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血液检验在医疗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血液标本不合格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及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1. 标本采集不规范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本采集的质量。

如果标本采集不规范,例如静脉血采集时没有按照规定步骤操作或者清洁消毒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标本不合格。

不合理的采血方式、采血时间和采血部位也会影响标本的质量。

2. 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妥善保存,以保持其原有的质量。

如果标本保存不当,例如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不合适或者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泄漏,都会导致标本不合格。

3. 运送过程中受损在血液标本从采集地点到检验实验室的运输过程中,如果包装不当或者运输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标本在途中受到损坏或污染,造成不合格。

4. 实验室操作失误无论是标本的预处理、检验过程还是结果的解读,实验室操作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室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标本不合格。

5. 仪器故障血液检验通常需要借助仪器进行,如果仪器出现故障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二、处理措施建议1. 加强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

医院需要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采集技术、消毒步骤、标本保存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

2. 建立严格的标本保存管理制度医院需要建立标本保存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标本保存区域,对标本的保存条件、保存期限等进行规范,以保证标本的质量。

3. 规范标本的运输过程医院应当规范标本的运输过程,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或者污染。

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确保标本的安全运输。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措施: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血液检验中,有时会出现标本不合格的情况,这可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1. 标本采集不规范:血液检验是需要依靠血液标本来进行的,而不合格的标本采集可能导致标本质量不佳。

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标本含有可溶性物质,如肌酸酐、尿素氮等,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标本储存条件不当:血液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储存,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细胞活性降低、细胞破裂等情况,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标本污染:血液标本是容易受到外界污染的,如果在采集、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污染,可能会导致标本中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标本量不足:血液检验需要一定的标本量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果标本量不足,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稀释或者无法进行相应检测,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处理措施1. 标本采集规范:确保标本采集人员熟悉标本采集的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和损害。

标本采集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如用药情况、病史等,以确保采集适宜的标本。

2. 标本储存条件优化:确保标本储存的环境符合要求,如储存温度适宜、避免光线直射、避免冻融循环等。

并且要注意不同检测项目的标本储存条件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储存。

3. 标本运输规范:对于需要运输的标本,应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包装,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污染。

4. 标本质量控制:建立标本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标本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重新采集、重复检测等。

5. 标本量要求明确:制定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规范,明确不同项目所需的标本量,并合理安排标本采集时间和顺序,以确保采集到足够的标本量。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对策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对策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对策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工作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诊疗水平。

然而,在实践中,不合格标本是检验科工作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造成了医疗漏诊和误诊,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对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问题分类1. 样本量不足:该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样本数量不足,导致检验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原因可能是患者采样不足、抽血时收集量不足等。

2. 样本质量差:该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样本质量差,如感染、血栓、溶血等。

原因可能是采集部位不当、处理不当、保存不当等。

3. 样本标识不清:该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样本标签不清晰、标识不正确等,导致检验结果与患者信息不一致。

原因可能是标签贴错、标签模糊、标签遮挡、标识错误等。

4. 样本交叉污染:该类问题主要表现为样本交叉污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原因可能是装载时装载错误、装载人员操作不当等。

二、问题原因分析1. 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可能由于工作繁忙、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操作不规范。

2. 设备维护不当:检验设备如荧光定量分析仪、血常规分析仪等,如果缺乏安全可靠的维护保养,容易导致设备失灵等问题。

3. 人员不足:人员不足是导致不合格标本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人员操作超负荷,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和错误。

4. 缺乏质量控制:如果缺乏质量控制,意味着无法对检验结果进行验证,容易产生误差。

三、改进对策1. 加强人员培训:算法、标本收集、样本处理等都需要经验,因此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

2. 严格实施规范操作流程:实施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操作过程中忽略细节问题。

3.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服务质量监控等方式,确保每一次实验都可以保证质量控制的严格执行。

交叉配血不合原因1例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原因1例分析

0 引 言
输 血 常用 于治 疗 和挽 救 患 者 生命 ,但 输 血 存 在许 多 风 险 ,在 输 血前 必 须做 交 叉 配血 试 验 。交 叉 配血 试 验又 称 不 配合 性试 验 ,是 确保患 者安全 输血 必不可少 的试验 …。近年 来 ,因 A B O同型交 叉 配血 不合 的病 例在 临床 输 血工作 中时 有发生 【 2 l , 本 例 患者 A B型与 同 型血 在交 叉 配 血时 出现 不 相
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应当采取严格的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参考文献1李咏梅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2李耀华预防接种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上接第176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不可缺少的技术但患者血液中存在免疫抗体是引起配血不合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原因将不匹配的血液输注患者最终导将会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严重时危急生命因此对患者输血前进行准确无误的血型鉴定及按照卫生部明文规定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输血者必须做抗体筛查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 料
1 . 1 . 1 患者血液 静脉 抽取患 者血液 2 ml 于抗 凝真空 采血 管 中, 立 即Leabharlann 匀 , 由护 士采血并 送血 库 。
1 . 1 . 2 仪 器
5 讨论
交 叉配 血试验 的 目的是检查 受血 者与供 血者 的抗原及 抗 体 成 分 是 否相 容 ,给 受 血 者提 供 相合 的血 液 ,以保 证 输 血 安 全 。如将不 相合 的血液输 注患 者 , 将会引 起输 血不 良反应 , 严 重 时危 急 生 命 ,因 此在 交 叉 配血 试 验 中发 现 如有 不 相 配 合 时 ,首 先 应考 虑 受 血者 与 供 血者 的血 型是 否有错 ,必 须 重新 鉴定 血 型 ,必要 时进 行 RH血 型检定及 抗体 筛查 【 3 】 。该 例 患者 配血 试 验血 液在 配血前 2 O分 钟真 空采 血 管采 集 ,不 存 在血 液 变质 及细 菌污 染 ; 患者 是 一位 8 3岁 的老人 ,因病 有 长期 服药 史 ,故 将 患者 红 细胞 用 生 理 盐水 洗 涤 , 出去 非 特 异性凝 聚物 ,再次鉴 定正定 型 为 A B型 ; 反定型 为 AB型 ; R H 阳性 ; 供 血 者血 型也 为 AB型 R H 阳性 ,无 血型 鉴 定错 误 。凝 聚胺 交 叉 配 血 主侧 在 加悬 浮 液 后 ,显微 镜 检 集 红 细 胞未 完全散 开 , 有小 凝集 , 将 主侧 配血放入 3 7 。 C孵 育取 出 , 镜 检 红 细胞 凝 聚不 散 开 ,排 除冷 凝 集 ; 患 者 无 白球 蛋 白倒 置 ,排 除 因蛋 白倒 置 造成 的假凝 聚 ,抗 体 初 筛 阳性 进 一 步 用 抗人 球 蛋 白微 柱 试 验 ,也 为 阳性 ,证 实 该 患者 血 浆 中存 在 不规 则 抗体 ,是本 例 引 起 交叉 配 血 试验 不 合 的原 因。 虽 然不规 则抗 体在 正常人 群 中检 出率 为 0 . 3 % 一2 % 】 ,但 它是 引起 迟 发 性免 疫 反 应 的主 要原 因 ,对 临床输 血 将 产 生 即为 严 重 的后 果 ,应 引起 高 度 重视 。该 例 患 者在 交 叉 配 血前 未 做抗 体 筛 查试 验 ,是 因为 临床 医 生 在 临床 输 血 申请 信息 未 记 录输 血 史等 ,因此 为 了保 证 患 者安 全 输 血及 赢 得 宝 贵 时 间 ,临床应 详 细询 问既 往史 是 否有输 血 史及妊 娠史 等 信息 。 笔者认 为 : 对 于 AB O血 型相 同 ,在 做交 叉 配血 试验 时决 不 可 马虎 ,不 可 掉 以轻 心 ,显 微 镜 检很 重 要 ,通 过 镜 检可 发 现微 小 的凝 集 ; 对 于有输 血 史 、妊 娠 史及 长 期 用 药史 的患 者在 做 交 叉配 血试 验前 应 对 患者 标 本 先进 行抗 体 筛 选 ,既 可快速 、 准 确检测 不规则 , 又可提 前为患 者准备 相合 的血液 。 输血 工 作是 一 项 严谨 的工 作 ,一 定要 加 强 责 任心 ,严 格 执 行操作 规 程 ,减少 环节 ,正 反定 型 同时做 ,确 保万 无 一失 , 正确无误 的血 型鉴定 是交叉 配血 至关 重要 的基 础环节 。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3-05-14T08:42:4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艾家蓉[导读] 不规则抗体3例中,是由于病人反复输血后,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艾家蓉(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443007)【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371-02 【摘要】目的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方法 ABO,RH(D) 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交叉配血采用手工聚凝胺(MPT)。

结果 11例交叉配血不合中4例是由于血型鉴定错误,含不规则抗体3例,冷凝集2例,血清标本含纤维蛋白原2例。

结论输血科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责任心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发现配血不合及时找原因,以免贻误病人【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对策输血是临床上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不适当血液制品输注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输血前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准确的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才能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安全的必要保障,现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1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措施,以免贻误病情,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交叉配血1008次,所有受血者标本均由临床护士抽取两管血液,一管EDTA抗凝,一管普管或促凝管。

血袋由宜昌市中心血站提供。

交叉配血由我院输血科操作。

1.2 方法ABO及RH(D)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采用手工聚凝胺(MPT)法。

2 结果11例交叉配血不合中,4例因为血型鉴定错误;不规则抗体3例;冷凝集2例;血清标本含纤维蛋白原2例。

3 讨论仔细分析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1例是住院护士抽错受血者血液,1例是由于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将输血科报告的病人血型报给血站时发生口误。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检测手段,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分析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杂质污染:血液检验标本的污染情况会影响检测结果。

杂质如空气、灰尘、细菌、真菌、病毒等都可能污染血液样本。

2.采血不当:采血时,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管子。

如果采血不当,极易造成血样的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血样质量不佳:血样质量不佳可能是由于采血量过少、采血速度过快、血液凝固等原因造成的。

不良的血样质量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储存条件不良:血液样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储存,如果储存条件不良,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日光直射等,都可能导致血样的变质,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检测仪器故障:现代化的诊断仪器对检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仪器故障、误差等都可能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使检测结果失去参考价值。

二、处理措施1.杂质污染:在采血和检测的各个环节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如佩戴手套、使用独立的采血用具和转移用具,确保采血和检测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采血不当:对采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采血技能和操作规范,确保血样采血过程正确无误,避免造成血样污染。

3.血样质量不佳:提高采血人员工作质量意识,在采血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血样质量的因素,如采集足够的血液,缓慢稳定的采集速度,以及使用合适的采血器具等。

4.储存条件不良:建立完善的血液样本储存管理制度,规定储存条件,保证血样储存温度处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对于采的血样,要及时送达检测地点,尽快进行检测,避免血样的过度储存时间。

5.检测仪器故障: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校准,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仪器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减少误差的发生。

总之,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避免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病人的治疗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

【精编】交叉配血不合的原概要幻灯片

【精编】交叉配血不合的原概要幻灯片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 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 正: 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 容许的。
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 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 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误:富裕 正:众多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 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 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 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 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 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 删改。
3.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
▪ AIHA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 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RBC 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 血。AIHA可分为温性AIHA与冷性 AIHA(包括冷凝集素病及陈发性 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试验造成 主次侧凝集现象。
二.试验时遇到交叉配血不合时的处理
1. 排除冷凝集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 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 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 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 完毕 正:通“猝”,突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急诊时遭遇定血型困难时
可暂时输注“O”洗涤RBC, 然后留下标本作进一步检测 (吸收、放散试验确定血型, 血清作RBC不完全抗体检 测)。
4. 新生儿输血问题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成分、细胞数量和形态等信息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由于标本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影响到临床诊断和治疗。

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采集过程不规范、运输条件不合适、保存方式不当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延长患者的诊断时间,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深入研究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1.2 问题意义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性,还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给患者带来风险和不便。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问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医疗质量:血液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不合格的标本会导致诊断错误和治疗不当,影响医疗质量。

2. 浪费医疗资源: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需要重新采集和检验,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成本和耗费医疗资源。

3. 降低医疗效率: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需要重新采集和处理,会延长患者的诊疗时间,降低医疗效率。

4. 增加患者痛苦:重新采集血液标本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不便,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折磨。

研究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减少患者痛苦。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原因,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空间,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月7日
标本有凝块是不合格标本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微小凝块可 以干扰交叉配血结果,使结果产生假阳性,误判为配血不合。 配血标本发生凝块的原因: 1、由于有些病情危重或年老患者本身静脉的状态不佳,抽血 难度较大; 2、还可能由于采血人员经验不足、操作不当,等待真空管负 压充盈的时间相对较长; 3、或在采血后没有及时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就可能出 现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2015年1月7术等原 因之外,护士在采血时可能过早地拔出针头,导 致标本采集过少
2015年1月7日
溶血可干扰交叉配 血结果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补液静脉处采血(标本被稀释):血浆颜色、 离心后红细胞压积
标本运送途中因未加盖受到其他标本的污染 等
2015年1月7日
严格执行输血科标本接收核对制度, 确保配血标本准确可靠,保障临床 用血安全
2015年1月7日
the end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1、掌握交叉配血标本的观察和识别 2、准确鉴别不合格标本 3、掌握不合格标本的处理程序 4、严格执行输血科配血标本接收制度,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1、标本凝块 2、标本量少 3、溶血 4、严重脂血 5、标本污染
6、标本信息有误 7、采血管错误 8、无标本 9、真空采血管破损
2015年1月7日
患者信息有误:科室、床号、住院 号、患者姓名
2015年1月7日
配血标本:血常规采集管(紫红色) 抗凝剂:EDTA-K2
2015年1月7日
标本采集管空的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立即电话告知病区护士,不合格的原 因。告知需重新采血,并进行记录 做好科室不合格标本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