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裁判法(精选)

合集下载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

排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教材一、排球竞赛规则排球比赛是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的集体项目。

每队由 6 名队员组成,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站成两排。

(一)比赛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为 18 米×9 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 3 米宽的无障碍区。

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 7 米。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网柱应安放在两条边线外05 米~1 米处,其高度应使球网两端的高度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的网高。

(三)比赛用球比赛用球的圆周为 65 厘米~67 厘米,重量为 260 克~280 克,气压为 030 千克/平方厘米~0325 千克/平方厘米。

(四)比赛的方法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得一分。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或三局两胜制。

前四局比赛采用 25 分制,决胜局(第五局或第三局)采用 15 分制。

(五)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 8 秒钟内将球发出。

发球时,发球队员不得踏及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

(六)击球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击球,但不得持球,不得连击。

一名队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七)进攻性击球进攻性击球是指除发球和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

前排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进行进攻性击球,但在击球时,球的整体不能高于球网上沿。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区域内击球时,击球的瞬间,球的整体不能高于球网上沿,且不能将球击过网。

(八)拦网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

(九)比赛中的犯规常见的犯规包括触网、过中线、四次击球、后排进攻违例、位置错误等。

二、排球裁判法(一)裁判员的职责和权力第一裁判员负责主持一场比赛,其权力高于其他裁判员。

第二裁判员协助第一裁判员工作,并在其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接替其工作。

(二)裁判员的手势裁判员通过手势来表示各种判罚。

排球裁判员手势

排球裁判员手势

一局或一场比赛结束:伸手交叉于 胸前。
发球时球未抛起:手臂向前伸直提起
延误发球:五。
位置或轮次错误:以食指在腹前画圈
界内球:伸臂,指向界内地面。
界外球:前臂垂直向上,双掌向后张开
持球:缓举前臂,掌向上。
连击:手指示意“2”
四次击球:四指分开向上。
触网:以犯规方的手指向网,并指出 犯规队员的号码
过网击球:一手置于网上,掌向下。
双方犯规:双手翘起大拇 指。
打手出界:以掌划过另一手。
后排队员过线扣球:手张开,以 前臂做一下屈动作。
侵入对方场区或球由网下穿过:手指 向中线。
指示发球球队:向发球一方伸臂。 得分:向得分一方伸臂。
发球手势:裁判挥手指示发球方向。
暂停:一手平举于上,另一手竖 放(呈丁字)。
交换场地:屈肘,环身体两侧一前一后 交替扭摆。
换人:双手前臂平置胸腹 间,相互环绕。
不当行为警告:出示黄 牌或红牌
驱逐出场:一手出示双牌 判驱逐出场(该局).
取消资格:双手分别出示双牌,判取 消资格.

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

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

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裁判判罚及争议解析一、长传不平在排球比赛中,长传球是一种传球技术,队员一次接球将球传给队友。

裁判判罚长传不平的情况是当接球队员在长传球时,球没有顺利地传给队友,而是产生了斜向或者非正面的传球。

此时,裁判可以判罚对方的长传不平,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长传不平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判罚情况。

因为判断长传是否平,需要裁判凭借主观判断来评定球的轨迹。

有时候球可能看起来偏离了平面,但实质上是因为接球球员的传球技巧较好,球并没有满足根据规则的定义,也就不是违例。

尤其当球速较快,判断更加困难。

因此,长传不平的判罚存在较大争议。

对于这种争议,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判断球的轨迹。

比如,可以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在比赛结束后对争议的判罚进行回看,以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此外,裁判员可以向主裁判提出疑问,并解释自己的判罚依据。

最终,争议的判罚会在裁判组协商后得出结果,并告知队伍。

二、传球平台传球平台起到接球员平稳、规范传球的作用,它是一只平直的手臂和手掌,并且并不弯曲。

裁判判罚传球平台的情况是当接球员在接球时,手臂和手掌呈现的不是平直的状态,而是弯曲或者抬起。

此时,裁判可以判罚对方的传球平台,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传球平台的判罚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规则。

因为判断平台是否规范,同样需要裁判凭借主观判断来评定接球员的动作。

有时候接球员的手臂可能稍微弯曲了一点,但并不影响传球的质量。

特别是当球速较快、接球时间较短,判断体现得更加困难。

因此,传球平台的判罚也存在较大争议。

解决这种争议的方法与前面的情况类似。

可以使用视频回放技术,在比赛结束后对争议的判罚进行回看,以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此外,裁判员也可以向主裁判提出疑问,并解释自己的判罚依据。

最终,争议的判罚会在裁判组协商后得出结果,并告知队伍。

三、球是否出界排球比赛中,球是否出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裁判判罚情况。

当球在接球或者击球过程中,出界或触碰边线时,裁判会判罚球出界,将得分判给对方队。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通常由两个由6名球员组成的队伍进行比赛。

下面将介绍排球比赛的规则及裁判法。

一、比赛规则1.1比赛场地与装备: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米,宽9米,中间有一根高2.43米的网将场地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球场上除了网外,还会有边界线、中心线、攻击线等线条。

比赛双方必须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1.2比赛人员与队员位置:每队可派出最多12名球员,分为两个位置,前排和后排,每方6名球员。

前排球员通常负责防守和攻击,后排球员则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

1.3比赛流程:比赛始于发球,首先由发球方在自家场地发球,对方接发球并发起进攻,双方通过扣球、传球、扑救等技术交锋,争夺得分。

每次发球后,球将在进攻或得分结束后转换给对方。

1.4得分规则:得分者将得到一个得分,并换发球权,获得一方在规定局分达到预设分数(通常为25分)后获得胜利。

如果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数(通常是24比24),比赛将进入延长赛,需要在两分之差下获得胜利。

1.5替补规则:替补球员可以在比赛任何时候替换现场球员,每队有限次数的替补次数。

二、裁判法排球比赛中有多名裁判员负责裁判,在比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球场内裁判员:球场内裁判员主要有以下几名:-主裁判:负责公平地掌控整场比赛,做出最终决策。

-第一副裁判:跟踪球场边界和中心线的位置,同时控制替补球员入场,并确认发球方。

-第二副裁判:分析进攻线,并记录得分和得分方。

2.2线判:线判负责判断底线和边线上球是否在界内或界外。

通常有四名线判,两名对各自队伍负责的线判在场地两侧,一名在底线处,一名在中线处。

2.3技术代表:技术代表负责使用技术手段(如慢动作回放)来确认争议性判决。

他们根据需要向主裁判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建议。

2.4裁判决策:裁判员应该了解并准确地执行国际排球联合会制定的规则。

他们需要及时、公正地做出判决,并根据规则和比赛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裁判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判定技能、快速反应和决断力。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课件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课件

案例三:球员受伤的处理与裁判职责
01
总结词
在排球比赛中,如果球员受伤,裁判需要及时处理并按照 规定采取行动。
02 03
详细描述
如果球员在比赛中受伤,裁判需要及时暂停比赛并检查球 员的伤势。如果球员伤势严重,裁判需要按照规定将其移 出场外并寻求医疗帮助。在处理球员伤势时,裁判需要与 医疗人员合作,确保球员得到适当的医疗照顾。
当球触及标志杆时,裁判应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犯规,如果犯规则 判罚。
球触及天花板或场馆物
当球触及天花板或场馆物时,裁判应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犯规,如果 犯规则判罚。
双方同时犯规
当双方同时犯规时,裁判应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犯规,如果犯规则判 罚。
04
排球比赛战术分析
进攻战术
边二三进攻
反快攻
前交叉进攻
后交叉进攻
03
排球比赛犯规与处罚
犯规类型与定义
阻挡犯规
在对方进行进攻时,无球手队 员在对方进攻路线上进行阻挡 ,称为阻挡犯规。
越位犯规
在对方进攻时,后排队员在前 排进攻位置进行进攻或阻挡, 称为越位犯规。
非法拦网
在对方进攻时非法拦网,包括 在对方扣球前或跳发球前对对 方进行阻挡。
触网犯规
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触碰球网或 球网附属物,称为触网犯规。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课件
目 录
• 排球比赛基本规则 • 排球比赛裁判法 • 排球比赛犯规与处罚 • 排球比赛战术分析 • 排球比赛案例分析 •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实践与改进
01
排球比赛基本规则
比赛场地与设备
比赛场地
排球比赛应在室内或室外,且无 障碍的场地进行。场地区域应平
坦、一致,无危险物。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一、场地、器材、设备(一)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

并且划一。

比赛场区为18×9m的长方形。

中线把它分为相等的两个区,两条长线是边线,两条短线是端线。

所有界线的宽均为5cm,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发球区:在两条边线后各画一条长15cm,垂直并距离端线20cm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

发球区的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前场区向边线外的无障碍区无限延长,进攻线于端线够成后场区。

比赛场区的四周至少有3m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要有7m的无障碍空间。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为黑色,长9.5m,宽1m,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

球网的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

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35m,女子一般为2.15m。

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网高。

球网高度的测量应用量尺在场地的中间丈量。

场地中间的高度必须符合规定高度,两条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超过规定网高2cm。

网柱为两根高2.55m的光滑圆柱。

最好能够调节高度,固定在边线外0.5-1m处,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必须排除。

标志带:为两条宽5cm,长1m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标志杆:两根有韧性的杆子,长1.8m,直径10mm,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两侧。

出球网80cm,高出部分每10cm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三)球:比赛用球的颜色可为一色的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的多色球,圆周为65-67cm,重量为260-280g,气压为0.30-0.325kg/cm²。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

比赛的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

排球裁判法(2)

排球裁判法(2)

排球裁判法(2)第一篇:排球裁判法(2)第二章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得一分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犯规结果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胜一局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胜一场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

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以上相同。

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

对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

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比赛程序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场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2.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3.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a发球权b接发球权。

c场地。

输者只有另一选择。

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

热身时间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

2.若两队队长同意一起进行赛前热身,则依据规则的规定,两队可同时进行6分钟或10分钟的热身活动。

球队上场阵容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

2﹒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场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表。

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

排球裁判法

排球裁判法
仅是扣球);接对方拦击回来的球;接 触及本方拦网队员后的球;
击球时的犯规与判断
四次击球 持球 连击 借助击球
(四)、在球网附近的犯规与判断
过网击球 过中线 触网 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 进入对方无障碍区的球
脚过中线犯规的定义
比赛中队员脚的一部分踏在线上或在线 上空不是犯规动作。
(九)、例外的比赛间断
队员受伤 外因造成的比赛中断 拖延的间断
(十)、自由防守队员
“自由人”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 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 由球员。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 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球队可以没有自由人,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人在场上。 3.自由人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 色球衣。 4.自由人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 (不纪录)。 5.自由人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 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 (教练无须请求自由人 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 且同一自由人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 隔(即一次死球)。
裁判员的手势图例1
1、发球
2、延误发球
3、 得分继续发球
4、拦网犯规
5、交换场地
6、位置或轮次错误
裁判员的手势图例2
7、暂停
8、界内球
9、换人
10、界外球 11、不良行为的判罚 12、持球犯规
裁判员的手势图例3
13、延误警告 14、连击犯规 15、取消比赛资格
16、四次击球犯规 17、一局或全场比赛结束 18、触网犯规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人。
7.自由人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 替换上场。 8.自由人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 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人不得于场上 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10.如第二传球为自由人于前排以上手将球 传出,则第三球攻击高度不得超过网高。 11.自由人不得为球队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