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不少的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手抄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1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数学公式奇妙而神奇,应用题贴近生活,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而数学思考题则可以挖掘出你的智慧。“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她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数学的奥妙。绕人的语文,杂乱的英语,而数学!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的心扉,像在喧闹的城市里,耳边蓦地响起的天籁之音,像在百花齐放的花丛中悄然绽放的百合,让人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感受到一缕来自数学的清凉。它引领着我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长廊中徜徉。

那一个个奇妙的数字,那一个个有趣的符号,都帮助我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它们又是细心和认真的考验,让我随时随地迎接挑战。奠定基础,才能让美丽的科学之花慢慢开放。口算、递等式、速算和巧算就像是地基,只有把它建牢固了,上面就可以盖上高楼大厦了;反之,如果地基不牢,楼没盖多高,就会出事故。在做计算题时,要用细心加上做题的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开心。相比之下,应用题就要更生动活泼一些了。应用题,仿佛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仍然是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我的数学老师说过: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句话在这一道道应用题上,体现出来了。应用题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也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生活里处处都有数学。从你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进入梦乡的这段时间,无非是一个体验、探索数学的过程: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上课

的时间等等。在应用题的基础上,思考题则更加具有挑战性。

数学学习顺口溜

解应用题先别慌,反复读题头一桩,

条件、问题、关系句,一字不漏正反想。

线段图,是拐杖,

用方程,切莫忘,化难为易它最强。

分数题,单位一,量率对应细分析,

三类九种基本题,你要牢牢记心里。

工程题、行程题相互沟通正、反比,

假设法、不变量、单位一要统一,

算完题,要检验,符合题意再答案。

小学数学小故事

1、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2、来了多少客人

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2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愉快的假期已经过去了。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能够较好的完成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现对本学科计划如下:

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

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3

数学看似严肃、枯燥,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而然地愿意上数学课。要让学生愿意上数学课一定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许多数学老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老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作一名用心的老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从中有很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它是怎样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这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们,他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兴趣。

第二,从生活中捕捉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数学源于生活,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己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计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还有,在学习统筹方法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

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自己先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识的“统帅”,全部知识都要由老师一个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快乐。

总之,课堂应该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应该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相信会有这样的课堂,让我们都为有这样的课堂而努力吧!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4

今年春节我得到了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只白色三星手机。我对它爱不释手,那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很渴望得到一只手机。现在我们班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手机了,好的手机有苹果、诺基亚,一般般的至少也有按键手机,而我却始终没有一只属于我自己的手机。终于现在有一只手机了,而且是我自己挑选的、喜爱的白色手机,怎不叫我爱不释手。

手机买来了,当然也得给心爱的手机配个漂亮的'外壳,贴张膜。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去手机外壳挑选品种较多的明珠小商品市场购买。

由于是过年期间,市场只有零星几家店开门,我们在其中一家小店里看中了一只白色的印有埃菲尔铁塔的手机外壳。对方一开口就叫价45元,我和妈妈都觉得太贵了,便转身准备离开。对方看我们要离开,突然改口说只要15元,这下我们决定买下了,又想在那家店给爱机帖膜和配一片内存卡,对方叫价15元和40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10元和30元成交。

走出市场,我心里盘算着:刚才手机壳从45元,一下子降到15元,降了30元,降了大约66.67%,真是暴利啊!

看来以后到市场买东西,真是要多个心眼啊!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5

星期天,我、爸爸和妈妈三个人一起去逛超市。

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到大润发,人可真多啊。妈妈要买沐浴露,所以我们直奔3楼生活用品区。我往南走,发现沐浴露有750毫升的大瓶装的,小瓶装的是200毫升的,一般是小孩子的沐浴露。六神宝宝汉草精露是净含量100毫升。往北走,我来到了食品和饮料区,我一看食品都是用克做单位的。饮料区的商品都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中瓶的冰红茶是1升的,还有茉莉花茶、乌龙茶的中瓶饮料都是1升的。当然不同的饮料有的净含量也是不同的。像美之源果粒橙、纯果乐是1.5升的,每日鲜橙多是1.2升的。小瓶的雪碧、可乐等都是500毫升的,还有各种矿泉水,有些净含量也不同。牛奶和酒的规格也是用升和毫升计量的,有250毫升、2升等。白酒、葡萄酒是750毫升、小瓶的酱油是430毫升、橄榄油是4升的,还有一些饮料,爽歪歪是100毫升的、D钙饮品是100毫升的。

没想到,超市中也隐藏着数学知识呢!只要你细心观察,数学就在你身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6

我觉得教师要想上好这类课,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等,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来源,形成

的认识,缺乏自己的体验,因此很难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就是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面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盎然,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二、估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等活动。估计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数感,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估计,通过组织学生估测,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展示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想法,能够相互借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7

“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

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本课通过测量腰围、蚕宝宝围绕桑叶作运动,初步感知蚕宝宝的运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树叶一周的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并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此外,还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反观教学过程,旨在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由此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

2、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可以设置几个学习活动,通过描一描、画一画、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周长,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

3、引导探究,计算周长

曲线图形的周长是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找出测量树叶的周长的一般方法:可以用线围一周,这条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讨论三角形的周长如何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之和),长方形或四边形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然后口算它们的周长,汇报计算

过程和结果。为以后的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4、深化认识,拓展延伸。

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而有梯度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通过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巩固周长的概念,逐步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学会用转化、平移的方法来解决较难的问题。

总之,惟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长”,经历一种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对原来所认识的“周长”达到真正的“数学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中学生“体验”的价值所在。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2篇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第一篇)- 数字的认识 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数字来计数、计量和表示数量。数字包括0、1、2、3、4、5、6、7、8 和9这十个基本数字符号。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表示任意大的数量。 数字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比如,当我 们有3个水果,再加上2个水果,就有5个水果了。如果我们从5个水果中拿走3个水果,那就剩下2个水果了。这就是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数字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时间的概念。一天有24个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的长短,比如上学需要花费30分钟,下午活动持续1小时。 另外,数字还可以表示形状和图形。比如,一个正方形 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我们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它们的数量。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我们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通过认识数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数学,掌握数字的奥秘吧!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第二篇)- 数的排序和比较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进行排序和比较,以便更 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大小。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数

的排序和比较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方式对一组数进行排序。比如,对于数1、3、2、4和5,从小到大的排序结果是1、2、3、4和5。而从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则是5、4、3、2和1。 当我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使用不等号进行表示。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我们可以用大于号“>”表示。如果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我们可以用小于号“<”表示。如果两个数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表示。 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值。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减法运算来计算它们的差值。比如,如果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是5,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差值为3。 通过排序和比较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这些技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非常有用。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大约在300万年前,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数,并以绳结的 大小来表示野兽的大小。数的概念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古埃 及人较早地学会了农业生产。尼罗河每年7月定期泛滥,11月洪水逐渐减退。当时古埃及的农业制度,是国王分配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土地给每一个人,耕种的人每年提取收获的一 部分交租。如果洪水冲垮了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他们可以报告国王,国王就派人前来调查 并将损失的那一部分测量出来,这样,他们可以相应地少交一些租。这种对于土地的测量,最终产生了几何学。 实际上,几何学本来就是"土地测量"的意思。数学就是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开 始的。距今两千多年前,在欧洲东南部生活的古希腊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数学知识,并 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古希腊文明毁灭后,阿拉伯人将他们的文化保存下来并加以发展,后来又传回欧洲,数学重新得到繁荣,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1、无理算术 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 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 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大写 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 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 4、不算错 敏敏:“7+3=10,你怎么写成7+3=1呢?”宝宝:“只是末尾的0没有写而已嘛!” 敏敏:“那就错了!”宝宝说:“0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5、武则天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3、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考特 4、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米斯拉 5、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 6、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7、数学是符号加逻辑。——罗素 8、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 9、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10、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冯纽曼 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成就 欧拉公式 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在数论,对正整数n,欧拉函数是少于或等于n的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此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它又称为Euler’stotientfunction、φ函数、欧拉商数等。例如

φ(8)=4,因为1,3,5,7均和8互质。从欧拉函数引伸出来在环论方 面的事实和拉格朗日定理构成了欧拉定理的证明。 欧拉定理 欧拉角 用来确定定点转动刚体位置的3个一组独立角参量,由章动角θ、旋进角(即进动角)ψ和自转角j组成,为欧拉首先提出而得名。 欧拉方程 1755年,瑞士数学家L.欧拉在《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个方程。 (ax^2D^2+bxD+c)y=f(x), 其中a、b、c是常数,这是一个二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它的系数具有一定的规律:二阶导数D^2y的系数是二次函数ax^2,一 阶导数Dy的系数是一次函数bx,y的系数是常数。这样的方程称为 欧拉方程。 欧拉线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叫三角形的欧拉线,且外心到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到重 心距离的一半。 莱昂哈德?欧拉于1765年在他的著作《三角形的几何学》中首次提出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 心共线。他证明了在任意三角形中,以上四点共线。欧拉线上的四 点中,九点圆圆心到垂心和外心的距离相等,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 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 如右图,欧拉线(图中的红线)是指过三角形的垂心(蓝)、外心(绿)、重心(黄)和欧拉圆圆心(红点)的一条直线。 注: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称为欧拉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不少的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手抄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1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数学公式奇妙而神奇,应用题贴近生活,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而数学思考题则可以挖掘出你的智慧。“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她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我不断去探索数学的奥妙。绕人的语文,杂乱的英语,而数学!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的心扉,像在喧闹的城市里,耳边蓦地响起的天籁之音,像在百花齐放的花丛中悄然绽放的百合,让人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感受到一缕来自数学的清凉。它引领着我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长廊中徜徉。 那一个个奇妙的数字,那一个个有趣的符号,都帮助我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它们又是细心和认真的考验,让我随时随地迎接挑战。奠定基础,才能让美丽的科学之花慢慢开放。口算、递等式、速算和巧算就像是地基,只有把它建牢固了,上面就可以盖上高楼大厦了;反之,如果地基不牢,楼没盖多高,就会出事故。在做计算题时,要用细心加上做题的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开心。相比之下,应用题就要更生动活泼一些了。应用题,仿佛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当然是快乐的。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仍然是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再灵活运用。我的数学老师说过: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句话在这一道道应用题上,体现出来了。应用题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也在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生活里处处都有数学。从你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进入梦乡的这段时间,无非是一个体验、探索数学的过程: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上课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小报文字内容(通用6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乎我在菜市场边走边看菜的价格,考虑这数目。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一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位新成员,那就是,小数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 = (被除数-余数)÷商 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 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5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5、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与分数相减: 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七单元测试卷 第8单元可能性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导语: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1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 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2 假设你在参加一个由50人组成的婚礼,有人或许会问:“我想知道这里两个人的生日一样的.概率是多少?此处的一样指的是同一天生日,如5月5日,并非指出生时间完全相同。” 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概率非常小,他们可能会设法进行计算,猜想这个概率可能是七分之一。然而正确答案是,大约有两名生日是同一天的客人参加这个婚礼。如果这群人的生日均匀地分布在日历的任何时候,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换句话说就是,你必

须参加30场这种规模的聚会,才能发现一场没有宾客出生日期相同的聚会。 人们对此感到吃惊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两个特定的人拥有相同的出生时间和任意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两个特定的人拥有相同出生时间的概率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该群体的大小。随着人数增加,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会更高。因此在10人一组的团队中,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大约是12%。在50人的聚会中,这个概率大约是97%。然而,只有人数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时,你才能确定这个群体中一定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1.小学三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2.小学三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24时计时法: 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9+12=21)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小学三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

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进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收拾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阿基米德有很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别它是否纯金制的,且不可以损毁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伴随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不是一样,问题就解决了。伴随进一步研究,沿用到今天的流体力学非常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我来到菜市场,想买菜,菜场里面的菜是1.5元一斤,我筹备买

2斤,可是,我又看了看菜场外边的菜,它只有1。2元一斤,而且还比里面的菜好,我筹备再买一斤,晚上炒着吃,如此不只菜买得多,而且更实惠,实惠1.5×3=4.5(元)1.2×3=3.6(元)4.5-3.6=0.9(元)。 接着,我又去买肉。菜场里面的肉,瘦肉多,4.5元一斤;而菜场外面的肉,瘦肉少也要4.5元一斤,相比之下,我当然是选择菜场里的肉。于是,我就买了3斤肉,共花了4.5×3=13.5(元)。 然后,我又去买了鸡腿。只见菜场里的鸡腿肉少骨多,还有苍蝇的害处,要6元一斤,我又看看菜场外的鸡腿,只见它肉多骨少,香喷喷的,又没受过污染,只不过价钱贵了点,8元一斤。可是,为了身体健康,贵一点就贵一点吧!,再说就只贵了8-6=2(元)钱而已,于是我就买下了一斤。 伴随一股鲫鱼的鲜味,我来到一个鲫鱼摊旁,这儿的鲫鱼够鲜,够嫩,够活,是上等的鲫鱼,别的摊上的鲫鱼都没这么好。可是,这儿的鲫鱼太贵了,要10元一斤。于是,我就跟这位摊主阿姨讨价还价,我说:“阿姨,您这儿的鲫鱼非常不错,可是太贵了,您看我首次出来买菜,就实惠点吧!”阿姨说:“小朋友,您也知晓这鱼好,这鱼卖10元钱,已经非常实惠了。”我跟阿姨交谈了好半天,费尽了唇舌,阿姨才答应,不过也只实惠一元,我看了看兜里的钱,已经只剩下4.9元了。于是,我就只好买了半斤,花了(10-1)÷2=4.5元钱。 回家的路上,我清点了一下菜,算了算,一共用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我来到菜市场,想买菜,菜场里面的菜是1.5元一斤,我准备买

2斤,可是,我又看了看菜场外边的菜,它只有1。2元一斤,而且还比里面的菜好,我准备再买一斤,晚上炒着吃,这样不仅菜买得多,而且更便宜,便宜1.5×3=4.5(元)1.2×3=3.6(元)4.5-3.6=0.9(元)。 接着,我又去买肉。菜场里面的肉,瘦肉多,4.5元一斤;而菜场外面的肉,瘦肉少也要4.5元一斤,相比之下,我当然是选择菜场里的肉。于是,我就买了3斤肉,共花了4.5×3=13.5(元)。 然后,我又去买了鸡腿。只见菜场里的鸡腿肉少骨多,还有苍蝇的危害,要6元一斤,我又看看菜场外的鸡腿,只见它肉多骨少,香喷喷的,又没有受过污染,只是价钱贵了点,8元一斤。可是,为了身体健康,贵一点就贵一点吧!,再说就只贵了8-6=2(元)钱而已,于是我就买下了一斤。 随着一股鲫鱼的鲜味,我来到一个鲫鱼摊旁,这儿的鲫鱼够鲜,够嫩,够活,是上等的鲫鱼,别的摊上的鲫鱼都没有这么好。可是,这儿的鲫鱼太贵了,要10元一斤。于是,我就跟这位摊主阿姨讨价还价,我说:“阿姨,您这儿的鲫鱼很好,可是太贵了,您看我第一次出来买菜,就便宜点吧!”阿姨说:“小朋友,您也知道这鱼好,这鱼卖10元钱,已经很便宜了。”我跟阿姨交谈了好半天,费尽了唇舌,阿姨才答应,不过也只便宜一元,我看了看兜里的钱,已经只剩下4.9元了。于是,我就只好买了半斤,花了(10-1)÷2=4.5元钱。 回家的路上,我清点了一下菜,算了算,一共用了3.6+13.5+8+4.5=29.6(元),再加上兜里剩余的零头等29.6+(4.9-4.5)=29.6+0.4=30(元)。正好对上了爸爸给我的30元钱。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第5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第9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无论是物体搭配,还是数字搭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依次进行搭配。 【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图解、连线、列表、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公顷=*****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货币单位换算: 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 年月日知识点 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 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 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 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 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一: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大全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大全 数学的起源: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 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即使在其 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数学起源于人类早 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 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 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 学所做出的贡献。 数学谜语 1、两牛打架(数学名词)——对顶角 2、三十分(数学名词)——三角 3、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分母 4、大同小异(数学名词)——近似值 5、1、2、3、4、5(成语)——屈指可数 6、1000×10=10000(成语)——成千上万 7、周而复始(数学名词)———循环小数. 8、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真分数 9、五四三二一(数学名词)——倒数

10、一元钱.(数学名词)——百分数 1、数学格言: 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外尔(Weil)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默斯(P.R.Halmos) 3、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Hilbert) 4、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Gauss) 5、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 /shouchaobao/shouchaobao_12048.html 6、数学比喻: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 7、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 8、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 9、会用数学公式,并不说明你会数学。 10、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想学数学就不要想玩游戏——你以为你做到了,其实你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和你通关的能力一起变高——其实可以时刻记住:学数学是你玩“生活”这个大游戏玩的更好! 数学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