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补齐发展短板,切实保障公民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作等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提高文化民生保障水平。以下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201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一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一五”以来,我市以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实施文化阵地、文化精品、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文化研究、文化人才、文化传播等七大工程建设,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建成,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送文下乡活动持续繁荣活跃,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稳步壮大,文化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格局。

我市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政策保障。一是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并作出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制定出台了《关于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决定》,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作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三大着力点之一,明确提出了要统筹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配套政策。配套制定了《关于扶持文化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针对基层文化站建设进展缓慢的实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站机构、人员、待遇等问题,加快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市财政用于文化事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由2006年的1360万元增加到了自2009年开始的每年3000万元,并规定每年文化发展资金增长幅度应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完善设施网络。一是提档次,市级标志性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为中枢,社会化服务和免费开放工作有效推进。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精品城市为目标,慈溪大剧院、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科博中心、城市展示馆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大型文

化设施项目全面启动。二是强中坚,镇级设施功能得到强化。全市现有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11个,宁波市级1个,创建率达60%。镇综合文化站于2009年实现全覆盖,建成特级站11个,一级站7个,二级站2个。现有的20个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龙山等13个镇的活动中心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镇级文化设施总面积在全省90个县市区基层公共服务评估中列第一名。三是扩基层,村级设施网络全面铺开。全市共有村级文化设施近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村文化室平均面积在全省90个县市区基层公共服务评估中位居第一。全市343个行政村建立了村落文化宫,其中省级文化示范村5个,宁波市级基层文化宫119个,建立农家书屋297个,文化明珠企业104家,基层文化宣传阅览点500多个,先后在镇、村、企业中设立图书流通站70个。

丰富产品供给。一是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以送戏曲、电影、图书资料为主的“相约星光下·文化送百村”活动。2006年至今,共送戏下乡演出2600余场、电影15000余场、综合性文艺演出600余场、宣讲900余场,已实现每一行政村1年看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每月看一场电影的目标。全市图书馆人均购书费元,全市总藏书约万册,人均藏书册,同时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延伸到全市468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二是广泛开展公

益性文化活动。以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为主导,每年引进全国乒超联赛、女排精英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6-8场次,引进高水准文艺演出,近几年每年50场次以上。每三年举办全市性的艺术节,每年组织开展青年歌手大奖赛、“新慈溪人”文化活动月、全民读书月等文化活动,推出“三北讲坛”、“慈图展览”等公益项目,形成了具有慈溪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三是大力扶持本地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全市现有民营剧团40家,以越剧、姚剧、绍剧等剧种为主。文化部门每年通过招投标方式,在本地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中确定送戏下乡演出单位,并进行补助。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民营剧团共演出3225场次,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壮大人才队伍。一是积极引进和培育优秀文化艺术人才。按照《慈溪市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紧缺专业人才暂行办法》,引进文化领域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组织相关单位赴外省专业艺术院校招聘艺术人才,市青瓷瓯乐艺术团通过赴院校招聘,引进外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0名。对引进才人通过业务技术考核,将工作实绩与劳动报酬挂钩。为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鼓励人才在职培训、进修,对经费按比例给予补助,对学成后继续在原单位服务的给予奖励。二是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育和指导。以“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为宗旨,以“享受文化、提升素质”为最终目的,推出了面向

全市文艺爱好者的公益培训项目“百姓课堂”。每年开展6—8期针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免费业务培训班,对应农村活动开展的具体需求,按项目制定菜单式培训方案,指派辅导员进行全市统一培训及下村直接辅导。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文艺队伍1292支,拥有文艺骨干超过3万人。三是落实对优秀文化人才的奖励政策。每年对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进行评选表彰。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优秀人才称号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本地优秀文艺人才加入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文艺家协会,分别给予6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

健全服务机制。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网络。以市场化、网络化运行为基本思路,将现有文体设施、设备器材等硬件资源和民间艺术、文艺队伍、电影图书等软件资源进行整合,以文本和网络的形式供群众选择,率先在龙山等地探索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网络化配送机制,将在全市逐步推广。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我服务。挖掘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与内涵,开展“民间艺术家”评选活动,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民画、剪纸、龙舟、车子灯、民间曲艺等重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通过组织农民文艺汇演、民俗活动展示等方式,大力培育农民自办文化。以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