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4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点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 海洋污染 ,并对海洋资源进行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返回首页
重难•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例1】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 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 是人类共同的希望。
返回首页
答案
面临主要问题
采取的措施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风 暴潮等)
加强保护力度(建沿海防护林,加固海堤)
海洋 资源 开发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石油泄漏,沿海城市污水 排放等)
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城 市污水处理厂)
利用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制度,禁 止过度捕捞)
返回首页
思路分析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与其优越 的海洋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主要盐场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返回首页
探究问题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例2】 中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 行保护? 思路分析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 许多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课结束
返回首页
基础•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 )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2.中国最大的盐场是( B ) A.布袋盐场 B.长芦盐场 C.莺歌海盐场
(名师整理)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①跨三个温度带 ②海水温度适中 ③大陆架面积宽广
海洋生物资源可分为哪三类?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动物资源 海洋植物资源 海洋微生物资源
富饶的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摇篮,地球上许多生物就是从 海洋中发展起来的,至今仍有80%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 中。在动、植物界的63个纲中,海洋中竟有51个纲。海洋 生物约有20多万种,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海洋植物、海洋动 物和海洋微生物。
赤潮及赤潮藻
赤魔的幽灵所到之处,鱼虾陈尸,蟹贝灭绝,只有藻 类疯长,生机勃勃的海洋瞬间一片死寂,渔民颗粒无收。
污染严重,东海成为我国 赤潮最多的海域,赤潮是海洋 不堪污染的警示。东海曾是我 国最富饶的“海上粮仓”,海产 捕捞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 “竭泽而鱼”,这里的渔业资源 急剧衰退。
捞。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每一个中国人的警惕!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 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 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
知识巩固:
1、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 A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 D、化学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和主要的水产品。 3.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和四大盐场。 4.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 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自北向南有哪些边缘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为什么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5、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是(C ) A、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 C、石油污染物 D、海岸垃圾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答案: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 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写出图中字母 A、B、C、D 代表的盐场名称。盐场 A 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A 为长芦盐场,B 为淮北盐场,C 为布袋盐场,D 为莺歌海盐场。A 盐场形成的 有利条件有:①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②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雨季 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其保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 学
堂 得,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外来屈辱,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我国有海无防的海洋 过
小 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刻上海洋的名 程
结 字吗?
板
书
设 中国的海洋资源
计
当 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有利条件是( B )
发展远洋捕捞业和滨海养殖业;加大执法力度,防止海洋污染。 作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盐场的形成条件 探
淮北盐场和长芦盐场有利于晒制海盐的平坦海滩和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布袋 究
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都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利于晒盐。
多媒体播放视频《丰富的海洋资源》《揭开赤潮的面纱》(详见教学素材和课 件)。 教
A.海洋渔业资源枯竭 B.海洋污染严重 C.海里太美了,鱼儿不愿离开 D.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5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 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 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 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 触景生情。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并且随着 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 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 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 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及说课稿(含反思)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稿。
一、背景分析1、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分析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内陆地区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
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准备课外搜集信息,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发思维。
二、教学过程设计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阅读,了解内容;整理信息,深入探讨;拓展延伸,培养情怀;互动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我将就这五个教学环节作逐一表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三幅图片,配上伴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精品教案 1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依靠海洋资源。
在教材正文部分,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多幅图片、地图,利用活动形式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教材安排了阅读“赤潮”,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手机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
这节教材虽然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社会生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
所以我确定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资源为本课重点,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海洋都比较陌生,而且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探究性问题,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我确定保护“蓝色国土”为本课难点,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动和多幅图片进行引导,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展开学习。
这样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通过对舟山渔场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主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保卫蓝色国土”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进入课堂后我首先出示五幅图片,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闻到海洋气息,看到海洋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索海洋资源的热情。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和类型2.认识中国海洋资源对经济的重要性3.掌握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及环保措施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和类型2.认识中国海洋资源对经济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掌握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及环保措施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向学生提问:海洋资源是什么?海洋资源为何重要?2.展示(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海洋资源地图,向学生展示中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和类型,并向学生介绍重要的海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鲸鱼等。
3.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地处什么位置,拥有什么海洋资源?2)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中国海洋资源对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海洋资源的照片,让学生从中找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海洋资源,并说出其特点。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中国海洋资源对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保护海洋环境为何重要?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信息,并在下一堂课时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板书设计中国的海洋资源1.海洋资源的分布和类型2.中国海洋资源的类型和分布3.中国海洋资源对经济的重要性4.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及环保措施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记忆及应用能力。
2.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名师整理)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舟山渔场 (最大)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
海
1. 石油、天然气
洋
丰富的矿产资源
2.滨海砂矿: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资
源
巨量的化学资源
长芦盐场 (最大) 淮北盐场
(四大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保护海洋资源 防止海洋污染、合理开发……
板书设计
中国的海洋资源
多样的生物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 巨量的化学资源 保护“蓝色国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和主要的水产品。 3.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和四大盐场。 4.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 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黄渤海渔场
多样的生物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大渔场)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 多样的生物资源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 有利条件有那些?
③ 我国东部海域有那些大江、大河汇 入?
自北向南依次有辽河、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汇入、带来丰富的 饵料。
黄河入海口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衍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产
中 国
黄渤海浴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
的 部湾渔场——四大渔场
海 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洋 资
海洋化学资源
源 四大盐场
防治海洋污染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板书设计
多样的生 物资源
问题
石油污染物
丰富的矿 产资源
海洋空间的利用
海洋资源的保护
正是因为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我国对海洋进行了开发。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看图后,说说有哪些问题: 海洋石油泄 露
海洋灾害
海域污染
海洋资源的保护
严峻问题:海洋灾害,海域污染,渔业资源衰竭等。其中海域污染较为严重,请思考,他们的污染来源是哪 些?
海洋资源的保护
要保护这一“蓝色国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1.综合治理。 2.加大执法力度。 3.科技促进永续利 用。
2. 丰富的矿产资源
锰结核是一种深海海底自生的锰矿产,又称锰矿瘤、锰矿球、大洋多金属结核矿等。主要成分为锰、铁氧化 物和氢氧化物,总量达3万多亿吨。含铜、镍、钴等30多种金属元素,分布于太平洋(约占1/2)、印度洋 和大西洋水深4千米~6千米的海底,一般呈球状、椭球状或块状,直径1~20厘米不等。据美国科学家 梅鲁估计,太平洋底的锰结核,以每年1000万吨左右的速度在“疯狂”生长。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可再生多金属矿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课题中国的海洋资源主备赵卫玲主核黄珊使用补充
使用日
使用者课型新授课
期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具准备:
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图
教学过程:
【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学导入:
视频导入:2012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
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教师:“蛟龙号”海
试成功,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了解我国的海洋资
源呢?请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我国海域跨越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大江、大河带来丰富的饵料等)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我国四大渔场是什么?哪个渔场最大?请指图(图3-30)说明。
(渔场:鱼类或其他水产经济动物栖息、洄游并有捕捞价值的水域。
在一定时间内,渔获高产水域称中心渔场。
中国内陆水域的养殖基地,有的也称渔场)
(3)你了解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吗?请举例说明。
(海水养殖:利用沿海水域和滩涂,养殖或栽培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水产养殖业的组成部分。
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类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和海珍品(如海参、鲍等)养殖等;按养殖场所,可分为浅海养殖、滩涂养殖、港湾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发展海水养殖,对提高海洋渔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水养殖年产量居世界首位)
(4)我国近海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5)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6)我国四大盐场是什么?在图3-30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2.学生完成P.80“活动”1。
(答案见附1或附2)
【海洋资源的保护】
案例导入:2011年6月11日,渤海康菲石油钻井平台在渤海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
至2011年8月23日溢油累计造成5 500千米2海水受到污染,9月2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其停产作业,与此同时海洋局表示针对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将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
教学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表内容,教师小结。
面临主要问题采取的对策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灾害频繁(台风、风暴潮等)
加强保护力度(建沿海防护林,
加固海堤)
海域环境污染(石油泄漏,沿海城
市污水排放等)
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污染
监测,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难以形成渔
汛)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
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2.读P.81“阅读”材料,说一说什么是赤潮、赤潮的形成及危害。
3.完成P.81“活动”。
(答案见附2)
板书总结: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2.矿产资源
(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
(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
3.化学资源
(1)开发利用方式
(2)主要盐场分布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面临主要问题
2.保护海洋资源
(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教师讲
解时,为避免
出现科学性
错误,请把握好以下概念,但不必要求
学生掌握:
1.海洋灾害: 2.海洋污染:3.石油污染:4.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
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