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魏晋南北朝隋唐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陵六骏

1、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令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刻成浮雕,置于他的墓地前,世称“昭陵六骏”,是一组纪念性浮雕。

2、昭陵六骏石刻分别是飒露紫、青雅、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拳毛騧。

3、六骏浮雕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4、其中的飒露紫选取战马受伤、驭者为其拔箭医治的间,具有情节性。

5、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使用了“起位”这一典型浮雕创作技巧,因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

6、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隗,是唐代陵墓雕刻的代表。

孝子画像石棺

1、孝子画像石棺属北魏时期作品,于20世纪30年代在河南洛阳域郊出土,后流落海外。

2、在石棺的两外侧线刻着内容为孝子故事的画像,如舜、郭巨、董永、蔡顺、王琳等的行孝事迹。

3、各组故事间以树木分割成三组独立且连续的画面、每个画面表现一个孝子故事,每幅独立画面上方刻有标题。

4、画像以阴线刻画,线的运用十分成功。

5、人物情态生动树木山石与人物的比例关系协调,山水背景的处理带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反映出北魏晚期绘画领域的发展面貌。

娄叡墓壁画

1、娄叡墓壁画为北齐墓室壁画,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墓主叡墓为北齐右丞相,封安东王。

2、内容多为描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如出行图、回归图,或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等。

3、其手法写实,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晕染法运用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

4、布局延续了汉代帛画所流行的“天上——人间——地下”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突出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代表着北朝绘画的新水平。

昙曜五窟

1、山西大同云网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五所石窟,即今天的云网1620窟,通称“县曜五窟”。

2、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

3、县曜五窟规模宏伟,石窟平面大体皆为马蹄形,穹隆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一般为三佛,其中主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

4、雕像多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5、五个石窟的造像和布局各有特色,其中第20宜露天大佛结跏跌坐,为云冈造像的标志。

顾恺之

1、顾恺之,东晋画家。他精通诗文书画,时称“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善画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等。

2、顾恺之的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

3、他认为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于绘画的意义不是最重要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晴,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4、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通过悉心体验,以微小的细节衬托出人物的个性、风貌。

5、他为瓦官寺绘制的维摩诘壁画,被称为“瓦官寺三绝”之一。

6、传为顾恺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

7、顾恺之还是一位早期的绘画理论家,其传世画论有《论画》和《画云台山记》。

8、他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重要观点,对中国画创作及其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史箴图》

1、《女史箴图》为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代表作品,根据晋张华文学作品《女史箴》而作。

2、注重用线造型来创造绘画形象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是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用线的力度不大,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

3、顾恺之己将自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的境地。

4、全画共十二段,现存九段选取当时贵族妇女生活片段进行描绘,意在向宫中妇女讲解和规劝封建道德规范。

5、《女史箴图》中的人物刻画生动,是了解顾恺之绘画风格比较可靠的实物依据。

《洛神赋图》

1、《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恺之的代表作之一,画家根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成,描绘了一个浪漫而伤感的爱情故事。

2、画卷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人物之间的情思主要依靠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

3、画中的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意,使人体验到顾恺之“悟对通神”的艺术主张。

4、画卷为连续图画形式的长卷,全卷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反复出现的曹植和洛神的形象以及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的描绘,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表现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5、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用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6、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列女仁智图》

1、《列女仁智图》原画为东晋顾恺之所画,现存为宋人摹本,

2、该画是依据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而作,描绘

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如卫公夫人。

3、全图匀线循忽超逸,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衣褶处用晕染强调质感,并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別及身姿动态的描绘表现了人物神态和情节关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1、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南朝时期砖画的重要表现题材。

2、“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3、荣启期则为战国著名隐士。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现于数座南朝墓中,以南京西善桥大墓出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4、砖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

5、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面相清瘦,体现了秀骨清像的审美风尚。

6、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构图在连贯中又相对独立,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7、画中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是当时传神理念的典型显现。

本生故事画

1、中国佛教艺术题材之一。

2、“本生”是“巴利文”的音译,本生故事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成佛前行善事的事迹,常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性、舍己为人的苦行,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

3、本生故事画主要指佛教壁画中表现“舍己救人”为题材的作品,在壁画中占有突出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