8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1 数据流控制:无 当超级终端会话窗口出现后,按Enter 键直到路由器发出响应。 如果路由器终端处于配置模式,请通过键入NO退出。

网络设置+服务设置

网络设置 图形界面操作 system-config-network 服务设置 HTTP NFS Samba 服务配置(启动、停止、按需设置、运行级别) 所谓运行级别,简单点来说,运行级别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级别是从0到6,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些级别定义在/ect/inittab文件中。这个文件是init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服务是那些放在/ect/rc.d目录下的文件。 一、Linux的运行级别: Linux下的7个运行级别: 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置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机器关闭。 1: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录。 2:多用户状态,没有NFS支持。 3: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

行模式。 4:系统未使用,保留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5: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XWindow系统。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运行init6机器就会重启。 标准的Linux运行级别为3或5 运行级别原理: 1.在目录/etc/rc.d/init.d下有许多服务器脚本程序,一般称为服务(service) 2.在/etc/rc.d下有7个名为rcN.d的目录,对应系统的7个运行级别 3.rcN.d目录下都是一些符号链接文件,这些链接文件都指向init.d目录下的service脚本文件,命名规则为K+nn+服务名或S+nn+服务名,其中nn为两位数字。 4.系统会根据指定的运行级别进入对应的rcN.d目录,并按照文件名顺序检索目录下的链接文件:对于以K(Kill)开头的文件,系统将终止对应的服;对于以S(Start)开头的文件,系统将启动对应的服务 5.查看运行级别用:runlevel 6.进入其它运行级别用:initN,如果init3则进入终端

Dell服务器BIOS设置

系统设置程序是一种BIOS程序,使您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BIOS级的选项。通过系统设置程序,您可以:?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NVRAM设置 ?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集成设备 ?设置性能和电源管理阈值 ?管理系统安全 选择系统引导模式 系统设置程序也能供您指定引导模式,以便于安装操作系统: ?BIOS引导模式(默认)是标准的BIOS级引导接口。 ?UEFI引导模式是一种基于一体化可扩展固件接口规格(UEFI)(高于系统BIOS)的增强64位引导接口。有关此接口的详情,请参阅进入UEFIBootManager。 在系统设置程序Boot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的?BootMode(引导模式)字段中选择引导模式。请参阅Boot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指定引导模式后,系统将以该模式引导,然后即可通过该模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然后,您必须将系统引导为同一引导模式(BIOS或UEFI)以访问安装的操作系统。试图从其它引导模式引导操作系统将导致系统在启动时立即停机。 注:操作系统必须兼容UEFI(例如,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8x64版)才能通过UEFI引导模式进行安装。DOS和32位操作系统不支持UEFI,只能通过BIOS引导模式进行安装。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1.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2.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键: =SystemSetup(=系统设置) 注:系统会在激活USB键盘后才响应。 如果按键之前已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成引导过程,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并再试一次。

响应错误信息 如果引导系统时出现错误信息,请记录该信息。有关此信息的说明和纠正错误的建议,请参阅系统信息。 注:安装内存升级后,系统会在首次启动时显示一条消息,提示系统内存大小已更改,这属于正常情况。 使用系统设置程序导航键 注:对于大多数选项,您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将被记录 下来,但要等到重新启动系统后才能生效。 系统设置程序选项 主屏幕 图2-1.?SystemSetup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主屏幕 注:SystemSetup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的选项会根据系统配置发生变化。 注:在以下几节中,SystemSetup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的默认设置将在各自选项下列出(如果有)。

Dell服务器BIOS设置之欧阳歌谷创编

系统设置程序是一种 BIOS 程序,使您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 BIOS 级的选项。通过系统设置程序,您可以: ? 欧阳歌谷(2021.02.01) ?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 NVRAM 设置 ?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集成设备 ?设置性能和电源管理阈值 ?管理系统安全 选择系统引导模式 系统设置程序也能供您指定引导模式,以便于安装操作系统:?BIOS 引导模式(默认)是标准的 BIOS 级引导接口。 ?UEFI 引导模式是一种基于一体化可扩展固件接口规格(UEFI)(高于系统 BIOS)的增强 64 位引导接口。有关此接 口的详情,请参阅。 在系统设置程序 Boot Settings(引导设置)屏幕的 Boot Mode (引导模式)字段中选择引导模式。请参阅。指定引导模式后,系统将以该模式引导,然后即可通过该模式继续安装操作系统。然后,您必须将系统引导为同一引导模式(BIOS 或 UEFI)以访问安装的操作系统。试图从其它引导模式引导操作系统将导致系统在启动时立即停机。 注:操作系统必须兼容 UEFI(例如,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x64 版)才能通过UEFI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DOS 和 32 位操作系统不支持 UEFI,只能通过 BIOS 引导模式进行安装。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1.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2.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 键: = System Setup( = 系统设置) 注:系统会在激活 USB 键盘后才响应。 如果按 键之前已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成引导过程,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并再试一次。 响应错误信息 如果引导系统时出现错误信息,请记录该信息。有关此信息的说明和纠正错误的建议,请参阅。 注:安装内存升级后,系统会在首次启动时显示一条消息,提示系统内存大小已更改,这属于正常情况。 使用系统设置程序导航键 键操作 移至上一字段。 上箭头键或 组 合键 下箭头键或 键移至下一字段。 滚动浏览字段中的设置。在许多字段中,您还可以键入适当的值。空格键、<+> 键、 键、左 箭头键和右箭头键 退出系统设置程序;如果对系统设置程序进行了更改,按该键将重新 启动系统。 显示系统设置程序的帮助文件。 注:对于大多数选项,您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将被 记录下来,但要等到重新启动系统后才能生效。 系统设置程序选项 主屏幕 图 2-1. System Setup 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主屏幕 注:System Setup program(系统设置程序)的选项会根据系统配置发生变化。

三层网络配置-入门

三层交换机网络基础配置模拟本单位网络环境 用户需求: 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及两台二层交换实现内网链接。大楼核心机房(三层交换机)划分一个网段为172.16.3.0/24,板带1(二层交换机)划分两个网段分别为172.16.6.0/24,172.16.8.0/24,板带3(二层交换机)划分一个网段为172.16.8.0/24,需要正常访问文件共享服务器。 网络环境:

配置过程: 一:板带1(二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 vlan 6 //创建6网段// Switch(config-vlan)#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Switch(config)# vlan 8 //创建8网段// Switch(config-vlan)#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6 //将端口1加入6网段// Switch(config-if)#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Switch(config)# int fastEthernet 0/2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8 //将端口1加入8网段// Switch(config-if)#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Switch(config)# int fastEthernet 0/3 //进入端口3//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道模式//

服务器BIOS设置解析

服务器BIOS设置解析

服务器BIOS设置解析 DELL服务器BIOS设置解析 BIOS :是一种系统设置程序,通过它可以管理系统硬件和指定BIOS级的选项。包括: >在添加或删除硬件后更改NVRAM设置>查看系统硬件配置 >启用或禁用电源管理阀值>管理系统安全 进入系统设置程序: >打开或重新启动系统 >系统显示以下信息时按<F2>键 <F2> = System Setup (<F2> = 系统设置) 如果按<F2>之前已经开始载入操作系统,请让系统完整引导过程然后重启再试一次 System Stetup Program :系统设置程序 System Time :系统时间 Memory Settings :内存设置 System Memory Size :显示系统内存容量 System Memory Type :显示系统内存类型 System Memory Speed :显示系统内存速度 Video Memory :显示视频内存容量 System Memory :指定系统内存检测是否在系统引导时运行。选项为Enable (已启用) Testi ng :系统内存检测默认En able

Memory Operating Mode :内存运行模,如果系统安装了有效内存配置,则此字段将显示内存运行类型。设置为Optimizer Mode (优化器模式)时,内存控制器彼此独立运行,以提高内存性能。如果此字段设置为Mirror Mode (镜像模式),贝U启用内存镜像一Advance ECC Mode Node Interleaving :如果此字段为Enable,则安装对称内存配置时支持内存交错,如果为Disable,系统支持非一体化内存体系结构NUMA (非对称)内存配置。 Processor Settings :处理器设置?显示有关微处理器的信息(速率和高速存缓大小等) 64-bit :指定处理器是否支持64位拓展 Clock Speed :显示处理器时钟速率 Bus Speed :显示处理器总线速率 Logical Processor (逻辑处理器):默认Enable,对于支持多线程并行处理(SMT)技术的处理器,每个处理器内核可支持最多两个逻辑处理器,如果设置为Enable,则BIOS报告两个逻辑处理器,反之BIOS 仅检测一个逻辑处理器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允许虚拟化软件使用集成到处理髓中的虚拟化技术(如果系统不支持虚拟彳匕。禁用) Execute Disable :启用或禁用执行禁用内存保护技术。 Number of Cores per Processer :毎个处理器核心数量默认为ALL,启用最大内核。 Turbo Mode :处理器支持Turbo Boost技术则启用 C States :默认Enable ,处理器在所有可用电源状态下均可操作。 Processor 1 Family -Model-stepping :处理器 1 系列理号? SATA Settings : SATA 设置 Embedded SATA :嵌入式SATA, (ATA模式)启用集成SATA控制器 Port A :默认 AUTO, 启用连接至SATA端口 A的设备BIOS支持。Off禁用设备的BIOS支持 Port B :默认 AUTO, 启用连接至SATA端口 B的设备BIOS支持。Off禁用设备的BIOS支持 PortC :默认 AUTO, 启用连接至SATA端口 C的设备BIOS支持。Off禁用设备的BIOS支持 Port D :默认 AUTO, 启用连接至SATA端口 D的设备BIOS支持。Off禁用设备的BIOS支持 PortE :默认AUTO,启用连接至SATA端口 E的设备BIOS支持。Off禁用设备的BIOS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