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1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全国自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医护理学的指导思想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精气血津液学说C. 脏腑经络学说D. 防治并重原则答案:D2.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是()A. 整体观念B. 防重于治C. 辨证施护D. 以人为本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防治并重D. 西医护理方法答案:D4. 中医护理学认为,护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人而异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饮食护理()A. 调整饮食结构B. 观察患者进食情况C.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药物护理()A. 观察药物疗效B.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C.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情志护理()A.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B.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C. 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生活护理()A. 睡眠护理B. 排泄护理C. 日常生活护理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康复护理()A. 功能锻炼B. 康复评估C. 康复指导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属于预防护理()A. 健康教育B. 疾病预防C. 疾病康复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施护、防治并重12.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防治并重13. 中医护理中的饮食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整饮食结构、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14. 中医护理中的药物护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大一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一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一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D. 以上都是2.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闻、问、切C. 望、闻、触、切D. 望、听、问、触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护理4.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不包括:A. 艾灸B. 拔罐C. 刮痧D. 静脉注射5.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A. 因人、因时、因地B. 因人、因证、因地C. 因证、因时、因地D. 因人、因证、因药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常用药物?A. 人参B. 当归C. 黄芪D. 阿司匹林7. 中医护理学中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甜、苦、辣、咸C. 酸、苦、甘、辣、咸D. 酸、苦、甘、辛、辣8. 中医护理中“八法”不包括:A. 汗、吐、下、和B. 温、清、补、泻C. 消、通、固、涩D. 针、灸、拔、刮9. 中医护理学中“四气”是指:A. 寒、热、温、凉B. 春、夏、秋、冬C. 风、寒、湿、燥D. 酸、苦、甘、辛10. 中医护理中“五行”对应的五脏是: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胆、肺、肾D. 心、肝、脾、胃、肾答案:1. D2. A3. D4. D5. A6. D7. A8. D9. A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特点。

答:中医护理学的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预防为主。

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维护。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具体内容。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等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嗅闻病人的气味和听其声音;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象来了解病情。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试题集汇总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试题集汇总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说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联合预防、保健、痊愈、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顾,并施以独到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定人是(1 华佗)。

2、《伤寒杂病论》创始了(1 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 1 沐),身有疡则(2 浴)。

4 、首创“麻沸散”的是( 1 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文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期间,全面总结了秦汉从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看法有整体观、(阴阳均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创始了(辨证施护)的先河,开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治)为特点,它海涵(调治)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朝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此中医护理系创立(1983 年天津中医学院)。

2、创始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 最早记录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定人是(华佗)。

5、开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抢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像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开创汤剂的是(伊尹9、开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开创细葱管导尿术的有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立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 、张仲景 C、华佗 D 、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胎养胎,到临盆以致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尽的表达;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开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绘了护理看法?(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尽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拥有必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最新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最新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最新版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

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XXX。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XXX。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XXX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XXX所著饮XXX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于1983年XXX。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XXX。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XXX。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XXX。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XXX。

11.XXX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四、XXX1.简述XXX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XXX对妇、幼儿护理、食疗、生活起居、饮食护理、精神调养、老年人的护理、投药护理、护理操作技术都做了详细的叙述,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黄帝内经》主要从饮食宜忌、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等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它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调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A. 疾病的病因学说B. 针灸理论C. 草药配伍理论D. 脉诊学说2.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药物治疗B. 医疗器械的使用C. 综合治疗D. 手术治疗3.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康复为主D. 平衡为主4.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A. 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B. 分辨病机,贯彻辨证论治C. 一切治疗方法以医生的主观意愿为准D. 临床症状明确则疗效立竿见影5.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是:A. 中医诊疗技巧B. 综合医学知识C. 药物疗法D. 针灸推拿技术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养生学等内容。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诊断学重点在于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病情判断,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学包括了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汤药等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学则强调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心态平和等方式,预防和调理身体健康。

2. 中医护理学相对于西医护理学有何特点?中医护理学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的认识,更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与西医护理学相比,中医护理学更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平衡调理,强调预防为主、治未病。

同时,中医护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更加细致和个体化,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疗方法也较多样化,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式。

3.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中医养生学的指导,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在治疗疾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巧,能够对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疾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预防为主D. 对症护理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针灸护理D. 药物治疗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评估的内容?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脉诊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计划的内容?A. 护理诊断B. 护理目标C. 护理措施D. 药物疗法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措施?A. 温阳散寒B. 养血润燥C. 疏肝解郁D. 抗生素治疗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为主、对症护理7. 中医护理评估的四大诊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诊、闻诊、问诊、脉诊8. 中医护理计划的三大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9. 中医护理措施的三大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阳散寒、养血润燥、疏肝解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0.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为主和对症护理。

整体护理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护理时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施护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预防为主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症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1. 简述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

答案: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体态等外在表现,来了解患者的病情;闻诊是通过嗅闻患者的体味、呼吸、咳嗽等声音,来获取病情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了解患者的病情;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分析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第三章整体护理一、名词解释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6、三因制宜:是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原则-7、异病同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了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

10、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塞症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二、填空题1、中医护理原则包括1)扶正祛邪,(2)调整阴阳,(3)护病求本,(4)标本缓急,(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6)三因制宜。

和预防保健。

2、正护法的内容有(1) 寒者热之,(2) 热者寒之,(3) 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因时制宜,(2)因人制宜,(3)因地制宜。

4、反护法包括(1)热因热用,(2)寒因寒用,(3)塞因塞用,(4)通因通用。

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

(1)整体观念,(2)辨证施护。

6、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1)护理诊断排序,(2)、制定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和记录护理计划。

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急则护(治)其标法,(2)缓则护(治)其本法,(3)标本同护(治)法。

三、选择题:1、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不包括(扶正祛邪法)。

2、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反护法)。

3、下列属于正护法的是(虚则补之)。

4、因中气不足、脾阳不运而致的腹胀便秘,护理法则应是(塞因塞用)。

5、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是(因病制宜)。

6、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原则是(整体护理)。

7、下列属五行之土的是(思)。

8、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

9、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

1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阴消阳长过程 B) 。

11、原发肾炎,又复患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治则为(同时解表与温阳化水)。

A1型题(单个的最佳选择题)1、护理原则不包括(未病先防2、对“证”与“症”的认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所辩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处理)。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所谓辨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的护理)。

4、下列属于反护法的内容(热因热用)。

五、简答题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时间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2)空间:不同地域人们体质,疾病流行不同3、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从人体组织结构方面;(2)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3)从人体病理方面;(4)从诊疗方面;(5)从精神因素方面。

4、何谓因人制宜?(1)体胖之人:宜清淡化痰之品,忌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品。

(2)体瘦之人:宜滋阴津、补血,忌辛辣助炎伤阴食物。

(3)老人: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忌生冷、硬固、粘腻食物。

(4)青年:主营养丰富血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忌豪饮暴食、饥饱无度。

(5)妇女:妊娠期,产前宜凉、清补之品,忌辛热温燥;产后宜温,温补、补而不腻。

忌寒冷、生冷、酸、食品儿童:营养丰富,忌偏嗜。

第三章一般护理二、填空题1、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1)、(2)、(3)、(4)和预防护理等。

2、在病情观察望神的内容中,神志分(1)、(2)和(3)。

3、在中医护理理论中,病室环境要做到春防(1),夏防(2),长夏防(3),秋防(4),冬防(5)。

4、根据生活起居护理的要求,病人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要遵循(1)、(2)的原则。

5、人的生活起居应根据四时调阴阳:春三月,此谓发陈,(1),(2);夏三月,此谓蕃秀,(3),(4)。

6、以情胜情的心理护理,即是指(1)、(2)、(3)、(4)和恐胜喜。

7、情志护理方法有:说理开导、(1)、(2)、(3)气功调神。

8、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是:饮食宜(1),饮食宜(2),饮食宜(3),饮食宜(4)平和合理烹制。

9、饮食护理因时制宜,春天宜多食(1),夏天宜多食(2),秋天宜多食(3),冬天宜(4)。

10、饮食有节,不宜(1),(2),否则易伤脾胃。

11、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1)和(2)。

12、在病证后期的护理中,防风邪复病应做到(1)和(2)。

13、病证后期护理,其内容包括(1),(2),(3)和防止用药复病。

14、在病证后期调护过程中,防止因劳复病是指(1),(2),(3)。

15、山楂的功效是(1)、(2)、(3)、(4)16、玉米的功效是(1)、(2)、(3)、(4)和降血糖。

17、服含铁质的补血药后,不宜服用(1)、(2)。

18、病后初愈患者应辨证施养,防因食复病,其中寒者应(1),但不宜(2);热者宜(3),但不宜(4);而且在饮食调补时,应防止(5)与(6)。

19、中医“治未病”包括(1)、(2)。

三、单选题1、疾病在一日内会呈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护理中首先要注意()。

A、夜间防寒B、夜间防暑C、夜间病情变化观察D、睡前活动锻炼2、根据病室环境安排的要求,需要光线较暗的病人是()。

A、风寒证的病人B、急性热性的病人C、长期卧床的病人D、阳虚证的病人3、根据病室环境安排的要求,需要光线较亮的病人是()。

A、长期卧床的病人B、急性热性的病人C、肝阳亢进的病人D、痉证病人4、在生活护理中对于病室环境管理的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春防凉B、夏防暑C、秋防燥D、冬防寒5、春季养生应重在()。

A、养阴B、养阳C、养血D、阴阳并养6、根据四时气候护理要求,秋季人们的生活起居应()。

A、夜卧早起,广步于庭B、夜卧早起,无厌于日C、早卧早起,与鸡俱兴D、早卧晚起,必待日光7、根据气候护理,夏季起居应()。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8、根据气候护理原则,冬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9、根据情志护理的相制原理,思则以()相制。

A、悲B、喜C、怒D、恐10、根据情志护理中相制的原理,怒则以()相制。

A、悲B、喜C、恐D、思11、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指导患者琴棋书画,是应用了情志护理的()。

A、说理开导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移情易性法12、通过正面的说理,使患者认识到情志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自觉地调和情志,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志护理方法是()。

A、说理开导B、顺情从欲C、释疑解惑D、暗示疗法13、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去除思想包袱,增强信心,是属于()情志护理方法。

A、释疑解惑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顺情从欲法14、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注意力,以解脱不良情绪的方法是属于()情志护理方法。

A、释疑解惑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移情易性法15、叶某某,女,27岁,诊断为产后抑郁证,现住入你管理病床,时常与你讲述疾病的痛苦,请问在情志护理的方法中,首选的是()。

A、情志相制B、移情易性法C、顺情从欲D、说理开导16、下列使用食物方法正确描述的是()A、糯米粘滞难化,故病人忌食。

B、土豆发芽仍可食用C、素体胃寒糖尿病人者可用苦瓜D、蜂蜜具有润肠通便功能,婴儿便秘可选用17、食物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下列食物有止血作用的是()。

A、花生衣B、白果C、青梅D、大枣18、下列食物属于平补类食物的是()。

A、鸭肉B、鸡肉C、牛肉D、芹菜19、下列属于温补类食物的是()。

A、牛奶B、猪肉C、鸡蛋D、鸽子20、下列水果中,具有降脂、降压、防止血管硬化作用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