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王国申;吴斌;朱金兆;李建军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S2
【摘要】该文在分析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提出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得出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各地类单项生态效益指标值.在此基础上,应用权重法,构建了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各地类单项生态效益指标数及生态效益综合指数.研究表明,1994年与1989年相比,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显著,生态效益综合指数由1989年的2.79提高到1994年的2.88.
【总页数】4页(P125-128)
【关键词】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效益综合指数
【作者】王国申;吴斌;朱金兆;李建军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7.2
【相关文献】
1.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第一阶段为例 [J], 党普兴
2.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 [J], 陈利根;于娜;曲欣;孙杰
3.层次分析法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 [J], 王珠娜;史玉虎;潘磊;陈磊夫;高新涛
4.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J], 洪涛
5.防护林生态效益定量指标体系研究 [J], 程根伟;钟祥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宁波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林业局•【公布日期】2009.11.25•【字号】•【施行日期】2009.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宁波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农林(农业)局、财政局:为认真做好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实际,我们制定了《宁波市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宁波市沿海防护林项目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省财政厅、林业厅颁发的绩效评价相关规定,结合我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享受中央和市财政资金补助的沿海防护林在建和完工项目的绩效评价。
第三条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一)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二)客观、公正、公开、规范的原则;(三)加强管理,突出效益的原则;(四)科学合理,奖惩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一)国家、省和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
(二)国家和省关于林业发展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
(三)预算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评估报告、上级部门的相关批复文件、预算执行或决算报告及其他财务资料。
(四)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
(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评价工作第五条评价于每年造林结束后进行,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自评,并将自评报告上报市林业局,由市林业局联合市财政局组织评价。
第六条绩效评价指标。
分为业务和财务两大类指标。
(附件1)(一)业务指标。
沿海防护林项目的业务指标包括建设成效与项目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及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实施方案的合理性。
森林生态效益测算与评价

林业生态效益测算与评价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市场价值法对**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涵森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被誉为“绿色水库”。
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1m深时,1hm2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 m3。
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00万m3的水库。
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该国2/3的降水。
据有关调查,25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0mm,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mm。
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
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mm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土壤能力。
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功能类别
指标
计算公式和参数说明
防护效能
防风固沙
U防风固沙=K防风固沙×G防风固沙
式中:U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价值,单位:元·a-1;K防风固沙为固沙成本,单位:元·a-1;G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物质量,单位:t·a-1
农田防护
固碳释氧
固碳
U碳=G碳×C碳
式中:U碳为评估林分年固碳价值,单位:元·a-1;G碳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固碳量,单位:t·a-1,C碳为固碳价格,单位:元·t-1
释氧
U氧=G氧×C氧
式中:U氧为评估林分年释放氧气价值,单位:元·a-1;G氧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释氧量,单位:t·a-1,C氧为氧气价格,单位:元·t-1
保肥
U肥=GN×C1/R1+ GP×C1/R2+ GK×C2/R3+ G有机质×C3
式中:U肥为评估林分年保肥价值,单位:元·a-1;GN为评估减少的土壤N流失量,单位:t·a-1;C1为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单位:元·t-1;R1为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GP为评估减少的土壤P流失量,单位:t·a-1;R2为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GK为评估减少的土壤K流失量,单位:t·a-1;C2为氯化钾化肥价格,单位:元·t-1;R2为氯化钾含钾量,%;G有机质为评估减少的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单位:t·a-1;C3为有机质价格,单位:元·t-1
净化水质
U净=G净×K水
式中:U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元·a-1;G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m3·a-1;K水为水的净化费用,单位:元·a-1
保育土壤
固土
U固土=C固土×C±ρ
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宜性评价及生态效应分析

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宜性评价及生态效应分析
张建锋;张德顺;陈光才;吴灏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5(31)4
【摘要】为探讨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宜性以及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应,选择上海海湾森林公园和金山化学工业区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AHP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对防护林树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测定,以此分析防护林的改土效果和生态效应。
结果表明,营建沿海防护林能较好地促进土壤脱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防护林还有助于增加空气负离子数量,调节大气温湿度,生态效应比较显著。
【总页数】6页(P1-6)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适宜性;树种;生态效应;上海
【作者】张建锋;张德顺;陈光才;吴灏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7.2
【相关文献】
1.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的适宜性分析 [J], 廖晓丽;周新年;刘健;余坤勇;郑德祥;赖日文
2.上海地区沿海防护林树种的筛选应用 [J], 杨学军;郑天祎;储亦婷;唐东芹
3.提高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宜性和种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J], 蔡臻;
4.不同立地条件下东方杉等沿海防护林树种的生长生态特性研究 [J], 孔强;陈秋夏;吴良文;郑坚;王金旺;林雪锋
5.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评价 [J], 韩玉洁;孙海菁;朱春玲;惠晓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效益评估

( Ha i n a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s t r y , Ha i k o u 5 7 1 1 0 0 , Ha i n a n , Ch i n a )
Co ns t r uc t i o n be n e i f t e v a l ua t i o n o f c o a s t a l s he l t e r f o r e s t s y s t e m i n Ha i na n pr o v i n c e
海南岛沿海防护林体 系建设综合效益评估
方发之 , 陈 或, 梁居 红, 符小 干
( 海南省林业科 学研 究所 ,海 南 海 口 5 7 1 1 0 0)
摘 要 :针对海南沿海 防护林体系发挥 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分 为 1 1 个类别、 1 4个一级指标和 2 2个二级 指标 具体量化评 估。结果表 明:海 南省沿海 防护林体系年产 生效益为平均年产 生效益为 3 6 7 . 3 7 亿元 ,减少农作 物 受灾害面积 2 0 9 0 2 7 h m2 , 占海 南耕 地面积的 2 8 . 4 %,年 增加 农作物产 量 4 6 3 9 0 9 t ,占 2 0 1 0年海南农作物产量 总产量 2 5 . 7 %;林 业总产值 为 1 7 3 . 1 亿元 , 占农业 总产值 比例为从 2 0 0 0年 的 8 . 1 % 上升 到 2 0 1 0年 的 3 3 . 2 %,林
u s e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e c o l og i c a l ,e c o n o mi c a n d s o c i a l b e n e it f s r e s ul t e d f r o m c o a s t a l s h e l t e r f o r e s t s y s t e m o f Ha i n a n p r o v i n c e . Th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c o a s t a l s h e l t e r f o r e s t s y s t e m i n Ha i n n a h a ve c o n t r i b u t e d g r e a t be n e i f t s . I t s e c o l og i c a l b e n e it f s r e a c h 3 6 . 7 3 7 b i l l i o n pe r y e a r . Th e r e d u c t i o n o f c r o p s a r e a t h a t a fe c t e d b y na t u r a 1 di s a s t e r r e a c h 2 0 9 0 2 7 h a p e r y e a r , wh i c h a c c o u n t f o r 2 8 . 4 % o f t o t a l a r a b l e re a a i n Ha i na n. The i nc r e a s e d y i e l d o f c r o p s i s 4 63 9 0 9 t o n s p e r ye a r , wh i c h a c c o u n t or f 25 . 7% o f t o t a 1 c r o p s yi e l d i n Ha i n n. a Th e t o t a l v a l u e o fo u t — p u t o ff o r e s t r y r e a c h 1 . 7 3l b i l l i o n p e r y e wh o s e pr o p ot i o n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g r o s s a n n u a l v a l u e i n c r e a s e d f r om 8 . 1 % i n 20 0 0 幻 3 3 . 2 % i n 2 01 O . I t i mp l y t h a t t he e c o n o mi c p o s i t i o n o ff o r e s t r y i n Ha i n a n h a s b e e n pr o mo t e d ma r k e dl y . Ke y wo r ds : c o a s t a l s h e l t e r f o r e s t ; e v a l u a t i o n i nd e x ; p r o t e c t i o n e f f e c t ; b e n e it f ; Ha i n a n p r o v i n c e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附录

本标准规范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规定调整”或“应符合……规定”。
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 (64)第二章指标体系构成 (67)第三章技术经济指标 (68)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调整 (69)第五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 (70)第六章附则 (7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以及修订本标准的依据。
第二条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指标和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条说明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四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五条说明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适用于本标准。
第六条说明了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在本条中释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一、防护林Shelterbelt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二、人工造林Afforestation通过人为方式,在宜林地上建立新的有林地的过程。
三、飞播造林Aerial - seeding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
四、封山(沙)育林Setting apart hills including sand area for tree growing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沙区,实行定期封山(沙),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
海岸防护工程的经济效益与评估

海岸防护工程的经济效益与评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海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面积。
而那漫长的海岸线,既是美丽的风景带,也是人类活动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前沿。
为了抵御海洋带来的各种威胁,保障沿海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海岸防护工程应运而生。
海岸防护工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防止海岸受到侵蚀、波浪冲击、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而建设的一系列设施和措施。
这些工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海堤、防波堤、护岸、丁坝等等。
那么,海岸防护工程到底能带来哪些经济效益呢?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就是减少了财产损失。
沿海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有着众多的城市、工厂、农田和基础设施。
没有有效的海岸防护工程,一旦遭遇风暴潮、海啸等灾害,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农田被淹,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而有了坚固的防护设施,就能大大降低这些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其次,海岸防护工程有助于保障沿海产业的稳定发展。
比如渔业、旅游业、港口运输业等。
以渔业为例,良好的海岸防护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海域环境,有利于渔业资源的生长和繁殖,保障渔民的收成。
对于旅游业,美丽而安全的海滩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收入的增加。
港口作为货物运输的重要枢纽,稳定的港口条件对于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海岸防护工程能够减少港口因海浪和风暴而关闭的时间,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再者,海岸防护工程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防护工程的建设,可以将原本容易受到海洋侵蚀的土地转变为可开发的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工厂、住宅、商业区等,从而带动土地增值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要全面评估海岸防护工程的经济效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成本方面,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包括工程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等费用。
而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防护工程,其成本差异也很大。
比如,建造一座高标准的海堤可能需要耗费数亿元的资金。
在收益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减少财产损失、保障产业发展和促进土地开发等直接经济效益外,还有一些间接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O2=GSO2×KSO2
式中:U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SO2价值,单位:元·a-1;G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SO2量,单位:t·a-1;KSO2为SO2的治理费用,单位:元·kg-1
U氟化物=G氟化物×K氟化物
式中:U氟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氟化物价值,单位:元·a-1;GSO2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氟化物量,单位:t·a-1;K氟化物为氟化物的治理费用,单位:元·kg-1
保肥
U肥=GN×C1/R1+ GP×C1/R2+ GK×C2/R3+ G有机质×C3
式中:U肥为评估林分年保肥价值,单位:元·a-1;GN为评估减少的土壤N流失量,单位:t·a-1;C1为磷酸二铵化肥价格,单位:元·t-1;R1为磷酸二铵化肥含氮量,%;GP为评估减少的土壤P流失量,单位:t·a-1;R2为磷酸二铵化肥含磷量,%;GK为评估减少的土壤K流失量,单位:t·a-1;C2为氯化钾化肥价格,单位:元·t-1;R2为氯化钾含钾量,%;G有机质为评估减少的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单位:t·a-1;C3为有机质价格,单位:元·t-1
净化水质
U净=G净×K水
式中:U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元·a-1;G净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m3·a-1;K水为水的净化费用,单位:元·a-1
保育土壤
固土
U固土=C固土×C±ρ
式中:U固土为评估林分年固土价值,单位:元·a-1;G固土为评估林分年固土量,单位:t·a-1;C±为挖取和运输单位体积土方所需,单位:元·a-1;ρ为土壤容重,单位:g·cm3;
U农田防护பைடு நூலகம்Ka×Va×ma×A农
式中:U农田防护为评估林分农田防护功能的价值,单位:元·a-1;Ka为平均1hm2防护林能够实现有效防护面积19hm2;Va为农作物、牧草等价格,单位:元·kg-1;ma为农作物、牧草等平均增产量,单位:kg·hm-2·a-1;A农为有效防护面积,单位:hm2
调节气候
U氮氧化物=G氮氧化物×K氮氧化物
式中:U氮氧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价值,单位:元·a-1;G氮氧化物为评估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量,单位:t·a-1;K氮氧化物为氮氧化物的治理费用,单位:元·kg-1
涵养水源
调节水量
U调=G调×C库
式中:U调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单位:元·a-1;G调为评估林分年调节水量,单位:m3·a-1;C库为水资源市场交易价格,单位:元·m-3
净化大气
滞尘
U滞尘=(GTSP-GPM10-GPM2.5)×KTSP+GPM10×CPM10+GPM2.5×CPM2.5
式中:U滞尘为评估林分潜在的滞尘价值,单位:元·a-1;GTSP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TSP量,单位为t·a-1;GPM10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PM10量,单位为kg·a-1;GPM2.5为评估林分年潜在滞纳TSP量,单位为kg·a-1;KTSP为降尘清理费用,单位:元·kg-1;CPM10为PM10清理费用,单位:元·kg-1;CPM2.5为PM2.5清理费用,单位:元·kg-1
固碳释氧
固碳
U碳=G碳×C碳
式中:U碳为评估林分年固碳价值,单位:元·a-1;G碳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固碳量,单位:t·a-1,C碳为固碳价格,单位:元·t-1
释氧
U氧=G氧×C氧
式中:U氧为评估林分年释放氧气价值,单位:元·a-1;G氧为评估林分生态系统潜在年释氧量,单位:t·a-1,C氧为氧气价格,单位:元·t-1
提供负离子
U负离子=5.256×1015×A×H×F×K负离子×(Q负离子-600)/L
式中:U负离子为评估林分年提供负离子价值,单位:元·a-1;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H为实测林分高度,单位:m;F为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K负离子为负离子生产费用,单位:元·个-1;Q负离子为实测林分负离子浓度,单位:个·cm-3;L为负离子寿命,单位:min
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
Ur=0.8Uk
式中:Ur为区域内森林康养的价值,单位:元·a-1;Uk为各行政区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及森林康复疗养产业的价值,包括旅游收入、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的产值,单位:元·a-1;k为行政区个数;0.8为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和创造的旅游产值约占全国森林旅游总规模的8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
功能类别
指标
计算公式和参数说明
防护效能
防风固沙
U防风固沙=K防风固沙×G防风固沙
式中:U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价值,单位:元·a-1;K防风固沙为固沙成本,单位:元·a-1;G防风固沙为评估林分防风固沙物质量,单位:t·a-1
农田防护