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 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 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 分〕 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 晁补之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分〕

【答案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 的氛围。 〔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 5 分〕

【答案 】孤舟联结者雁、 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 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 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

《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 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 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 二首。吴松,即“吴淞” ,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 、“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 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 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 兼以风声萧萧, 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 时时听到空中大雁, 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 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 “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 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 ”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 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 :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 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 是“鱼惊荡桨跳” :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 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 看着有趣, 不知不觉间, 夜已来临, 尾联便写夜宿枫桥。 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 ,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 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 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 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 。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

晓路雨萧萧,

天寒雁声急,

鸟避征帆却,

孤舟宿何许?

江乡叶正飘。 岁晚客程遥。 鱼惊荡桨跳。 霜月系枫桥。

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

中的一首。

8.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 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 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例如: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 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 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9、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一一修辞作用。

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例如:

“软”字以触觉写 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 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

年还自生。

10、〔 7 分〕]

① 以下对本事的赏析,不 .正确的选项 是〔3分〕

A. —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 “飞燕” “风暖” “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②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 ,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

觉的修辞方法。以下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4分〕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B. 兼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 〔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表达。 人选上述诗

歌中的一首, 也可选取其他诗作, 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

并分析景理之间 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①玉花:喻雪花。 (1)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 赏析。(3分)

〔唐•郑谷《阙下春日》〕 〔宋•杨朴《莎衣》〕 〔宋•刘子翚《海棠花》〕 〔明•邱睿《都城春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