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完整版)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第一章:中医学基础一、单选题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正确答案: D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正确答案: DA。
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正确答案: AA.上午 B。
中午 C.下午 D。
前半夜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正确答案: DA.寒与热B.上与下 C。
动与静 D.邪与正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正确答案: DA。
木 B。
火 C。
土 D。
水6.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正确答案: BA。
曲直 B.炎上 C。
润下 D。
从革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DA。
润下 B.稼穑 C.炎上 D.曲直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9。
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正确答案: A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正确答案: AA.脾 B。
三焦 C.肝 D.肾11.藏神的是( ) 正确答案: AA。
心 B.肝 C。
脾 D。
肺12.主统血的是( ) 正确答案: CA。
心 B。
肝 C.脾 D.肺13.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正确答案: CA.喜 B。
怒 C.思 D。
忧14。
“在窍为目”的是()正确答案: AA。
肝 B.心 C.脾 D。
肺15.“受盛之官"指()正确答案: CA.胆B.胃C.小肠D.大肠16。
“血府”指( ) 正确答案: DA。
脑 B。
髓 C.骨 D。
脉17。
朝百脉的是( ) 正确答案: DA.心 B。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一、A1/A2型题 (每题1分,共20分)1.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 )。
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阴盛2.温法的护理措施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B.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慎用E.回阳救逆药,可予鼻饲给药3.肝开窍于( )。
A.口B.耳C.二阴D.目E.鼻4.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
A.宿食B.结痰C.蓄血D.积水E.痞块5.电针时连续波中的密波频率每秒的次数是( )。
A.2~5次B.15~25次C.26~45次D.50~100次E.110~125次6.八纲辨证的总纲是( )。
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E.燥湿7.进针角度类型不包括()。
A.直刺B.斜刺C.挑刺D.平刺E.横刺8.先煎的药物是( )。
A.附子B.藿香C.鹿茸D.阿胶E.犀角9.王焘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其书名是( )。
A.《外台秘要》B.《备急千金要方》C.《金匮要略》D.《肘后备急方》E.《温热论》10.过思伤( )。
A.肝B.心C.肺D.脾E.肾11.煎煮中药汤剂最好选用( )。
A.搪瓷锅B.不锈钢锅C.铁锅D.砂锅E.铝锅12.行针的目的不包括( )。
A.防止晕针B.激发经气C.缓解滞针D.催气运速E.补虚泻实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妇人大全良方》D.《脾胃论》E.《温热论》14.腘横纹至外踝尖为( )。
A.8寸B.10寸C.12寸D.14寸E.16寸15.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指( )。
A.舌苔由厚变薄B.舌苔由薄变厚C.舌苔由润变燥D.舌苔由多变少E.舌苔骤增骤退16.李女士,36岁。
胃脘胀痛,攻痛连胁,暖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得奠基人就是(1华佗).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得就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就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得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得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就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与(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就是一部营养学专著.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得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得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得奠基人就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得医家就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得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巨著就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得就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得著作就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得著名医家就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得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得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得护理,都做了详细得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得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得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得发生。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中医护理学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完整word版)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第一章:中医学基础一、单选题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正确答案: D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正确答案: D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正确答案: A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正确答案: D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正确答案: DA.木B.火C.土D.水6.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BA.曲直B.炎上C.润下D.从革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DA.润下B.稼穑C.炎上D.曲直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10.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 正确答案: AA.脾B.三焦C.肝D.肾11.藏神的是( ) 正确答案: AA.心B.肝C.脾D.肺12.主统血的是( ) 正确答案: CA.心B.肝C.脾D.肺13.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正确答案: CA.喜B.怒C.思D.忧14.“在窍为目”的是( ) 正确答案: AA.肝B.心C.脾D.肺15.“受盛之官”指( ) 正确答案: CA.胆B.胃C.小肠D.大肠16.“血府”指( ) 正确答案: DA.脑B.髓C.骨D.脉17.朝百脉的是( ) 正确答案: DA.心B.肝C.脾D.肺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正确答案: DA.心肺关系B.肺肝关系C.肝脾关系D.肝肾关系19.“先天之本”是指( ) 正确答案: DA.心B.肝C.脾D.肾20.“后天之本”是指( ) 正确答案: CA.心B.肝C.脾D.肾21.心在志为( ) 正确答案: BA.怒B.喜C.思D.忧22.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 ) 正确答案: AA.毛B.发C.爪D.唇23.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 正确答案: CA.吸入清气B.宣发卫气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D.助心行血2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25.脾统血的含义是( ) 正确答案: C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26.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 ) 正确答案: DA.心B.肺C.脾D.肝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又称之为“中精之腑”的是( ) 正确答案: BA.肝B.胆C.脑D.髓2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正确答案: BA.脉B.筋C.髓D.骨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C.肝其华在爪D.脾其华在唇30.“天癸”是指:( ) 正确答案: B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B.促进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是由肾精产生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31.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 正确答案: DA.脾B.大肠C.小肠D.胃3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A.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C.脾在窍为口D.肝在窍为目33.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血海D.胃为水谷之海34.六腑包括( ) 正确答案: DA.胆、胃、大肠、小肠、女子胞、膀胱B.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女子胞C.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胆D.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胆35.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为( ) 正确答案: B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正确答案: BA.元气B.营气C.宗气D.卫气37.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离决D.阴阳失调38.卫气是( ) 正确答案: DA.藏于肾中之气B.积于胸中之气C.吸入肺中之气D.行于脉外之气39.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哪种性质相关( ) 正确答案: DA.风为阳邪B.风性轻扬C.风性善行D.风性数变4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 ) 正确答案: C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41.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 ) 正确答案: BA.风邪B.寒邪C.湿邪D.痰饮4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正确答案: D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43.湿邪致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 正确答案: CA.湿为阴邪B.湿性重浊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44.最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 正确答案: A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45.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 正确答案: C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4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 故称为( ) 正确答案: BA.五气化火B.五志化火C.心火上炎D.肝郁化火47.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 ) 正确答案: CA.过喜B.过思C.过怒D.过恐48.情志为病,过喜则( ) 正确答案: C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49.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 ) 正确答案: A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50.正治的定义是( ) 正确答案: CA.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B.正确的治疗法则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扶助正气51.“热者寒之”属于( )正确答案: A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从治法52.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 ) 正确答案: B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53.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DA.发病急B.病势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54.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 其特点为( ) 正确答案: CA.胀痛B.掣痛C.刺痛D.灼痛55.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 正确答案: D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体质与精神状态56.食复是指( ) 正确答案: AA.疾病初愈, 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B.过食寒凉而发病C.过食辛辣而发病D.过食肥甘厚味而发病57.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 正确答案: AA.喜B.怒C.悲D.惊58.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 ) 正确答案: AA.阴阳失调B.脏腑功能失调C.经络功能失调D.内生五邪病理变化59.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B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标本缓急6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得神的表现( ) 正确答案: DA.两目精彩B.面色荣润C.肌肉不削D.面色潮红61.下列除哪项外皆可面见青色( ) 正确答案: AA.虚证B.痛证C.寒证D.惊风62.满面通红者多属于( ) 正确答案: CA.戴阳证B.虚热证C.实热证D.上热下寒证63.小儿食指脉络色鲜红为( ) 正确答案: DA.实热证B.虚热证C.惊风证D.外感表证64.望舌的顺序( ) 正确答案: AA.先看舌体,再看舌苔B.先看舌苔,再看舌体C.舌体舌苔同时看D.先看舌苔后看舌下络脉65.下列那项可见于正常人( ) 正确答案: DA.胖大舌B.淡嫩舌C.淡白舌D.裂纹舌66.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 ) 正确答案: BA.里热炽盛B.湿热内蕴C.阴虚火旺D.寒湿阻滞6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淡白舌主病( ) 正确答案: DA.气血两虚B.气虚C.阳虚D.阴虚68.干咳无痰,咳声清脆多属于( ) 正确答案: BA.风寒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痰热壅肺证D.风热犯肺证69.病人感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不解者为( )正确答案: BA.畏寒B.恶寒C.恶风D.寒栗70.日晡潮热可见于( ) 正确答案: BA.阳明经证B.阳明腑证C.阴虚火旺D.湿热内盛71.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是( ) 正确答案: DA.咳嗽B.喷嚏C.咽痛D.恶寒发热72.自汗多因何引起( ) 正确答案: AA.阳气不足B.热邪过盛C.阴虚火旺D.阳气暴脱73.前额连及眉棱骨痛者病在( ) 正确答案: BA.太阳经B.阳明经C.太阴经D.少阳经74.滑数脉多见于( ) 正确答案: A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75.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大一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一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D. 以上都是2.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闻、问、切C. 望、闻、触、切D. 望、听、问、触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护理4.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不包括:A. 艾灸B. 拔罐C. 刮痧D. 静脉注射5.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A. 因人、因时、因地B. 因人、因证、因地C. 因证、因时、因地D. 因人、因证、因药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常用药物?A. 人参B. 当归C. 黄芪D. 阿司匹林7. 中医护理学中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甜、苦、辣、咸C. 酸、苦、甘、辣、咸D. 酸、苦、甘、辛、辣8. 中医护理中“八法”不包括:A. 汗、吐、下、和B. 温、清、补、泻C. 消、通、固、涩D. 针、灸、拔、刮9. 中医护理学中“四气”是指:A. 寒、热、温、凉B. 春、夏、秋、冬C. 风、寒、湿、燥D. 酸、苦、甘、辛10. 中医护理中“五行”对应的五脏是: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胆、肺、肾D. 心、肝、脾、胃、肾答案:1. D2. A3. D4. D5. A6. D7. A8. D9. A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特点。
答:中医护理学的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预防为主。
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维护。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具体内容。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等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嗅闻病人的气味和听其声音;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象来了解病情。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最新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最新版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
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XXX。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XXX。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XXX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XXX所著饮XXX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于1983年XXX。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XXX。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XXX。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XXX。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XXX。
11.XXX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四、XXX1.简述XXX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XXX对妇、幼儿护理、食疗、生活起居、饮食护理、精神调养、老年人的护理、投药护理、护理操作技术都做了详细的叙述,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黄帝内经》主要从饮食宜忌、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等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它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调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三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A. 推拿B. 针灸C. 药物治疗D. 心理护理3.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A. 饮食B. 情志C. 劳逸D. 遗传4. 中医护理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A. 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B. 预防疾病发生C. 治疗疾病的过程D. 疾病康复后的调理5. 中医护理学中“辨证施护”的含义是:A. 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给予护理B. 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性别给予护理C. 根据病人的喜好给予护理D. 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给予护理6.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四诊”包括:A. 望、闻、问、切B. 听、触、叩、切C. 望、闻、问、叩D. 听、触、望、切7.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八法”?A. 汗法B. 吐法C. 下法D. 补法8. 中医护理学中“三因制宜”是指:A. 因人、因时、因地B. 因人、因地、因物C. 因时、因地、因物D. 因人、因物、因事9.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辣10. 中医护理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春、夏、秋、冬C. 风、寒、暑、湿D. 酸、甜、苦、辣答案:1-5 D C D B A 6-10 A D A D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指的是因人、因时、________。
12. 中医护理学的“四诊”中,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等来判断病情的方法称为________。
13. 在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之一的“汗法”主要适用于________。
14. 中医护理学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________。
15. 中医护理中“四气”中的“寒”气,其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1. 因地 12. 望诊 13. 表证 14. 咸 15. 收敛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第三章整体护理一、名词解释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6、三因制宜:是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原则-7、异病同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了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性、体质强弱、文化修养以及精神状态的特点,进行辨证护治。
10、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
但其实质塞症为其假象,又称假塞,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二、填空题1、中医护理原则包括1)扶正祛邪,(2)调整阴阳,(3)护病求本,(4)标本缓急,(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6)三因制宜。
和预防保健。
2、正护法的内容有(1) 寒者热之,(2) 热者寒之,(3) 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因时制宜,(2)因人制宜,(3)因地制宜。
4、反护法包括(1)热因热用,(2)寒因寒用,(3)塞因塞用,(4)通因通用。
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
(1)整体观念,(2)辨证施护。
6、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1)护理诊断排序,(2)、制定目标,(3)制定护理措施和记录护理计划。
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1)急则护(治)其标法,(2)缓则护(治)其本法,(3)标本同护(治)法。
三、选择题:1、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不包括(扶正祛邪法)。
2、顺从疾病假象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反护法)。
3、下列属于正护法的是(虚则补之)。
4、因中气不足、脾阳不运而致的腹胀便秘,护理法则应是(塞因塞用)。
5、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是(因病制宜)。
6、在中医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中医护理的原则是(整体护理)。
7、下列属五行之土的是(思)。
8、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
9、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
1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阴消阳长过程 B) 。
11、原发肾炎,又复患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治则为(同时解表与温阳化水)。
A1型题(单个的最佳选择题)1、护理原则不包括(未病先防2、对“证”与“症”的认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所辩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处理)。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所谓辨证施护即是见热退热,头痛止痛的护理)。
4、下列属于反护法的内容(热因热用)。
五、简答题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时间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2)空间:不同地域人们体质,疾病流行不同3、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从人体组织结构方面;(2)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3)从人体病理方面;(4)从诊疗方面;(5)从精神因素方面。
4、何谓因人制宜?(1)体胖之人:宜清淡化痰之品,忌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品。
(2)体瘦之人:宜滋阴津、补血,忌辛辣助炎伤阴食物。
(3)老人: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忌生冷、硬固、粘腻食物。
(4)青年:主营养丰富血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忌豪饮暴食、饥饱无度。
(5)妇女:妊娠期,产前宜凉、清补之品,忌辛热温燥;产后宜温,温补、补而不腻。
忌寒冷、生冷、酸、食品儿童:营养丰富,忌偏嗜。
第三章一般护理二、填空题1、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1)、(2)、(3)、(4)和预防护理等。
2、在病情观察望神的内容中,神志分(1)、(2)和(3)。
3、在中医护理理论中,病室环境要做到春防(1),夏防(2),长夏防(3),秋防(4),冬防(5)。
4、根据生活起居护理的要求,病人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要遵循(1)、(2)的原则。
5、人的生活起居应根据四时调阴阳:春三月,此谓发陈,(1),(2);夏三月,此谓蕃秀,(3),(4)。
6、以情胜情的心理护理,即是指(1)、(2)、(3)、(4)和恐胜喜。
7、情志护理方法有:说理开导、(1)、(2)、(3)气功调神。
8、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是:饮食宜(1),饮食宜(2),饮食宜(3),饮食宜(4)平和合理烹制。
9、饮食护理因时制宜,春天宜多食(1),夏天宜多食(2),秋天宜多食(3),冬天宜(4)。
10、饮食有节,不宜(1),(2),否则易伤脾胃。
11、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1)和(2)。
12、在病证后期的护理中,防风邪复病应做到(1)和(2)。
13、病证后期护理,其内容包括(1),(2),(3)和防止用药复病。
14、在病证后期调护过程中,防止因劳复病是指(1),(2),(3)。
15、山楂的功效是(1)、(2)、(3)、(4)16、玉米的功效是(1)、(2)、(3)、(4)和降血糖。
17、服含铁质的补血药后,不宜服用(1)、(2)。
18、病后初愈患者应辨证施养,防因食复病,其中寒者应(1),但不宜(2);热者宜(3),但不宜(4);而且在饮食调补时,应防止(5)与(6)。
19、中医“治未病”包括(1)、(2)。
三、单选题1、疾病在一日内会呈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护理中首先要注意()。
A、夜间防寒B、夜间防暑C、夜间病情变化观察D、睡前活动锻炼2、根据病室环境安排的要求,需要光线较暗的病人是()。
A、风寒证的病人B、急性热性的病人C、长期卧床的病人D、阳虚证的病人3、根据病室环境安排的要求,需要光线较亮的病人是()。
A、长期卧床的病人B、急性热性的病人C、肝阳亢进的病人D、痉证病人4、在生活护理中对于病室环境管理的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春防凉B、夏防暑C、秋防燥D、冬防寒5、春季养生应重在()。
A、养阴B、养阳C、养血D、阴阳并养6、根据四时气候护理要求,秋季人们的生活起居应()。
A、夜卧早起,广步于庭B、夜卧早起,无厌于日C、早卧早起,与鸡俱兴D、早卧晚起,必待日光7、根据气候护理,夏季起居应()。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8、根据气候护理原则,冬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9、根据情志护理的相制原理,思则以()相制。
A、悲B、喜C、怒D、恐10、根据情志护理中相制的原理,怒则以()相制。
A、悲B、喜C、恐D、思11、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指导患者琴棋书画,是应用了情志护理的()。
A、说理开导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移情易性法12、通过正面的说理,使患者认识到情志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自觉地调和情志,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志护理方法是()。
A、说理开导B、顺情从欲C、释疑解惑D、暗示疗法13、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去除思想包袱,增强信心,是属于()情志护理方法。
A、释疑解惑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顺情从欲法14、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注意力,以解脱不良情绪的方法是属于()情志护理方法。
A、释疑解惑法B、发泄解郁法C、暗示疗法D、移情易性法15、叶某某,女,27岁,诊断为产后抑郁证,现住入你管理病床,时常与你讲述疾病的痛苦,请问在情志护理的方法中,首选的是()。
A、情志相制B、移情易性法C、顺情从欲D、说理开导16、下列使用食物方法正确描述的是()A、糯米粘滞难化,故病人忌食。
B、土豆发芽仍可食用C、素体胃寒糖尿病人者可用苦瓜D、蜂蜜具有润肠通便功能,婴儿便秘可选用17、食物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下列食物有止血作用的是()。
A、花生衣B、白果C、青梅D、大枣18、下列食物属于平补类食物的是()。
A、鸭肉B、鸡肉C、牛肉D、芹菜19、下列属于温补类食物的是()。
A、牛奶B、猪肉C、鸡蛋D、鸽子20、下列水果中,具有降脂、降压、防止血管硬化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